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听力障碍是儿童主要残疾之一,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主要听觉补偿手段,但干预效果仍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听觉干预技术的提升和康复教育的发展,全面、精准优化康复结局是听力障碍治疗的重要目标。家庭支持在家庭成员疾病的治疗、管理和整体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听力障碍儿童干预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许多家庭支持因素影响听力障碍儿童康复效果,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参与程度、语言输入情况、书籍接触等,并开发了相关应用量表。本文概述了家庭支持与听力障碍儿童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家庭在康复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家庭康复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听障儿童的康复效果。科技的日新月异,给听障儿童带来了优良的听力补偿和重建,这就给康复带来了更为可行的基础;学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康复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充分利用家庭资源,调动家长力量.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服务.多渠道多方面地促进听障儿童康复。提高康复的质量和数量。并为听障儿童的康复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叙事(narrative)通常被人们称为“讲故事”,是儿童口语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很多研究都表明,叙事不仅对儿童从口语向读写的顺利过渡起着重要作用,也与儿童的学业成绩(如词汇理解、写作及数学)密切相关,而且,叙事对儿童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也具有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北京市听障儿童智力发育的特点,比较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智力发育的差别,为北京市听障儿童康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希一内学习能力测验的健听常模对56名听障儿童和56名相同年龄的健听儿童的智力进行测验。结果3~7岁听障儿童的比率智商是94.99±14.27,56名健听儿童的比率智商是96.49±12.98,两者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4岁之前二者的智力水平发展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二者的差距增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听儿童相比,听障儿童的手眼协调、空间知觉、视觉记忆和抽象思维发展较好,而色彩记忆和分析综合能力发展滞后。结论北京市听障儿童智力发育良好,已接近健听儿童的水平,社会和家庭应继续关注听障儿童的早期干预和心理健康,以期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家庭状况对学龄前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4月75例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的1~6岁儿童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进行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 SIR)评估,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家庭状况(常居地、就学地点、经济状况、语言、主要教育者及其文化水平)儿童术后12个月听觉言语分级差异。结果75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CAP 平均分级分别为1.00、2.60、4.73、6.50级,SIR平均分级分别为1.00、1.54、2.51、3.53级,每相邻2个时间段的分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去大城市就学、说普通话家庭和家庭主要教育者为父母的儿童术后12个月CAP分级高;术后12个月说普通话家庭儿童的SIR分级高于说方言家庭儿童;家庭主要教育者的文化程度越高,术后12个月时患儿的CAP及SIR分级越高。结论儿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与康复时间和家庭教育氛围有明显关系,家庭成员文化程度越高,交流语言为普通话者术后康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 ,DD)儿童的阅读环境影响因素差异,为不同种族阅读障碍儿童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地区5所维汉双语学校3~6年级儿童2854名,采用儿童学习障碍筛查量表(the pupil rating scale revised screening for learning disability ,PRS)、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the dyslexia checklist for Chinese dhildren ,DCCC)、儿童维语阅读障碍量表(the dyslexia checklist for uyghur children ,DCUC)以及家庭背景和家庭阅读环境调查表对这2854名儿童进行调查,并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hina-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 ,C-WISC)进行智力测试,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和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 -IV)对阅读障碍的定义,逐层筛选汉族和维吾尔族阅读障碍儿童,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阅读环境危险因素进行评定。结果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348份,汉族儿童阅读障碍的阳性筛出率为3.89%(45/1156),维吾尔族儿童为7.05%(84/1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年级、家庭收入、父母的职业、母亲的文化程度和部分家庭阅读环境因素上汉族阅读障碍儿童的阳性筛查率显著低于维族阅读障碍儿童(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当儿童处于五年级(P<0.05,OR=1.47,CI 95%:1.17~1.85)、父亲的职业为党政机构和政府人员(P<0.05,OR=1.86,CI 95%:1.16~2.99)、母亲的职业为党政机构和政府人员(P<0.05,OR=2.99,CI 95%:1.66~5.39)、母亲的文化水平为大专(P<0.05,OR=2.46,CI 95%:1.77~3.40)时,汉族儿童发生DD的危险性显著低于维族儿童。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阅读障碍的阳性筛出率高于汉族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尤其是母亲的职业对两个民族儿童阅读障碍阳性筛出率的差异影响最为显著,文化程度高的母亲更有可能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能力,且汉族儿童母亲的这种作用较维族儿童显著,而家庭阅读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助听技术的发展及康复救助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听障儿童早期干预出现了康复对象小龄化的趋势。本文在分析家庭中心早期干预模式核心理念及主要优势的基础上,对我国听障儿童早期干预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将家庭中心康复模式与机构康复模式结合,构建早期家庭康复指导工作模式,介绍了家庭康复指导工作模式的工作构架及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8.
传导方案     
随着小儿听力筛查、人工助听技术的深入发展和与之配套的耳聋防治工作的普遍开展,一方面使得听力障碍儿童接受早期康复介入的年龄越来越小,另一方面也使得主要以承担3~7岁听力障碍儿童康复任务的康复机构压力空前变大。一种基于家庭的康复教育传导方案正在逐步成为多数听力语言康复教育机构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听觉口语法在听障儿童康复中得到了大力推广。本文结合听觉口语法的指导原则,从助听技术发展、康复对象、家庭康复教育三方面讨论了听觉口语法在国内推行的必然趋势及其给听障儿童康复教学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听障儿童家庭运用听觉口语法实施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困境,为听障儿童家庭康复训练提供支持和帮助。方法自编调查问卷,对内蒙古地区100例听障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听障儿童家庭对听觉口语法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掌握程度较差,对家庭教育康复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作业反馈少且缺乏与教师的沟通。结论听障儿童家长迫切需要实施听觉口语法家庭康复训练的支持和帮助,康复机构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协调与指导,使听觉口语法在听障儿童家庭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