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汤伟强 《现代保健》2009,(26):99-100
目的探讨引起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医院感染的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收治的11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发生医院感染的40例作为观察组,无医院感染的70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的的相关阕素进行比较。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牢为36.4%(40/110);医院感染的与性别、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无关(P〉0.05);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大,意识障碍或昏迷,格扣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低,住院时间长,脱水剂、抑酸剂、激素长时间应用,进行侵入性操作。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医院感染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上述各种危险网素,采取积极有效地预防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医院感染临床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管理。方法回顾1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发生率、好发部位、病原菌种类、对预后的影响、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感染70例(38.89%),呼吸道感染26例、泌尿道感染18例,消化道感染12例、颅内感染10例、其他4例;检出病原菌12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3株、革兰阳性菌47株、真菌20株;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格拉哥昏迷计分低,脱水剂、抑酸剂、激素应用时间长,进行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医院感染组中死亡率(28.57%)高于非感染组(10.9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可增加死亡率;应针对感染特征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价值. 方法:分析我院85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将病人分为EEN组和抑酸药组.分析两组病人年龄、性别、GCS评分、水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障碍、高血糖、多发伤、肺部感染、死亡、颅内感染、应激性溃疡及预后等参数.分析抑酸药物的使用与肺部感染发生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EEN组与抑酸药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抑酸药物的使用与肺部感染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 =0.253,P=0.019).两组病人血清前清蛋白、转铁蛋白、上臂周径、预后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EEN不仅可以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而且还可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肺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肺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135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发肺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并寻找控制对策.结果 135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49例,感染率为36.3%;49例患者送检痰标本154份,经细菌学检验共分离病原菌124株,引起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肺部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66.94%、14.52%、18.54%;发生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为年龄、激素及抗菌药物应用、呼吸机应用、住院时间、昏迷、气管切开等.结论 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肺部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ICU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CU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490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比较.结果 490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0例,感染率为10.20%,其中医院内获得性肺炎30例、消化道感染10例、泌尿道感染6例、其他4例;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年龄大、创伤性诊疗操作多、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比例高、抑酸剂、激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应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危险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89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医院感染组与非医院感染组可能引起医院感染有关的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89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0例,感染率为5.62%;以肺部感染(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居首位,为30例,占60.00%,其次为消化道及泌尿道感染,占20.00%、12.00%;高龄、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季节、创伤性诊疗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抑酸剂及激素比例高、住院时间长(P<0.05),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护理干预的策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上述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析医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207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选择同期末发生感染的住院患者240例作为对照,对两组间相关变量做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同归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年龄、基础疾病、不良生活习惯、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抑酸剂、糖皮质激素、脱水剂、抗菌药物、住院时间是引起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P<0.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高龄、有基础疾病史、不良生活习惯、意识障碍、滥用抗菌药物为引起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8.120、2.239、9.199、4.476、2.789.结论 医院感染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并发症,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昏迷患者的促醒治疗以及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356例重型颅脑伤患者,按收治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针对重型颅脑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和薄弱环节,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 对照组和干预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8.24%、10.75%,干预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加强对侵入性操作和消毒隔离的管理控制,对于重型颅脑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肿瘤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对策,为控制老年肿瘤患者医院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3月治疗的90例老年肿瘤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中,自身及病理因素的有53例占58.9%、滥用抗菌药物有34例占37.8%、侵入性手术操作有23例占25.6%、医务人员的失误有16例占17.8%、病房环境因素引起的有6例占6.67%;针对以上因素,进行科学的预防对策,新入院60例老年肿瘤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仅7例,发病率11.7%,与之前的29.8%相比显著下降;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滥用抗菌药物、医务人员的操作失误、过多的侵入性医疗操作和污浊的病房环境是引起医院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消毒制度及无菌操作、缩短住院时间等综合措施可有效预防医院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调查9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比较合并医院感染组与无医院感染组在年龄、性别、侵入性诊疗操作、心功能分级等指标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5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0例占9.47%,医院感染组年龄平均为(61.45±13.78)岁、侵入性诊疗操作占35.6%、心功能Ⅲ~Ⅳ级占47.8%、应用抑酸制剂占34.4%、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占40.0%、住院时间(21.84±8.25)d,高于无医院感染组的(54.24±11.45)岁、11.3%、10.7%、9.8%、29.5%、(16.45±3.5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上述因素实施相应的对策,将高危人群纳入重点监测范围,避免不必要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有效地纠正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0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分为肺部感染组(149例)和无肺部感染组(259例),对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检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0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36.52%(149/408)。149例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63株,以革兰阴性菌(67.48%)和革兰阳性菌(25.15%)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引流管留置、GC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95%CI)值分别为5.837(3.125~13.168)、3.172(1.748~5.975)、5.106(2.683~11.829)、4.913(2.284~10.716)、3.625(1.972~7.218)、2.618(1.327~4.721)。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其危险因素的早期预防和护理,降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指标和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PN组(n=30)和EN组(n=32)。比较两组病人在营养支持后第1和第2周的营养指标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EN组病人的血清清蛋白和前清蛋白较PN组有明显改善,而PN组病人的谷丙转氨酶较EN组有明显升高。EN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结论:EN支持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指标,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58例重症颅脑损伤并发感染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上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3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其中发生感染性肺炎有58例,感染率为33.5%。高龄、住院时间≥20d、呼吸机运用、气管切开、休克、基础病、抗生素激素滥用等为引起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感染性肺炎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P0.001;χ2=10.06,P=0.002;χ2=11.3,P0.001;χ2=9.432,P=0.002;χ2=11.1,P0.001;χ2=4.02,P=0.045)。性别与肺部并发感染没关系(P0.05)。其中各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由高到低为呼吸机应用、高龄、休克、气管切开、住院时间≥20d、基础病。革兰阴性菌占病原菌的主要部分(76.6%)。结论重症颅脑损伤发生感染性肺炎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时机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进行气管切开的136例按切开的时机分为早切组和非早切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切组1周后的GCS评分高于非早切组,而低氧血症、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非早切组。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早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的5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医院感染率为27.6%,例次感染率为34.1%;与医院感染发生有显著意义的危险因素为抗生素预防应用、留置胃管、住院天数、年龄等。结论针对与医院感染发生有显著意义的危险因素,根据患者危险因素的有无,可以重点监测这些患者,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对照组使用头孢他啶,比较二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抗感染时间为(9.1±0.5)d,对照组为(12.6±0.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具有安全、高效、抗菌谱广的特点,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周艳玲 《中国校医》2014,28(9):711-712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00例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2年1月—10月实行综合气道护理管理的患者50例为治疗组,2011年1月—10月实行普通气道护理管理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发生8例肺部感染,6例感染得到控制,控制感染时间平均为(7.8±1.47)d;对照组发生22例肺部感染,14例得到控制,平均控制时间为(14.4±2.97)d。结论认真、科学、严谨的呼吸道管理,是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保障,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血清降钙素原清除率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接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所选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包含恶化组患者40例、有效组患者40例,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全部接受血清降钙素原和血清降钙素原清除率检测,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接受临床治疗前,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恶化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有效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3、7 d,恶化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清除率水平显著高于有效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临床中采取动态观察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和血清降钙素原清除率,能够良好地预测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应该给予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探讨PICCO(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对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影响。方法:3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撤机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而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O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