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关节炎大鼠吗啡耐受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以慢性炎症为基础的吗啡耐受模型。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关节炎鞘内给予吗啡组(A组),关节炎腹腔给予吗啡组(B组),单纯鞘内给予吗啡组(C组),单纯腹腔给予吗啡组(D组)。A组与C组鞘内给予10μg/kg吗啡1日2次,B组与D组经腹腔给予同样剂量的吗啡。以热板法缩爪潜伏期和50%缩爪阈值作为行为学指标进行观察。结果:给药后第7天,A组大鼠的行为学指标较B、C、D组有统计学差异,C组与B、D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而B、D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可以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经鞘内给药制作出吗啡耐受的大鼠模型,而且本模型较以前的模型更加接近于实际。 相似文献
4.
急性吗啡成瘾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研究建立急性吗啡成瘾大鼠模型及对血液离子成份的影响。方法 将 6 0只大鼠随机分成吗啡成瘾组和对照组 ,比较成瘾组和对照组大鼠的戒断症状和血液分析。结果 成瘾组纳络酮诱发戒断症状结果是(34.82± 0 .5 3)次 ,对照组的结果是 (1.0 1± 0 .6 4)次 ,统计学处理显示组间差异很显著 (P <0 .0 1)。在血液离子成份上 ,统计学处理显示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急性吗啡成瘾大鼠模型的建立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6.
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的戒断行为学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建立方式和催促戒断给药剂量对戒断强度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对两种常用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在不同剂量纳洛酮催促戒断后,观察戒断体征及体重减轻来评估戒断强度。结果 两组方法均成功建立了大鼠吗啡依赖。5日法(吗啡总剂量380mg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建立方式和催促戒断给药剂量对戒断强度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对两种常用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在不同剂量纳洛酮催促戒断后,观察戒断体征及体重减轻来评估戒断强度。结果 两组方法均成功建立了大鼠吗啡依赖。5日法(吗啡总剂量380mg.kg-1)模型大鼠在2mg.kg-1和4mg.kg-1纳洛酮催促剂量下戒断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日法模型(吗啡总剂量1365mg.kg-1)戒断强度随纳洛酮剂量增加显著上升(P<0.01),但仅在4mg.kg-1纳洛酮催促剂量时显著高于5日法模型。结论 应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吗啡依赖模型的建立方法,并结合实验条件判定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大鼠脑内依赖相关脑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方法:背部皮下递增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吗啡依赖鼠依赖相关脑区兰斑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黑质、豆状核、杏仁核、海马进行观察,并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吗啡依赖组大鼠六个依赖相关脑区神经细胞固缩或肿胀,神经纤维肿胀,线粒体肿胀、畸形,内质网扩张,多聚核糖体解聚,轴突、树突数量增多;胶质细胞、脑膜下淋巴细胞增多,随依赖时间的延长而更加显著,并可见胶质结节形成.结论:随着依赖时间的延长,依赖相关脑区病理组织学损害更加明显;胶质细胞与吗啡依赖存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吗啡依赖大鼠胰岛A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吗啡依赖大鼠A细胞的变化,为探讨吗啡对A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用皮下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象分析方法观察胰岛A细胞的变化。结果吗啡依赖大鼠A细胞免疫反应增强(P<0.01)。结论吗啡可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1.
12.
吗啡依赖和戒断大鼠行为及垂体阿黑皮源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结合行为学观察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吗啡依赖和戒断机理及丁丙诺啡对吗啡戒断的影响。方法:观察吗啡戒断大鼠的戒断体征及条件性位置偏爱情况;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研究其垂体阿黑皮源(POMC)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停用吗啡后,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消失迟于戒断体征,吗啡依赖及戒断时垂体POMCmRNA含量下降。结论:垂体POMC基因表达的改变可以是精神依赖产生的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吗啡成瘾大鼠脑区内阿片μ受体的定位分布,研究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控制阿片戒断症状的分子机制.方法:剂量递增腹腔注射吗啡建立大鼠成瘾模型,给予地塞米松干预,纳洛酮促瘾后观察戒断症状,采用免疫组化实验观察成瘾后阿片μ受体的分布定位变化.结果:吗啡依赖大鼠经地塞米松干预后,由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未经地塞米松处理组;吗啡成瘾后的阿片μ受体在各脑区的表达下调,尤以蓝斑、伏隔核、下丘脑、腹侧被盖区、海马等脑区明显.结论:吗啡成瘾后阿片μ受体在奖赏中枢和海马的表达下降.地塞米松能抑制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及脑区阿片μ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片依赖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医学问题。研究阿片依赖的机制及其治疗对策,不仅是社会的当务之急,也是神经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阿片依赖的主要特点是强迫性寻求用药[1],它贯穿整个依赖过程,其他特点是戒断综合征、复发性和耐受性。阿片类药物中海洛因的滥用最为广泛和严重,因此海洛因依赖动物模型的建立为研究阿片依赖提供了便利。1 材料和方法1.1 动物分组 雄性SD大鼠(中国科学院上海动物繁育场),体质量180~220g,随机分为海洛因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自由饮水、摄食。1.2 方法 海洛因组… 相似文献
16.
流式细胞术测定参附注射液对吗啡依赖神经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吗啡依赖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胞内Ca^2 浓度的影响,探讨其戒毒作用的细胞机制。方法 建立吗啡依赖神经细胞模型,Fluo-3着染细胞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参附注射液对神经细胞内Ca^2 浓度的影响。结果 参附注射液中、高剂量组神经细胞内Ca^2 浓度显著升高,纳洛酮催促引起的细胞内Ca^2 的降低抑制。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通过调节细胞内Ca^2 浓度发挥其戒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吗啡依赖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探讨其戒毒作用的细胞机制.方法建立吗啡依赖神经细胞模型,Fluo-3着染细胞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参附注射液对神经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结果参附注射液中、高剂量组神经细胞内Ca2+浓度显著升高,纳洛酮催促引起的细胞内Ca2+的降低抑制.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内Ca2+浓度发挥其戒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东莨菪碱对吗啡成瘾大鼠下丘脑,垂体及血β内啡肽和催产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东莨菪碱对吗啡成瘾大鼠下丘脑,垂体和血浆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ir-β-EP)和催产素样免疫活性物质(ir-OT)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吗啡成瘾后,大鼠下丘脑,血浆中ir-β-EP和ir-OT含量增加(P<0.01),而垂体中ir-β-EP和ir-OT含量降低(P<0.01),提示大鼠脑内β-EP和OT含量的改变可能与吗啡的依赖和耐受产生有关。(2)东莨菪碱治疗3天和天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地卓西平对吗啡依赖大鼠部分脑区突触素I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等分为2组。吗啡组大鼠腹腔注射盐酸吗啡,2次/d,起始剂量5mg/kg,逐d递增5mg/kg,至第10d达50mg/kg;干预组大鼠在每次注射吗啡(同吗啡组)前30min腹腔注射地卓西平0.075mg/kg。末次注射后3h及72h,2组各取6只大鼠取脑并冰冻切片,留取中脑腹侧被盖区(VTA)、伏隔核(NAc)、中脑导水管灰质(PAG)、杏仁核(AMG)、海马CA1区(HIPCA1)的脑片,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突触素ImRNA的表达。结果:末次注射后3h.干预组大鼠AMG、HIPCA1突触素ImRNA的表达高于吗啡组;72h时,干预组大鼠NAc、HIPCA1突触素ImRNA的表达高于吗啡组(P均〈0.05)。其他脑区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卓西平可促进吗啡依赖大鼠部分脑区突触素I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吗啡依赖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吗啡依赖形成的机理及免疫组化方法对石蜡包埋组织内吗啡检测的可行性,对染吗啡大鼠及吗啡依赖人体组织内的吗啡进行了原位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