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它和阴阳学说具有辩证法的思想一样,是用来说明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可知性和彼此间  相似文献   

2.
阴阳、五行、八纲,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最基本特色,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既有分类的作用,又有介定性质的作用,一方面体现事物的矛盾统一规律,一方面又体现多种事物的不同称谓即代码性或模块符号。矛盾统一和谐都可以成为阴阳学说的内涌,尤其是和谐规律,阴阳不仅仅代表矛盾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代表事物和谐的多种内涵和不同表达形式。阴阳将不同事物抽象化、数字化、代码化,“对待者数”即体现了阴阳学说的数字和理论性质。  相似文献   

3.
“阴阳论”、“五行学说”,在汉方医学的基础概念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汉方医学的临床应用方面是千差万别的。“阴阳论”、“五行学说”都是象征论,因为要把一切事物都归纳为二元的、五元的,单纯地表示出来,这是汉方医学难以理解的一个原因。下面对汉方医学的阴阳概念,从其所具有的性质加以认识。阴阳一切事物和各种现象都可以归结成正反两方面的属性。如果一方为阴,另一方则为阳。西山英雄所著的《汉方医学的基础和诊疗》中阴阳的表现,见下表。下面,就阴阳所具有的性质试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4.
现行中医基础理论把五行看作5种基本元素,这是从西方近代科学构成论的角度来看中医五行的本质。文中以如何看待中医五行学说的本质,追本溯源,从其源流和《黄帝内经》对五行学说的运用去分析。中医五行学说源流是哲学的五行学说,《黄帝内经》将哲学五行学说的思想与机体生命科学相结合,建立了中医五行学说,从中医五行学说源流及运用中发现五行具有时空、功能、关系、精神等根本属性。因此,中医五行不是一个构成论概念,其本质是5种事物的“象”,是对5种事物性质、功能、时空状态、彼此之间关系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5.
<正> 中医学的五行慨念,不是表示五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而是代表五类事物的功能属性,是对自然界客观事物内部阴阳运动变化过程中五种状态的抽象,属于抽象的概念,是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问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学说是一种朴素的系统论.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属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知识体系范畴,其学术核心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元气论等,带有相当的人文色彩,其内容是千百年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本文从中医理论体系核心阴阳说、五行说、元气论出发,论述中医科学性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广泛,涉及到很多学科。文章在中医人体阴阳特征函数的基础上结合中医五行学说,从数学定量的角度来研究五行学说,建立了中医五行学说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用数学模型中的各种不同的数量关系来描述中医诊断人体"已病"、"未病"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阴阳、五行、八纲,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最基本特色,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既有分类的作用,又有介定性质的作用,一方面体现事物的矛盾统一规律,一方面又体现多种事物的不同称谓即代码性或模块符号。矛盾统一和谐都可以成为阴阳学说的内涵,尤其是和谐规律,阴阳不仅仅代表矛盾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代表事物和谐的多种内涵和不同表达形式。阴阳将不同事物抽象化、数字化、代码化,“对待者数”即体现了阴阳学说的数字和理论性质。中医理论既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又认同生命的精神性,辨论施治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完善的中医辨证论,同时,也是中医的宇宙观。  相似文献   

9.
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属于我国古代的唯物论与辩证法范畴,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便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并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元气论作为一种自然观,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作为方法论,帮助人们构筑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用以阐明生命过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断防治的客观规律。因此,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气与阴阳:欲弄清气与阴阳的关系,必须明确“道”、“太一”(太乙)、“太极”与阴阳的关系。《老子》认为,“道”又名“太一”,  相似文献   

10.
五行最重要的哲学意义在于,五行是阴阳的展开,是包括阴阳两个极端和几个中间环节的哲学模型。模型摸拟实物,但不等同于实物,五行与中医结合时,由于拘泥于五个元素,而产生了许多问题。在运用五行学说研究具体事物应该有几个元素,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季节应是四季,情志应是七情。脑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应该和五脏相合成为六脏。充分认识五行的哲学意义,就可以理解六脏与五行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1.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五行学说,是古代对事物的一种认识方法。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故《左传》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而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构成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事物就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的。从而将这一学说进一步抽象化以后,形成了五行学说,同样属于我国古代唯物辩证法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以五行的特性和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为主要内容,来说明事物在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动态的平衡。 1.五行的特性和归类:《内经》根据《尚书·洪范》的论述(前已在五行形成论及),认为木有  相似文献   

12.
五行的本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五行的本义*郝葆华王东红(陕西中医学院西安712083)五行,是中医理论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讲,如果抽去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那么,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都难以构成,因此《黄帝内经》等中医典籍认为五行和阴阳是至关重要的:“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相似文献   

13.
从伏羲文化中太极、阴阳、五行、八卦学说的发展与演变可以看出,伏羲是古中医药学的始祖。伏羲古中医药学的基本内容紧紧围绕着太极、阴阳、五行、八卦学说,其中独特的生命哲学思想体系更是伏羲古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的中医药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中医药学的进一步发展,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伏羲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的创立发展脉络探赜索隐、寻讨本源,认为伏羲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医学与易学创立传播的纲领;伏羲阴阳五行八卦学说促进了中医药与易学的发展;伏羲阴阳、五行、八卦是中医药学与易学总源头的求证和论说,揭示了伏羲对中医药奠基、形成、发展中所产生的内在作用与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细目一 :整体观念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2 .整体观念的内容细目二 :辨证论治要点 :1.辨证论治的概念2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内涵第二单元 阴阳学说细目一 :阴阳学说的概念要点 :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2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细目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 :1.阴阳的对立制约2 .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细目三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2 .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上的应用4.在疾病治疗上的应用第三单元 五行学说 …  相似文献   

16.
从"泻火泻心"看五行学说对中医方药配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成 《新中医》2003,35(6):6-7
五行学说指导方剂配伍,谨守脏腑病机与五味理论,以阴阳邪正概念为基础、维护生克承制为目的,从“泻火泻心”探讨五行学说指导方药配伍的理论基础、方法和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五行(又称五常)之说,由来甚久,其学说见于《尚书》,而应用于祖国医学则始于《黄帝内经》。五行学说属于哲学范畴,与阴阳学说同为祖国医学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根据事物的属性,用五行分类方法,比类取象,把五脏归属于五行,互为体用;以生克乘侮关系,说明各脏腑之间相互影响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从而推断病机、性质和病程,并指导诊断和治疗。因此,根据五行学说,祖国医学在治则上有补火生土,补土泻木,培土生金,病机有母病及子,子夺母气等说。个人临床体验,用之得当,确有良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概念范畴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来梳理中医学的古代哲学基础,进一步从哲学角度对中医理论的窘况提出几点反思意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取类比象"重新认识人体阴阳之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类比象”是指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相类比 ,而得出不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 ,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一部分 ,是中医五行学说形成的基础。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为核心 ,通过“取象类比”将五脏、五色、五方、五味等联为一体 ,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阐明五脏间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变化。撇开五行学说 ,以五脏为中心 ,通过“取象类比” ,对五脏生理功能重新认识 ,会发现人体阴阳之根本非独肾也。人体五脏与自然界日、气、人、木、地之位置及功能有诸多相类似之处。心居于上属火 ,就像天上之太阳 ,骄阳四射 ;肺 ,五脏之中 ,惟其最…  相似文献   

20.
《养生月刊》2008,29(9)
吃“蒸”菜为什么最健康?单单从蒸是一种低温烹饪方式,就此得出结论,我认为是很浅薄的。这得从古老的中国哲学——阴阳五行学说谈起。阴阳,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世界由阴阳组成,天为阳、地为阴;“五行”中,水为阴,火为阳;水性寒而润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