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概念认为,心电图病理性Q波表示透壁性心肌梗塞;仅有ST-T改变而无Q波时,则表示心内膜下或非透壁性心肌梗塞.但近来一些尸检-心电图相关研究陆续证明,“非透壁性”心肌梗塞也可有病理性Q波,而“透壁性”心肌梗塞反而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临床根据心电图有无异常Q波将心肌梗塞分为透壁性心肌梗塞(TMI)和非透壁性心肌梗塞(NTMI),后者又称心内膜下心肌梗塞(SEMI)。70年代以来,此传统概念受到挑战。许多研究表明,心电图与心肌梗塞病理之间并无密切联系,早先认为SEMI不致影响左室除极化综合波,仅有ST段改变。Durrer在结扎犬的冠状动脉时发现,最小的SEMI也可引起异常Q波。一些实验和临床病理研究进一步显示,心肌梗塞占左室壁内层1/5至1/4也可出现Q波。Raunio的80例尸检结果表明,53%的NTMI有Q波,35%的TMI无Q波。可见心电图Q波的有无,不能用以判别心肌  相似文献   

3.
异常Q波是心肌梗塞患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之一,平素我们往往根据异常Q波的存在以及发现异常Q波的导联来判断心肌梗塞并进行定位。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心肌梗塞患者均能在心电图上显示异常Q波,  相似文献   

4.
非梗塞性Q波     
心电图在诊断心肌梗塞中的重要作用已为众所周知,异常Q波是心肌梗塞患者典型心电图表现之一。人们经常根据异常Q波的存在以及发生异常Q波的导联,诊断心肌梗塞并进行定位。但是,在心肌梗塞的诊断与  相似文献   

5.
异常Q 波是心肌梗塞患者典型心电图表现之一,人们经常根据异常Q 波的存在以及发生异常Q 波的导联,对心肌梗塞进行诊断和定位。但是,心电图上所显示的异常Q 波决非均由心肌梗塞所致。有很多情况可形成非梗塞性Q 波。因此,我们对存在异常Q 波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研究证明,病理性Q波并不足以鉴别心内膜下或透壁心肌梗塞。Raunio等在80例尸检资料中发现,半数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病例生前心电图上有病理性Q波;而半数透壁性心肌梗塞病例却无Q波。临床和病理相关研究证明,心内膜下与透壁心肌梗塞产生的病理性Q波,在心电图上无法鉴别;因而,目前主张采用“Q波型”和“非Q波型”心肌梗塞的分类法。习称的“心内膜下”或“非透壁性”心肌梗塞一词,应改称为“非Q波型”心肌梗塞。一般来说,非Q波型心肌梗塞患者组,平均血清肌酸  相似文献   

7.
心电图上以Q波的深度>R/4波及(或)时间>0.04s,为异常Q波。心电图上出现异常Q波,考虑心肌梗塞或非心肌梗塞。本文主要对非心肌梗塞性疾病在心电图上所表现的异常Q波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1992~1994年间本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病人共120例,所有病例均经血清酶多次测定及临床症状、体征排除心肌梗塞,诊断非心肌梗  相似文献   

8.
一、心肌梗塞新的分类—Q波心肌梗塞、非Q波心肌梗塞按传统观点,心电图如有新的Q波出现称为穿壁心肌梗塞,如有ST—T改变则为非穿壁心肌梗塞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都认为非穿壁心肌梗塞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不出现Q波,而穿壁心肌梗塞一般均应出现Q波。近年来,随着对心肌梗塞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人认为对心肌梗塞应重新分类。因  相似文献   

9.
自从四十年代以来,传统上从心电图角度将心肌梗塞分为二种类型:穿壁性心肌梗塞和非穿壁性心肌梗塞。非穿壁性心肌梗塞又称为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这种分类是以心电图上是否存在病理性Q波为依据的:即在穿壁性心肌梗塞,心电图上有病理性Q波;非穿壁性心肌梗塞,心电图上表现为ST段和T波的改变,但是没有Q波的形成。病理学上,透壁性心肌梗塞是指全层的梗塞,非穿壁性心肌梗塞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是指梗塞范围在室壁的2/3以内。  相似文献   

10.
1943年Dressler首先根据室性早搏中的异常Q波(Q时间>0.04秒)对1例心电图仅表现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患者做出了心肌梗塞的诊断并由尸检证实。此后许多学者亦纷纷报告了用室性早搏中的Q波诊断心肌梗塞的病例,从而证明室性早搏中的Q波对诊断心肌梗塞有重要的价值。但也发现用此方法诊断心肌梗塞有一定的限制,可出现假阳性。  相似文献   

11.
心肌梗塞临床分类根据心电图有无Q波分为穿壁性与心内膜下二型。但是,坏死心肌病理所见与心电图类型不一定一致。Q波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12.
心电图诊断心肌梗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有局限性。偶尔,急性心肌梗塞时可无心电图改变。心肌梗塞后,病理性 Q 波可减少或完全消失。甚至严重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可能无异常 Q 波。此外,各种正常的变异使心电图的特异性减低,非梗塞性的异常状况可产生 Q 波和明显的 ST-T 改变,本文简要复习主要伪梗塞型心电图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以往临床上根据心电图有无Q波分为穿壁性和非穿壁性心肌梗塞,但病理学证明,穿壁性和非穿壁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生前心电图均可不出现病理性Q波。为此本文对有Q波和无Q波形心肌梗塞患者的冠脉病变及左心功能作一探讨,以便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人们常根据异常Q波的存在及发生异常Q波的导联,对心肌梗塞进行诊断和定位。但是,心电图上所显示的异常Q波非均由心肌梗塞所致。有很多情况可形成非梗塞性Q波。一般说来,患者心电图上出现Q波的同时,如果伴有急性心绞痛、血清酶(CPK、LDH)升高、心电图上同时伴有代表心肌损伤电流的ST—T改变,则Q波为急性梗塞所致,尤其在上述各项改变有进行性演变者。但是如果患者没有上述一系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塞(AMI),根据病理解剖心室壁受累坏死程度分透壁性心肌梗塞(TMI),非透壁性心肌梗塞(NTMI)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多年来,临床上一直把体表心电图(ECG)的病理性Q波作为TMI的同位语,以此区别以ST—T波异常为特征的NTMI心梗或心内膜下心梗。近年来,临床病理学者研究证明,ECG上有无病理Q波并不一定表示病理解剖上的TMI和NTMI,TMI和NTMI均可见到病理性Q波,也均可无病理性Q波.Raunio等在80例尸检中发现50%的NTMI有Q波而一半的TMI无病理Q波。所以,近年来。将ECG上有无Q波而分为Q波性心肌梗塞(QWMI)和非Q波性心肌梗塞(NQWMI)。我院自1989年3月~1993年6月收治非Q性心肌梗塞21例,现做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6.
Hill等曾提出,诊断下壁心肌梗塞最适宜的心电图标准是:在aVF导联Q波宽度>30毫秒(QaVF>30毫秒)。作者近年来查阅了大量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发现诊断下壁心肌梗塞QaVF>20毫秒即有较高的敏感性(92%),而且特异性与QaVF>30毫秒接近。同时还推荐了心电图诊断下壁心肌梗塞的新标准:根据Q波和R波的振幅比率,即Q/RⅢ>25%以及Q/RaVF>10%,并指  相似文献   

17.
心电图对心肌梗塞的诊断,最有意义的是及时而精确地发现梗塞性Q波。 一、梗塞性Q波 早在1920年,Pardee就提出在标准心电图中如发现异常Q波可作为冠状动脉闭塞征象。1935年Wilson认为异常Q波是通过死亡心肌的“窗”,把左心室的负电势传出而产生。1971年Horan通过1184例尸检发现在416例心肌梗塞的病例中,253例有异常Q波,灵敏度为61%;768例无梗塞的病  相似文献   

18.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上有 Q 波伴 ST-T 波改变,则诊断较易。然病人就诊时可能已无急性心肌梗塞的典型心电图表现,心肌梗塞只能从下壁导联 QRS  相似文献   

19.
心电图诊断下壁心肌梗塞的新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ll等曾提出,诊断下壁心肌梗塞最有意义的心电图标准是:在aVF导联Q波时间>30毫秒(QaVF>30毫秒)作者近年来查阅了大量下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资料,发现诊断下壁心肌梗塞QaVF>20毫秒即有较高的敏感性(92%),且特异性与QaVF>30毫秒接近。同时还根据Ⅲ、aVF导联上Q波与R波振幅的比例,推荐Ⅲ导联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临床上一直将有无病理性Q波作为鉴别穿壁性与非穿壁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作者积累了二十多年的病理资料,并与心电图进行对照,发现此标准并不完全可靠。作者通过对114例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观察,将心肌梗塞分为Q波型与无Q波型,后者又进一步分为S—T段型、T波型与正常心电图型。以上诸型在病理生理、临床及预后方面存在以下差异:①Q波型心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