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与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均进行CT检查,分析CT诊断特征及诊断结果,并对CT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结果 45例患者肯定诊断25例,提示诊断17例,未见异常3例。结论 CT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整体诊断效果比较理想,简单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周合群 《中国卫生产业》2013,(18):155-155,157
目的分析并评价螺旋CT平扫应用于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自2010年5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与螺旋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首次经常规CT平扫确诊为超急性期脑梗死者22例,占35.48%。在全部62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中,有50例在首次经CT平扫后呈脑实质低密度征,39例患者显示为局部脑肿胀征,19例单侧显示大脑中动脉血管高密度征,12例显示基本正常。结论螺旋CT平扫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有理想的准确性,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毅  云睿  胡贵华 《现代保健》2010,(4):152-153
目的总结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表现,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卒中样起病且发病时间在6h以内、临床高度怀疑脑梗死的21例患者进行急诊CT扫描,分析CT表现。结果CT首诊有阳性表现并初诊为早期脑梗死者9例,且在随后的CT复查中同一部位均可见脑梗死病灶;首诊阴性12例。经CT或MRI复查,最终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16例,5例多次复查CT无阳性发现的病例最终临床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初诊准确率为42.9%。结论CT对脑梗死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对超急性脑梗死要仔细分析CT表现,细致观察重要结构间的变化,并及时复查。  相似文献   

4.
多排螺旋CT与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结构功能,进一步提高螺旋CT应用价值。方法:对16层多排螺旋CT的机器结构、图像重建方法、扫描功能、设备自制功能等方面展开研究。结果:CT图像分辨率得到提高,影响伪影减少,辐射剂量下降,影像整体质量大大提高。结论:在多螺旋CT使用过程中,通过对不同层厚和探测器选择以及各种不同的图像重建方法应用,并正确合理应用CT扫描技术,将使临床上采集的影像信息更加丰富,多螺旋CT的设备功能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实施多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取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4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多排螺旋CT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去分析患者实施多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诊断效果。结果患者实施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良性患者6例,潜在恶性10例,肯定恶性29例。潜在恶性及恶性患者肿瘤直径﹥5cm、边界模糊、强化不均匀、周边脏器转移发生率与良性患者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实施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诊断的价值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与我院以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为诊断而收入院患者者60例,采用西门子64排双源cT机进行扫描检查,将本组检查结果分为得到肯定诊断、得到提示诊断、得到建议复查、得到未见异常四个标准,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h内经螺旋CT平扫检查结果得到肯定诊断的患者为16例(26.67%),得到提示诊断的患者为13例(21.67%),得到建议复查的患者为18例(30.00%),得到未见异常的患者为13(21.67%)例。18h-12d内复查,得到肯定诊断的患者为41例(68.33%),得到提示诊断的患者为14例(23.33%),得到建议复查的患者为3例(0.05%),得到未见异常的患者为2例(0.03%)。两组结果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能够明确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7,(3):325-32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与MR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70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CT组采用多排螺旋CT扫描,MR组则采用MR扫描。两组均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评价两组扫描检查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以及不同时期的显示值。结果 (1)CT组的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57%、82.86%和74.29%,与MR组的91.43%、80.00%和7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R组胰腺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的显示值均显著高于C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与MR在胰腺癌诊断中均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性以及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在不同时期的显示方面,MR优于多排螺旋CT。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分析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征象,提高CT平扫对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63例经临床确诊为超急性脑梗死的病例,均在发病后12h内行CT平扫。结果 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征象主要有:致密动脉征;脑回肿胀、脑沟变浅;轻度脑白质密度减低。结论 CT表现致密动脉征、脑回肿胀及脑沟变浅、轻度脑白质减低对诊断超急性脑梗死有重要价值,结合临床,可对超急性期脑梗死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规CT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临床确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发病6h内的临床症状和CT征象。结果 32例首次CT异常表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11例,脑实质密度减低17例,局部脑肿胀8例,局限性脑沟变窄或消失7例,双侧基底池不对称4例,双侧外侧裂池不对称10例,首次CT提示及确诊为超急性期脑梗死者有18例。结论常规CT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中重要诊断价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MR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2年11月于黑龙江省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MRI成像及单纯MRI扫描,分析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MRI及单纯MRI扫描的诊断结果及CT灌注成像联合MRI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病灶检出数目和病灶位置等情况。结果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MRI成像检出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53例,检出率为94.64%(53/56),单纯MRI成像检查超急性期脑梗死37例,检出率为66.07%(3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MRI成像检查出梗死灶82例,单纯MRI成像检查出梗死灶54例,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MRI成像相较于单纯MRI成像检出的梗死灶更多。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MRI成像相较于单纯MRI成像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检出率更高、更容易发现梗死病灶。该方法检查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复杂型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MDCT证实的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36例影像资料。结果:MDCT及后处理技术能发现X光片不能发现的隐匿性骨折和脱位,它能整体、直观的显示骨折的部位、受累的范围、骨折线的走行方向、碎骨片及股骨头移位情况,虽然在敏感性上和X光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分型上明显优于X线片,能准确的进行骨折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CT及后处理技术对术前充分了解损伤情况、骨折的分型,对临床手术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复杂髋臼骨折术前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经过临床证实患有胆石性肠梗阻的患者16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腹部超声和X先腹部平片以及CT平扫检查。结果 16例患者多层螺旋CT均表现出胆石性肠梗阻征象。多层螺旋CT有100%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HRCT)检出煤工尘肺肺气肿与肺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及两种CT在煤工尘肺肺气肿检出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96例Ⅰ期煤工尘肺患者行64排螺旋CT和HRCT扫描检查,并进行肺气肿定性及定量分析。肺功能检查(PTT)采用比利时麦迪公司(Mdeisofi)Bodybox 5500体积描记仪测定通气功能和容积功能。用SPSS统计软件对两种CT与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和HRCT评分与肺功能检测指标中的RV、RV/TLC%、TIE有很好正相关(P〈0.001);而FVC、DLCo、FEV1/FVC%、FEV1%、MVV均有很好负相关(P〈0.001)。肺气肿64排螺旋CT和HRCT诊断的阳性率高于肺功能检出阳性率(P〈0.005),两种CT肺气肿检出率经配对计数资料卡方检验,χ^2=2.78,P〉0.05,说明两种检查方法对肺气肿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64排螺旋CT和HRCT对肺气肿检出,与肺功能检测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P〈0.001),即64排螺旋CT和HRCT与肺功能检出肺气肿方面有同样敏感性;CT诊断肺气肿的阳性检出率高于肺功能,说明对于早期肺气肿诊断64排螺旋CT和HRCT检查优于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 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 s-CRP)的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 I)诊断的价值。方法:将157例AC I患者(AC I组)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分为轻、中、重型三组,分别采用酶循环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其血清H cy和H s—CRP,同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 I组血清H cy和H s—CRP均明显升高,且轻、中、重型患者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血清H cy和H s—CRP是AC I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与ACI患者的NDS有直接关系,可作为判断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多层螺旋CT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7月30日-2014年7月30日,我院接收52例支气管异物患儿,经PHILIPS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对52例患儿进行诊断。结果异物类型:坚果类异物,玉米,果蔬类异物,豆类异物,骨块等;异物所处位置:气管分叉,左侧支气管,右侧支气管,左主支气管,右侧中叶支气管,右中间支气管,右侧下叶段支气管,左肺下叶段支气管,左肺下叶支气管;间接征象:4例肺气肿,1例胸腔积液,1例气胸,1例纵隔气肿,1例肺不张,2例皮下气肿,6例肺炎;直接征象:支气管腔内存在高密度阴影,管腔阻塞或者狭窄,支气管异物多以柱状的形态存在,此外,也存在不规则状、半圆形、环形、三角形、管状。结论经PHILIPS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对支气管异物患儿进行诊断,病症确诊率高,无创,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患者的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利用16排螺旋CT行肺动脉成像检查的影像学资料。结果:22例患者的肺动脉栓塞部位及范围均能显示,其中肺动脉栓塞10例,肺叶动脉栓塞7例,肺段及段以下动脉栓塞5例。22例患者中只有4例为单支动脉栓塞。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能为肺动脉栓塞诊断提供直接、丰富的影像诊断细节,并能在治疗后较好地评价溶栓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64例TI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进行CT检查,观察组进行MRI检查,随访26周,比较两组病灶检出阳性率以及治疗后2周病灶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东菱克栓梅,诺易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42例住院患随机分为两组。在应用复方丹参、胞二磷胆碱、尼莫地平、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东菱克栓酶10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1h以上,隔日1次,共用3次。B组:加用诺易平0.25ml皮下注射,2/d,连用5d后改为1/d,再用5d。结果 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临床疗效比较中,均有显疗效,两组间疗效比较无显差异。结论 诺易平是一种比东菱克栓酶更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阳定安  饶正伟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533-4534,4539
目的 探讨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在大面积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大面积脑梗死患者35例为观察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CVDI检查,观察组患者均接受颅脑CT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下列CDVI指标:Vmean、Vmax、Vmin、Qmean、Zc及DR,比较CT及CDVI对大面积脑梗死诊断的阳性率.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病灶部位及镜像部位Vmean、Vmax、Vmin及Qmean均显著降低,Zc和DR均显著升高(P<0.05).与观察组患者镜像侧相比,观察组患者病灶部位Vmean、Vmax及Vmin均显著降低(P<0.05).②CDVI共显示27例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阳性率为77.14%,CDVI检查阳性率显著高于CT (51.4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00,P=0.0248).结论 CDVI能够清晰的显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特点,具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20.
徐红梅 《职业与健康》2014,(16):2334-2335
目的研究急性首发脑梗死后抑郁与病变部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将2007年6月一2013年6月收治的48例急性首发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记录产生抑郁焦虑情况的患者比例;并比较不同脑梗死部位的患者抑郁比例及评分情况。结果48例急性首发脑梗死患者中有34例患者产生抑郁焦虑情况,占70.83%;其中脑左部梗死患者中患抑郁焦虑的人数最多,共有16例,占47.06%;不同脑梗死部位的患者抑郁评分不同,其中脑左部梗死患者的抑郁评分最高,与前、右部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后部相比差距虽较大,但经组间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工作的脑梗死患者发生抑郁的情况不同。结论脑左部急性首发脑梗死的患者发生抑郁的可能性最大,且抑郁程度最严重。性别、年龄、工作等社会因素也是影响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