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温和噪声混合作业对工人血压与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同时接触高温和噪声的作业工人138人作为复合组,单独接触高温153人作为高温组,单独接触噪声175人作为噪声组,不接触高温与噪声的作业工人156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复合组血压及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其他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及高温组以窦性心律不齐为主,噪声组及对照组以T波改变为主。随着接害工龄的增长,各组间的血压异常率也增加,但只有10年~14年接害工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心电图异常率在相同接害工龄段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温和噪声混合作用对工人血压与心电图影响程度不同,但有协同加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和听力的影响。方法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宁夏某多晶硅厂接触噪声者186人为观察组,当地其他企业不接触噪声的后勤和办公室人员237人,对2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包括听力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接触组听力、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对2组心电图影响主改变在窦性心律不齐(P〈0.05),其他心血管的改变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接触噪声对接触者听力、心血管系统都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接触噪声人员血压和心电图检测结果。方法:952名接触噪声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工龄分组,并对血压和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52名接触噪声的人员中,检查出高血压患者276例,占28.99%;男性患高血压的概率为34.49%,明显高于女性(P<0.05);工龄>10年的工作人员患高血压的概率为25.06%,明显高于工龄不足10年工作人员(P<0.05);检查出心电图异常的患者109例,占11.44%,男性心电图异常为12.86%,明显高于女性(P<0.05);各工龄组工人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触噪音人员中,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高血压和心电异常疾病,并与工龄长短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镉作业工人尿中镉和β2-微球蛋白及视黄醇蛋白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职业性镉接触者的尿中镉、β2-微球蛋白和视黄醇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 方法选取某生产镍镉电池的电池厂职业接触镉作业的975名员工为接触组;没有接触有毒害因素且体检未见异常的员工885人为对照组;将体检中发现连续两次尿镉含量超过5μmol/mol 肌酐的113人列为观察组.对接触组和对照组进行尿镉、尿β2-微球蛋白和尿视黄醇蛋白含量检测,对观察组连续两年进行尿镉含量检测. 结果接触组尿镉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镉接触工龄的延长尿镉含量逐渐升高;同时不同性别之间的尿镉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别,女性高于男性(P<0.01).接触组尿β2-微球蛋白含量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当工龄<3年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工龄>5年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镉接触可引起体内尿镉和尿β2-微球蛋白含量的升高,且随着镉接触工龄的延长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5年姜堰区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健康损害情况,为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区各乡镇在安全生产网站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156家企业接触噪声的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1627例职工高频听力损伤检出率16.96%,高血压检出率32.70%,心电图异常率7.93%。工龄≤5年、5工龄≤10年、10工龄≤15年和工龄15年的高频听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0岁、30年龄≤40岁、40年龄≤50岁和年龄50岁高频听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随着工龄及年龄的增长高频听损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男性高频听损发生率(19.57%)显著高于女性(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堰区接触噪声作业的职工高频听力损失较为严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工人接触噪声的水平,减少听力损害,保护职工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纺织行业噪声对该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25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接触组)与225名非噪声作业人员(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可有类神经症,其中耳鸣(P〈0.01)和记忆力下降(P〈0.05)主诉率较对照组高。(2)接触组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较对照组高(P〈0.05)。(3)接触组高频、语频听损的检出率也较对照组高(P〈0.01)。而且在接触组中1年~工龄组与5年~工龄组的高频听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1年~工龄组与10年~工龄组的高频听损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工龄组与10年~工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纺织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觉、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薇薇  夏贵华  纪科  刘绍胜  梅琼燕  王波  李功俊 《浙江医学》2011,33(12):1727-1728,1759
目的 从流行病学角度了解宁波市北仑区噪声企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及个体听力对噪声的易感性差异.方法 对区内12家企业的噪声作业环境进行调查,对1 023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听力测定,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纯音听力检查.结果 1 023名工人中共发现156名工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情况,其中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为11.34%,高于语频听力损伤的发生率(4.79%),高频及语频听力损伤检出率在各工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研究中未发现听力损失检出率及听力损失程度与接触噪声工龄有明显相关关系;个体听力对噪声易感性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周欢  戴婉如  沈晓丽 《右江医学》2014,42(5):557-560
目的 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糖、尿酸、血脂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确诊的心血管疾病人群,其中冠心病组100例、高血压组100例为疾病组,另选同年龄段的体检人员(排除炎症及心血管疾患)63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人群的血糖(GLU)、血尿酸(URIC)及血脂水平.结果 疾病组除男性冠心病患者URI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项结果并无增高.冠心病组男性TC及LDDC水平较高血压组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女性的TC、HDL-C及LPa水平较高血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TC、LDL-C、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疾病组TG/TC、LPa/TC的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尿酸、血脂水平及性别差异与老年心血管疾病存在明显相关性,在诊断和筛查心脑血管疾病、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昱  林耀琪  甘圳尧  孙颖颖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245-1245,1247
目的 通过对某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4年的连续监测,了解其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某厂2001~2004年有接受听力检查并无明显内耳疾患的噪声作业人员为观察对象,统计区间发病率、患病率,并对不同年份的患病率及不同工龄组的工人听力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着噪声接触时间的增加,患病率逐年上升,2001年患病率为45.00%,2002年患病率为49.17%,2003年患病率为55.83%,2004年患病率为60.00%,2001年与2004年的患病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伤率随工龄延长而升高(P<0.05).结论 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程度与其噪声暴露的年限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某镇粉尘类产生企业在岗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方法:选择某镇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粉尘类产生企业在岗工作人员765例,遵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最新文件对在岗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765例在岗工作人员之中,有160例(20.92%)出现体检项目异常;不同性别体检项目异常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体检项目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体检项目异常检出率以及肺功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尘类产生企业在岗人员体检异常率较高,随着年龄、工龄增加异常检出率更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加强管理,确保粉尘产生企业在岗人员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温、热辐射作业对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可能影响因素,为有效评估和控制钢铁行业高温作业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唐山市某钢铁企业高温、热辐射作业工人(1450人)和本厂不接触高温、热辐射作业的对照人群(961人),采用面对面询问方法填写调查表,收集年龄、工龄、职业史、吸烟、饮酒等基本信息,同时进行静息状态下血压检测和心电图检查,另外抽血检验血糖、血脂。结果高温接触组中共检出异常者814人(异常检出率为56.1%),非高温接触组检出异常者443人(异常检出率为46.1%),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347,P〈0.01);高温接触组总异常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均随年龄、工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温接触组血压、血糖、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非高温接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温接触组血压、血糖、血脂异常检出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工龄及体重指数的增加而升高(P〈0.01)。结论高温、热辐射作业可能是引起钢铁行业职工高血压、高血糖、肝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加强高温防护、健康监测是保障钢铁工人健康、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粘附因子与炎性因子水平及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164例,为单纯高血压组(A组),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受损组(B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C组),同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为对照组(D组),分别检测各组ICAM-1、VCAM-1、MMP-9、IL-6、IL-8、TNF-α水平.结果 A组VCAM-1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ICAM-1、VCAM-1、MMP-9较D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ICAM-1、VCAM-1、MMP-9较D、A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L-8较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IL-6较D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TNF-α较D、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IL-6、IL-8较D、A、B组均出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较D、A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与ICAM-1、VCAM-1呈显著正相关(P<0.05),IL-8与ICAM-1、VCAM-1、MMP-9呈显著正相关(P<0.05),TNF-α与ICAM-1、VCAM-1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血糖水平升高可加重高血压患者血清粘附因子与炎性因子水平紊乱,增加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3.
周俏苗  郑海玲 《海南医学》2014,(21):3188-3190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85例,其中妊娠高血压34例(轻度组),轻度先兆子痫25例(中度组),重度先兆子痫26例(重度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四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重度组最高,中度组次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程度存在线性关系,呈正相关(r=0.74,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其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噪声对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调查接触组229例作业工人,对照组197例作业工人,进行血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接触噪声组中高血压、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7.9%、11.8%,均高于对照组中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16.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组在31-岁组间,两组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有影响,应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林甸地区体检人群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发展趋势和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健康体检方法 ,调查2005和2009年度20~60岁企、事业单位人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脂肪肝五种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发展趋势和分布特征。结果与2005年度比较,2009年度高血脂、高血糖、超重、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发病率没有显著性改变;并存2~4个危险因素的聚集现象有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继续坚持健康指导和干预措施以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农村健康体检人员脂肪肝的检测情况.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绍兴市马山镇农村社区进行健康体检的3000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检、实验室和腹部B超检查,根据所检人员的年龄和各类因素进行分组,体检人群脂肪肝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检出脂肪肝患病率为17.50%,其中男性患病率为9.63%,女性为7.87%,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病因素进行分析表明,年龄、性别、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体力活动及三酰甘油均与脂肪肝的发生有关.结论 绍兴市马山镇农村人群脂肪肝患病率为17.50%,患病因素与年龄、性别、肥胖及其相关的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7.
路娜娜 《中外医疗》2013,32(13):80-81
目的通过对某企业噪声接触人员的心血管功能指标测定,探讨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噪声作业者106人为接触组,不接触噪声的办公室工作人员98人为对照组,进行血压、心电图检查,并进行现场噪声检测,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测定其等效A声级均值为(89.12±10.04)dB(A),超过了国家卫生标准。②噪声接触组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7.92%,对照组为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接触组的心电图异常率为28.3%,对照组为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累积噪声暴露量的增加血压及心电图异常率升高。结论长期接触噪声对工人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电焊作业工人眼晶状体混浊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大型兵工企业5年以上工龄的电焊工人563例为接触组,不接触电焊弧光的办公室人员257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不同年龄、不同工龄、不同部位的眼晶状体混浊程度及2组眼晶状体的混浊形态。结果接触组各年龄段、各工龄段及不同部位晶状体混浊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2组均随年龄和工龄的增加而增多(P〈0.01)。接触组与对照组晶状体混浊部位(中央部、周边部、核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接触组晶状体混浊形态有点状、片状、放射状、条状,对照组只检出点状,其他形态未检出。结论电焊作业工人的眼晶状体混浊比较突出,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噪声对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和肱动脉内皮功能(EDD)的影响。方法 选取连续职业性接触噪声作业1年(5 d/周,8 h/d)以上的在岗工人150人作为实验组,无接触噪声的工龄1年以上的同厂在岗工人150人作为对照组,用彩超检测IMT和EDD。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IMT、EDD随年龄增长而颈动脉内膜增厚,肱动脉内皮功能下降。实验组各年龄段的IMT、ED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验组中按工龄分组,两组的IMT、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噪声对颈动脉内膜厚度和肱动脉内皮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低剂量辐射对X线工作者晶状体损伤效应。方法:对2012年和2015年医用X线工作者的晶状体给予调查(研究组),而且检测以及统计个人受照累积剂量、工龄以及晶状体混浊部位,同时和接触照X线的人员(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晶状体混浊随着工龄增长而增高,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累积剂量的增高,而晶状体的混浊率成递增趋势;晶状体混浊的部位全部以皮质混浊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辐射致晶状体的混浊随着工龄增长以及累积剂量增加而增长,受损部分主要为后皮质,因此,应增强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