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二硫化碳(CS2 )对作业女工妊娠经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标志女性生殖损伤观察指标的敏感性。方法 从观察对象确诊妊娠时,追踪每名女工的妊娠经过和妊娠结局并监测女工作业地点CS2 浓度。结果 623 次妊娠结局结果表明:①接触组女工自然流产率7.78% 、死胎率1.17% 、新生儿死亡率 14.6‰和出生缺陷率9.7‰,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早产率 3.11% 、过期产率2.33% 、人工流产率 8.95% 和足月分娩率 74.71% 以及新生儿体重、低体重儿出生率和性比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新生儿体重有性别差异。②接触组女工妊娠剧吐、贫血、高血压综合征、先兆流产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孕龄、孕期产前检查次数和孕期服药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接触组女工孕期发热(≥38℃)和搬运重物(≥20kg/次)的频率增多(P 值分别为0.019 和0.006)。结论 ①女工在CS2 平均浓度8.67m g/m 3 下工作至孕时平均4.98 年时,对自然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出生缺陷、早产、过期产、足月产率、新生儿平均体重、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性比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孕龄等未见明显影响;②早早孕丢失和妊娠时间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二硫化碳(CS2)对作业女工妊娠经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标志妇性生殖损伤观察指标的敏感性。方法 从观察对象确诊妊娠时,追踪每名女工的妊娠经过和妊娠结局并监测女工作用地点CS2浓度。结果 623次妊娠结局结果表明:①接触组女工自然流产率7.78%、死经1.17%、新生儿死亡率14.6‰和出生缺陷率9.7‰,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早产率3.11%、过期产率2.33%、人工流产率8.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二硫化碳(CS2)对作业女工妊娠概率的影响。方法 用寿命表法,分析欲生育女工每个月经周期的受孕概率及未受孕率。结果 接触组女工不受孕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4);接触组女苛平均委娠时间为4.53月经周期,对照组女工平均妊娠时间为3.37月经周期(P=0.0021)。结论 接触组女工每个月 经周期的妊娠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CS2作业女工获得一次临床可识别妊娠的概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女工二硫化碳(CS2)接触水平与胚胎早期发育障碍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前瞻观察生育女工妊娠所需的月 经周期数;收集每个月经周期胚胎植入期尿样,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监测女工作业地点CS2浓度。结果 257名接触组经临床确诊妊娠的女工,各月经周期妊娠机率低于366名对照组女工,时间妊娠率随女工CS2接触水平(CS2接触浓度以CS2接触工龄)升高而降低:妊娠率=0.7033-0.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导致二硫化碳(CS2)作业女工早早孕丢失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前瞻观察的30个危险因素。结果 导致早早孕丢失率明显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女工接触CS2(P=0.0414)和工作紧张感(P=0.0301),配偶接触CS2(P=0.1740)、避孕史(P=0.1035)、痛经(P=0.1840)等因素对早早孕丢失也有一定作用。结论 女工接触CS2和主观感觉 相似文献
6.
7.
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合并妊高征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重度妊高征(PIH)发病影响及对母儿危害。方法:80例LSE妊娠的临床资料前瞻性研究。结果:活动期SLE肾炎孕妇合并重度PIH的发生率10/22例(45%)。稳定期SLE肾为1/12例(8.3%),其它皮肤型SLE2/46例(4.3%)。文献报告活动期SLE肾炎与重度PIH很喟 母死亡率可提高50-80%,胎儿死亡率12.9-45.5%。结论:两者诊断正确时,分 相似文献
8.
9.
10.
探讨二硫化碳(CS2)对大鼠和接触工人的生殖效应.将交配成功的雌鼠在妊娠第7~14 d每天吸入150、50、10 mg/m3的CS2,按常规观察其F1代生长发育和F2代的致畸作用;以CS2接触工人为对象,了解其对月经、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表明,CS2可使F1代出生后的大鼠生长发育明显减慢;F1代孕鼠肝脏器系数150、50 mg/m3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微量元素铜、锌含量明显降低;CS2对F 2代有明显的致畸作用,主要引起骨骼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畸形.CS2接触女工月经异常率比对照组高2.32倍,且工龄越长其异常率越高.单纯女工接触和女工及其配偶均接触CS2组早产率和自然流产率都比对照组高.故应加强对接触女工的生殖健康保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开始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对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宫内阻断作用。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孕16周起肌注HBIG,每4周1次至分娩;对照组31例未予用药。结果治疗组孕妇HBV DNA水平比对照组显著下降(t=24.202,P<0.05),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671,P<0.05)。两组孕妇及其新生儿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孕中期多次注射HBIG可有效减少HBV宫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