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消渴病的治疗,除传统的“三消”辨治外,脾气亏虚、清阳不升亦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内经》对此即有论述,升阳健脾是消渴病的重要治法.李东垣、张锡纯、施今墨等古今医家皆重视升发脾之清阳治疗消渴,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改变,现代生活方式下“脾虚致消”者逐渐增多,尤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施以升阳健脾之法.借鉴中医大家之经验,有利于丰富辨治消渴病理论体系,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分析消渴病四大病因与脾胃功能之间的联系,阐述脾虚失健为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介绍古今医家从脾治疗消渴病的经验,说明脾为消渴病中医诊治的中心。  相似文献   

3.
分析消渴病四大病因与脾胃功能之间的联系,阐述脾虚失健为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介绍古今医家从脾治疗消渴病的经验,说明脾为消渴病中医诊治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脾瘅与消渴病关系最为密切,是为消渴病前期。玄府作为人体最微小的结构功能单位,其理论阐明了多种病证的致病机理。基于玄府理论辨治脾瘅,认为脾瘅之"内热"的核心病机源于"散精障碍、脾玄府郁闭,疏泄失常、肝玄府郁闭,蒸化失用、肾玄府郁闭",由此提出脾瘅之治当以"开通玄府"为要,包括"运脾开玄、助脾散精,调肝开玄、畅调气机,补肾开玄、宣通气液"三法,以期为临床治疗脾瘅、阻断消渴病发生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国医大师吕仁和融合古今经验并结合临床实际,将消渴病分为脾瘅、消渴、消瘅3期。消渴病基本病机为“热伤气阴”,脾瘅期以脾热为主要病机,消渴期以二阳结滞化热为主要病机,消瘅期以血脉不行、血气逆留为主要病机。而作为消渴病基本病机的火热邪气则贯穿3期始终,笔者研究发现消渴病热邪具有易损伤络脉、常造成血脉瘀滞、波及五脏六腑、常因病人体质不同而表现不同、常与有形之邪胶结、易成毒邪六大特点。治疗方面,在重视消渴病热邪属性及消渴病分期的基础上,强调重视患者体质差异、重视活血化瘀治法的应用、重视祛除有形邪气。  相似文献   

6.
消渴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对消渴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不断发展,黄元御在对消渴病的认识过程中提出从肝论治消渴病的思想,认为消渴病的发生发展与肝密切相关,"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胆胃气逆,风火合邪"皆为消渴病的病因病机,据此在用药方面偏于从肝入手,力倡疏肝柔肝,善于化脾土之湿气,疏肝胆之郁气,脾之湿气得化,则肝气顺畅,其论治思想对后人防治消渴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消渴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原因导致的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病机,以"三多一少"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张崇泉教授行医近50年,临证处方用药宗法于历代经典,擅长从脾肾论治消渴病,并提出"脾肾同治,谨守阴阳"的治疗原则.从脾、肾二脏阐述消渴病的发病机理及辨治思路,并介绍张教授益气健脾、升提脾气、兼补肾之阴...  相似文献   

8.
从消渴病的临床特点出发,以古今文献为依据,初步探讨了消渴病的“郁、热、虚、损”的病机演变规律,对消渴病的临床辨治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9.
分析《辨证奇闻》论治消渴病的特色。将消渴病分为肺消、胃消、肾消,治以培土生金、补水制土、阴中引阳,组方清上止消丹、闭关止渴汤、引龙汤。  相似文献   

10.
许龙泉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9):1231-1232
从藏象学说的形成以及相对独立的脏腑功能系统的角度,阐述了藏象之脾以现代医学之脾、胰为基源。消渴病的病机以藏象之脾之功失调为主,消渴病之治疗应以调补藏象之脾为本、整体调理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赵云芳  刘景超 《四川中医》2003,21(12):13-14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专设“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对消渴病(糖尿病)的病机、证治及并发症的治疗都有详细的论述。重视脾胃在糖尿病发病中的应用,为后世从脾论治糖尿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创制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作治疗消渴病的方剂,开清热补肾治消渴病之先河,并论述消渴病并发症一浮肿、尿路感染等的证治。  相似文献   

12.
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关于消渴病的病因病机描述较多,文章旨在通过对于《黄帝内经》及各派医家学者中关于消瘅、脾瘅等疾病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从病名、病因病机与现代医学的联系、历代医家学者的证治观点及从脾论治消渴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消渴病的预防及早期诊治进一步提供依据和相关指导。  相似文献   

13.
消渴病从脾论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以岭 《中医杂志》2002,43(6):410-411
提出消渴病主要由于机体水液代谢与输布、饮食精微转输与利用的紊乱及不平衡状态所致。消渴病虽以肺胃肾分上中下三消,但细究病机莫不关乎脾。消渴病从脾诊治宜审因而治,不外乎益脾气、养脾阴、化脾湿、泻脾热、温脾阳,亦可与益肾、清胃等相兼应用,以达使脾运得健,水谷精微的转输与利用恢复正常为目的。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梳理叶桂书籍中有关消渴及其并发症医案,探析叶桂治疗消渴及其并发症的治法特色。叶桂认为阴亏阳亢,津涸热淫为消渴病机,久病入络致消渴并发症产生,以“三消理论”“久病入络”为指导,贯以“脾阴学说”“胃阴学说”“肝病治胃”“阳化内风说”“奇经辨治”“络病辨治”等学术思想,结合脏腑、卫气营血病位辨证用药,通过清热保津、甘凉补中、摄肾运津以清气血之热,养脏腑之阴,平衡阴阳治疗消渴;以滋补肝肾、祛风通络为主,佐以清热凉血、补气行血、化痰散瘀治疗消渴病痹证;通过温阳通补、填补奇经、通经固涩治疗消渴病肾病。  相似文献   

15.
杨甲三教授对消渴病的辨治思想强调辨病辨症相结合,重视不同病程消渴病的病机特点。认为消渴病发病之初病在于脾胃,脾阴虚、胃阳燥,影响了津液的化生及敷布,导致了疾病的发生。病久必及他脏,而使消渴病的病机十分复杂而成诸多变证,杨教授根据消渴病的病机特点进行针灸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6.
王凡  李勤  倪青  吴瑞  安然  石白 《环球中医药》2021,(4):620-623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出自《道德经》,其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医辨治疾病。中医学提倡天人相应,人应自然,疾病的发生起于虚实的失衡。纵观古今医家对消渴病的病机及论治阐述多样,难以统一。笔者根据《道德经》中"损有余而补不足"思想,提出消渴病病机总体不离"不足"与"有余",并详细阐述了"不足"在于阴虚、脾虚(脾气虚、脾阴虚、脾阳虚)、肾虚(肾阴虚、肾阳虚);"有余"在于痰湿、肝郁、火热及瘀血。在治疗中通过养阴生津,补脾肾之不足,使本身虚损所致虚亢得以抑制,起到"损有余"的作用;通过清泻火热、疏肝解郁、化痰祛瘀以损火、郁、痰、瘀之有余,使过盛所致脏腑虚损得以修复,起到"补不足"作用。在论治中把"不足"与"有余"有机结合,方可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为消渴病的论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任继学教授消渴病辨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渴病是以多饮、消谷善饥、乏力、消瘦,尿多且有甜味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常易合并痈疖、感冒,甚至出现心、脑、肝、肾、眼等改变,后果十分严重,是威胁人类康寿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随师侍诊,每见任老诊治消渴,别出心裁,诊有特色,治具枢机。兹就任老辨治消渴病的经验简介如下。一、病位散膏,病因主燥,病机为津枯古今医家论治消渴,多认为病位在肺、脾、胃、肾、三焦,病机为阴虚火旺。任老独以为不  相似文献   

18.
教材认为:阴虚燥热为消渴病理特点,其病变脏腑在肺、胃、肾,并以肾为主.消渴病宗"三消"分型,养阴清热,生津除消为治疗消渴病的大法.但实际上消渴病之病理特点应为精微不得正化.主要病变脏腑在肺、脾、肾并以脾为主.即使宗三消分型,消渴病发病也与痰湿脂热关系密切,甚至与寒湿二邪有关,养阴生津通治消渴甚不合理.与此同时,教材论消渴的发病原因无外邪-说,此不符合消渴病的发病学基础,应补充更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唐宋教授治疗消渴(中消)的经验。方法:通过侍诊学习,探讨脾与糖尿病的关系,从病机、治法、证治分类等方面分析梳理唐师的治疗经验。结果:唐师认为消渴病的发生虽与五脏相关,但尤与脾(胃)关系密切,倡导从脾论治中消,以健运脾胃、益气养阴为主要方法,结合清热、化湿、温阳、化瘀诸法,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结论:唐师经验开拓了中医药治疗中消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清代名医陈士铎治疗消渴病立法巧妙,用药精当,为后世治疗消渴病提供了范例。笔者通过分析陈氏《石室秘录》中辨证用药,探讨陈氏对消渴病的治法,兹述如下。1提出从肾论治消渴病的方法陈士铎《石室秘录.内伤门》卷四指出:"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而以肾虚致渴,而无不同也。故治消渴治法,以治肾为主,不必问其上中下之消也。"指明了消渴病分上、中、下三消,以治肾为主,体现陈氏从肾论治消渴。"命门"学说在陈氏的著作中都有体现。消渴病的主要病机是阴精亏损,燥热偏盛。肾为"先天之本",肾藏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肾为元阴元阳之脏,肾阴虚肾阳虚损均可导致消渴,从肾论治消渴病符合中医对于消渴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