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BrS)是指心电图具有典型的Ⅰ型Brugada波,伴有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脏性猝死,并具有遗传异质性的心脏电紊乱疾病。分为原发性和获得性两大类。而Brugada波是右胸导联V_1、V_2、V_3导联ST段穹窿型抬高为特征。病历资料1.现病史:患者男,32岁,汉族,已婚,因"突发胸痛4h"入院。患者入院前在家中夜间睡眠中感胸闷、左侧胸痛、出  相似文献   

2.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以心脏结构正常情况下猝死为临床表现的心脏遗传疾病,其EKG特点为V_1至V_3导联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ST段抬高。此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因为编码心脏钠通道蛋白的SCN5A基因。已往的数据显示,Brugada综合征的EKG诊断阳性与平均随访34个月内27%的晕厥或猝死有关,并且无症状者猝死可能性与有症状(晕厥或心脏停搏经历)者没  相似文献   

3.
1991年Brugada P和Brugada J报道4例元器质性心脏病的猝死患者有共同的心电图征象;右束支阻滞伴V_1~V_3的ST段抬高。此后许多地区有文献报道,并将这种临床及心电图征象称为Brugada综合征。我们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1例患者报道如下。 患者男,68岁。因双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手术前静息心电图(略)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V_1~V_3的ST段抬高0.2~0.5mV,P-R间期、Q-T间期正常,无器质性心脏病史,心室晚电位阳性,胸片未见心脏异常。随访1年未发生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4.
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BrS)最早由Brugada兄弟发现,严干新教授和Antzelevitch教授首先将其命名为"Brugada综合征"。该综合征主要累及男性青壮年,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10倍。Br S的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V_1~V_3导联ST段抬高。在20%~30%的Br S患者中能够发现编码心脏钠离子通道的SCN5A基因突变。约50%的Br S患者可能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发生室速/室颤。本文回顾了Br S发现和命名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Brugada心电图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Brugada报道“Brugada”心电图以来,已经有散在的文献认为此种心电图是预测猝死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发现Brugada心电图2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 男性,67岁。因反复心慌头晕15年,加重伴心前区不适1月入院。入院心电图(图1)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IRBBB)V_(1-3)导联ST段呈上斜型抬高。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存在有意义的狭窄(图略),运  相似文献   

6.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与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敏感性增加有关的心脏结构正常的遗传性心脏病。临床表现为V_1~V_3,导联ST段抬高、右束支阻滞和猝死,这种心电图的间歇性发作已被报道,而临床上很难作出正确诊断。Brugada综合征患者心脏钠通道基因(SCN_5A)突变已被确定,因此,基因筛选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尚不了解Brugada综合征的患病率,据估计如同长QT综合征那样  相似文献   

7.
约5%的心源性猝死患者并没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或诱发因素。这部分患者除预激综合征和长QT综合征以外,Brugada综合征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此综合征是以心电图V_1~V_3导联ST段抬高、多变、心脏结构无明显异常,多形性室性心动速(VT)或心室颤动  相似文献   

8.
正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Br S)是指心电图上特征性的Brugada波,即右胸前V_1~V_3导联ST段穹窿型抬高为特征,伴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脏猝死,并具有遗传异质性的心脏电紊乱疾病。病历资料1.现病史:患者女,45岁,汉族,已婚,因"误服盐酸多塞平片(具体量不详)约1小时"入院。患者于2014年12月23日19时左右于家中误服盐酸多塞平片,具体量不详,当时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国人Brugada综合征的特点。方法 报道3例Brugada综合征,并复习国内文献报道的20例,分析其特点。结果 (1)共23例Brugada综合征中男20例,女3例,发病年龄为9—73岁,平均40岁。(2)临床表现为晕厥14例,其中4例死亡,单纯阵发性心悸、胸闷3例,无症状6例;18个家系中有5个家系有明确或可疑家族史。(3)所有病例心电图Vl—V3导联ST段呈尖峰状和/或马鞍状抬高,大多ST段抬高程度多变,同时15例伴典型右束支传导阻滞,11例发生室速或室颤,其他还可见阵发性房颤、早博、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结论:(1)国人Brugada综合征临床和心电图特点与国外文献报道相似。(2)诊断Brugada综合征主要应根据Vl—V3导联ST段尖峰状和/或马鞍状抬高的特征性改变,晕厥及典型右束支传导阻滞并非必需。(3)Vl—V3导联段抬高幅度多变是Brugada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特点,ST段抬高程度可能与晕厥发作有关。  相似文献   

10.
1例安置了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后的Brugada综合征(BrS)先证者24 h内反复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给予静脉点滴异丙肾上腺素(ISP)0.5~1μg/min后患者心率较基线增加,维持在90~110次/分之间,血压较基线变化不大,体表心电图可见V_1、V_2导联ST段恢复至正常,室性心动过速终止发作,患者3天后出院。结论:ISP可有效终止BrS电风暴,纠正患者体表心电图V_1、V_2导联ST段马鞍形或穹窿型抬高,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对比分析异常J波 2 1例、Brugada综合征 8例与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征 11例的临床及心电学特点。结果 :①特发性异常J波在肢导联或 (和 )胸导联可见正向异常J波 [除aVR(部分患者aVL)外 ],其波幅较低而分布较广 ,一般V1~V2 导联不出现J波 ,若出现则JV1 ~V2R ,TV1 ~V2 (V3) 倒置或直立 ,前者常出现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发生晕厥或猝死 ,后者则无晕厥或猝死及恶性心律失常发作。结论 :异常J波和Brugada综合征及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征是具有不同临床及心电学特点的临床实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特发性异常J波与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及心电学特点。方法对特发性异常J波与Brugada综合征各8例进行分析。结果①特发性异常J波在肢导联或(和)胸导联可见正向异常J波[除aVR(部分患者aVL)外],其波幅较低而分布较广,一般V1~V2导联不出现J波,若出现则JV1~V2R,TV1~V2(V3)倒置或直立。两者均易诱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及/或心室颤动而致死。结论异常J波和Brugada综合征及Brugada样心电图象是具有不同临床及心电学特点的临床病症。  相似文献   

13.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典型心电图 (EKG)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及V1~V3 导联ST段抬高。临床表现为比较高的晕厥或猝死发生率。SCN5A是此疾病的致病基因之一。本研究报道一Brugada综合征家系。先证者 39岁 ,男性。晕厥 2次。符合Brugada诊断标准。家系中资料完整者 2 0例。临床诊断为Brugada综合征 6例 ,有晕厥史 4例。 2 0份外周淋巴细胞DNA样本经SSCP发现异常带 11例 ,测序证实为T2 85 0碱基缺失。在 10 0例健康人的DNA中未发现T2 85 0碱基缺失。本家系发现基因突变携带者 11例 ,其中 6例有Brugada综合征E…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Brugada波的电交替现象。方法回顾性分析存在1型Brugada波且伴ST段和/或T波电交替现象的5例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特点。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50岁,入院时均存在1型Brugada波,并且分别在病因诊断确立或病情得到纠正过程中见到ST段和/或T波的电交替现象。ST段电交替可表现为抬高程度(高和低)的交替和抬高类型的(穹隆型和马鞍型)的交替,T波电交替表现为振幅(高和低)的交替和方向(双向和倒置)的交替。结论 Brugada波电交替现象可以发生于多种情况,同样具有多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Brugada综合征是一遗传性致心律失常疾病,显示右心前导联(V_1~V_2)ST段抬高与T波倒置,而心脏结构正常。易发生心室颤动和心脏性猝死。晕厥、夜间濒死性呼吸和心脏停搏是其常见症状。近年来,Brugada综合征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揭示隐匿性Brugada 1型心电图的方法,除了药物实验外,还发现将右心前导联放置在第2肋间;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早期复极(J波)对Brugada综合征预后判断有很大价值。以前,射频导管消融只针对右室流出道的外膜,现在右室流出道内膜也可做射频导管消融。  相似文献   

16.
正常成人右胸导联心电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281例正常成人右胸导联心电图,结果表明,QRS 波以r_s为主,V_(3R)及v_(4R)出现率分别为99%及94%,V_(6R) 及 V_(7R) 可出现 QS 波,但 V_(3R)、V_(4R)罕见,无1例在所有导联均出现 QS 波;终末 r 波代表右室圆锥部的除极,其振幅减低或消失可能为右室梗塞所致。测量 ST 段应在 J 点后40ms 处进行,正常 ST 段抬高≤0.1mV。本研究为右室梗塞的诊断提供了心电图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近5年诊断的8例Brugada综合征住院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情况进行长期随访观察。结果8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平均(40±13)岁。心电图Ⅰ型Brugada波者3例,Ⅱ型4例,Ⅲ型1例;Brugada波具有多变性,提高肋间描记右胸导联心电图可显现Brugada波或使其更明显。8例中4例有猝死家族史,5例有晕厥史,3例在住院期间发生室速/室颤,随访期间2例猝死。结论心电图Brugada波(尤其Ⅰ型)是诊断Brugada综合征的必要条件,明确诊断Brugada综合征尚需联合其他几项临床指标;Brugada综合征患者猝死的风险高,消除晕厥或室速/室颤的诱因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Brugada拟表型(BrP)与Brugada综合征(BrS)有相似的心电图波形表现,但是BrP常由各种临床诱因或病因诱发。BrP患者心电图可表现为V1~V3出现Brugada波,在去除临床诱因或病因后心电图可恢复正常。本文报道2021年12月收治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1例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呈Brugada波,在脑出血症状缓解以后患者心电图转为正常。  相似文献   

19.
对Brugada综合征患者晚电位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分析22例Brugada综合征和11例正常人的心室晚电位(LP)。结果Brugada综合征Ⅰ型组LP阳性率比Brugada综合征Ⅱ型或Ⅲ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高,RMS40较对照小,LAS较对照大(P均<0.05)。结论:Brugada综合征Ⅰ型患者晚电位阳性率很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国Brugada综合征的发病现状、临床特征和诊治情况。方法选择1998年1月至2013年6月在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中以"Brugada"为自由词或关键词,检索国人发表的Brugada病例182例。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Brugada综合征患者男女之比14.7∶1,中位年龄41岁;25例有家族猝死史,5例有家族Ⅰ型Brugada波。72.3%有晕厥史,晕厥年龄(43.0±12.0)岁。39.0%记录到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71例行心电生理检查,阳性率49.3%。药物激发试验阳性率为92.9%。10例误诊。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占指南推荐的19.8%。猝死率8.2%,猝死年龄(48.7±16.7)岁。结论近15年来中国报道182例Brugada综合征,其特点:累及年龄广,中青年为主,男性居多,晕厥为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药物激发试验及心电生理检查阳性率高,治疗现状不规范,ICD植入率低,猝死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