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胃嗜酸性肉芽肿并霉菌感染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43岁,农民。于1999年7月24日,因上腹痛伴黑便3d,呕血2次入院。既往有胃病史,3d前无诱因的出现上腹痛,以钝痛为主,自诉解黑便3d,1次/d,量不多;入院当日呕血2次,咖啡色,量约100ml。起病后曾在当地医院口服西米替丁治疗,无效。体检:体温36.5℃,脉搏7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5/9kPa,心肺(-),腹平软,肝脾未及,剑突下有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3g/L,红细胞3.86×1012/L,白细胞12.8×109/L,血小板220×109/L,血沉10mm/h,肝、肾功能无异常。胃镜检查:胃体小弯侧可见一4cm×4cm左右…  相似文献   

2.
胃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瘤样增生性病变 ,发生于老年人可能与其生理特点及长期胃溃疡的刺激有关 ,现将我们诊治的 15例老年人胃嗜酸性肉芽肿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例均为男性 ,年龄 6 1~ 6 5岁10例 ,6 6~ 71岁 5例。病程 3~ 5年 8例 ,8~ 10年 3例 ,14~ 2 0年 3例 ,30年 1例。15例均有上腹隐痛 ,反酸嗳气等一般胃病表现 ,其中伴呕血史者 3例 ,黑便史者9例 ,伴频繁呕吐等幽门梗阻症状 2例。曾患过血吸虫病 10例 ,均经治疗已愈。15例均经X线钡剂检查 ,其中诊断胃溃疡 9例 ,胃癌 6例。经纤维胃镜检查 9例 ,其中诊断胃…  相似文献   

3.
小肠弥漫性嗜酸性肉芽肿并溃疡穿孔一例陈开兴,王萍,王绍臣,吕高涛患者,男性,50岁。上腹部不适3年余,入院前半年感无规律性上腹痛,时有反酸,进食少,消化欠佳,上腹包块,伴逐渐消瘦。于1995年8月10日急腹症入院。体检:患者面容消瘦,痛苦面容,巩膜无...  相似文献   

4.
胃嗜酸性肉芽肿致出血一例报告陈日龙,朱新平患者男性,38岁。因黑便2周入院,余无特殊不适。体检:除轻度贫血貌外,余无特殊体征。实验室检查:Hb105g/L,RBC3.6×1012/L,WBC4.0×109/L,NO.69、L0.3、E0.01,粪便潜...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9岁。因中上腹持续性胀痛、反酸2月伴恶心、呕吐2次于1998年5月28日门诊。既往体健。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小弯侧至大弯侧见一约4.0cm×5.0cm巨大溃疡,底高低不平,苔污秽呈绿褐色,边缘粘膜不规则隆起,组织硬,不易出血,远端肠腔狭窄。胃镜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活组织检查:炎性坏死组织并霉菌孢子。6月5日转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见:幽门管及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有6.0cm ×6.0cm × 6.ocm的肿块,质硬,表面光滑,与胰头部粘连,肿块周围水肿明显。疑十二指肠球部恶性肿瘤。因粘连…  相似文献   

6.
7.
患者,男,37岁,因呕血,黑便3天人院,共呕血约 1500 ml黑便200 g,无腹痛、反酸及暧气。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8.
胃嗜酸性肉芽肿合并巨大复合性溃疡一例报告林星源,李日新,查贵桃,严峰患者男,54岁。主诉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20余年,呕血及黑便2天。呕血约30ml,继之黑便2次量约1100克,患者感头昏,两眼黑蒙,出冷汗及心慌急诊入院。体检:重度贫血貌,消瘦,锁骨上...  相似文献   

9.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首先由金显宅于1937年报道,认为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1957年金氏等又补充报告16例,确定本病并非肿瘤,而是肉芽肿。按形态学特征命名为嗜伊红细胞性增生性淋巴肉芽肿(Eosin-  相似文献   

10.
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简称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较少见,现将我院所遇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例均为病理确诊的住院男性病人,年龄22~32岁。3例均为慢性良性经过,病程分别为2年、3年  相似文献   

11.
胃嗜酸性肉芽肿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嗜酸性肉芽肿33例临床分析湖北省十堰市东风汽车公司中心医院(442008)王子强,徐章,贾国凤早年认为胃嗜酸性肉芽肿(GEG)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瘤样增生性病变并无癌变机会,但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进展,对本病已形成了一些新的概念。我院共累计3...  相似文献   

12.
胃嗜酸性肉芽肿48例病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嗜酸性肉芽肿 (GEG)的可能的发病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 48例GEG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 ;采用改良Giem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 (Hp)。结果 GEG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术前误诊率高 ,68 8%病变组织中有淋巴滤泡 ,Hp阳性检出率 69 6% ,周围血中 11例嗜酸性白细胞增高。结论 Hp感染、性激素水平及过敏反应有可能与GEG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患者,男,43岁,农民,于1999年7月24日,因上腹痛伴黑便3天,呕血2次入院。患者既往有胃病史,3天前无诱因出现上腹痛,以钝痛为主,自诉解黑便3天,每日1次,量不多。1999年7月24日呕血2次,咖啡色,量约100ml。起病后曾在当地口服甲氰咪呱治疗,无效,随来我院就诊。体检:体温36.5℃,脉搏7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10/65mmHg,神清,心肺无异常,腹部平软,肝脾不大,上腹剑下有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血红蛋白123g/L,红细胞3.86×1012/L,白细胞12.8×109/L,血小板220×109/L,血沉10mm/h,肝、肾功能无异常。胃…  相似文献   

15.
胃嗜酸性肉芽肿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因其病变及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往往造成诊断上的困难。现将我院所见11例分析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7岁。因右上腹部疼痛3个月入院。腹痛呈持续性钝痛,不放射,无恶心呕吐,病后无发热,大、小便正常。查体:体温36.7℃,脉搏85分/次,呼吸20次/分,血压18/12KPa。肝右肋缘下可扪及2.0cm,剑突下5.0cm,压痛,表面光滑,随呼吸上、下移动,脾不肿大。HBsAg阴性,AFP 2μg/L。肝脏B超于左叶肝静脉旁探及1个2.9cm× 2.4cm弱回声团,边界清,有晕环,内部回声欠均。CT发现肝左叶内有一3.0cm×2.5cm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术前诊断: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由Kaiijser于1937年首先报告,1961年Ureles等综合文献对47例胃肠道嗜酸性细胞浸润综合征加以分型,并对其临床诊断作了全面阐述。我们近3年来发现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7例,其中胃6例,12指肠球部1例,5例经纤  相似文献   

18.
吴蔚  程富礼  于湛 《山东医药》2007,47(24):76-76
2001年1月~2006年3月,我们共收治儿童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胃嗜酸性肉芽肿若干临床问题探讨:附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33例胃嗜酸性肉芽肿(GEG)的临床、X线、胃镜、手术及病检结果。讨论了GEG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认为GEG是在慢性胃炎或胃溃疡的基础上机体对食物或药物产生的局部过敏反应,由于反应强烈程度不尽相同,导致了大体形态差异给诊断造成困难,因而X线、胃镜甚至手术中常误诊胃溃疡或胃癌。强调胃镜挖掘(excavation)式活检对术前确诊及术后多部位取材对排除癌变的重要性。对激素治疗持异议,主张手术治疗以避免穿孔、出血乃至癌变的遗漏。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8岁。因突然上腹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3天,呕吐咖啡样物2次,量约300ml,排柏油样便而入院。查体:腹部平坦,腹肌稍紧张,上腹部可及一9cm×7cm×6cm包块,轻压痛,反跳痛不明显,肠鸣音减弱。B超检查示胃窦部有一8.6cm×6.4cm×5.6cm卵圆形低回声光团,边缘清,内回声不均质,胃内有移动性光点的无回声暗区。初诊为胃窦癌。入院后即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胃窦部有一9cm×7cm×6cm大卵圆形肿物,表面光滑,质地稍韧,其表面有2.5cm×2.5cm溃疡面,表画附着凝血块。病理诊断为胃嗜酸性肉芽肿(局限性)伴粘膜溃疡形成,术后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