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英键  王文龙 《外科》1997,2(1):41-42
我院自1970~1994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3例,无手术死亡率,5~年生存率达29.7%。其经验是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1)胰癌的确诊除靠一般病史、现代影象学定位外,采用术中细针穿刺,多方位反复取材,其确诊率达98%。(2)肿瘤若侵犯胰后血管,用血管外科技术,常温下阻断血流.切除病灶,并修补重建.可以增加切除机会。(3)淋巴是胰癌转移的重要途径,对胰周区域淋巴行廓清术,本组45例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54.1%.但5年生存率达29.7%.说明淋巴廓清能降低复发,对提高生存期有积极作用,(4)防止胰痿出血,对1975年后的53例用显微外科技术直接吻合胰肠粘膜,无胰瘘发生。术中常温阻断胰后血管,修补或切除有侵犯的血管并进行重建者26例,均无并发症。此外,围手术期处理包括TPN、ICU监护及专业手术组等措施,均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全国梁  郑英健 《腹部外科》1997,10(6):266-267
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其经验之一是重视围手术期处理:①胰腺癌确诊与能否切除的判断,推荐术中钢针穿刺或经十二指肠乳头穿刺检查,获得病理诊断为手术依据。肿瘤若侵犯血管,过去是禁忌症,目前采用血管外科技术,经过积极努刀,仍可达到根治切除的目的。②防治胰瘘,本组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直接吻合胰管空肠壁。③水中显露胰后血管后,常温下阻断血管,修补切除侵犯血管,可防止出血并提高切除根治率。④围手术期处理包括减黄,TPN及专业手术等,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Qin RY  Zou SQ  Qiu FZ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5):366-369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血管或门静脉受压性胰头部恶性肿瘤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技巧.方法 在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术前采用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和血管重建技术评估56例肠系膜上血管或门静脉受压性胰头部恶性肿瘤患者的邻近血管是否受侵犯和肿瘤的可切除性;术中运用预置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脾静脉三阻断带或四阻断带(附加肠系膜下静脉),以及肠系膜上静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交叉牵引下完整切除胰腺钩突部的方法,顺利地完成了56例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结果 术前判断胰腺肿瘤是否侵犯血管和可切除性的准确率分别为98%和100%.56例患者中,37例行三阻断和2例行四阻断后用5-0无创血管缝合线缝合肠系膜上静脉出血点;1例行肠系膜上静脉部分切除修补;手术时间5~8 h;出血量200~600 ml.无术中及术后大出血和胰瘘发生.随访至今,2例患者因肝脏多发性肿瘤转移,分别于术后7个月和9个月死亡.其他54例至今存活良好.结论 术前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血管重建技术可较准确地判断胰腺肿瘤是否侵犯血管和是否可根治性切除;采用三阻断或四阻断和肠系膜上血管交叉牵引方法可较顺利地完成肠系膜上血管或门静脉受压性胰头部恶性肿瘤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壶腹周围肿瘤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壶腹周围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方式,即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SPD)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PPPD)和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EPD)。全组病例消化道重建采用Child术式,空肠-胰腺端端套入法。结果 ①全组病例经病理确诊,其中胰头癌37例,乏特壶腹癌26例,胆管下段癌19例,十二指肠癌3例。胰周淋巴转移率为32.56%。②并发症:全组无术中死亡。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例(3.49%),肺部感染3例,胃排空障2例(2.33%),伤口、腹腔感染3例,术中大出血1例,胆瘘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③生存率:全组病例获得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2%、34.64%、13.53%。结论 ①早期诊断是提高壶腹周围癌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的关键。强调对高危人群的检测、肿瘤标记物检查、早期B超、CT、螺旋CT三维成像等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②合理选择手术病例和方式,作者认为胰头癌原则上行PD,壶腹癌、胆管下段癌、十二指肠癌可考虑行PPPD,适当选择侵犯SMV-PV的病例施行EP手术是安全可行的。③预防胰瘘是降低PP病死率的关键。④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PP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时开网  井清源 《腹部外科》2001,14(2):100-101
目的 探讨胰头癌侵犯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行胰十二指肠并血管切除和重建术对进展期胰头癌施行扩大根治性切除的疗效。方法 手术操作步骤同Whipple。在处理血管时首先确认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肿瘤累及范围,阻断门静脉血流。阻断时间30~50min,平均40min。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节段切除3例:切除长度>5cm2例,采用Gore-Txe人造血管移植;血管断端吻合1例。楔形切除2例,予以局部修补。消化道重建采用胰胃吻合,胆肠、胃肠吻合术。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5~7h,平均6h。术中出血800~1200ml,平均1000ml。平均输血1200ml。术后并发切口裂开1例,顽固性腹水1例,肝功能损害加重1例。临床治愈4例,因术后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 胰十二指肠并血管切除和重建是超范围手术,应在有条件的医院选择适宜的病例施行。同时,必须达到肉眼根治性切除,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头癌侵犯门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行胰十二指肠并血管切除和重建术对进展期胰头癌施行扩大根治性切除的疗效。方法 手术操作步骤同Whipple。在处理血管时首先确认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肿瘤累及范围 ,阻断门静脉血流。阻断时间 30~ 5 0min ,平均 40min。门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节段切除 3例 :切除长度 >5cm2例 ,采用Gore Txe人造血管移植 ;血管断端吻合1例。楔形切除 2例 ,予以局部修补。消化道重建采用胰胃吻合 ,胆肠、胃肠吻合术。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 5~ 7h ,平均 6h。术中出血 80 0~ 12 0 0ml,平均 10 0 0ml。平均输血 12 0 0ml。术后并发切口裂开 1例 ,顽固性腹水 1例 ,肝功能损害加重 1例。临床治愈 4例 ,因术后肝功能衰竭死亡 1例。结论 胰十二指肠并血管切除和重建是超范围手术 ,应在有条件的医院选择适宜的病例施行。同时 ,必须达到肉眼根治性切除 ,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捆绑式胰肠吻合的改良及其在老年壶腹周围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技术在老年壶腹周围癌行根治性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7例采用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技术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老年壶腹周围癌患者,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17例采用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技术行根治性切除者无1例发生胰瘘,无围手术期死亡。全组病例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2.9%(9/17),29.4%(5/17)及11.8(2/17)。结论: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技术和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减少老年壶腹周围癌患者术后胰瘘等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胰头癌侵犯胰后大血管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头癌侵犯胰后大血管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切除受侵犯血管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 2 5例胰头癌及 1例复发性十二指肠癌胰后大血管受侵犯者。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胰瘘 4例 ,胆瘘 2例 ,均经保守疗法治愈。无血管手术并发症发生。 2 6例获随访2 .5~ 6 .5 (中位时间 4.5 )年 ,平均生存期为 5 6个月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96 .1% ,88.4%和5 7.5 %。结论  ( 1)彩色多普勒检查可作为术前诊断血管受侵犯的实用、可靠方法。 ( 2 )胰头癌侵犯血管时 ,应积极采用切除受侵犯血管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该手术方法合理、安全、有效、可行 ,能提高 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56例术前诊断为胰腺肿瘤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73 min(234~853 min),术中平均输血量为781 ml(0~900 ml),其中7例患者未输血;中位住院时间为25.9 d(17~100 d);43例患者进行了人工血管重建.56例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4% (19/56),病死率为7%(4/56).术后病理诊断:胰头导管腺癌42例,壶腹部癌5例,胆管下端癌3例,十二指肠乳头癌4例,胰头神经内分泌癌1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例.随访截至2011年8月,患者1年生存率为57%(32/56),平均生存时间为13.5个月.32例生存患者体质量均不同程度增加,无腹痛.术后3个月内5例患者有轻度腹泻,需要服用止泻药;1例患者术后1个月发现人造血管内血栓形成、中等量腹腔积液,半年后侧支循环形成,腹腔积液消失.结论 对于伴有血管侵犯的胰腺肿瘤患者,应积极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改善胰腺癌晚期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院1970~1990连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03例,其中随访94例肿瘤,行Whipple手术49例,扩大根治性Whipple手术24例及全胰切除21例;并发症胰瘘占15.3%,1975年后,用微血管技术吻合法防治胰瘘,无瘘发生。本组肿瘤行根治全胰切除病人术后的生存期与行一般Whipple手术的生存期有明显差异(P<0.05)。对kloppel分期为T_1N_0M_012例,T_2N_(0-1)M_012例及T_(1-3)N_(0-2)M_021例,共45例行胰大部或全胰切除、区域性淋巴结廓清及有侵犯胰后血管切除治疗后,5年生存期达29.7%。(28/94)。作者认为:应重新估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作用,并扼述方法必需改进及扩大根治的远期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胰头癌及肝外胆管癌由于易侵犯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主干,导致手术难度大、切除率不高。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率仅为20%;联合侵犯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率达46%。由于肝脏对缺血、缺氧较为敏感,尤其对严重淤胆的患者,常温下阻断肝门时间更为受限。为提高胰头癌及肝外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我们创用了低温灌注门静脉延长阻断门静脉主干时间,切除肿瘤侵犯的部分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并进行人造血管架桥重建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为达到根治切除目的,联合肠系膜上静肪/门静脉(SMV/PV)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5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18例胰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其中21例联合了不同程度的SMV/PV的切除,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两组间在手术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率及术后生存率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血管切除组中,共有8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SMV/PV受累,预后较差。但与同期未切除受累血管、断端阳性患者相比,血管切除组预后好于癌残留组(P〈0.01)。结论对于胰头癌局部浸润SMV/PV,但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应积极行手术切除。胰腺癌联合SMV/PV切除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切除率,但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联合SMV/PV切除对提高胰腺癌的根治率和生存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肠系膜上动脉途径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及合并血管切除的可行性及优劣。 方法:2012年9月—2014年2月采用肠系膜上动脉旁路径的方法实施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16例,其中实施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手术5例。患者均首先显露、游离肠系膜上动、静脉并清除其周围的神经淋巴组织,再打通胰后隧道并切断胰腺颈部,最后切除胰腺钩突或被侵犯的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 结果:15例术后顺利恢复后出院,1例术后出现肾功能衰竭、肺部感染,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70 mL,平均手术时间4.5 h,无手术中及术后死亡。5例术后出现胰瘘等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切缘病理检查均阴性,淋巴结及后腹膜神经、淋巴组织阳性检出率较高。 结论:经肠系膜上动脉途径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安全可行,并可增加R0切除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血管切除在胰头癌根治术中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4月我科施行18例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门静脉(PV)/肠系膜上静脉(SMV)楔形切除5例,门静脉(PV)/肠系膜上静脉(SMV)部分切除、端端吻合9例,门静脉(SMV)/肠系膜上静脉(PV)部分切除自体血管移植2例,SMV/PV部分切除+肠系膜上动脉(SMA)部分切除2例。手术时间5~9小时;术中出血量50~2000ml;门静脉阻断时间20-45分钟。肿瘤切除类型:R0切除10例、R1切除6例、R2切除2例;术后病理证实有6例血管未受侵犯、6例仅侵犯血管外膜、3例侵犯血管中膜、3例侵犯血管内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4/18),主要并发症有胃潴留(2/18)、胆汁瘘(1/18)、胰瘘(1/18)等,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与传统的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相比,联合血管切除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相反会有助于提高局部较晚期肿瘤的切除率特别是R0切除率,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改良Whipple术式与扩大根治术治疗晚期胰头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iang H  Xiao J  Wang G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13-715
作者以晚期胰头癌患者为受术对象,探讨扩大根治与改良术式,提高切除率及生存率和质量。选择性剖腹探查33例行扩大根治术,采用门静脉血管重建及改良Whipple术式间置空肠Y形重消化道加人工乳头定向套迭30例,其中合并门静脉部分切除19例、肝左外侧叶及肝段切除8例、横结肠中段切除3例。结果显示:扩大根治切除率为90%,术后均无胆胰瘘、大出血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至今生存23例,平均2年生存率为50%,最长者达5年。作者认为:(1)切除了原发病灶,可以解除患者症状,又可防止癌细胞继续浸润门静脉。(2)一并切除了转移灶,使后续治疗(如腹腔动脉化疗、免疫等)得以顺利进行,明显提高了生存期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动脉优先入路联合三静脉悬吊在胰头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泰州人民医院采用动脉优先入路联合三静脉悬吊技术,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6例胰头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判断病灶的性质、部位、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毗邻关系,术中采用动脉优先入路联合三静脉悬吊技术,彻底清扫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为轴的右侧神经淋巴组织,必要时联合静脉切除重建。及时处理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310±36)min,术中出血量(155±80)mL。术后病理示所有标本切缘均阴性,清扫淋巴结(15±7)枚,淋巴结阳性率52.8%。术后并发症发生10例(27.8%),其中A级胰瘘5例,B级胰瘘2例,胃瘫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胰腺残端出血1例,经开腹手术止血治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术后生存时间为5~4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6.8个月。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动脉优先入路联合三静脉悬吊的方法,可以使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为轴的右侧神经淋巴组织完整切除,便于联合静脉切...  相似文献   

17.
侵犯大血管的胰头癌行Whipple术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犯大血管的胰头癌行Whipple术4例报告浙江省肿瘤医院(杭州,310022)郭剑民周立新我科自1996年5~10月对胰头癌侵犯腔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4例病人,应用心耳钳阻断血管,直接修补缺损血管壁的方法,达到胰头癌根治目的,报告如下。1临...  相似文献   

18.
胰十二指肠联合门静脉切除治疗胰头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胰头癌侵犯门静脉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7例肿瘤侵犯门静脉的胰头癌患者行胰头十二指肠联合门静脉的切除及门静脉对端吻合。结果 门静脉阻断时间平均为26.7min(20-37min),同时清扫腹膜后重要血管周围的淋巴组织,手术后6例顺利恢复;1例并发细菌性肝脓肿,经抗炎治疗后痊愈。结论 对于侵犯门静脉系统的胰头癌,施行含门静脉在内的联合切除术可提高胰头癌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适应证和手术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因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合并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胆瘘、上消化道大出血及人工血管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出现胃肌轻瘫3例,胰瘘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复查彩超、人工血管及门静脉内均无血栓形成.术后病理报告:浸润性导管癌8例,胰腺细胞癌3例,恶性淋巴管瘤1例,切除血管上下缘,无肿瘤浸润.胰腺切缘没有肿瘤累及,门静脉受癌肿侵犯8例,炎性粘连4例.术后9个月死于重度营养不良1例,术后18个月死于癌肿复发肝转移1例,其余10例目前尚在随访中,其中存活3年3例,2年4例,1年3例.结论 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提高胰头癌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生存率,应该作为胰头癌患者合理手术方式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侵犯血管的胰腺癌根治手术中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可行性、手术适应证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例行根治手术的胰腺癌并侵犯门静脉(PV)/肠系膜上静脉(SMV)患者资料,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联合PV除者3例、SMV节段切除者1例、PV/SMV同时切除6例,脾静脉均予结扎未重建,5例保留脾脏,1例因脾脏淤血严重行联合脾脏切除;胰体尾部切除术2例,均联合PV/SMV切除,同时行脾脏切除。门静脉阻断时间为16~30 min;血管对端吻合10例,人造血管移植2例。结果:1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胆瘘、胰瘘、出血、血栓、人工血管感染、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无近期区域性门静脉高压表现。结论:在有条件的医院选择合适的病例施行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胰体尾切除术是可行的,可提高切除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不增加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但要求术中仔细解剖、细致操作,且达到肉眼根治性切除,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