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认为AMI即期梗死心肌内肌红蛋白(Mb)释放入血明显早于CK及CK—MB,Mb被认为是快速诊断梗塞冠脉再通最可靠的生化指标之一,本文拟就AMI时血浆Mb对评估梗塞冠脉再通的快速诊断价值及其准确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研究对象为莫斯科市疑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30例,男171例,女59例。其中165例有典型心肌梗塞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及血清酶升高。确诊为透壁性心肌梗塞者138例(前壁86例,下壁52例),壁内心肌梗塞者27例。合并心律失常者82%,有房室及室内传导阻滞者28例(16.9%),心力衰竭者34例(20.6%)。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探讨内皮细胞损伤、功能改变在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中的发病机制及其与心肌梗塞面积的关系及卡托普利的保护作用。方法用24只麻醉兔随机分为三组,(1)MIR组,(2)MIR+卡托普利治疗组,(3)假手术对照组,观察心肌缺血半小时,再灌注0.5、1.5、6小时血循环内皮细胞(CEC),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含量变化及其与心肌梗塞面积的关系,静注卡托普利观察其对梗塞面积及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半小时,血NO下降,ET升高,其变化于再灌注6小时最明显(P<0.05),CEC则以再灌注1.5小时明显增高(P<0.05);(2)再灌注6小时心肌梗塞范围较治疗组明显增加(P<0.05),且同一时相点血NO与心肌梗塞面积呈负相关(r=-0.961,P<0.01),血ET与心肌梗塞面积呈正相关(r=0.923,P<0.05);(3)用卡托普利干预后,血NO有所回升,ET明显下降,心肌梗塞面积明显缩小。结论MIR可诱发内皮功能紊乱,而内皮功能紊乱是再灌注心肌损伤加重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4.
溶栓治疗心肌梗塞的价值已被肯定,而辅助治疗的价值尚未确定。作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设计,研究消心痛(ISDN)和链激酶联合静脉滴注对心肌梗塞面积的影响,探讨溶栓同时使用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5.
平均年龄53(31~64)岁的39(男36、女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于症状开始后6小时内入院,立即记录12导联心电图,至少2个导联上ST段抬高≥1mm.无一例接受溶栓治疗.每1~2小时复查心电图一次,直至症状出现后8小时为止.12导联心电图波型经数字转换后输入计算机,从各次心电图(QRS波后0.04秒)ST段抬高(压低不计)总和(ΣST)中取最大者,作为最初心肌缺血性损伤的指标.33例AMI患者每4~8小时采血测定肌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42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血浆睾酮(T)、雌二醇(E_2)昼夜24小时动态检测,旨在探讨其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 1.临床资料:本组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分别为55.4(40~78)岁、53(41~66)岁;均根据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标准诊断,并经头颅CT扫描证实,排除病前患脑垂体病和6个月内服用激素、性激素及避孕药物等。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分别为53.5、54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给予小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36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12只)、(I/R组,12只)和NAC治疗组(NAC组,12只)。NAC组在结扎前降支1h后恢复血流灌注,然后用无损伤血管钳夹闭主动脉和肺动脉10s,同时于心尖部注入200g/L的NAC溶液0.5ml,S组和I/R组给予0.5ml0.9%氯化钠溶液。再灌注3h后从颈动脉采血,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H-Px)活性。蛋白印迹法检测缺血区心肌组织中I-κB的表达,并分别用双重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R组比较,NAC组CK和LDH明显降低(P<0.01),而GPH-Px活性则明显增高(P<0.01),缺血区心肌组织中I-κB的表达明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也显著减少(P<0.01)。结论:冠状动脉内给予小剂量NAC能明显减少心肌I/R后的心肌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8.
9.
门冬氨酸和谷氨酸能够在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期间提供代谢支持作用。这两种必需氨基酸影响苹果酸-门冬氨酸穿梭作用和三羧酸循环。当心肌缺血时正常的有氧代谢途径被抑制,因而苹果酸-门冬氨酸穿梭作用产生能量物质ATP的重要性显得极为重要。方法体重为20~24kg的18头猪被  相似文献   

10.
作者研究心肌梗塞(ИМ)血栓溶解疗法(ВТТ)时再灌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预防。观察初发ИМ 97例,男95例,女2例,平均年龄51±2.3岁。发病后平均3.5h 入院。前壁ИМ 53例,后壁44例。入院后1h 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和其单克隆抗全的保护作用。方法 (1)用ELISA方法和FACSORT流式细胞仪测定28例经链激酶(SK)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治疗的AMI患入院即刻,再灌注1,4.5,10,20小时务 IL-6水平和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蛋白表达,(2)在兔的缺轿再灌注模型上检测  相似文献   

12.
细胞内联结物之一的肌红蛋白,是一种低比重蛋白,仅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许多疾患都伴有肌肉损伤,受损肌纤维过多地释放出肌红蛋白,形成高肌红蛋白血症。测定血中肌红蛋白浓度对诊断心肌梗塞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用一组标准试药作肌红蛋白的放射免疫法定量分析,研究心肌梗塞时的肌红蛋白浓度。共观察病人20例,年龄40~76岁,平均61.9岁。全部患者为透壁性心肌梗塞者。13人于胸骨后疼痛急性发作后第一天取血,5人于第二天,3人于第三天取血。7人因急性心肌梗塞引起心衰。对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塞及再灌注治疗对心室结构的形响作了观察,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塞(AMI)和陈旧心肌梗塞(OMI)患者左室容积明显增大(P<0.05和P<0.01),但OMI患者较AMI患者更明显(P<0.05)。AMI患者溶栓成功组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小于非溶栓者,OMI患者曾成功溶栓者在室ESV和舒张末容积(EDV)均小于非溶栓者(P<0.05)。  相似文献   

14.
我们测定了1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中过氧化脂质(LPO)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并对SOD和CPK峰值进行相关性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AMI组:16例,(按WHO诊断AMI标准)。其中下壁梗塞7例,前壁梗塞7例,前壁+下壁梗塞2例,均为透壁性心肌梗塞。男13例,女3例,平均年龄62.62(39~85)岁。对照组,30例,为住院体检干部、以往体健均为男性,  相似文献   

15.
溶栓治疗成功常伴有从坏死心肌中肌酸激酶(CK)MB 的加速释出。应用已经肯定的测定方法,对56例 Q 波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检测心肌亚型(MB_2)和血浆修饰亚型(MB_1)的血浆动力学,其中33例接受溶栓治疗(A 组),23例接受保守治疗(B 组)。A 组患者的血浆 MB_2活性的增加较快,但与 B 组较大程度上存在着重迭现象。血浆 MB_1活性两组间并无显著差异。在梗塞开  相似文献   

16.
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再灌注是心肌梗塞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本文就再灌注在限制左室重构中的作用及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发表于脑卒中杂志的一项研究结果指出:急性脑动脉闭塞静脉内应用t-PA,再通作用主要发生在用药1h内。研究共纳入179例应用t-PA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60min内)再灌注成功率高(45%),30例患者完全再通(17%),50例患者部分再通(28%)。但研究发现当t-PA输注一旦结束,再通率就戏剧性地降低,解释是可能归因于该药的快速清除率。因此,研究者们指出:再通发生在应用t-PA1h内,而如果1h内没有发现血流的改善,血流改变就可能不会再发生。经颅超声对于血管状态的评价很重要,如果应用t-PA60min内没有发现血流改善现象,就应考虑补救性的再灌注方式。T-P…  相似文献   

18.
缬沙坦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随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 (I/R)损伤研究的不断深入 ,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在心肌I/R中的作用日受关注。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作为RAS中的主要活性肽 ,参与I/R损伤的发展〔1〕。大量的动物实验已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I/R损伤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2 ,3〕。但AT2 受体拮抗剂在心肌I/R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2 ,3〕。本研究利用大鼠心肌I/R模型 ,观察缬沙坦对I/R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3 0只雄性SD大鼠 ,体重 (2 98± 2 2 ) g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 0只 )…  相似文献   

19.
晚期再灌注对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再灌注对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及预后的影响广州医学院第二附院心内科马礼坤综述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余枢审校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心肌再灌注的效果具有时间依从性。心肌梗塞(MI)早期(<6小时)梗塞相关的冠脉再通,恢复有效的前向血流,可挽救濒...  相似文献   

20.
1 对象及方法  选取 2 0 0 1年 7月~ 2 0 0 3年 2月于我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 2例 ,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 (IRA)完全闭塞 ,成功开通并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再灌注后即刻IRA血流均达到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 (TI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