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着重探讨应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6月~2004年6月35例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35例患者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术后护理严密,大咯血得到控制.结论围手术期配合优质高效的护理,能有效保证大咯血治疗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大咯血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3例肺大咯血患者行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经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即刻止血41例;咯血明显减少2例,术后1~3d复发,均行二次栓塞,1例成功,1例疗效不佳而行肺切除术。结论: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大咯血具有创伤小、疗效可靠的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术中配合及严密的术后观察是提高止血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大咯血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3例肺大咯血患者行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经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即刻止血41例;咯血明显减少2例,术后1~3 d复发,均行二次栓塞,1例成功,1例疗效不佳而行肺切除术.结论: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大咯血具有创伤小、疗效可靠的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术中配合及严密的术后观察是提高止血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3例肺结核合并大咯血行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患者即时止血率达100%,术后2例复发少量咯血,经保守治疗后咯血停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达95.3%.结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注入立止血加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经皮穿刺支气管动脉注入立止血加栓塞术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在围术期加强病情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治愈27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7%。结论:对经皮穿刺支气管动脉注入立止血加栓塞术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和预防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在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反复大咯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反复大咯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行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咯血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为100.0%,并发症发生率为3.6%,对照组分别为83.3%、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咯血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超选择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反复大咯血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咯血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注入立止血加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经皮穿刺支气管动脉注入立止血加栓塞术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在围术期加强病情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治愈27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7%.结论:对经皮穿刺支气管动脉注入立止血加栓塞术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和预防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注入立止血加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经皮穿刺支气管动脉注入立止血加栓塞术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在围术期加强病情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治愈27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7%.结论对经皮穿刺支气管动脉注入立止血加栓塞术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和预防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药物灌注(SBAI)及栓塞术(SBAE)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采用微导管同轴技术进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和栓塞术治疗.结果 36例患者立即止血者30例,逐渐止血者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及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20例经皮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认为经皮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安全可靠,是非手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大咯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在变异支气管动脉的情况下,行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治疗各种病因咯血的技术和价值。方法:在9例支气管动脉变异的肺癌、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中,右支气管动脉与第3、4、5右肋闯动脉共干4例;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1例;右下支气管动脉与左下支气管动脉共干2例;左支气管动脉由左第6肋间动脉约7cm处呈“T”形垂直发出1例;右支气管动脉由右锁骨下动脉发出1例。采用Seldinger经皮穿刺技术插管,先送入5F或6F的型号的Cobra导管行支气管动脉造影,继选择微导管对病变供血的支气管动脉分支逐支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超液化碘油或/和PVA颗粒栓塞剂进行栓塞。结果:9例患者均插管成功,术后咯血停止及病情得到控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微导管技术,行超选择性相关支气管动脉逐支插管,采用明胶海绵+超液化碘油和/或PVA的介入方法,对变异的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掌握关键技术环节,避免并发症。材料与方法:61例支气管动脉栓塞患者,肺癌32例,肺结核并大咯血21例。支气管扩张咳血6例,支气管动静脉瘘2例。使用无水乙醇作为栓塞剂28例,使用明胶海绵26例,另7例是无水乙醇 明胶海绵和微球 明胶海绵。栓塞剂的量视病灶而定。结果:超选择插管38例,插管成功率100%,肺癌支气管动脉栓塞后总有效率87.5%,大咯血栓塞后的止血总有效率92%(26/27例)。有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动脉损伤症状。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致死性大咯血内科治疗无效时应尽早行介入治疗,见有脊髓动脉显影应视为绝对禁忌症。  相似文献   

13.
同轴微导管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同轴徽导管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治疗8例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病人。8例均达到立即止血的目的,一例首次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3天后复发出血,行超选择栓塞后未再次出血。随访2~9个月,一例栓塞两月后原发病恶化并复发出血拒治死亡,其余病人无复发出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果表明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止血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一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在动脉硬化严重、插管困难的支气管动脉破裂咯血患者中,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的技术应用和治疗价值。方法:18例动脉硬化严重的患者中:肺癌11例,肺癌并支气管动脉破裂出血2例,支气管扩张咯血5例;采用Seldingcr经皮穿刺技术,首先送入5F或6F型号的Cobra导管做支气管动脉造影,继选择微导管(SP导管、Magic导管)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病变分支造影,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超液化碘油和/或PVA颗粒栓塞剂栓塞。结果:18例患者超选择性插管栓塞均成功,术后咯血停止。对4例动脉硬化严重插管不能进入到支气管口部者,采取探出插管法获得成功。对1例78岁动脉硬化严重、病变血管不能超选插入者,尝试血管内膜损伤法、继发血栓形成栓塞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1~11年随访观察术前咯血者无再咯血发生,肿瘤患者得到较满意控制。结论:应用微导管技术,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采用明胶海绵+超液化碘油和/或PVA的介入方法,特殊情况下用导丝或微导管探出插管法、栓塞用血管内膜损伤法栓塞,对治疗动脉硬化严重支气管动脉破裂咯血和肺癌的患者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5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结核大咯血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SBAE)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59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SBAE,随访半年。结果 59例患者即时止血48例,即时止血率81.4%。一次性栓塞治愈43例,治愈率72.9%;复发16例,复发率27.1%。采用明胶海绵单纯栓塞和联舍栓塞与采用明胶海绵和带毛钢圈双重栓塞,半年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双重栓塞半年复发率最低(P〈0.05)。结论 SBAE短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是肺结核大咯血的重要治疗手段。采用双重栓塞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肺结核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采用个性化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12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性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再咯血量、再咯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PQRS评分、病耻感各项评分及CD-RISC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结核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采用个性化优质护理,可促进患者生理及心理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结果:36例中经皮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及护理后,27例1次栓塞后止血;9例2次栓塞后止血,其中5例行支气管动脉和超选择行胸廓内动脉栓塞止血,1例在第2次栓塞后1周因再次大咯血而死亡.结论:经皮支气管动脉栓塞对肺结核大咯血的治疗是一种有效而快捷的手段,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42例急性大咯血患者均采用Seldinger's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和/或聚乙烯醇颗粒(PVA)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术后全部病人随访3~24个月.结果 即时止血成功率为97.6%,近期复发率为4.8%,中远期复发率为零.结论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目前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一种较好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男19例,女13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发病时咯血量300~600ml/24h,其中支气管扩张15例、肺结核11例、肺炎4例、肺癌2例。应用Seldinger技术,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视造影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超选。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靶动脉远端,用明胶海绵条栓塞靶动脉主干;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应用PVA颗粒栓塞靶动脉远端,用明胶海绵条栓塞靶动脉主干。结果:32例大咯血患者,1次栓塞28例,2次栓塞3例,1例行2次栓塞后3天复发而行外科手术切除。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