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庄运芳 《海南医学》2014,(11):1674-1676
目的调查本血站新鲜冰冻血浆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我站接受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治疗的6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输注目的,并将患者按照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适应证标准,分至控制组和非控制组,比较两组患者输注前后8h内的PT及APTT。结果新鲜冰冻血浆合理输注目的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浆置换、补充多种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占65.71%,不合理输注目的占34.29%,以补充蛋白质、扩容、促进伤口愈合为主,分别占12.51%、8.49%、8.17%。控制组患者输注后APTT、PT较输注前明显缩短,输注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控制组患者输注后APTT、PT较输注前有一定缩短,但输注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鲜冰冻血浆的合理使用有利于纠正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但其不合理使用现象临床普遍存在,医院输血科应发挥自身特长,通过培训等途径不断提高新鲜冰冻血浆的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临床资料,了解FFP临床输血情况.方法 查阅2009年1-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及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接受FFP输血患者的病历,对输浆总量、人均输浆量、不同科室用浆情况、标准凝血试验检测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本调查包括2 036例患者、5 570例次输注,共输FFP 21 062.9 U.49.1%患者仅接受1次FFP输血,14.5%患者接受普通冰冻血浆(FP)、FFP输注总量≤2 U.每例次输注量手术科室与非手术科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P用量最多的3个科室为胸外科、消化科及骨科.191例患者(9.4%)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224例患者(11.0%)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PT≥50 s的患者接受FFP输血后PT值缩短较为明显;FFP输血对APTT检测值影响较小.结论 临床输血存在血浆用量不足现象,不同科室FFP用量不同,FFP输血对PT、APTT明显延长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研究新鲜冰冻血浆(FFP)融化后在一定时间内再次冰冻,血浆中各种成分的变化.方法 将FFP37℃水浴融化后,测定血浆中各类凝血因子的活性、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含量和胆碱酯酶(CHE)活性;在12h内将其冰冻,在7天后再次融化,测定Alb、TP、CHE和各种凝血因子的活性.结果 FFP再次冷冻后,除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显著变化外(P<0.05),其余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CHE和Alb、TP也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FFP融化后,如果12h内未输用,可以将其立即冰冻,给PT、Fbg、TT等凝血指标异常的患者使用,或作为普通血浆用于各种需进行血浆置换的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5.
6.
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uzen plasma FFP)是自血液采集后6~8h之内经分离置-50℃中速冻成块,然后在-30℃中保存1年。其几乎含有全部凝血因子(包括不稳定因子FⅤ和FⅧ)和蛋白质。FFP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血液成分,FFP对预防和治疗出血性及大剂量输血所致凝血功能障碍方面的疾病、补充机体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浆是抗凝全血经物理学方法分离制备的一种血液成分,其临床应用是现代成分输血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新鲜冰冻血浆(FFP),在临床治疗中更有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FFP临床使用的适应证和FFP临床使用的安全性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新鲜冰冻血浆临床应用新观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单闯 《现代实用医学》2003,15(9):583-585
随着输血医学的迅速发展,成分输血已成为现代输血技术的标志,并在临床普遍应用。血浆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血容量、保存凝血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单采新鲜冰冻血浆(FFP)与手工FFP制备冷沉淀的质量,判断比较适合的方式制备冷沉淀。方法随机抽取该站32份单采FFP与32份手工FFP进行冷沉淀,在凝血法的基础上,检测两种血浆的凝血因子Ⅷ的含量以及合格率。结果单采FFP的平均凝血因子Ⅷ含量为(142.0±0.2)IU/ml,手工FFP的平均凝血因子Ⅷ含量为(96.0±0.8)I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FFP中凝血因子Ⅷ合格有30份,不合格2份,合格率为93.75%;手工FFP中凝血因子Ⅷ合格有28份,不合格4份,合格率为87.50%,两组间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采FFP更适合于制备冷沉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现阶段各种血浆制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使用不同血浆制品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临床用病毒灭活冰冻血浆22份为观察组与新鲜冰冻血浆20份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相[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及血浆蛋白值[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结果 观察组的PT、APTT、TT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FIB、G结果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TP结果虽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两组ALB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阶段临床用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大部分为去冷沉淀血浆制备,在改善患者凝血障碍方面的功能远低于新鲜冰冻血浆;亦不能等同于普通冰冻血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激活素A作为肝硬化临床参考指标的可能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5例肝硬化患者和23例正常对照者血清激活素A、Ⅲ型前胶原肽及Ⅳ型胶原.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激活素A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升高(P<0.05),分别与血清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激活素A有可能成为新的肝硬化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激活素A作为肝硬化血清学指标的潜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激活素A作为肝硬化临床参考指标的可能性。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5例肝硬化患者和23例正常对照者血清激活素A、Ⅲ型前胶原肽及Ⅳ型胶原。 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激活素A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升高(P<0.05),分别与血清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相关(P<0.05)。 结论血清激活素A有可能成为新的肝硬化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肝硬化失代偿期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BIL、ALT、PLA、HA、LN、PCII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BIL、ALT、PLA、HA、LN、PCIII、IV-C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较保守的保肝治疗更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检测血清胆碱酯酶(CHE)在病毒性肝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英国郎道全自动生化仪测定55例急性肝炎,180例慢性肝炎,10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HE、ALT、TBIL、白球比例和γ球蛋白的含量。结果: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CHE值分别为(7450±2658)U/L、(7102±2746)U/L、(3640±1965)U/L。结论:血清CHE与常规肝功化验联合检测,可用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或鉴别诊断,在肝硬化中临床诊断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软肝丸治疗肝硬变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hild-pugh分级为A级的肝硬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分别采用软肝丸和鳖甲煎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超声下肝脾形态变化、肝纤维化血清四项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胁肋刺痛、胁下痞块、蜘蛛痣、舌下脉络、肝功能、TIMP-1水平、超声下肝脾形态变化及肝纤维化血清四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82.50%,对照组有效率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软肝丸治疗肝硬变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肝功能,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实施医学的人文关怀对肝硬化患者身心康复十分必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根据疾病特点及患者不同心理特点实施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重建医患信任;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等部门对人文关怀的重视;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MRI测量肝硬化患者ADC值,并进一步探讨ADC值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对25例对照组和50例肝硬化患者行MRI扫描,并分析所得数据,运用ADC图测出其ADC值。所有受测试的肝硬化病人全部进行血清学检测,包含Ⅳ型胶原(Ⅳ-C)以及层粘连蛋白(LN),然后对ADC值与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b值达到600 s/mm2,比较和对照组的差异,每组肝硬化患者的ADC值都减小(P<0.01),Child A级与B、C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B、C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病人的ADC值及血清Ⅳ-C、LN呈现负相关(r值分别为-0.597、-0.526,P<0.01)。结论加权成像ADC值磁共振弥散可以更好地反映肝硬化的病情状态。  相似文献   

18.
血清总胆汁酸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血清胆汁酸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92例住院肝硬化病人,采用Child-pugh计分法分为Child-pughA级(41例)、B级(44例)和C级(18例),分析他们的血清胆汁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情况。结果血清胆汁酸在肝硬化病人中显著异常,异常率82.6%,高于ALT(58.7%)、AST(69.6%)、GGT(58.49%)与ALP(41.3%)。且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病人TBA亦相差显著,肝功能分级越差的病人,其TBA越高。结论血清胆汁酸的测定更能及早反映肝细胞的损伤和灵敏反映毛细胆管排泌胆汁障碍,这对预测及判断肝硬化预后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付晓杰  王琳 《中外医疗》2016,(17):56-57
目的:探讨肝功能检查对肝硬化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该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以100例在该院体检正常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肝功能检查,在检查前,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品,忌烟酒,于清晨空腹取3 mL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中CHE (血清胆碱酯酶)、ALB(白蛋白)、CHO(血清胆固醇)及TBA(总胆汁酸)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CHE (血清胆碱酯酶)含量为(2311±855)U/L、ALB(白蛋白)含量为(31.4±6.7)g/L以及CHO(血清胆固醇)含量为(2.8±0.8) u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BA(总胆汁酸)含量为(48.8±32.3)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CHE、ALB、CHO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hild-Pugh 分级患者的TAB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E(血清胆碱酯酶)、ALB(白蛋白)、CHO(血清胆固醇)及TBA(总胆汁酸)水平等各项肝功能指标的检查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病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是一种根据病理学表现而定义的、与一系列特征性临床表现相关的疾病.首要的病理学特征是肝实质的慢性损伤,伴有广泛的纤维化及再生结节形成.本文重点介绍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治疗要点,对慢性肝炎合并肝纤维化的诊断即治疗方案要点也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