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利用插入式微电极对家兔脊髓电生理信号进行长时间稳定记录、采集的技术方法,初步分析描述电信号的特征。方法:以家兔作为实验对象,在其脊髓内插入多电极,利用神经信号处理系统采集记录中枢神经电信号,利用相关软件初步分析所记录的神经电信号。结果:可长时间采集记录到脊髓内复合型中枢神经电信号。结论:插入式电极在家兔脊髓能稳定记录到中枢神经电信号,为植入式微电极阵列在中枢系统特别是脊髓内的长期植入记录建立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不同色光刺激对大鼠初级视皮层(V1区)神经元场电位的影响.方法:将1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麻醉固定,分别在左(右)大脑Vl区慢性植入记录电极,在额叶植入参考电极,于术后第5、7和9天给予白、红、绿色闪光刺激,分析不同实验时间和色光刺激对大鼠V1区场电位幅值和面积变化的影响.结果:不同色光和实验时间对大鼠V1区神...  相似文献   

3.
大鼠皮层诱发电位的实验方法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索大鼠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实验方法的改进。将刺激输出电极插入大鼠前爪腕部,用电钻在颅骨表面磨孔并用眼科镊轻轻剥离余下的骨皮质,完全暴露硬脑膜,放置银球引导电极并观察皮层诱发电位信号。结果:在大鼠大脑皮层记录到较为清晰的诱发电位,出现主反应、次反应和后发放。结论:改进后的大鼠皮层诱发电位技术,操作简单易行且不易出血,不会损伤大脑皮质。  相似文献   

4.
大鼠皮层诱发电位的引导及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应用银球电极,记录大白鼠皮层诱发电位的原理和方法。将双极刺激电极安放于大鼠坐骨神经上,记录用银球电极安放在皮层,记录皮层诱发电位。实验结果表明:①在一定的刺激强度范围内,诱发电位的幅度与刺激强度成正比,刺激强度增至40V时,诱发电位最大。②引导电极安放在皮层的位置是获得理想诱发电位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纵行神经束内电极与周围神经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eng XJ  Zhang J  Chen ZW  Chen TY  Hu TP  Si Y  Zhang XW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4):2152-2157
目的 研究纵行神经束内电极长期植入家兔坐骨神经神经束中的生物相容性 ,并探讨应用纵行神经束内电极记录的周围神经束的信号对电子假手控制的可能性。方法 将纵行神经束内电极长期植入 12只新西兰大白兔坐骨神经的神经束内 ,分别作为记录和刺激电极 ,通过经颅刺激系统 ,在术后不同时间记录运动诱发电位 (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CSEP) ,观察电极长期植入神经束内所记录到的信号的变化 ;术后 6个月信号记录结束后 ,取电极植入处的神经束进行组织学检查 ,了解电极对神经束的影响。然后 ,将纵行神经束内电极植入一名前臂残肢志愿受试者残肢的三条主要神经的神经束中 ,记录志愿受试者在意识控制中完成不同手的动作时的信号 ,并将其应用于电子假肢的实时控制。结果 不同时间记录的MEP和CSEP潜伏期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 (方差分析 ,均P <0 .0 0 1)。经组间比较 ,MEP和CSEP的潜伏期在术后 1个月内无明显变化 ,以后明显延长 ,但 3个月以后趋于稳定 ;不同时间记录的MEP峰间波幅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方差分析 ,P <0 0 0 1)。经组间比较 ,在术后 1个月内变化不明显 ,以后明显降低 ,3个月后又趋于平稳。不同时间记录的CSEP峰间波幅虽然随时间延长有下降的趋势 ,但其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方差分析 ,P >0 0  相似文献   

6.
在麻醉制动大鼠上,应用阻力脱失引导技术,把针形绝缘电极刺入颈髓和腰膨大硬膜外间隙及附近区域。经绝缘电极刺激颈髓,诱发下行性场电位(descendingspinalfieldpotentials,dSFP)。结果由腰膨大硬膜外间隙绝缘电极记录到的大鼠脊髓场电位,与暴露脊髓用银球电极在脊髓背表面直接记录到的场电位波形一致,同样由A、N、P波组成。绝缘电极经椎间穿刺记录脊髓场电位的方法,操作简单,对动物影响小,可重复记录,可用于慢性实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微型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应用于动物实验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20只,将微型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电极置于大鼠C2颈髓背侧硬膜外,脉冲发生装置及电源植入背部皮下。分别于术前(0 h)及术后12、24、36 h,测试微型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的参数(电压、刺激频率和脉宽);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功能评分(BBB评分)和斜板实验,并测量大鼠体质量。结果脊髓电刺激系统各项参数在0 h、12 h、24 h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参数在0 h与36 h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BB评分、斜板实验和体质量检测显示:0 h与12 h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 h与24、36 h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过程中大鼠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型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应用于动物实验是安全可行的,可用于脊髓电刺激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用频谱技术研究慢性传输型便秘的电生理信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便秘模型中大鼠的结肠慢波变化 ,阐明体现肌电图与胃肠平滑肌电活动的相关性并为临床合理应用肌电图鉴别慢性便秘提供实验依据。通过传统生理记录仪记录及观测肌电和运动信号 ,不仅工作量大 ,而且不易对信号进行深入分析。本试验旨在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及频谱方法分析探讨大鼠的肌电活动和机械运动之间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 4 0 (雌雄不限 ,每组 4 0只 )。以临床上常用的接触性泻剂大黄建立大鼠的“泻剂结肠”模型。利用体表电极、体内胃肠电极和压力传器 ,通过计算机分别同时记录正常对照组和便秘组大鼠体表胃电体内平滑肌慢波和胃平滑肌运动信号 ,并运用频谱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便秘组大鼠的结肠慢波的主功率 ,中心频率 ,平均频率和正常慢波的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 <0 .0 5 ;不稳定系数明显增加。体内慢波、结肠平滑肌的平均振幅相关性良好。结论 :结肠平滑肌的慢波振幅 ,频率降低是导致便秘的原因之一。体内慢波在一定程度能够反映肠道活动 ,提示其生理和病理规律 ,有可能应用于临床 ,作为胃肠动力性疾病的诊断和疗效判定的客观标准。计算机和频谱是电信号分析中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微型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应用于动物实验的可行性.方法 取健康成年SD大鼠20只,将微型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电极置于大鼠C2颈髓背侧硬膜外,脉冲发生装置及电源植入背部皮下.分别于术前(0 h)及术后12、24、36 h,测试微型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的参数(电压、刺激频率和脉宽);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功能评分(BBB评分)和斜板实验,并测量大鼠体质量.结果 脊髓电刺激系统各项参数在0 h、12 h、24 h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参数在0 h与36 h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BB评分、斜板实验和体质量检测显示:0 h与12 h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 h与24、36 h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过程中大鼠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微型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应用于动物实验是安全可行的,可用于脊髓电刺激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FHC微电极记录仪对丘脑底核 (STN)的细胞放电进行记录 ,研究其细胞放电的模式和电生理特点以及在帕金森病 (PD)定向手术治疗中的定位作用 ;利用植入性刺激电极植入至STN核团内 ,研究脑深部刺激(DBS)对PD的治疗作用 ,观察术中丘脑底核刺激对PD的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缓解效果以及对语言的影响 ,探讨电极在丘脑底核内的解剖位置与刺激效果的关系 ,以寻找植入性刺激电极在STN内的最佳位置。方法  2 6例帕金森病患者 ,利用MRI影像导向的立体定向方法将微电极植入丘脑底核 ,其解剖靶点 :X =1 1~ 1 3mm ,Y =-1~ -3mm ,Z =-7mm。记录从靶点上 1 0mm开始 ,进行连续记录直至靶点下 3mm(黑质网状区 )。将植入性刺激电极植入至STN核团内并给予高频刺激 (频率 1 3 0~ 1 5 0Hz,脉宽90~ 1 5 0 μs,电压自 0 .5V开始 ,逐渐增至 8V) ;利用电极的不同触点分别进行刺激 ,根据刺激效果和副反应的出现情况 ,确定电极在STN中的最佳位置。其中有 3例进行了STN电极永久性植入慢性电刺激 ,术后随访 6~2 3个月。结果  2 6例术中微电极记录发现 ,未定带区其细胞放电呈现为规则节律的低幅放电 ,STN核团内可记录到高频的紧张性放电 (3 5± 1 3 .3 )Hz、爆发性单细胞放电和簇状放电三种类型的细胞放电。黑质 (SN  相似文献   

11.
基因修饰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电生理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观察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修饰成肌细胞对损伤脊髓的治疗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在T9水平制成脊髓横断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基因细胞组(A组)、成肌细胞组(B组)及损伤对照组(C组),每组10只大鼠。术后3个月,采用皮质体感诱发电位(C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等电生理检测技术,观察轴突是否有再生及其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1)A组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direct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of dis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SCI) and the effect of 4-aminopyridine on it.Methods Motor evoked potentials (MEPs), both spinal cord recorded MEPs (scMEPs) and extr acellularly recorded MEPs (exMEPs) were recorded and characterized on a T(13) epidural electrode (scMEPs) and an extracellular microelectrode (exMEPs) for 10 normal rats and 40 rats with lesions of various severity (sham, 35 g·cm for ce (gcf), 70 gcf, 100 gcf impact injury) at the T(8)-T(9) cord using the Allen ’s drop model. The incline plane and Tarlov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assess clin ical neurological function. Results MEPs in the normal rats were elicited by applying transcortical suprathreshold s timulation consisting of 3-4 early negative peaks (N(1), N(2), N(3) and N(4)) f ollowed by several late waves. The N(1) and N(2) peaks were largest in the ante rior and ventrolateral funiculus, respectively, which was indicative of extrapyr amidal pathways. The 100 gcf impact injuries and the cord transection abolishe d the MEP distal to the lesion, whereas the 35 gcf injuries resulted in a laten cy shift and amplitude decrement of the MEP peaks. Eighteen of the 20 rats wit h 70 gcf injuries showed clinical paraplegia. Among them, 7 rats had neurophys iological evidence of residual conduction pathways through the lesioned cord seg ment, such as the presence of N(1) and N(2) peaks in the scMEPs or exMEPs. Afte r 4-aminopyridine (4-AP) administrations (1 mg/kg), the amplitude of the spar ed exME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spread more widely. Conclusions MEPs evoked by transcortical stimulation travel mostly in the extrapyramidal tra ct. MEP monitoring could provide an excellent method of detecting the functiona l integrity of the motor tracts after SCI, and could even detect spared motor fi bers after discomplete SCI. Furthermore, the use of 4-AP or other K(+) channel blocking agents may be a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moderate to severe SCI.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脊髓切片同侧中央管周围区(iPCC)向运动神经元(MN)兴奋性突触传递的细胞电生理特性。方法:应用新生大鼠(8~14 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iPCC局部电刺激在MN所诱发的突触反应。结果:在14个测试的MN,观察到iPCC电刺激可在11个MN上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PCC-EPSP),在1个MN上诱发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PCC-IPSP ),在2个 MN上诱发iPCC-EPSP后复合有iPCC-IPSP的反应。 iPCC-EPSP不仅具有刺激强度依赖性和膜电位依赖性,而且可以被低钙高镁溶液或TTX(0.1μmol/L)可逆性取消。荷包牡丹碱和士的宁能增大iPCC-EPSP,但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APV(30μmol/L)和DNQX(1μmol/L)仅部分抑制iPCC-EPSP。结论:iPCC的激活可通过兴奋性突触传递调制MN的活动,其介导递质除谷氨酸外,可能还有其他递质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加氏综合征(Budd Chiarisyndrome)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腔 房转流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脾 肺固定术的比较。方法:采用Swan Ganz导管和外周动静脉直接测压获得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腔 房转流组患者术前心排血量(CO)偏低,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肺动脉压(PAR)、肺动脉嵌入压(PAWP)显著降低,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增高。麻醉诱导两组均显示心率(HR)上升,平均动脉压(MBP)和心率 收缩压乘积(RPP)下降。腔 房转流术CO、心脏指数(CI)、心搏指数(SI)、左室每搏功指数(LVSWI)和右室每搏功指数(RVSWI)显著下降。人造血管开放时CO、CI、SI、LVSWI、RVSWI、右房压(RAP)、PAWP和PAP大幅度上升,SVRI和下腔静脉压(IVCP)明显下降。脾 肺固定组心率(HR)、血压(BP)和RPP持续上升至术后。结论:布加氏综合征血流动力学状态属下腔静脉系统高容量、低回心血量型,麻醉可抑制循环。随着梗阻解除或侧枝循环建立,回心血量较大幅度增长,有发生心衰和肺水肿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脊髓损伤行神经根移位术后的电生理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行神经根移位术后的神经肌电改变.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切除L2段脊髓0.5 cm.一周后切断右侧L1和L2神经根,其中实验组(A组)行神经根移位术即L1神经根近端和L2神经根远端吻合;对照组(B组)仅行L2神经根原位吻合.术后12周行神经肌电生理检查,观察两组动物股四头肌神经肌电变化.结果术后12周电生理检查表明A组右侧股四头肌失神经支配现象明显改善,股四头肌功能有所恢复,而B组无改善.结论神经根移位术能重建脊髓损伤后的反射和传导通路,从而恢复截瘫肢体的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与记录脊髓背角与伤害性信息传入有关的神经元的电生理活动特征,为研究痛与痛调制提供电生理学指标。方法:用经皮电刺激诱发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放电,玻璃微电极作细胞外记录,观察与伤害性电刺激有关的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并输入示波器及计算机处理。结果:用兴奋 C 纤维阈上强度的经皮电刺激在脊髓背角诱导出两种型式的放电——两串放电及长串放电。两串放电包括早串放电与晚串放电。晚串放电中的长晚串放电常表现出"wind up"现象。结论:晚串放电活动与伤害性信息传入密切相关,其放电频率可作为痛调制研究中下行抑制作用的痛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对脊髓腹外侧索(VLF)进行强直刺激,在运动神经元(MN)能否诱发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可塑性变化。方法:应用新生大鼠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VLF强直刺激对在MN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VLF-EPSP)的影响。结果:在稳定记录到VLF-EPSP的8个MNs,给予同侧VLF强直电刺激,其中有2个MNs的VLF-EPSPs幅度增大到基础值的120%以上,且维持时间超过1 h,可以定义为长时程增强(LTP)。结论:通过强直刺激VLF,可在新生大鼠脊髓MN诱发出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显示了长时程突触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肾上腺皮质酶组织化学变化。方法 用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肾上腺皮质琥珀酸脱氢酶 (SDH)和 3β 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3β HSD)的变化。结果 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 1d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和网状带细胞SDH和 3β HSD活性均显著强于对照组 (P <0 .0 1)和损伤后 15d组 (P <0 .0 5 ) ;脊髓半横断损伤后 15d大鼠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和网状带细胞 3β HSD和SDH活性稍高于对照大鼠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脊髓半横断损伤后 1d大鼠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 ,并在损伤后 15d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