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介入心肌断层显像在心肌存活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静息、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对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中8例有陈旧性心梗病史)PTCA术前术后进行自身对比分析。结果:20例患者160个心肌节段中、静息显像异常积分为196(1分33个节段、2分20个节段、3分41个节段):硝酸甘油介入显像及PTCA术后静息显像异常积分均较术前静息显像明显减少且两者积分接近,分别为104和97分。而核素分布正常节段分别增加46和53个心肌节段增加67.7%,77.9%,两者相似(P>0.05),两者和术前静息显像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术前患者射血分数为44.5±12.6%,术后为56.4±16.3%,增加26.8%。结论:揭示核素心肌硝酸甘油介入心肌断层显像对存活心肌评价简便无创,客观准确,为心绞痛患者PTCA术前选择适应症及术后评价疗效提供了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NTG)介入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在评价心肌存活性中的价值.方法33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静息、NTG介入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以PTCA术后心肌断层显像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NTG介入显像在心肌存活性评价中的准确性;并将所有患者按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病例NTG介入显像时心肌灌注改善的差异.结果33例心肌梗塞患者共297个心肌节段中,静息心肌显像有121个节段(40.7%)灌注得到改善,而PTCA后显像中有68个心肌节段(56.2%)灌注改善,两者共有90个节段显像结果一致,总符合率为74.3%.无Q波组NTG介入显像改善率为56.6%,有Q波组仅为31.6%(<0.01).结论含服硝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能较好的评价心肌心肌存活性,且方法简便,易于临床推广;无Q波心肌梗死患者可望在心肌血流重建治疗中有更多的频临死亡心肌得到存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介入心肌断层显像在心肌存活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静息、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对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其中8例有陈旧性心梗病史)PTCA术前术后进行自身对比分析。结果:20例患160个心肌节段中、静息显像异常积分为196(1分33个节段、2分20个节段、3分41个节段):硝酸甘油介入显像及PTCA术后静息显像异常积分均较术前静息显像明显减少且两积分接近,分别为104和97分。而核素分布正常节段分别增加46和53个心肌节段增加67.7%.77.9%.两相似(P>0.05).两和术前静息显像相比有显差异(P<0.01)。术前患射血分数为44.5±12.6%,术后为56.4±16.3%,增加26.8%。结论:揭示桉素心肌硝酸甘油介入心肌断层显像对存活心肌评价简便无创,客观准确.为心绞痛患PTCA术前疗效提供了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NTG介入实验对顿拟和冬眠心肌的影响.方法将42例AMI患者分别行硝酸甘油(NTG)介入与静息+延迟99mTc-MIBI(甲氧基异丁基异晴)心肌SPECT显像,测定患者存活心肌,以再充填率和存活分数为判断指标.结果静息心肌显像检出灌注异常节段126个,延迟显像51个节段再充填,再充填率为40.5%,NTG介入后有81个节段再充填,再充填率为64.3%,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χ2=8.56,P<0.01),心肌存活分数NTG介入为0.36±0.24明显高于未介入的0.18±0.16(P<0.05).结论 NTG显像相结合的定量方法可用于测定AMI的存活心肌,且方法简单可靠,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49例心肌梗塞患者PTCA术前及术后2-3个月进行药物介入核素心肌显像,研究改良硝酸甘油法(简称改良硝甘法)介入^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显像对存活心肌的检测。方法:分别对33例改良组及16例普通组的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静息-改良硝甘法和静息-普通硝甘法介入心肌显像,并于术后2-3个月重复显像。结果:改良组静息显像异常节段97个,改良硝甘法介入后有62个节段再填充,再填充率63.9%;普通组静息显像异常节段51个,普通硝甘法介入后有24个节段再填充,再填充率47.1%;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经皮血管再通术后复查静息心肌显像,与术前硝甘法显像比较,灌注改善的预测准确率为90.7%和70.6%。结论:改良硝甘法介入可明显提高对存活心肌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普勒组织成像(DTI)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活性的可行性,并研究其与^99mTc-MIBI硝酸甘油介入心肌显像在评价存活心肌方面的一致性。方法:对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冠心病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及心脏核素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使用DTI速度模式,采用两级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所有患者均行静息显像及硝酸甘油介入后显像,结果:(1)30例冠心病患者用超声心动图静息DTI检测480个室壁节段,检出166个运动常节段,运动减弱节段108个,运动消失节段58个。(2)对患者行超声心动图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DTI检测480个室壁节段,检出166个运动异常节段中89个节段运动改善,提示为存活心肌节段(A组);余77个节段无变化,为坏死心肌(B组)。A组静息及负荷超声心动图DTI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静息及负荷超声心动图DT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B组静息超心动图DT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30例冠心病患者用^99mTc-MIBI硝酸甘油介入心肌显像检测480个室壁节段,检出185个病变节段,其中97个为存活心肌节段,小剂量多巴酚丁胺结合超声心动图DTI诊断存活心肌的敏感性达83%,特异性达86%,结论:DTI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是评心肌活性的一项超声新技术,其结果与^99mTc-MIBI硝酸甘油介入心肌显像进行对照分析显示良好的一致性,应用前景较为乐观。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支架置入术)后损伤区心肌细胞血流灌注与功能改善情况。方法:36例行支架置入术患者,分别在置入术前、后进行99Tcm-MIBI心肌静态和硝酸甘油(NTG)介入显像,对比分析损伤区心肌细胞血流灌注与功能改善程度。结果:36例术前静态显像异常173个节段,其中NTG介入显像70个节段转为正常,支架置入术60个节段转为正常,支架置入术后 NTG介入显像 84个节段转为正常。支架置入术后静态显像的113个放射性分布异常节段中,10个是由正常节段转变的新增异常节段。结论:99Tcm-MIBI心肌静态和NTG介入显像是评估支架置入术后心肌血流灌注与功能改善情况的方法之一;在支架置入术后,损伤区血流灌注改善,稀疏缺损区消失,微循环通路建立的不完善或有微动脉血栓形成时稀疏缺损区变化不明显或在正常节段中出现新的稀疏缺损区。  相似文献   

8.
探讨含服硝酸甘油(NTG)介入~(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MIBI)心肌断层显像在评价心梗患者心肌存活中的价值。方法:37例心梗患者中病程≤4周的急性心梗(AMI)者18例,病程>4周的陈旧心梗(OMI)者19例。所有患者先行静息心肌断层显像,24~48小时后再行NTG介入心肌断层显像。结果:18例AMI患者静态心肌显像112个节段异常,NTG介入后有32个节段改善或明显改善,总改善率28.6%,无变化和恶化率71.4%;19例OMI患者静态心肌显像87个节段异常,NTG介入后有45个节段改善或明显改善,总改善率51.7%,无变化和恶化率48.3%。结论:AMI组和OMI组NTG介入后心肌灌注总改善率有明显差异(P<0.05)。NTG介入心肌显像对陈旧心梗患者心肌存活的判定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对AMI者应注意结果受临床用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臧奎  常超  李东野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9):2253-2254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SPECT)诊断冠心病及估测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法:4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CAG)术前1周内行静息、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检查,以CAG为金标准,观察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对于25例成功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以PCI术后3个月室壁运动改善为检验标准,评价硝酸甘油介入99Tc-MIBI心肌SPECT检测存活心肌的应用价值.结果: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3.9%、76.5%、81.3%,评价存活心肌的敏感性为91.8%,准确性为84.9%.结论: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在诊断冠心病及估测心肌存活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SPECT)诊断冠心病及估测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法:48例可疑冠心痛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CAG)术前1周内行静息、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检查,以CAG为金标准,观察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对于25例成功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以PCI术后3个月室壁运动改善为检验标准,评价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检测存活心肌的应用价值。结果: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3.9%、76.5%、81.3%,评价存活心肌的敏感性为91.8%,准确性为84.9%。结论: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在诊断冠心痛及估测心肌存活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与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在冠心病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冠心病的可疑患者,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部分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前后进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检查对比。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采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图像采集系统,腺苷总量为840μg/kg静脉泵入,3 min后静脉推注99mTc-MBI925 MBq,90 min后进行心肌断层显像,如果发现心肌显像异常,次日再行静息心肌显像。结果134例冠心病患者,年龄21~85(63.3±14.8)岁,男90例,女44例,进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109例提示有心肌缺血现象,25例正常,诊断阳性率达81.3%。12例患者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有冠脉狭窄的患者行PCI,前后复查腺苷心肌核素显像,介入后心肌核素血流灌注较介入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同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疗效评价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99mTc- MIBI心肌显像对心脏功能改善程度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 99mTc- MIBI心肌显像评价 PTCA治疗后心脏功能改善的程度 . 方法对 31例病人分别在 PTCA治疗前后进行 99mTc- MIBI心肌显像 , 将左心室分成 9个节段 , 对 279个心肌节段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分析 . 结果治疗后放射性分布稀疏的节段大部分接近正常 , 明显稀疏的节段有一半以上得到改善 , 放射性缺损节段无明显变化 . 结论 99mTc- MIBI心肌显像可预测血流灌注改善后存活心肌细胞恢复的可能性 , 客观地评估 PTCA治疗效果 .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犬陈旧性心肌梗死(陈旧心梗)损伤区心肌细胞损伤与修复的形态学变化与99mTc-MIBI摄取量的关系。方法选择犬12只,建立陈旧心梗模型,5个月后取心脏,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99mTc-MIBI硝酸甘油介入和双嘧达莫负荷心肌显像缺损区和可逆性缺损区内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放射性分布缺损区无完整的心肌细胞;99mTc-MIBI双嘧达莫负荷心肌显像可逆性缺损区,主要为低血流灌注的心肌细胞,心肌细胞部分线粒体肿胀、变形严重,基质密度下降、有灶状空化,线粒体空泡散在分布、少数连续分布,膜和嵴不完整;部分线粒体轻度变形,基质密度降低程度较轻,有点状空化,嵴排列不整齐或部分凋落。在近正常心肌一侧,多数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近似卵圆形,线粒体膜基本完整,基质密度轻度降低,嵴排列较整齐,偶见损伤较严重的线粒体。结论99mTc-MIBI的心肌摄取量与细胞损伤的程度有关;在99mTc-MIBI心肌显像可逆性缺损区,血流灌注改善后,大部分损伤的心肌细胞有修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能量多普勒造影技术(PCI)行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的效果。方法:利用PCI技术观察6例非特异性胸痛患者及3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效果。其中,心肌梗塞患者在MCE后一周内行核素检查。结果:6例非特异性胸痛患者均未见节段室壁运动异常,在声学造影剂注射后见全部心肌组织均匀显影 3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则见梗塞相应部位室壁运动异常,且声学造影检查发现该部位多普勒能量信号缺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运动-静息SPECT心肌显像在心脏移植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长期存活的心脏移植患者进行^99Tc^m-MIBI运动-静息心肌显像随访心肌血供情况,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等检查。结果经^99Tc^m-MIBI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示有4例患者出现放射性分布可逆性缺损,提示该节段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相符。心电图均基本正常。结论心脏移植长期存活患者定期行^99Tc^m-MIBI运动-静息心肌显像,有助于早期了解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对其后续治疗决策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硝酸甘油介入双核素心肌显像评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对比观察多巴酚丁胺~(201)Tl负荷-再分布/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状动脉疾病(CAD)及检出存活心肌的作用.方法 对132例临床疑诊CAD而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多巴酚丁胺~(201)Tl负荷-再分布/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全部患者于2周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23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内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随访,判断心室壁活动改善情况.结果 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程度≥50%为狭窄判定标准,诊断 CAD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41%、87.80%和91.67%,检出左前降支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85%、91.04%和92.42%,左回旋支分别为86.79%、89.87%和88.64%,右冠状动脉分别为81.25%、82.14%和81.82%.23例心肌梗死患者总共207个心肌节段中,再分布~(201)Tl图像发现113个放射性稀疏缺损心肌节段,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图像发现52个心肌节段可逆性放射性填充,61个心肌节段未发现放射性填充.超声心动图随访见术前113个再分布~(201)Tl图像异常节段中,47个节段有明确的心室壁活动改善,66个节段无明显改善.以PCI术后心室壁活动改善为心肌存活的指标,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显像对存活心肌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7.23%、83.33%和84.96%.结论 多巴酚丁胺~(201)Tl负荷-再分布/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能准确诊断CAD,有效检出存活心肌,有助于指导CAD诊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定量门控99mTc-MIBI心肌显像评价左心室室壁各节段运动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768例患者进行门控99mTc-MIBI心肌显像,采用QGSPECT程序定量获得20节段的局部室壁运动(WM)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分析LVEF与心室各节段WM的关系。 结果 所得4个公共因子分别代表不同的节段信息,F1反映了心尖、侧壁的近心尖和中段、前壁、下壁和下间隔的近心尖的信息。F2反映了前壁和下间隔的中段、整个前间隔的信息。F3反映了前壁和下侧壁的基底段的信息。F4反映了下壁的中段和基底段及下间隔基底段的信息。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其对LVEF影响的大小顺序为F1>F3>F2>F4(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633、0.471、0.415、0.169,P<0.001)。 结论 应用定量门控心肌显像获得的WM与LVEF有显著的相关性,影响最大的包括心尖、侧壁的近心尖和中段、前壁、下壁和下间隔的近心尖。  相似文献   

18.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决定因素是心肌梗死的面积。减少梗死面积的方法有改善血运和替代治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心血管组织,而且获取容易体外培养扩增,成为心血管替代治疗的理想细胞。目的:评价经冠状动脉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设计:患者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心内科、核医学科、超声心动图室。对象:选择2003-03/2004-0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20例。患者知情同意,术后完整随访>3个月。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64±10)岁。方法:①20例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梗死相关血管。术后3d内采集患者自体骨髓,提取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增殖。2周内经冠状动脉植入梗死相关血管,平均植入干细胞数量为(21.7±30.14)×107。②干细胞植入前及术后3个月行门控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检查,预测存活及坏死心肌,并获取梗死面积。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室壁运动、心功能指标,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室壁运动、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③门控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18F-FDG-SPECT)评价采用5分法:正常0分,稀疏1分,明显稀疏2分,缺损3分。超声心动图评价标准:正常1分,减低2分,明显减低3分,室壁无运动或矛盾运动4分;室壁运动二个分值或二个分值以上为室壁运动改善。主要观察指标:①门控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18F-FDG-SPECT)结果。②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患者干细胞移植前后梗死相关心肌节段评分及心功能指标。结果:2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门控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18F-FDG-SPECT)结果:20例患者心肌灌注缺损面积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少((33±15)%,(44±18)%,P<0.05);代谢缺损面积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少((33±17)%,(43±21)%,P<0.05);治疗前共有199个节段血流灌注及糖代谢缺损匹配,判定为坏死心肌,治疗后79个节段血流灌注代谢明显改善,仍有120个节段血流灌注、糖代谢无明显改善(P<0.05)。⑥超声心动图结果:患者术后射血分数值术后显著大于术前[(53±8)%,(42±7)%,P<0.05]。结论:经冠状动脉途径植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方法简单易行,治疗后梗死面积明显减少,坏死区域心肌血流灌注、代谢改善,术前判定为无存活心肌节段术后明显减少,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心肌灌注显像CT衰减校正伪影产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斌  曾宇  黄蕤  匡安仁 《华西医学》2009,24(2):388-392
目的:研究心肌灌注显像(MPI)经CT衰减校正(CTAC)后伪影的产生及其对临床诊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按Bayesian理论,冠心病患病率〈5%的48例受检者所行的72例次MPI(负荷41例次,静息31例次),图像在未行CTAC时显示正常者进行研究。将左心室心肌划分为20个节段,半定量分析(0分=放射性分布正常;1分=放射性分布轻度减低;2分=放射性分布中度降低;3分=放射性分布重度减低;4分=放射性分布缺损)各心肌节段在CTAC后放射性分布变化情况。结果:72例次MPI中,16例次(22.2%)的75个心肌节段(均在左心室心尖、前壁、前间壁区域)在CTAC后出现了放射性分布不同程度的减低。75个受累节段中分别有51、21和3个节段评分增加了1、2和3分,平均每个心肌节段评分增加了1.3分。41例次负荷MPI和31例次静息MPI中,分别有9例次(21.9%)的39个心肌节段、7例次(22.6%)的36个心肌节段在CTAC后出现了放射性分布减低,负荷与静息MPI相比,CTAC后发生心肌节段放射性分布减低的概率(χ^2=2.84,P〉0.05)与程度(μ=0.54,P〉0.05)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10例负荷/静息MPI都满足纳入标准而纳入研究者中,4例的负荷/静息MPI在CTAC后,出现了相同部位(尖前壁、尖下壁)、相同程度(评分均增加了2分)的灌注降低;3例出现了同一部位,但不同程度的灌注减低;另有3例出现了不同部位心肌节段的灌注减低。CTAC后出现心肌节段灌注减低者与未出现者相比年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分析SPECT/CT心肌灌注图像时,应同时分析CTAC前后的灌注图像。对于只在CTAC后出现的灌注缺损,需要考虑可能存在CT与SPECT图像配位不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