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中海贫血在两广地区的发病率非常高,常造成髓外造血。而有关髓外造血组织增生MRI表现报道甚少。现报道1例地中海贫血合并髓外造血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2.
地中海贫血是一组遗传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合成血红蛋白的珠蛋白链减少或缺失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而引起的贫血。地中海贫血的并发症主要有铁过荷、心包炎、链球菌感染机会增多、脾切除后IgM减少和自身免疫性溶血。地中海贫血发生胸椎内髓外造血导致脊髓压迫症甚少见[1],笔者报道1例地中海贫血出现进行性下肢瘫痪。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地中海贫血伴纵隔旁脊柱旁髓外造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地中海贫血伴脊柱纵隔旁髓外造血一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回顾。结果 影像学检查考虑间皮瘤,患者未诉不适,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在CT引导下穿刺,病理结果 为髓外造血。结论 若在血液病患者中发现多发对称性纵隔脊柱旁肿块,应考虑髓外造血在鉴别诊断中。治疗原发病、放射治疗及手术切除可视患者临床症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莫旭林 《当代医学》2013,(31):91-92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髓外造血CT和MRI 影像特征,提高地中海贫血髓外造血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地中海贫血髓外造血组织CT和MRI的影像表现。结果4例病灶发生于中下胸段椎管内外,2例病灶发生在纵膈两侧;CT扫描表现为两侧脊柱旁、肋骨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影,呈圆形或类圆形,肋骨膨大,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MRi均显示肿块呈长T1长T2信号,反转恢复序列(STIR)及弥散加权成像(DWO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结论根据患者贫血病史和实验室检查以及0T与MRJ影像特征,结合临床可做出地中海贫血髓外造血的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5.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7,(4):284-285
<正>髓外造血(EMH)多为一些严重贫血性疾病的代偿现象,主要见于肝、脾和淋巴结.胸内髓外造血较为罕见,多见于脊柱中轴骨附近[1].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了2例胸内髓外造血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56岁,于2016年6月3日以膝关节疼痛为主诉入住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既往贫血3年,肝硬化、脾功能亢进4年.血常规检查见,血红蛋白水平为58g/L,红细胞计数2.18  相似文献   

6.
黄庆宁 《右江医学》2013,41(1):115-117
<正>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是一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1925年首先由Cooley报道。我国多见于广东、海南、广西等沿海各省。地中海贫血继发髓外造血一般见于肝脾等处网状内皮器官或结构。一些髓外造血组织呈较罕见的瘤样增生,在临床上无特异症状及体征,确诊较难,且易误诊为肿瘤[1,2,3]。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地中海贫血髓外造血各类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纵隔髓外造血(EMH)的临床特点,从而为其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总结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双侧后纵隔骨髓外造血组织多发瘤样增生,并对近10年来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的2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需行手术活检取得病理诊断,确诊髓外造血。结论纵隔髓外造血瘤样增生是一种罕见特殊的良性病变,预后良好。但因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均缺乏特异性,当临床中遇到发生在后纵隔脊柱旁的占位性病变,同时患有贫血的患者应考虑EMH的可能性,给予经皮穿刺或者胸腔镜下活检来取得细胞学诊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赵艳蕊  张志军 《北京医学》2023,45(5):455-457
目的 探讨髓外造血组织增生(extramedullary haematopoiesis, EMH)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2006—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EMH患者,分析其CT影像特征。结果 共纳入11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47~82岁,中位年龄76岁。11例患者中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灶45个,其中脊柱旁26个,肋骨旁17个,肾脏2个。脊柱旁及肋骨旁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灶的CT表现为呈节段样分布的半圆形或扁丘状软组织肿块影,以宽基底紧贴椎体或肋骨,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的强化趋于均匀,呈中度强化。病灶邻近椎体及肋骨的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相对稀疏、增粗,邻近肋骨膨大增粗。肾脏髓外造血的CT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肾门及肾周软组织密度包绕肾实质,增强呈轻至中度强化。结论 EMH有一定CT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病史及典型影像学特点可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资料53岁女性患者,因“体检发现右上腹包块2天”入院。专科检查:皮肤巩膜未见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未触及包块,肝区无叩痛。患者既往体健,无慢性肝炎等病史。实验室检查:AFP、AFP-L3、DCP、CEA、CA19-9等均无异常。肝脏CTA+CTV示(图1 A—C):肝右叶可见类圆形低密度肿块,最大截面约83 mm×75 mm,边界尚清,其内密度混杂,以脂肪密度为主,增强扫描动脉期其内可见多发斑点状、线条状明显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延时期强化程度减弱,部分肝动脉、肝静脉、门脉分支穿行于肿块之中,部分受推移,考虑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胸内髓外造血灶,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了髓外造血的发病部位,发病机理,X 线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和脊膜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I表现,其中神经鞘瘤10例,神经纤维瘤3例,脊膜瘤7例,采用GE3.0T磁共振仪进行扫描。结果肿瘤的发生部位、与硬膜面的夹角、囊变坏死、强化方式及硬膜尾征在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间存在明显差异,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源性肿瘤与脊膜瘤T1WI信号无明显差异;神经鞘瘤T2WI信号多不均匀;脊膜瘤T2WI多呈等或稍高信号,若发生钙化,则T1WI、T2WI呈低信号改变。结论神经源性肿瘤和脊膜瘤都有特征性MRI表现,MRI是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神经源性肿瘤和脊膜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髓外浆细胞瘤为少见疾病,发生在颌面部软组织者更少见。本文结合一典型病例的临床诊治过程,分析研究其发病原因,临床及病理分型和诊断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颌面部髓外浆细胞瘤良性及恶性其主要临床特征和有关的诊断依据。治疗仍多采用综合方法。恶性者放疗总剂量多在5000Gy以上,化疗以COP,COAP、COAAP方案为主,散在病损可行激光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髓外硬膜外肿瘤的MRI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接受MRI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髓外硬膜外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果转移瘤MRI可见长T1、长T2异常信号,抑脂序列高信号,增强扫描中度或明显强化;cobb综合征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抑脂序列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附件、椎体、椎管内病灶不均匀强化,病灶内有迂回、流空血管影;淋巴瘤表现为T1WI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有"围管"征;骨髓瘤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抑脂序列呈高信号;骨肉瘤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神经源性肿瘤MRI T1WI呈等信号,T2WI略高信号,脊髓受压移位明显,分界清晰;恶性小圆细胞瘤T1WI呈等高信号,T2WI呈等脊髓信号,病灶中心可见小囊状T1、T2信号,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MRI信号、周围软组织改变、增强扫描强化程度均可作为髓外硬膜外肿瘤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章大谦  吴广胜 《医学综述》2009,15(22):3397-3399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所构成的SDF-1/CXCR4轴生物效应的研究近些年来进展迅速,其在肿瘤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髓外白血病密切相关。本文就SDF-1及其受体CXCR4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SDF-1/CXCR4轴与髓外白血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析原发于肌肉组织的髓外浆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肌肉原发髓外浆细胞瘤3例,对其影像学及鉴别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发生部位:左侧竖脊肌1例,右侧闭孔内外肌1例,左股部肌肉1例;(2)肿块大小:最大径约26.4cm,最小径约4.7cm;(3)肿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颅脑肿物为髓外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以颅脑肿物为髓外表现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病理学表现及治疗经过。结果 3例患者以颅脑肿物为首发症状,另3例患者在疾病进展中出现颅脑肿物,6例患者均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且对常规化疗反应差。结论 MM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以颅脑肿物为表现的患者较为少见。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进一步认识延颈部髓外肿瘤病程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手术治愈率,缩短病程、病痛时间,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14例延颈部髓外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显微手术和随访结果。结果 神经鞘瘤9例,神经纤维瘤2例,脊膜瘤2例,脊索瘤1例,病程平均2.5a,除1例复发脊索上均作肿瘤显微镜下全切,随访0.5~8a(平均3.6a),仅脊索瘤1例复发,其余各例短期恢复工作或生活自理。结论 认真询获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股骨干骨折行髓内外固定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09年4月—2014年4月该院诊治的股骨干骨折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行髓外固定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行髓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相关有效性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优良率92.00%高于对照组78.00%,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各项治疗相关有效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干骨折行髓内固定治疗较髓外固定治疗效果更佳,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