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最易受累的深静脉为髂静脉和股静脉,静脉血栓形成后可引起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后果十分严重。术后预防和早期诊断、早期处理非常重要。回顾性分析我院8例剖宫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共行剖宫产4 180例,术后合并下肢DVT 8例,占0.19%,其中左下肢DVT 6例,右下肢DVT 2例,  相似文献   

2.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以上治疗后,临床各项检查指标及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下肢坏死、溃烂及肺、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骨折患者由于术后制动、仰卧及麻醉术后卧床牵引制动使周围静脉舒张,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是预防DVT、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临床医护人员可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认识到预防DVT的重要性对预防DVT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多导管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联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治疗的101例下肢DVT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1例中98例术中股、髂静脉获得通畅,通畅率97.0%。结论联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凝结,是骨折患者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DVT,如果不及时干预和治疗,可引起皮炎、瘀滞性溃疡、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等~([1]),严重者可引起肺栓塞、心力衰竭等,从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能力。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具有较高的DVT发生率,主要是由于静脉壁受损、静脉血流受阻、静脉血液呈现高凝状态等~([2]),对于DVT,临床上多采用预防干预,重点是围手术期的预防。因此,本研究对60例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DVT综合管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取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时机、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18例下肢DVT手术取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3例1次取栓成功,15例再次取栓并行髂静脉人造血管移植术。114例于术后1-3天患肢肿胀消退,28例患者肿胀消退稍慢约需5—7天,仅5例患者需再次取栓及人造血管移植。全组病例随访169例,占77.5%,远期疗效好。结论手术取栓是治疗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术中要正确判断取栓是否成功,慎重处理髂总静脉闭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治疗要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泗水县人民医院7例妇科DV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结果辅助诊断方法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为最佳。对于DVT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结论术前纠正贫血,术中操作精细,减轻对髂静脉及其属支的刺激,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小雅  林芳  翟剑 《中国医药科学》2013,(20):191-192,194
目的研究观察venaflow压迫法预防妇产科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80例DVT高危风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venaflow的小腿充气压迫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小腿按摩法加序贯加压袜,配合双下肢等长收缩运动、平衡饮食及对症处理,分别于第1、7天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症状体征、下肢静脉彩超和血浆D二聚体测定,按照DVT诊断流程判断。结果两组均未见严重下肢DVT和肺栓塞(PE),实验组下肢DVT发病率7.5%,双下肢血栓1例、单肢体血栓2例;对照组下肢DVT发病率25%,双下肢血栓2例、单肢体血栓8例;实验组显著地降低静脉血栓的风险。另外,实验组第7天静脉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naflow压迫法明显地加快静脉血流速,有助于预防妇产科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其静脉血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前列腺摘除术后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以及常见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12例前列腺摘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分析,查找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2例患者均临床治愈,无1例发生肺栓塞。结论 护理人员要了解DVT产生的危险因素,熟悉DVT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严密观察与评估,对预防DVT的发生和护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周围血管疾病,主要原因为静脉血流滞缓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且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极易引发肺栓塞而致命,也可遗留严重的血栓形成后综合征。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我科收住1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置管溶栓治疗,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病均在1周内,经  相似文献   

10.
王璞  金艳 《云南医药》2013,(3):274-276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老年人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轻者可以致残、丧失劳动能力;重者可以发生肺栓塞(PE)而致死[1]。20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对192例老年人下肢骨折患者通过早期病情观察,并实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有效预防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肖军  杨滔 《中国医药指南》2011,9(8):219-220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常见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80%~90%的PTE栓子来源于下肢DVT[1]。DVT多发生于各种手术后、慢性病长期卧床以及因多种原因造成肢体活动受限的人群,好发于下肢,是血管外科常见病,也是下肢骨折及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者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对下肢骨折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4例发生DVT,经溶栓、抗凝、活血化淤等治疗处理后,肢体消肿时间5~10天,64例康复出院.结论:术前宣教DVT的知识及对患者进行评估,术后注意观察、早期活动、穿有压力阶层的弹力袜或使用间歇充气加压靴,预防性抗凝治疗是预防DVT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肝素抗凝对经股静脉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深静脉血栓 (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4 8例经股静脉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病人接受 2种剂量肝素抗凝 ,评价不同抗凝方案对于防止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所有病人穿刺对侧下肢均无血栓性闭塞 ,病人或临床特征与DVT的危险性增加无明显相关。治疗剂量肝素应用是DVT预见性唯一有显著意义的独立因素 (P <0 0 0 1)。结论 经股静脉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与DVT的危险呈明显相关 ,在实施经股静脉植入临时起搏器给以肝素预防治疗对于降低DVT的危险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言秀 《哈尔滨医药》2012,32(4):275-276
目的 探讨弥散性轴索损伤(DAI)患者预防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6例弥散性轴索损伤患者除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外,实施系统早期活动方案,即进行足踝被动运动,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等长收缩运动.结果 系统早期活动方案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明显.结论 系统早期活动方案能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安全有效地预防弥散性轴索损伤患者下肢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诊断的可靠性.方法 用CDFI对41例共45条患肢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1例患者中左下肢DVT 26例,右下肢DVT 11例,双下肢DVT 4例;左下肢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右下肢,常累及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胴静脉,声像图特点为管腔内探及实性高或低回声团块充填,脉冲多普勒血流速度减慢或无血流且不受呼吸及远端肢体挤压影响.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DVT形成是一种可靠的诊断依据,对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概述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bolism,VTE)临床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近端DVT:指静脉以上静脉(含静脉),称髂股型;远端DVT:指腓静脉血栓(静脉以下),称腓静脉型。腓静脉型DVT多无症状;近端DVT可有患肢疼痛、肿胀等症状。DVT通常起源于腓肠肌的静脉窦,偶尔起源于近端深静脉;腓肠肌静脉血栓常自发溶解,很少有症状和引起PE;未治疗的腓静脉血栓约25%在1周内向近端深静脉延伸;近端深静脉血栓引起PE的危险为50%;致死性血栓多数来源于近端深静脉[1];慢性广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下肢“股蓝肿”。VTE是第3位的常…  相似文献   

17.
<正>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静脉管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DVT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静脉最常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严重时甚至并发肺栓塞。DVT是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临床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骨科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应引起临床的密切关注。本科室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83例骨科创伤患者积极预防与精心护  相似文献   

18.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创伤骨科下肢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DVT在创伤骨科手术患者中不容忽视,笔者就所在医院连续2年对全部骨科下肢手术患者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及D二聚体~([1])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比较,为DVT的预防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泵(IPC)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方法对100例危重患者按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综合预防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除疾病所需治疗外,从第1天起,综合预防组使用IPC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抗凝,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预防血栓,第1、3、7、14天对2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或CT检查,观察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综合预防组1例(2%)发生下肢DVT;对照组8例(16%)发生下肢DVT,DVT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C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DVT效果显著,值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临床在当前的工作中接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概率愈来愈高。主要病因是创伤、麻醉和手术操作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膜损伤、血流速度缓慢等~([1])。下肢静脉血栓会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便,严重的还会出现残疾、死亡等。本文就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血栓的干预效果展开了探讨,通过对比本文中的研究组以及对照组的护理治疗效果来选出更加适合患者康复治疗的方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探究选取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80例,皆选取自2017年我院收取的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其中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