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星果草(Asteropyrum Peltatum(Frarich)Drumm et Hutch)的药材性状、组织结构。粉末及组织解离等方面的特征,其根、根茎、叶和花的显微特征与黄连较为接近,但木质化组织较不发达,簿壁细胞中含有较多的草酸钙簇晶。鉴于星果草属植物的显微结构目前尚未见详细报道。故本文对星果草属植物组织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一药物资源提供了准确的生药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2.
首次从植物裂叶星果草中分离得到三各结晶,经化学及光谱分析鉴定它们为季铵型水溶性生物碱,即药根碱,非洲防已碱及木兰碱。  相似文献   

3.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裂叶星果草根茎、须根及全草中盐酸药根碱与盐酸巴马汀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裂叶星果草以根茎中两种成分的含量为最高,须根次之,全草最低.  相似文献   

4.
陈家春  陈旭东 《中药材》2000,23(10):598-600
对裂叶星果草进行了性状及组织显微鉴别,并与同属星果草进行比较,初步提出本属药用植物的形态组织学特征,为本属生药质量控制提供形态组织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裂叶星果草的化学成分进 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离子交换和色谱技术 进行分离,经IR,UV,1H-NMR和MS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分得4 个化合物,鉴定为小檗碱、小檗红碱、巴马汀、木兰碱。结论: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6.
湖北中医  陈旭东 《中药材》2000,23(10):596-600
对裂叶星果草进行了性状及组织显微鉴别。并与同属星果草进行比较。初步各药用植物的形态组织学特征,为本属生药质量控制提供形态组织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20,(10)
目的建立人字果Dichocarpum dalzielii(Drumm. et Hutch.) W. T. Wang et Hsiao质量标准。方法 HPLC法测定木兰花碱含有量,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有量,2015年版《中国药典》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有量。结果木兰花碱在0.200 2~10.0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0%,RSD为2.9%;总生物碱在4.048~20.24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0%,RSD为3.6%。12批样品中,木兰花碱、总生物碱、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分别为0.27%~1.49%、3.35%~5.98%、6.45%~8.50%、9.11%~13.35%、0.27%~2.96%、18.41%~25.0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人字果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星果草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元春  陈家春 《中成药》1991,13(1):32-33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毛茛科植物星果草中活性成分——木兰花碱(magnoflorine)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毛茛科扁果草亚科药用植物亲缘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毛茛科Ranunculaceae扁果草亚科Isopyroideae药用植物亲缘学。方法:对扁果草亚科植物形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疗效研究数据进行归纳分析,综合研究该亚科各属的形态、化学成分,并结合以往的系统分类结果,对该亚科内各属的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耧斗菜属Aquilegia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扁果草属Isopyrum主要含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类,分析了该类群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化学分类证据支持扁果草亚科从唐松草亚科中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亚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黑种草为毛茛科(Raunnculaceae)黑种草属(Nigella)植物.作为药用有3个种,分别为果黑种草(Nigella sativa),又名家黑种草;瘤果黑种草(Nigella glandulifera Preyn et Sint),又名腺毛黑种草;以及黑种草(Nigella damascene L.).  相似文献   

11.
星果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次从植物星果草中分离得到四种结晶,经化学及光谱分析鉴定为季铵型水溶性生物碱非洲防己碱,药根碱,棕榈碱及木兰花碱。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其异名颇多,供药用的有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HooK.f.)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m[IevI.]Hutch)与黑蔓即东北雷公藤(Tripterygium regeli Sprague et Tak.)。  相似文献   

13.
据考证,历史上所用的萆薢主要来源于薯蓣属和菝葜属植物.用作草薢的主要植物有:叉蕊薯蓣(Dioscorea collettii Hook.f.)、粉背薯蓣(D.collettii Hook.f.var.hypoglauca(Palibin)Pei et Ting)、马钱叶菝葜(Smilax lung1ingensis Wang et Tang)、黑果菝葜(S.glauco-chinaWarb.).  相似文献   

14.
Kupchan SM 等对唐松草属(Tha-lictrum Tourn.)植物进行了系统研究,获知有抗菌和降低血压的活性,并发现从粗果唐松草(T.dasycarpum Fisch.etLall.)根分得的唐松草碱[粗果唐松草碱(thalicarpine,Ⅰ)和唐松草新碱(thali-dasine,Ⅱ)]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此后陆续从该属一些植物中分得这二种抗癌有效成分,唐松草属已成为抗癌药物的天然资  相似文献   

15.
人字果属(Dichocarpum W.T.WangP.K.Hsiao)植物为毛茛科唐松草亚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东亚大陆特有,主要分布在中国,多具有传统药用价值。为更好地发掘其药用潜力,对该属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药用亲缘学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化学和分子水平上,人字果属和扁果草属(Isopyrum L.)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从该属仅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利用液质联用色谱方法鉴定出了120多个化合物,主要包括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类、黄酮类、三萜皂苷类、氰类、内酯等,其中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纵肋人字果系,提示该系是一个特殊的类群,在演化程度上比人字果系更高;人字果属中发现的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具有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这与耳状人字果治疗癫痫的传统应用相关。对人字果属植物的药用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有助于对该属植物药用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云南民间草药纤细雀梅藤进行生药学研究,建立纤细雀梅藤的生药学鉴定标准。方法:采用基源鉴别、性状鉴别及显微鉴别方法,研究纤细雀梅藤原植物、药材性状及其显微组织结构及粉末特征。结果:纤细雀梅藤来源于鼠李科(Rhamnaceae)雀梅藤属(Sageretia Brongn)植物纤细雀梅藤(Sageretia gracilis Drumm.et Sprague)的干燥茎;详细描述了雀梅藤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结论:纤细雀梅藤具有显著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可作为该药材真伪鉴别及质量标准制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苦豆子种子生物碱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苦豆子种子中分得7种生物碱,分别鉴定为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金雀花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和尼古丁,尼古丁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并对提取物及生物碱进行了体外活性测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国外民族(几内亚)传统药物栀子的功效和用法。方法:实地调研与文献资料调研相结合。结果:几内亚和中国分布的栀子属植物没有共有种,几内亚分布的4种栀子属植物中有2种,即Gardenia sokotensis Hutch.和G.ternifolia Schum.et Thonn.,被作为民间药物广泛使用。结论:几内亚传统民间药物的功效与中药会有某些相似之处,但用法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开发利用紫草科琉璃草属植物倒提壶Gynogloss amabile Stapfet.Drumm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作生药学的系统研究。结果:证明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香豆素等。其根主要显微组织特征为木质部呈放射状排列。结论: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药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据《全国中草药汇编》所载,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供药用的有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j Hook.f.)、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Levl.〉Hutch.)与黑蔓即东北雷公藤(Tripterygiumregeli Sprague et Tak.),临床使用以前两种为常见。近年来,雷公藤属植物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银屑病、肾病综合症、慢性肾炎等多种难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临床报道与实验研究与日俱增,十分活跃。有人认为本品首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实际上,《本草纲目拾遗》所载之“雷公藤”是蓼科蓼属植物扛板归(Polygonum perforliatum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