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王旭 《山东医药》2008,48(45):111-113
肥厚型心肌病(HCM)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室血流充盈受阻,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在HCM患者中约25%存在左室流出道梗阻称为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通常HOCM最大肥厚部位位于室间隔基底部,同时伴有其他组织异常,包括二尖瓣瓣叶延长增大、异常的冠状动脉和胶原基质.本文对HCM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症状多由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所致的左室流出道(LVOT)梗阻引起。目前,HOCM的药物疗效不够理想,心室肌切除术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李占全  金元哲 《山东医药》2002,42(10):60-62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HOCM)是因其肥厚的心肌造成左室流出道 (LVOT)梗阻而得名。研究发现[1、2 ] ,肥厚间隔心肌可以不影响 LVOT,不形成 LVOT压力阶差 (约占 3 / 4) ,也可以影响 LVOT,形成 LVOT压力阶差 (约占 1/ 4) ,后者即为HOCM。目前 ,所有的治疗方法均不能彻底根治 HOCM。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防止猝死是其治疗目的。因此 ,无临床症状的患者是否需要治疗 ,至今尚无明确的循证医学答案。本文就 HOCM介入治疗 (双腔起搏器治疗及经皮经腔肥厚间隔心肌消融术 )的临床进展情况作一综述。1 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 (PTSM…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心肌病近年日益受到重视,有关基础与临床的研究均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对此略加叙述。 关于病因学方面的研究与探讨 一、遗传 自从Evans于1949年首次报道心肌病的家族性发病以来,有关文献日益增多。日本厚生省1976年特发性心肌病调查班分析的454例中,109例(24%)为家族性发病。其中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为36.9%,肥厚性非梗阻型心肌病(HNCM)为21.4%,扩张型心肌病(DCM)  相似文献   

5.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由心肌本身病变所致的左室肥厚,其中25%的病人有左室流出道梗阻,而称为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本病患者可由左室压的升高而诱发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而左房压的升高可发生呼吸困难,流出道梗阻严重时可发生晕厥。这些症状多可为β阻滞剂和维拉帕米所缓解,但易产生耐药性及其药物副作用而被迫停药。对内科治疗抵抗的HOCM患者,在过去30年间曾尝试了各种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代表性的有室间隔切除术和二尖瓣置换术,但前者要切除恰当部分的心肌并非容易,且二者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都很高,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D…  相似文献   

6.
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yperyrophiv ObstructiveCardiomyopthy,HOCM)是一种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心室流出通道梗阻为临床特征的原发性心肌病。临床上多伴有劳力性呼吸困难、非典型心绞痛、晕厥、猝死等。由于患者生活质量差,猝死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经导管化学消融(室间隔)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类型、持续时间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相对常见的遗传性疾病,表现为非全身或心脏因素引起的心室肥厚.其在各种族均有发病,男女比例类似.近年来,通过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有症状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可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机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是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室流出道狭窄,并由此引起梗阻症状为特点的心肌病。降低左室流出道压差是临床治疗有症状HOCM患者的目标,经皮经腔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介入治疗方法,创伤小、安全性高,并能取得与外科手术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相对常见的遗传性疾病,表现为非全身或心脏因素引起的心室肥厚.多数患者没有症状,部分出现流出道梗阻,仅有小部分患者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药物有效剂量内引起严重不良反应,需要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近年来.通过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有症状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者,可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各种方法对梗阻程度的不同影响被用于鉴别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activecardiomyopathy,HOCM)和其他类型的左室流出道梗阻。本文研究颈动脉窦压迫(CSP)对 HOCM 和其他病因的杂音强度的对比影响。对有各种不同病因的收缩期杂音的病人130例行CSP,仔细评价同时发生的心率和血压改变时的杂音  相似文献   

12.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以室间隔高度肥厚向左心室腔内突出,收缩时引起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一种疾病.它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等症状,易发生猝死.1995年sigwart[1]率先采用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HOCM成功,PTSMA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费用相对低廉,而逐渐被病人接受.现对我科住院的5例HOCM患者进行了PTSMA治疗,并配合了高质量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心脏病,主要是由于编码心肌肌小结蛋白的基因发生变异所致[1,2]。其主要特征为没有明确原因的心肌肥厚,心肌肥厚主要累及左心室,室间隔亦可累及右心室,导致心室腔容量减少。心肌肥厚的分布通常为非对称性,因而具有明显的结构变异。根据有无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可以将HCM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治疗的主要目标在于预防猝死和缓解梗阻症状。1临床表现和诊断1·1临床症状HOCM大多数患者发病年龄在20~40岁之间,偶尔也有大于50岁者;起病多隐匿,进展缓慢,30%~40%有…  相似文献   

14.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类亚型,因肥厚的室间隔造成左心室梗阻而得名.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部分HOCM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耐受,需要非药物方法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已完成了近...  相似文献   

15.
宋建军  沈彦明 《山东医药》2004,44(26):50-51
2002年2月23日.我们成功为1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合并冠心病患者施行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因肥厚室间隔造成心室梗阻而得名.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为首选.但部分HOCM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这部分患者需要借助非药物治疗方法.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介入治疗,经皮穿刺腔内间隔心肌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是一种介入治疗手段,其原理是通过导管注入无水酒精,闭塞冠状动脉的间隔支,使其支配的肥厚室间隔心肌缺血、坏死、变薄、收缩力下降,使心室流出道梗阻消失或减轻,从而改善HOCM患者的临床症状[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化学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2 例经导管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PTSMA)治疗HOCM 的资料。着重术前、后的心理、身体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22例PTSMA 经过围手术期的医疗、护理,均获成功,1例发生永久性Ⅲ°房室传导阻滞,6例出现右束支阻滞,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经导管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疗效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类型之一,约2/3患者可出现收缩期左心室流出道的动态的梗阻,是导致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1])。对于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法缓解的患者,行室间隔肥厚心肌切除术(Morrow Procedure)以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案~([2])。传统的经主动脉入路安全并有效,在数十年来已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前后心电图变化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8例 HOCM 患者行 PTSMA,手术前后记录常规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QRS波群、sT-T、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等变化特点,分析心电图改变的特征及与心肌肥厚部位、程度和左心室流出道压...  相似文献   

20.
肥厚型非梗阻型心肌病的诊断思维程序和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肥厚型心肌病,早在60年代初即做为一种特殊类型心脏病被人们所注意。随着报道不断增加,有许多命名出现。如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IHSS),肌性主动脉瓣下狭窄(Muscular subaortic stenosis)等,都强调以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为特征。但以后发现并非所有病例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