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评价缺血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50~280 g,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和缺血预处理联合后处理组(IP+IPo组).S组仅开腹,游离双侧肾脏,分离双侧肾蒂但不夹闭.采用夹闭双侧肾蒂45 min、再灌注6 h的方法 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模型.IP组夹闭双侧肾蒂5 min,再灌注5 min,反复3次,余操作同I/R组;IPo组夹闭双侧肾蒂45 min后,再灌注10 8,缺血10 s,反复3次,再灌注6 h.于再灌注6 h时,经心脏抽血后迅速处死大鼠取肾,测定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的浓度;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结果 ;TUNEL法检测肾组织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AJ).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各组血清Cr和BUN的浓度升高,肾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AI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P组、IPo组和IP+IPo组血清Cr和BUN的浓度降低,肾组织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和AJ降低(P<0.05),肾损伤减轻;与IP组和IPo组比较,IP+IPo组肾组织SOD活性升高,AI降低(P<0.05),肾损伤减轻.结论 缺血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可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较单独应用时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o组)。采用夹闭双侧肾蒂45min-再灌注6h制备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Po组在夹闭双侧肾蒂45min后,再灌注10s,缺血10s,重复3次后,完全恢复肾血流。再灌注6h时开胸,取心脏血后处死大鼠,取肾组织。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和尿酸(UA)浓度,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肾组织中凋亡细胞,光镜下计数凋亡细胞,并计算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IPo组Cr和BUN浓度升高(P〈0.05),U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增加(P〈0.05),病理损伤明显。与I/R组比较,IPo组Cr和BUN浓度降低(P〈0.05),U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减少(P〈0.05),病理损伤减轻。结论缺血后处理能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增强肾脏抗氧化能力和抑制肾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臭氧氧化预处理通过诱导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合成,保护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建立原位大鼠单侧肾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I/R前15 d经直肠吹入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5.0~5.5 ml(臭氧浓度50 mg/L,1 mg/kg体蕈,每日 1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素氮(BUN)、肌酐(Cr),比色法测定血清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Western blot检测HSP70蛋白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SP70的表达.结果 肾缺血再灌注24 h后,血清中BUN、Cr、MDA明显增高,肾组织内HSPT0表达明显增强(P<0.05),经臭氧氧化预处理后,血清中的BUN、Cr、MDA均降低,SOD升高;HSP70表达升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 臭氧氧化预处理可以诱导大鼠肾缺血再灌注组织中HSP70表达,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臭氧氧化预处理通过诱导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合成,保护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建立原位大鼠单侧肾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I/R前15 d经直肠吹人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5.0~5.5 ml(臭氧浓度50 mg/L,1 mg/kg体重,每日1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素氮(BUN)、肌酐(Cr),比色法测定血清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Western blot检测HSP70蛋白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SPT0的表达.结果 肾缺血再灌注24 h后,血清中BUN、Cr、MDA明显增高,肾组织内HSP70表达明显增强(P<0.05),经臭氧氧化预处理后,血清中的BUN、Cr、MDA均降低,SOD升高;HSP70表达升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 臭氧氧化预处理可以诱导大鼠肾缺血再灌注组织中HSP70表达,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党参提取物皂甙减轻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雌、雄各半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只,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皂甙干预组.假手术组不进行肾移植,仅切除右肾,游离左肾动静脉,暴露左肾1 h后关闭腹腔.缺血再灌注组和皂甙干预组建立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皂甙干预组分别于肾移植前48、24和0.5 h经腹腔注入皂甙溶液(每千克体重80 mg).移植肾再灌注后24 h,取大鼠外周血和移植肾组织待测.检测各组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各组肾组织原位细胞凋亡指数(AI);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cl-2和Bax mRNA在各组肾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和皂甙干预组血BUN和Cr水平都显著升高(P<0.05);移植肾细胞凋亡指数也显著增高(P<0.05);移植肾组织中Bcl-2 mRNA表达显著降低,Bax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皂甙干预组血BUN和Cr值明显下降(P<0.05);移植肾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5);移植肾组织中Bcl-2 mRNA表达显著增加,Bax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党参皂甙在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能显著减轻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Bcl-2基因表达的上调和对Bax基因表达的下调,从而抑制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后处理和肾脏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左下肢缺血后处理组(LIP组)及肾脏缺血后处理组(RIP组).S组仅对左肾动脉进行游离;I-R组:夹闭左肾动脉45 min后松开,左肾再灌注6 h;LIP组在左肾复灌前6 min时左股动脉夹闭5 min;RIP组在左肾缺血45min后灌注10 s,停灌10 s,反复6次;检测复灌6 h时血清肌酐(Cr)、血尿素氮(BUN);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TUNEL法检测肾组织中凋亡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Fas、Caspase-3表达;电镜下观察肾单位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与S组比较,其他三组大鼠BUN、Cr浓度升高(P<0.01)、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肾组织Fas、Caspase-3阳性指数和AI增加(P<0.01).与I-R组比较,LIP、RIP组大鼠BUN、Cr浓度降低(P<0.01),肾组织Fas、Caspase-3阳性指数和AI降低(P<0.01).RIP组AI明显低于LIP组(P<0.05).结论 在肾脏I-R损伤的病理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可以由胞膜上的Fas被激活而最终导致靶细胞凋亡;两种后处理都可以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减轻I-R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8 min缺血加5 min再灌注预处理在体肾缺血-再灌注模型(I45 min I-R 6h),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A组)、假手术(S组)、单纯缺血(B组)、缺血再灌注(C组)、预处理(D组)五组,采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检测肾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周期,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组织学观察,同时测定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及MDA含量。结果:与A、S组相比,C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与C组相比,D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增殖指数均降低(P<0.01),G0/G1时段增加(P<0.01),肾组织损伤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5),同时肾超微结构破坏较轻。结论:缺血预处理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急性肾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增殖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8.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局部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缺血再灌注(IR)、缺血后处理(IPo)3组,以缺血再灌注前反复多次的短暂预再灌注及停灌注作后处理,观察血清肝酶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变化,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凋亡状态.并行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与IR组相比,IPo组血清肝酶水平及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而SOD和GSH活性则显著升高;再灌注后可见明显的肝实质细胞凋亡现象,IPo组凋亡指数较IR组显著下降,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亦明显减轻。结论:IPo可通过抑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而拮抗肝实质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缺血后处理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致肾损伤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36只,9~12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缺血再灌注组(IPO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45 min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PO组于缺血45 min时再灌注30s,缺血30s,重复3次后恢复灌注.于再灌注2h时采集颈动脉血样,然后处死小鼠,取肾组织,测定血清BUN、Cr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检测肾组织Nrf2和HO-1蛋白表达、MDA含量、SOD活性、TNF-α、IL-6和IL-10的含量.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结果,并行病理学损伤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血清BUN、Cr和NAGL浓度升高,肾脏组织Nrf2及HO-1蛋白表达上调,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肾脏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PO组血清BUN、Cr和NAGL浓度降低,肾脏组织Nrf2及HO-1蛋白表达上调,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肾脏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降低(P<0.05).各组肾脏组织TNF-α、IL-6和IL-10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致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Nrf2蛋白表达,从而上调HO-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8):正常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C组)。采用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C组用K-H液灌注160min;I/R组全心缺血40 min,再灌注120 min; IPC组全心缺血40 min后,再灌注10 s,缺血10 s,反复6次,然后持续再灌注118 min。测定再灌注15、30、120 min时冠脉流量(CF)及冠脉流出液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再灌注120 min时,取心肌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缺血再灌注可导致CF降低,冠脉流出液cTnI浓度升高,心肌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产生病理学改变,缺血后处理可减弱上述改变。结论缺血后处理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脏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