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对晚期胃癌患者围化疗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5例)采用香菇多糖加DCF方案(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B组(27例)采用单纯DCF方案化疗。疗程结束后测定2组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变化。结果A组患者T细胞中CD3、CD4、CD4/CD8及NK显著高于治疗前,CD8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B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P〈0.05);治疗后,A组T细胞中CD3、CD4、CD4/CD8及NK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香菇多糖可显著提高晚期胃癌患者围化疗期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对中晚期胃癌化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香菇多糖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FOLFOX4方案治疗。治疗2个周期(21 d为1个周期)后按RECIST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同时评估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道反应、血液毒性、肝功能损害及周围神经毒性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香菇多糖联合化疗可以提高化疗疗效,提高远期疾病控制率及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所致的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DCF(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与单纯DCF方案治疗转移性或复发性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经病理组织学及影像学确诊为转移性或复发性晚期胃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DCF方案组(联合治疗组)26例及单纯DCF方案组(对照组)24例。每例患者每治疗2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联合治疗组可评价疗效26例: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2例,稳定(SD)9例,总有效率为46.2%;对照组可评价疗效24例:CR 0例,PR 10例,SD 8例,总有效率为4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总有效率为76.9%;对照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76.9%)、恶心呕吐发生率(76.9%)显著少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95.8%)及恶心呕吐发生率(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减少DCF方案化疗毒副作用,增加患者化疗耐受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甲地孕酮联合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DCF方案+甲地孕酮)和对照组(单纯DCF方案)各2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毒副反应及客观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控制率、毒副反应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甲地孕酮联合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控制率,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且不良反应小,但因病例数少,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钦  舒建波  李达君 《当代医学》2009,15(10):139-140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予香菇多糖加TPF方案(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作为试验组,B组30例除不用香菇多糖外其他治疗相同作为对照组。8周后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变化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近期疗效A组高于B组,分别为73%和47%,有显著性差异(P〈0.05)。Karnofsky评分评定为上升的比率A组高于B组,分别为47%(14/30)和27%(8/30),有显著性差异(P〈0.05)。下降的比率A组低于B组,分别为17%(5/30)、40%(12/30),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恶心、呕吐较A组严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香菇多糖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能增加疗效,减少化疗毒性反应,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其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试验组采用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联合香菇多糖,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 K细胞活性,比较免疫功能差异,并对患者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试验组治疗后CD8治疗后降低,CD4/CD8治疗后升高;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8、NK细胞均降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42.5%,对照组41.5%;试验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Ⅲ-Ⅳ度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菇多糖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性作用,可作为化疗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甘露聚糖肽改善进展期胃癌免疫抑制的疗效。方法:入组68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FOLFOX4方案组(对照组30例)与甘露聚糖肽联合FOLFOX4方案组(治疗组38例),于化疗前后检测两组CD3+CD8+T细胞亚群、CD3+CD4+T细胞亚群、NK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并于化疗2个周期后评估化疗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优于对照组(13.15%vs 0%,χ2=4.261,P=0.048),其他近期疗效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CD4+CD25++Treg治疗前后下降明显(P=0.008),且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治疗组治疗后CD3+CD4+T细胞、NK细胞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43、0.036)。同时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化疗中,加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虽能提高化疗完全缓解率,但未见提高疾病控制的近期疗效,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状态及香菇多糖(Lentinan,LNT)对肝癌经导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CE)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IL-12、sIL-2R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TACE组和TACE联合LNT组,并设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ACE前1天及TACE后两周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同时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ACE前1天及TACE后四周患者外周血IL-12,sIL-2R水平。应用SAS8.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肝癌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数量减少,CD8+T细胞数量增加,CD4+/CD8+比值降低,IL-12水平降低,sIL-2R水平升高,与C组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纯TACE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数量增加,CD8+T细胞数量减少,CD4+/CD8+比值升高,IL-12水平升高,sIL-2R水平降低,与TACE前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联合LNT组,各组数值变化更加明显,前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3.TACE联合LNT组术后各组数值与单纯TACE后各组数值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单纯TACE治疗可使瘤体减小,免疫功能得到一定提高。香菇多糖可明显改善TACE的毒副作用,促进免疫功能重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叶茂  周毅 《浙江医学》2014,(2):124-126,129
目的:分析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内注入顺铂联合香菇多糖前后胸水调节性T细胞(CD4C+D25C+D127low)及CD4C+D25C+D127high的改变,探讨香菇多糖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局部胸腔微环境的免疫功能改变。方法选取肺癌并发胸水患者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顺铂50mg(体重>50kg)或40mg(体重<50kg)胸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香菇多糖(4mg)。两组患者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第7、14天抽取胸水检测CD4C+D25C+D127low及CD4C+D25C+D127high。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及给药后第7天,两组患者CD4+CD25+CD127low/CD4及CD4+CD25+CD127high/CD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后第14天,观察组CD4+CD25+CD127low/CD4明显低于对照组,CD4+CD25+CD127high/CD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给药前比较,给药后第7、14天CD4+CD25+CD127low/CD4均明显降低,CD4+CD25+CD127high/CD4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胸腔内注入顺铂联合香菇多糖能影响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可能对胸腔内微环境的免疫功能改变有一定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高表达CD25的CD4+调节性T细胞(CD4+CD25highT)比率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肿瘤患者和20名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水平,初步探讨其表型特征。并分析10例胃癌患者手术后1周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与手术前相比的变化。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率为(14.67±6.55)%,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3.41±1.13)%(P〈0.01);CD4+CD25highT细胞具有调节性T细胞的表面标记特征,高水平表达FOXP3、CD152(CTLA-4)、CD134(OX40)和GITR。胃癌各期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术后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比率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及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淋巴细胞数量和血小板相关抗体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并进行治疗的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慢性患者分别为48、60例,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10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CD3、CD4、CD8、CD19和CD3-/HLA-DR+及PA-IgA、PA-IgG、PA-IgM水平。结果急、慢性组CD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急性组CD4水平高于慢性组(P0.01);急、慢性组CD8、CD19、CD3-/HLA-D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组CD19水平高于慢性组(P0.05)。治疗后1周,患者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患者CD4、CD8、CD19和CD3-/HLA-DR+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8周,患者CD4、CD8、CD19和CD3-/HLA-DR+水平均接近对照组正常水平(P0.05)。患者治疗前PA-IgA、PA-IgG、PA-IgM平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PA-IgG、PA-IgM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PA-IgG、PA-IgM平均水平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表现在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PA-Ig的异常上。联合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和PA-Ig对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和疗效判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史和平  刘韬 《医学综述》2014,(24):4568-4569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行胃癌根治术(D2)的41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20例)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及2436 h的肛门排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营养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D3+、CD4+、CD8+和CD4+/CD8+比值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机体恢复促进作用较大,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胃肠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疗法对结直肠癌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9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FOLFOx方案化疗,观察组给予FOLFOx方案联合生态免疫营养支持疗法。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82.22%)高于对照组(4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平均体重(BM)、体质指数(BMI)、肌肉群(LBM)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CD4+、CD8+、CD4+/CD8+、IgA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生态免疫营养支持疗法能够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IK细胞免疫治疗对转移性肾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2年收治的转移性肾癌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联合应用CIK细胞免疫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监测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比值等免疫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水平优于治疗前(P〈0.055)。结论采用悦陨运细胞免疫治疗能有效提高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腺法新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NSCLC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2组均给予联合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法新皮下注射,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T细胞亚群联合测定,并观察合并感染发生情况。结果(1)免疫功能变化比较:对照组治疗后CD_4+及CD_8+及CD_8+变化不明显(P>0.05),CD_4+变化不明显(P>0.05),CD_4+/CD_8+/CD_8+比值降低(P<0.05);治疗组CD_4+比值降低(P<0.05);治疗组CD_4+及CD_4+及CD_4+/CD_8+/CD_8+升高(P<0.05),CD_8+升高(P<0.05),CD_8+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CD_4+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CD_4+及CD_4+及CD_4+/CD_8+/CD_8+高于对照组(P<0.05)。(2)感染发生率比较:治疗组发生感染性疾病16例(30.77%),对照组发生感染性疾病18例(37.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1,P<0.05)。(3)生存时间比较: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12.9个月vs.11.9个月,P<0.05)。结论胸腺法新能降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感染发生率,降低因合并感染而发生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T细胞亚群及CRP、IL-6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2005年11月-2012年11月实施的32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观察组)及32例开腹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T细胞亚群及CRP、IL-6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进食快,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疼痛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P<0.05)。术后7 d观察组CD4+T细胞较对照组降低的少,CD8+T细胞及CD4+T/CD8+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对照组CRP、IL-6表达水平较观察组升高更明显,术后7 d观察组CRP表达水平降低则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机体损伤小,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胃癌的术式,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Gas)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Hp相关性PU患者80例,设为PU组,并给予根除Hp三联疗法,维持治疗2 w.另选健康体检合格者30例,设为对照组.PU组于治疗前及治疗2w结束后,对照组于体检当日分别检测血清Gas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T、CD8+ T)的百分率.结果 PU组患者治疗前血清Gas水平高于对照组(t=6.15,P<0.01),CD3+、CD4+、CD4+、CD+/C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3.27-6.50,P<0.01或P<0.05).PU组治疗2 w后阴转率为91.25%.转阴患者血清Gas水平低于治疗前(t=4.87,P<0.05),CD3+、CD4+、CD8+、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t=3.13-4.79,P<0.05);血清Gas水平仍高于对照组(t=4.15,P<0.05),CD3+、CD4+、CD4+/CD8+水平仍低于对照组(t=3.37-4.61,P<0.05);但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P>0.05).PU组患者血清Gas与CD3+、CD4+/CD8+呈负相关(rGas-CD3+ =-0.43,rGas CD4+/CD8+=-0.57,P<0.01).结论Hp相关性PU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可能包括胃窦G细胞在内的胃黏膜细胞损伤及免疫防御系统破坏等,且可能是同步发生且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