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病例 男,26岁,因发热、畏寒、全身不适,肌肉疼痛,乏力,纳差1周入院。院外曾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安痛定、柴胡等治疗。平素健康,无肝炎、结核史。查体:体温39.6℃,神清,咽喉轻度充血,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及皮疹。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白细胞15.6×109/L,中性0.45。查血液疟原虫阴性。入院初诊疟疾,给口服青蒿素等治疗。入院第3d又出现头痛,发热伴寒战、多汗、恶心、纳差。白细胞18.4×109/L,中性0.25,淋巴0.63,异型淋巴细胞0.12,血清嗜异型凝集实验阳性,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经治疗15d,临床症状消失,血象正常,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病人,女,19岁,战士。自2006年2月开始,踝关节背部出现红色淤斑,逐渐累及全身,以关节部位居多,呈对称性,伴瘙痒。入院后拟诊“荨麻疹”,予以抗过敏、对症等治疗,皮疹消退出院。随后多次因全身性斑疹来门诊诊治。自3月开始出现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随后累及膝关节、肘关节和腕关 相似文献
3.
4.
病人,女,19岁.因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疹,咽痛及腹部不适,于2007年2月16日入院治疗.患者全身散在斑片样皮疹,部分融合成片,压之不褪色,稍高于皮肤,触之有轻度刺痛及瘙痒. 相似文献
5.
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Epstein—Barr病毒(EBV)所引起的急性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早年认为IM多见于儿童和少年,但近年发现16-30岁青年患者占相当大比例,但35岁以上患者少见。我们临床上曾发现2例成人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在婴幼儿期多为隐性感染,并且这种感染状态可能持续终生[1],一般对机体是无害的,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可致病。若感染延迟至学龄儿童或少年时期则可能表现为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约占此种病例的20%-50%[2],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有学者推测急性IM可能会永久的改变或减弱宿主机体的免疫应答[3],更可能是部分EBV相关疾病的主要发病起源[4]。 相似文献
8.
病儿,男,1岁。双侧耳垂部进行性肿大4d伴发热、咳嗽2d ,初步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体检:体温:39 5℃脉搏:95次/min。精神萎糜,呼吸稍急促,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出血点,皮疹。巩膜无黄染,结膜苍白,双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约7cm×5cm ,质硬,边缘清楚,压痛不明显。双侧腮腺管口无充血,挤之无脓性分泌物。表浅淋巴结均扪及黄豆大小,质软,活动度可,边界清楚,其中左右耳后约各为2cm×3cm、1cm×1cm ,右枕后可触及2cm×3cm肿大淋巴结,其边界清,质硬,活动度可,颈部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细湿性罗音。心脏… 相似文献
9.
311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发病年龄及性别的关系.方法将我科近3年来收治的311例IM儿童按年龄分为0~3岁、3~6岁、6岁以上3组,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组,分析各组临床特点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年龄组在发热、浮肿、脾大、其他表现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0~3岁组淋巴结肿大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皮疹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在3~6岁组肝大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男女患儿中的发热、淋巴结肿大、浮肿、肝大、脾大、皮疹、其他临床表现及AST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女性患儿ALT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IM的某些临床特点与年龄及性别有关,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当予以重视,尽量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急性期免疫功能状况,分析EB病毒(EBV)合并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IM急性期患儿34例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19^+抗原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30例比较;进一步分析HCMV阳性IM患儿与阴性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化抗原表达率的差异。结果:I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8^+较对照组显著升高,CD4^+、CD19^+显著降低(P〈0.01)。HCMV阳性组CD3’、CD8’较HCMV阴性组高(P〈0.05),CD19^+降低(P〈0.05)。结论:I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显著异常,EBV合并HCMV感染可加重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6岁。因发热、咽痛、腰部不适、全身肌肉酸痛6 d于2004年7月11日入院。病后患者体温38.5~39.8℃,无明显咳嗽、咳痰、心悸、气促、腹痛、腹泻及尿频、尿急、尿痛等。入院时查体结果:体温39.6℃,呼吸24次/min,心率110次/min,血压120/70 mmHg;急性热病容,意识清楚,精神较差,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对称,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律齐,心音正常,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局限性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 cm,质地中等,无移动性浊音。双侧肾区无压痛,有… 相似文献
12.
患儿,女,9岁。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2周,于2010-09-12就诊。查体:体温37.3℃,双侧颌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左侧约2.0 cm×1.0 cm,右侧约2.0 cm×1.5 cm,局部皮温略高,伴有压痛,无液波感。双侧颈部锁骨上、腹股沟均可触及数个肿大浅表淋巴结,局部皮温不高。化验:WBC 12.1×109/L,N 0.22,L 0.68,异常淋巴细胞24%。超声所见:双侧颈部、颌下及双侧腹股沟可探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较 相似文献
13.
1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儿童原发性EB病毒(EBV)感染的典型表现,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三联征".本病为良性自限性疾病,部分病例可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c,MP)与EB病毒(EBV)感染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8例确诊有MP感染且具备IM临床特点的患儿(MP组)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并与21例EBV感染相关IM的患儿(EB组)比较。结果:MP组与EB组比较,除发热及异形淋巴细胞升高持续时间、程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外,其它症状及体征相似(P〉0.05);病原学检测:MP组血MP—IgM(+)、EB—VCA—IgM(-);EB组血MP—IgM(-)、EB—VCA—IgM(+)。结论:MP可引起类IM,其临床特点与EB病毒相关IM十分相似,易误诊,必须病原学检测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I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IM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为主,同时眼睑水肿,鼻塞及打鼾等也常见.并发症多见,达85%,累及系统多,但以消化系统,特别是肝功能受损最多见,血清嗜异凝集试验(HA)阳性率低(16.7%,),抗EB病毒抗衣壳抗原抗体(EBV-VCA-IgM)阳性率(58.3%)较HA高.结论:应该重视IM的某些临床特点,以提高确诊率,应重视并发症的诊治,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状况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免疫功能动态变化,观察EB病毒(EBV)感染对免疫功能影响,为判断预后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23例IM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19+抗原进行检测,并与30例对照组健康儿童比较。结果IM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19+抗原分别为(80.74±8.51)%、(17.53±6.08)%、(57.38±14.90)%、(7.35±6.24)%,CD3+、CD8+显著高于对照组[(68.47±7.01)%、(24.10±4.65)%,P<0.01],CD4+、CD19+较对照组降低[(38.63±6.14)%、(19.00±5.27)%,P<0.01]。恢复期CD8+降低[(34.52±12.28)%],仍高于对照组(P<0.01);CD4+升高[(26.91±6.24)%],仍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IM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显著异常,恢复期机体仍处于免疫紊乱状态,CD4+T细胞持续低下可能需免疫调节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