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肾上腺“意外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近4年经B超和(或)CT诊断为肾上腺“意外瘤”共12例。其中7例作了手术,有功能者3例。病理切片检查,嗜铬细胞瘤3例,双侧皮质腺瘤、混合瘤、平滑肌瘤和皮质腺癌各1例。对肾上腺“意外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王军  董砚虎  吕文山  柳林 《山东医药》2001,41(23):60-61
肾上腺意外瘤(AI)是指因非肾上腺疾病而行腹部B超和(或)CT检查时意外发现的肾上腺肿块.AI多数为无功能的良性肿瘤,约10%为高功能性肿瘤或恶性肿瘤.AI(尤其是较大的AI)若不及时进行诊治,会使患者的平均寿命缩短约1年[1].目前,关于AI的诊治标准仍存在争议,本文主要对AI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断层显像(CT)、超声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广泛应用,无症状肾上腺肿瘤的意外检出率逐渐增多,尤其在老年人中。老年肾上腺意外瘤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给临床诊断带来较大困难。肾上腺意外瘤大部分为良性和无功能性肿瘤,也可见功能性和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肾上腺意外瘤(adrenal incidentalomas,AI)的检出率日渐增高。初诊AI时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检测评估其良、恶性和有无内分泌功能。恶性或功能性AI患者行手术治疗,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访观察。规范的AI管理流程是AI正确诊断和治疗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肾上腺意外瘤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意外瘤(adrenalincidentaloma,AI)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69例A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9例AI患者中,男性33例(47.8%),女性36例(52.2%)。共有38例(55.1%)为健康体检发现。40~60岁为AI发现的高峰年龄,占69.6%。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均能有效地检出AI,CT的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最高(89.9%)。69例患者中恶性病变13例(18.8%),其肿瘤平均直径为6.7±1.9cm,明显大于良性病变组(3.9±2.2cm)(P<0.05);良性病变56例(81.2%)。在39例行肾上腺内分泌功能检查的AI患者中,无功能改变29例(占74.4%),其中以皮质腺瘤为多,有24例(61.5%);有内分泌功能改变10例(25.6%),其中嗜铬细胞瘤5例(12.8%)。结论健康体检时,常规做肾上腺B超等影像学检查能早期发现AI,同时应对其病理性质及内分泌功能进行评估,以指导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6.
一45岁女性,因间歇性上腹痛行CT检查,发现肾上腺部位有3 cm大小的均质肿块.患者长期肥胖、有双向情感障碍、哮喘、3年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无骨折史、记忆衰退或月经紊乱;除减肥外,无其他诉求.体检结果如下:血压118/56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78次/min、体重160 kg、身高170cm、体重指数55.4 kg/m2.患者肥胖、多血质、颈背部脂肪轻度增多;无其他皮肤改变、多毛或肌肉无力.多血质可能存在已久,近3年来容貌无变化.CT示肿块边缘规则,有点状钙化,但平扫CT值为11 Hounsfield Units(HU).  相似文献   

7.
病历摘要患者男,39岁。例行健康查体时B超检查发现脾脏囊性占位,于2006年10月16日入院。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10a前曾有预激综合征病史,平时无任何症状。详细追问病史,自述经常“感冒”。查体:中腹部脐部左上方稍饱满,肝脾未触及,无其他阳性体征。B超示7cm×9cm×8cm脾脏囊  相似文献   

8.
肾上腺意外瘤中的亚临床库欣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比较肾上腺意外瘤中亚临床库欣综合征与肾上腺无功能瘤的临床及生化特征。方法在18例亚临床库欣综合征与24例肾上腺无功能瘤患者中进行血尿皮质醇、血皮质醇昼夜节律、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与3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1)亚临床库欣综合征组均匀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病率均高于肾上腺无功能瘤组;(2)亚临床库欣综合征患者8:00血皮质醇、日平均血皮质醇、24:00血皮质醇/8:00血皮醇及24h尿游离皮质醇均高于其余两组,而8:00血ACTH则低,2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血尿皮质醇抑制情况也较差;(3)亚临床库欣综合征组中有1例(5.56%)发展为临床显性库欣综合征,其余患者随访中生化指标与入组时测定结果比较无明显变化,2例肾上腺无功能瘤患者随访过程中肿瘤增大。结论部分肾上腺意外瘤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的表现,尤其在亚临床库欣综合征患者中更为多见;亚临床库欣综合征患者的生化改变较肾上腺无功能瘤患者及对照组明显,后两组生化测值比较无差别;亚临床库欣综合征患者有部分可发展成为临床显性库欣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长期观察了75例良性肾上腺皮质意外瘤的临床、激素及形态学变化,以明确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对象和方法 75例无症状肾上腺皮质意外瘤患者随访2~10a,平均4.6a。其中52例女性,23例男性,年龄19~77岁,平均56岁。60例单侧肿瘤(36例右侧,24例左侧),15例双侧,肿瘤直径1.0~5.6cm,平均2.5cm。随访时间为初诊后6月,12月,以后每年随访一次,进行临床检查及常规生化、激素测定。包括24h尿游离皮质醇(UFC)、24h尿儿茶酚胺或甲氧基肾上腺素、血浆皮质醇节律、清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立位醛固酮血浆肾素…  相似文献   

10.
在获得J Clin Endocrinol Metab的版权后,本文对该刊2020年4月发表的文章[Giuseppe R, et al. Adrenal incidentalomas are tied to increased risk of diabetes: findings from a prospective s...  相似文献   

11.
报告13例肾上腺“意外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4例,腺癌3例,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囊肿各2例纤维瘤及肾上腺恶性黑色素瘤各1例。该瘤仅在体检或影像学检查时发现,CT扫描以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有功能的肾上腺肿瘤,应首选手术治疗,对无功能的恶性瘤,亦应首选手术,良性者可跟踪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肾上腺结核的CT表现并探讨其影像学特征。方法 分析21例肾上腺结核的CT检查,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0~80岁。均行CT扫描。所有病例均经临床诊断。结果 肾上腺结核依病期不同而有2种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双肾上腺增大,内含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呈环形或分隔状强化;双肾上腺腺体萎缩及钙化。结论 当全身多脏器结核同时伴有肾上腺的影像变化时,应考虑肾上腺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肾上腺结核的CT表现并探讨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21例肾上腺结核的CT检查,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0~80岁。均行CT扫描。所有病例均经临床诊断。结果肾上腺结核依病期不同而有2种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双肾上腺增大,内含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呈环形或分隔状强化;双肾上腺腺体萎缩及钙化。结论当全身多脏器结核同时伴有肾上腺的影像变化时,应考虑肾上腺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由于CT机器性能的不断改进和诊断经验的积累,目前对于直径1cm以上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不仅能作出正确的定位,而且有些可以作到定性以及良恶性的鉴别。本文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结合我们的诊断经验和文献报告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5.
[英]/Barzor L…//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9.84.-520~525 长期观察了75例良性肾上腺皮质意外瘤的临床、激素及形态学变化,以明确影响其预后的因素。 对象和方法 75例无症状肾上腺皮质意外瘤患者随访2~10 a,平均4.6 a。其中52例女性,23 例男性,年龄19~77岁,平均56岁。60例单侧肿瘤(36例右侧,24例左侧),15例双侧,肿瘤直径1.0~5.6 cm,平均2.5cm。随访时间为初诊后6月,12月,以后每年随访一次,进行临床检查及常规生化、激素测定。包括24 h尿游离皮质醇(UFC)、24 h尿儿茶酚胺或甲氧基肾上腺素、血浆皮质醇节律、清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立位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率。另外还行肾上腺CT扫描或MRI检查。 结果 75例无1例变为恶性。有58例肿块大小及功能无变化,其中6例诊断后1~9 a进行手术,有1例术前17-羟孕酮对ACIH反应加重术后得到纠正;11 例肿块增大而无其它症状,其中2例手术证实为腺瘤,2例随访1和4 a后肿块稍缩小;3例发展为内分泌高功能但肿块大小无变化,其中2例由亚临床皮质醇增多症进展至明显的库欣综合征,手术证实为腺瘤,1例双侧肾上腺意外瘤者服用氨基导眠能治疗;另有3例肿块增大且伴高功能,其中2例发展为亚临床皮质醇增多症,手术证实为结节样增生和皮质腺瘤,1例患者3 a后发展为嗜铬细胞瘤。总之,发展为高功能腺瘤危险性1 a后为4%,5 a后为9.5%,10 a后为9.5%。肿块增大的危险性1 a后为8%,5 a后为18%,10 a后为22.8%。发展为高功能的危险因素为肿块直径>3.0 cm、女性、老年、高血压及诊断时即有内分泌异常。肿块增大的危险因素为诊断时即有内分泌异常、老年人。 讨论 研究证明大多数肾上腺意外瘤在随访中肿瘤大小及功能均无变化,以保守疗法处理肾上腺意外瘤是恰当的。即使肿块大小轻度增加,恶性病变的危险性也非常低。另一方面,肾上腺高功能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形态-功能随访,尤其是那些有轻微内分泌异常、独有的放射性胆固醇摄取或肿块大小在3 cm以上者预后均有危险性。 (马秀萍摘 高 慧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块型胰腺炎的CT征象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肿块型胰腺炎的CT资料,采用PQ5000V螺旋CT,平扫及增强,层厚及层距均为10 mm.结果 25例中23例肿块位于胰头部,2例位于胰体部.16例肿块密度均匀,增强一致.5例可见钙化;胰管扩张15例,14例轻度,10例不规则扩张,6例穿过肿块;12例合并胆总管炎,5例胆总管内可见结石;肝外胆管扩张18例,15例轻度,12例下端逐渐变细;肾前筋膜增厚10例;胰前脂肪层模糊6例.结论肿块型胰腺炎具有较可靠的CT征象,CT能对大多数的肿块型胰腺炎作出较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傅玉存  马勇 《山东医药》2001,41(14):47-48
肺部炎性肿块为胸部CT检查中常见病变,表现为肺内球形病灶,其表现与肺癌相似,鉴别困难。为进一步提高对这类病变CT征象的认识,现报告我院20例肺部失性肿块患者的CT资料,结合有关文献探讨其CT表现及诊断价值。 临床资料:20例患者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8~71岁,平均5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轻咳、白痰、低热和胸痛,少数患者只有乏力感。 20例患者分别用 SOMATOM CR和 SO-MATOM PLUS 4CT机,自胸锁关节平面LZ 8~10mm层厚连续扫描至肋膈角, 13例做了平扫并增强 CT扫描。 …  相似文献   

18.
肿块型胰腺炎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肿块型胰腺炎的CT征象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肿块型胰腺炎的CT资料,采用PQ5000V螺旋CT,平扫及增强,层厚及层距均为10mm。结果:25例中23例肿块位于胰头部,2例位于胰体部。16例肿块密度均匀,增强一致。5例可见钙化;胰管扩张15例,14例轻度,10例不规则扩张,6例穿过肿块;12例合并胆总管炎,5例胆总管内可见结石;肝外胆管扩张18例,15例轻度,12例下端逐渐变细;肾前筋膜增厚10例;胰前脂肪层模糊6例。结论:肿块型胰腺炎具有较可靠的CT征象,CT能对大多数的肿块型胰腺炎作出较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肾上腺转移最常见的原发病灶是肺癌、肾脏肿 瘤、黑色素瘤、乳腺癌、消化道肿瘤以及卵巢肿瘤。 但是,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一个肾上腺肿块并不一定 提示转移,实际上40%~50%是腺瘤而不是转移。 尸检发现大约3%~9%的成人有肾上腺腺瘤,并且 作腹部CT扫描的患者可偶然发现1%~3%的肾上 腺肿块。 多个尸检研究显示终末期支气管肺癌患者远处 转移的总发生率高达93%。累及的主要部位包括肝 脏(30%~40%)、肾上腺(18%~38%)、脑(15%~ 43%)、骨骼(19%~33%)、肾脏(16%~23%)以及 腹腔淋巴结(29%)。尽管支气管肺癌的肾上腺转移 发生率较高,但肾上腺…  相似文献   

20.
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病人有恶心、呕吐、腹泻、虚脱、低血压及色素沉着等症状。患者多为年轻人,紧急抢救可立即输注生理盐水、氢化可的松、氟氢可的松等。急性实验室检查显示典型低钠血症、高钾血症、中度尿毒症,如同时有低血糖,则更有力地支持临床诊断,最后可通过低皮质醇血症和进行短时促皮质素(Shorttetracosactrin)试验确定。 典型病人血基础皮质醇值<100nmol/1,给予Tetracosactrin后并不升高,如同时血浆AC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