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例临床证实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所有病例均经MRI平扫、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及增强扫描,分析总结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RI特点。结果 6例AIP中3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1例表现为胰尾部肿大,MRI平扫胰腺信号欠均匀,T1WI表现为稍低信号,T2WI表现为信号增高,但边界欠清;2例局限于胰头部肿大,T1WI呈稍低信号,T2WI信号与周围正常胰腺信号基本一致;所有病灶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及延迟期呈逐渐性强化;MRCP示所有胰腺的胰管变细、节段性狭窄,部分胰头部病变胆管胰腺段狭窄伴上段肝内外胆管扩张。结论 AIP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影像检查对AIP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和临床随访证实的AIP的多层螺旋CT和MRI资料。结果胰腺弥漫性肿大2例,胰头肿块2例,胰尾肿大1例,胰腺轮廓清晰4例;1例胰头肿块周围脂肪间隙模糊不清;1例患者可见到典型的"鞘膜征";4例病灶密度、信号均匀,1例AIP同时伴胰腺癌病例胰腺弥漫肿大,密度、信号不均,可见多发囊性变,T_2WI呈高信号;5例均未见血管受侵、钙化;胰外病变1例可见脾脏肿大;CT平扫可见病变区域密度密度稍减低,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强化程度稍低于正常胰腺,门脉期、静脉期持续强化与胰腺密度接近;MRI平扫T_1WI呈稍低信号,T_2WI一般呈等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表现与CT相仿。结论多层螺旋CT和MRI可以用于诊断AIP,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3例AIP患者的影像学资料,3例中2例行CT扫描,1例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结果 3例AIP影像学均表现胰腺体积弥漫性增大,密度或信号不均匀,胰周少量积液.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MRCP示胆总管胰腺段狭窄,其以上胆管扩张,主胰管节段或弥漫性狭窄.3例经激素治疗均有效.结论 影像诊断在AIP的诊断中有一定作用,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CT及MRI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该病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分析12例AIP患者的CT和MRI表现,总结病变胰腺的体积、密度、信号及胰腺周围异常改变。结果胰腺CT 9例AIP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2例为局限性肿大,1例胰腺体积未见明显改变。T2WI示11例AIP胰腺弥漫性肿大,10例患者病变胰腺信号轻度升高,信号欠均匀,5例胰胰腺周围见线样低信号影。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显示4例主胰管弥漫性或节段性狭窄。12例患者均给予激素治疗,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AIP具有胰腺弥漫性肿大、均匀强化、延迟强化并有包膜结构的典型影像学特征,CT及MRI检查是发现及诊断AIP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MRI)动态增强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8例卵巢癌动态增强MRI资料,其中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证实。所有病例均行1.5T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 MRI)。结果浆液性囊腺癌3例病灶表现为囊性肿块,12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3例表现为实性肿块。MRI平扫表现:T1WI呈低信号或稍低、等信号,T2WI呈高、略高信号,信号不均匀,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厚薄不均的囊壁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粘液性囊腺癌8例病灶为囊实性肿块,6例表现为实性肿块。MRI平扫表现:T1WI、T2WI信号不均匀,呈混杂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信号,病灶内可有出血。动态增强扫描:囊壁、囊内片状阴影、间隔以及结节较明显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未分类的囊腺癌3例病灶表现为囊实性肿块,3例表现为实性肿块;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与粘液性囊腺癌相似。结论 1.5T磁共振动态增强对卵巢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胰腺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s,PETs)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PETs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PETs的MSCT及MRI资料;MSCT采用常规平扫和薄层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胰腺期和门脉期);MRI扫描序列包括SET1WI、FST1WI、FSET2WI/FS、FIESTA、弥散成像(DWI)及动态增强,并测定ADC值。结果 17例患者共发现21个病灶,胰头部5个,胰颈部3个,胰体部7个,胰尾部6个,其中1例在胰头及体尾部共3个病灶,胰体和胰尾各1个病灶2例。MSCT平扫呈低或稍低密度(12/21)、等密度(9/21),肿瘤内见钙化(6/21)。增强动脉期或胰腺期明显强化(18/21),逐渐强化(3/21)。13例行MRI平扫,呈长或稍长T1及长或稍长T2信号(8/14),等T1等T2信号(6/14),DWI肿瘤呈明显高信号,ADC值(1.124±0.252)×10-3mm2/s,与文献报道胰腺癌的ADC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行动态增强动脉期或胰腺期肿瘤呈明显强化(6/9),轻度强化(2/9),无明显强化(1/9);均匀强化(4/9),不均匀强化(2/9),边缘环形强化(3/9)。结论 MSCT和MRI,特别是动态增强扫描及DWI,对PETs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建英  张福洲  胡凌云  蒋瑾  何孔明 《西部医学》2018,30(11):1658-1661,1671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CT、MRI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充市中心医院13例经病理及临床治疗后证实的AIP的CT及MRI特征。13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0例行磁共振成像(MRI)及薄层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结果 CT检查发现13例患者中,8例胰腺弥漫性肿大,5例局限性肿胀,呈团块样肿改变;CT平扫为均匀一致的略低密度,有9例出现明显延迟强化,8例患者胰周显示模糊,7例出现鞘膜征。10例MRI检查者在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薄层MRCP显示3例胆总管呈鼠尾状狭窄,且3例均被误诊为胆总管胰腺段占位;5例胰管呈节段性狭窄或轻度扩张,3例患者与周围血管分界不清。结论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根据影像学表现可对多数患者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胰头癌在多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序列中的表现及其对手术可切除性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和(或)临床证实的胰头癌患者的MRI影像表现,并对可切除性的术前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采用的MRI平扫序列有:T2WI 2D快速成像冠状位、T1WI 2D单次激发抑脂和T2 WI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抑脂轴位扫描以及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lc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MRCP),增强采用3D T1WI抑脂轴位扫描,采集动脉期、肝实质期和延迟期图像资料.结果:平扫T1WI像17例病灶呈低信号,T2WI像15例病灶呈略高或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18例无明显强化,与强化的正常胰腺组织形成对比;肝实质期和延迟期17例肿块不均匀轻度强化,17例病灶不同程度地接触包绕胰周血管.MRCP示13例出现"双管征".MRI评估7例可切除,12例不可切除,14例与手术及临床病理结果符合,符合率为73.7%.结论:结合2D和3D MRI多个序列,MRI对胰头癌的诊断和手术可切除性评估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李海良  沈健  何剑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86-87,F0003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的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MRI表现。MRI扫描包括常规平扫、动态增强以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每个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高异型性/侵袭性与低异型性IPMN的ADC值。结果主胰管型3例,主胰管弥漫性或节段性扩张,可见附壁结节:分支胰管型5例,呈分叶状或葡萄状扩张;混合型3例,主胰管和分支胰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高异型性/侵袭性IPMN的ADC值明显低于低异型性IPMN(P=0.03)。结论MRI可以展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病理特征,测量ADC值有助于评估其良恶性。  相似文献   

10.
周玮  祝跃明  潘锋  何剑 《实用全科医学》2013,(12):1955-1956
目的探讨蝶鞍旁海绵状血管瘤(Parasellar cavernous hemangioma,PCH)的MRI表现,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3例PCH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扫描,19例行MR扩散加权成像(DWI),7例行单体素1HMRS检查。结果病灶MRI扫描后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显著强化;19例DWI呈等或稍低信号;7例1HMRS均表现为NAA峰、Cr峰和Cho峰消失,其中6例出现Lip峰。结论PcH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提高术前定位及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AIP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资料。对比分析病变胰腺形态改变、内部密度及信号改变、胰管及胆总管胰腺段改变及胰周改变。结果 13例AIP均出现胰腺增大,9例表现为胰腺弥漫肿大,4例为胰腺局限性肿。4例CT平扫胰腺病灶密度减低;MRI中9例出现信号改变,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13例均见延迟性强化。6例CT可见胰管狭窄,9例MRI见胰管狭窄。胆总管胰腺段狭窄CT5例,MRI9例,MRCP显示更为清晰。CT及MRI各有5例发现"假包膜"征。结论 AIP的CT、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多数AIP结合CT及MRI能正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9月确诊的6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男性,2例女性,平均年龄63岁。4例患者有腹痛,5例黄疸,5例体重减轻。5例出现血IgG或IgG4升高,5例CA199升高,1例CEA升高,抗核抗体ANA阳性2例,心磷脂复合抗体ACA阳性1例。CT见胰腺弥漫性肿大5例,胰头部局限性肿大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病变区胰腺组织均匀或不均匀轻度强化,延时扫描病变区胰腺组织均匀强化。2例胰腺周围出现增厚的包膜样结构。MRCP 见6例主胰管局限性或弥漫性狭窄。4例胆总管下端狭窄伴肝内胆管扩张。4例内镜超声引导下胰腺抽吸均报告未见肿瘤细胞。1例Whipple术后病理见间质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伴多量淋巴浆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5例口服激素治疗,其中2例同时植入临时性胆总管支架,症状都缓解。1例行Whipple术。6例至随访结束都未复发,也无胰腺癌,胆管癌发生。结论 AIP是一种以胰管狭窄、黄疸为特征的慢性胰腺炎,具有一些典型的影像学、血清学和病理学表现,对激素治疗敏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ZPMN)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4例,均为我院2005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IPMN患者,均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检査显示主胰管型共6例,其中弥漫型4例,位于胰头部的节段型2例,MRI检查以左胰管弥漫性扩张或节段性扩张为主要表现,呈长T1低信号,同时呈长T2高信号;主胰管在MRCP图像上显示扩张呈中-重度,管径〉9 mm0弥漫型病例均有胰腺实质萎缩伴发。分支胰管型18例,共中钩突部和胰头14例,胰体部4例;多房型16例,单房型2例。MRI检查显示为多个或单个囊性病变簇状组成,为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其间有短T2低信号分隔影存在,为线条状,MRCP检查显示主胰管同上述囊性肿瘤相通,其中主胰管伴轻、重度扩张8例。分支胰管型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主胰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诊断中,MRI具有较高有效性,并具无创特点,使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SST)的MRI、病理特征及两者相关性。方法选择6例确诊为SST的临床病理和MRI资料,分析SST的MRI特征与病理结果。结果 MRI检查6例均为单发,右侧4例,左侧2例。最大径4.2-7.8cm。肿块呈卵圆形4例,分叶形2例。6例均有包膜,呈囊实性肿块。4例T2WI呈"湖岛征"。动态增强扫描6例均呈快进慢出,向心性强化;动脉期肿块周缘呈乳头状、梳状显著强化(5例);部分T2WI高信号区在延迟期可强化(6例)。病理检查6例均见到假小叶结构、印戒细胞、致密胶原纤维、疏松水肿结缔组织及丰富血管。结论 SST大多有较特征性的MRI及病理组织学表现,结合临床,一般可在术前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及MRI影像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例SPTP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1)SPTP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多为腹部不适、腹痛,或无明显临床症状;(2)肿瘤内为实性和囊性结构,按实性和囊性结构比例分3型:囊性、实性、囊实性;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为"浮云征",实性部分平扫呈低或等密度,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中度或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3)SPTP为交界性肿瘤,与胰腺分界清楚,预后良好;(4)胆总管和胰管不扩张;(5)肿瘤边缘偶可有钙化。结论SPTP虽然罕见,但其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影像科医生应努力提高术前定性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肝门型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肝门型胆管癌的动态增强MRI表现,其中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刷检细胞学检查证实。结果21例肝门部肿块位于肝总管8例,肝总管+左(右)肝管7例,左(右)肝管6例;平扫T1WI为低信号或等信号分别为13例(61.9%)和8例(38.1%),T2WI为高信号、稍高信号和等信号分别11例(52.4%)、7例(33.3%)、3例(14.3%),动脉期强化6例(28.6%),门脉期强化18例(85.6%),延迟期强化8例(38.1%)。远端胆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15例(71.4%)扩张的胆管近端呈“笔尖样”变细、僵硬,19例经MRCP发现梗阻部位。结论MRI对肝门型胆管癌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扩张的胆管近肿块处呈“笔尖样”变细、僵硬,有助于癌肿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和MRCP对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矬收集43例经手术稿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MRl资料,其中包括肝细胞癌和肝内转移癌20例,肝门部转移瘤12例,肝门胆管癌11例。所有患者常规接爱T1WI、T2WI、T2/SPIR(脂肪抑制T2WI)及冠状位B-FFE检查后行MRCP检查。MRI、MRCP表现与临床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MRI平扫显示肝内肿块20例(4例为肝内多发肿块),肝门部转移瘤包括肿大淋巴结12例。11例肝门胆管癌中显示浸润型8例,肿块型2例。MRCP显示梗阻端的形态特征,锥状26例,截断状13例,乌嘴状4例。肝内胆管呈树枝状和软藤状扩张。结论常规MRI和MRCP结合有助于肝门自E恶性胆道梗阻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以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LAVA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肝外胆管癌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临床怀疑肝外胆管癌患者的LAVA动态增强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1.5 T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阵列空间敏感编码技术(ASSET)、LAVA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LAVA-DCE MRI)。结果:28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肝门区胆管13例,胆总管上段3例,中段5例,胆总管下段4例,壶腹部3例。平扫:病灶T1WI呈低信号、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稍高信号和等信号,DWI呈稍高信号或高信号。LAVA动态增强:动脉期肿块轻度强化5例,门脉期肿块轻-中度强化16例,延迟期肿块延迟强化7例。本组病例中分别有3例肝门区胆管癌误诊为肝细胞型肝癌,2例胆总管下段癌误诊为胆管炎,诊断准确率为82.1%。结论:LAVA动态增强MRI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并胆管癌栓的CT及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014年收治的48例经手术证实为HCC并胆管癌栓患者的CT及MRI表现特点。结果 45例术前CT或/和MRI增强扫描发现胆管癌栓,位于肝左叶16例、右叶20例、尾状叶6例、累及左右肝6例,CT表现为胆管内稍低或等密度软组织影,增强扫描大部分呈"早进早退"的肝细胞癌强化特征,部分不典型表现者呈中等度强化或轻度强化;MRI表现为肝内或/和肝外胆管内结节状或团块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DWI上信号不均匀增高,同反相位及STIR上信号未见明显衰减,增强扫描为与原发灶"快进快出"相似的强化特点。梗阻远端胆管膨胀性扩张;胆管壁无增厚或受侵表现且Satoh等2简化临床分型后,Ⅰ型左叶、右叶、尾状叶、左右肝叶分别为6例、7例、2例、2例,Ⅱ型分别为8例、10例、3例、3例,Ⅲ型分别为1例、2例、0例、1例。结论肝细胞肝癌并胆管癌栓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可帮助术前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