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泄泻症状见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大便。本病《内经》谓“泄”,有“濡泄”、“飧泄”、“洞泄”、“注泄”等称。汉唐医书多称“下利”,宋代以后统称为泄泻。历代医书对泄泻的病因、病机及证治,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景岳全书·泄泻·论证》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熟腐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说明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脾胃功能障碍和湿邪所胜。《张聿青医案·泄泻》:“上则嗳气,下则便泄,厥气不和,克制脾土。”这说明本病与肝旺克  相似文献   

2.
慢性腹泻在临床上颇为常见。以大便稀薄,次数增多,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为主征。祖国医学对慢性腹泻的认识,认为以脾病为主。《景岳全书·泄泻》篇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  相似文献   

3.
泄泻集说     
泄泻之本,大都出于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脾胃受伤所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精华之气,不能输化而泄泻作矣。泄者大便溏泻,或作或止;泻者大便直  相似文献   

4.
施玫香 《陕西中医》2001,22(9):575-576
泄泻主要指大便性状的改变 ,次数的增多。古语云 :“泄者 ,如水之泄者 ,事犹舒缓 ;泻者 ,势似直下 ,微有不同 ,而其病则一 ,故总名之曰泄泻。”可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多种疾病。其病往往迁延反复日久难愈 ,笔者在临床中以参苓白术散治疗该证 ,略有心得 ,不揣浅陋 ,表述如下。关于泄泻的病机 ,前贤有专论 :“泄泻之本 ,无不由脾胃 ,盖胃为水谷之海 ,而脾主运化 ,使脾健胃和 ,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 ,以行营卫 ;若饮食失节 ,起居不时 ,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 ,谷反为滞 ,精华之气不能输化 ,…  相似文献   

5.
泄泻考     
泄泻之名,早见于宋·张杲《医说》“有人久患泄泻,以嗳药补脾及分利小水,百种不愈。医诊之心脉独弱,以益心气补脾药服之,遂愈。”后世医家多有发明。如明代《丹台玉案》有云:“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赤水玄珠》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腹泻,临床较为常见,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本证在《内经》称为泄,汉唐时期称为“下利”,《丹台玉案·泄泻门》载:“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趋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日‘泄泻’。”本病又称消化不良,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好发于2岁以下幼儿,多见于春夏秋季,幼儿脾胃薄弱,无论内伤乳食,还是感受外邪,均可引起婴幼儿腹泻。推拿、食疗效果明显,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周瑞珍 《新中医》1993,(8):13-14
小儿秋泻,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由于本病多在秋季发生,故称为小儿秋季腹泻。本病属于中医“小儿泄泻”范畴。古人对小儿泄泻一证,论述甚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又曰:“湿胜则濡泻。”张景岳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失健运则泄泻随之”等等。这些论述,已指出本病的基本病因和病机。  相似文献   

8.
泄泻在《内经》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名称,《内经》把泄泻分属于五脏。隋唐以前的《颅囟经》始有小儿的“水泻利脾冷”应“以温脾敬主之”的简要记载。隋·《巢氏病源》、唐·《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均称本病为“下利”。宋以后统称为“泄泻”。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据时令以定吐泻的寒热属性,热泻用玉露散,寒泻用补脾散,后世医家  相似文献   

9.
临证一得     
治泄泻首重脾阳《内经》云:“湿胜则濡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说:“湿盛则飱泄。乃独由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苛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由此可见诸泄无不与湿有密切关系。湿在致病过程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据临床所见,泄泻多由饮食不节(洁)或感受寒凉,戕伤  相似文献   

10.
泄泻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尤以夏季多见。《幼幼集成》中载说:“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营血,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泄泻作矣”。根据泄泻的发病机理,加之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笔者采用运脾温中为主的治疗方法,以加味四君子治疗小儿泄泻9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彝医认为,大便溏薄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两季为多见。其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多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所致,但关键是由于脾胃功能障碍,从而发生泄泻。《景岳全书·泄泻》中写道:“泄泻之  相似文献   

1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乃千古病机要则,历代医家阐述颇丰,然所言侧重不一,甚或岐义,实有深入讨论之必要.(一)所谓“风”到底所指者何?《医碥·泄泻》:“经曰:  相似文献   

13.
泄泻发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导致脾胃功能障碍,运化火司而成。故《景岳金书·泄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而脾胃之伤,传统上认为,不论外感内伤,多在脾气(阳)不足。其实不然,外感内伤,不仅易伤脾胃之气,亦伤脾胃之阴。当外邪侵袭,湿热内蕴,湿从火化,则最易伤津劫  相似文献   

14.
清代名医叶桂在其《临证指南医案·泄泻》(下简称《临案》)中指出:“泄泻,注下症也。经云:湿多成五泄,曰飧、曰溏,曰鹜,曰濡,曰滑。飧泄之完谷不化,湿兼风也;溏泄之肠垢污积,湿兼热也;鹜溏之澄清弱白,湿兼寒也;濡泄之身重软弱,湿自胜也;滑泄之久下不  相似文献   

15.
五更泄治疗一得张增科孔令海河南省兰考县中医院(475300主题词腹泻/中医药疗法投药,直肠内“五更泄”属于老年典型的肾阳虚衰泄泻。《景岳全书·泄泻》篇指出:“肾为胃之关,开窍于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盛极之时...  相似文献   

16.
久泻必调肝     
久泻,乃泄泻之日久者,习称慢性泄泻。久泻以病程长,难痊愈,易复发为特点。其病因病机较复杂。《景岳全书·泄泻》篇指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提纲挈领说明:脾胃在泄泻中的地位,即泄泻以脾失健运为关键。久泻虽然其本在脾,但不可疏忽调肝在久泻中的作用,治疗久泻必调肝。《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肝与脾之间为所胜所不胜的关系,肝木所胜者脾土,脾土所不胜者为肝木。正常情况下,肝木制约脾土,才能维持正常协调下的变化与发展。肝的疏泄功能,可以疏泄脾…  相似文献   

17.
《医方考》所载六和汤被教课书方剂学列为藿香正气散之附方。有健脾化湿,升清降浊的作用。主治夏月饮食不调,湿伤脾胃,清浊不分,霍乱吐泻,胸膈痞满,舌苔白滑等证。但笔者认为加减可治疗五泄,试论如下。1病因病机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前人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以夏秋两季为多见。《内经》有“濡泄”、“飧泄”、“注泄”之称。《难经》五泄之分,汉唐时称“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景岳全…  相似文献   

18.
戴晓玲 《河北中医》1990,12(3):39-3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明确提出了风与泄泻的关系。此风者,有人言之为外风,有人言之为内风。《碥医·泄泻》“曰:春伤于风,夏为飱泄”。言春时伤于风寒,由皮肤而经络,传入肠胃,腹胀肠鸣因而飱泄也。这里是指外邪风寒。《仁斋直指方》:“飱泄者,食谷不化,盖春木旺时,肝生风邪,淫于脾经……"强调了木旺生风,乘侮脾土而造成泄泻,此言内风致泻。  相似文献   

19.
泄泻的定义病名和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泄泻作为一种疾病论述 ,见于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殷商甲骨文、在卜辞篇内有“腹不安句。”腹不安即指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中医学对泄泻病称谓之混乱、定义之不确和欠详是客观存在的。为此 ,笔者对泄泻的定义、病名及分类作以下探讨。1 泄泻病名混乱的历史状况《内经》属于泄泻的病名有食泄、注下、溏泄、鹜溏、冷泄、濡泄 ;巢氏《诸病源候总论》有伤寒利候、伤寒病后胃气不和利候、伤寒病后霍乱候、时气热利候、热病下利候、温病下利候 ;《难经》有胃泄、脾泄、大肠泄 ;明·孙文垣医案 ,有称线泄泻者 ;清·程杏轩医案有称暑泻者 ;清…  相似文献   

20.
泄泻一病,乃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以婴幼儿更为多见.<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说明泄泻之病变主要在于脾胃.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正所谓:"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