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结核性脑膜炎至今仍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常见病,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其预后十分重要,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4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水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住院患者,男性33例,女性21例,6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常规血管危险因素的青年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11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初次诊断为TBM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磁共振成像检查是否并发脑梗死将患者分为并发脑梗死组(25例)和无脑梗死组(83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脑脊液检查、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3.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可累及软脑膜、蛛网膜、脑实质、脑血管及脑神经。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致死率、致残率高,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1]。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3年08月收治的65例结核性脑  相似文献   

4.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也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留下不可逆转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现就我科收治的123例结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仍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脑脊液改变以压力高、蛋白升高、白细胞高、糖低为主,多合并其他结核,误诊率高达50%。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误诊率高,采用早期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较好,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分析7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76±22)d,54例(69.2%)痊愈,9例(11.5%)遗留不同程度肢体后遗症,视听觉障碍3例(3.8%),癫痫4例(5.1%),死亡8例(10.3%)。结论影响结核性脑膜炎疗效的因素很多,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重要,早期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及开始治疗的方案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吴冰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5):128-128
现将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所住院的3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分析,以总结经验、减少死亡及后遗症发生率,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结核性脑膜炎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56岁,10~35岁23例(平均28岁)占76.7%,居住农村、市郊21例,城市9例。既往有继发肺结核病史5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病史1例。1.2诊断依据19例患者中出现头痛、呕吐、发热典型脑膜炎症状及颈项强直,30例患者脑脊液压力均>200mmH2O。脑脊液生化改变:蛋白含量增高在0.45g/L以上、氯化物含量下降至120mmol/L以下、葡萄糖…  相似文献   

8.
在西藏,各种结核病发病率仍然较高,结核性脑膜炎(结脑)也不例外.本文收集我科近五年收治的结脑26例作临床分析.临床资料一、病例来源:20例由门(急)诊直接收入我科,6例分别由内科(3名)、儿科(2名)、外科(1名)转入.二、确诊与疗效判定:主要依据起病方式、病程、症状、体征及脑省液常规而作出诊断;少数加做脑脊液网膜试验、涂片找抗酸杆菌;发现其它部位结核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结脑诊断.疗效判定主要依据临床(临床治愈、临床好转).因本病住院周期长,我科结核床位又急需周转、故未将脑脊液复常作为出院依据.一性别 年龄上与病程 36例全系藏族)(?)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疫情的回升,结核病控制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中对机体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在发展中国家,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为7%13%[1],且近期还有上升趋势。但因其早期诊断准确率低,致残率和致死率高,易发生颅内神经麻痹、脑积水、结核性动脉炎、脑梗死等。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病死率仍达15%13%[1],且近期还有上升趋势。但因其早期诊断准确率低,致残率和致死率高,易发生颅内神经麻痹、脑积水、结核性动脉炎、脑梗死等。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病死率仍达15%20%,近半数(约48.1%)为1岁以下幼儿[2]。为进一步总结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指导及时诊断治疗,现将我院  相似文献   

10.
母成贤  王维平 《河北医药》1991,13(3):133-134
本文报告22例复发性结核性脑膜炎(结脑),通过与首次发病的结脑比较,发现本组农民多见,而且集中在11~30岁之间,病后1年内复发率最高,临床症状较轻,CSF变化不明显,预后尚好。另外,对复发的原因和如何预防复发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性反应,是神经系统结核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病情重、病死率高、后遗症多等特点。近年来,由于耐药结核病例的不断增加、人口流动和AIDS流行等因素,全球结核病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该病患者也随之增多。由于其起病隐袭,病程长,临床表现多样,诊断过程往往漫长,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常因延误治疗时机而引起患者昏迷或死亡,目前病死率高达20%~30%。因此,及时准确的  相似文献   

12.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转铁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患者28例,经过测定其脑脊液中转铁蛋白(Tf)的含量及观察其变化水平,发现对其临床治疗、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本组为1998年3月~2002年5月的住院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8~62岁,平均(28 4±6 3)岁,病程38小时~17天,平均7 8天,头痛20例,呕吐7例,发热21例,体温>40 0℃5例,38 0~39 0℃12例,肺部有结核病灶19例,痰菌涂片阳性9例,血沉增快25例,>100mm/h者8例,初治患者23例,复治5例。1 2检测方法:分别取不同时期患者脑脊液送常规、生化,同时留取1ml放置-20℃冰箱…  相似文献   

13.
金珍珍  黄坤  吕勇  潘家华 《安徽医药》2020,41(9):1041-1044
目的 探讨化脓性脑膜炎重症患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医师及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42例重症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Glasgow临床结局评分将42例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n=29)和预后不良组(n=13),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相关实验室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重症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2例患儿中预后良好29例(69.04%),预后不良13例(30.96%),后者包含死亡患儿4例(9.52%)以及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患儿9例(21.44%)。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中昏迷(Glasgow昏迷评分<8分)、肌张力异常、反复抽搐和脑脊液葡萄糖(<1.5 mmol/L)等因素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昏迷(Glasgow昏迷评分<8分)、反复抽搐、脑脊液葡萄糖<1.5 mmol/L是儿童重症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昏迷、反复抽搐、脑脊液葡萄糖<1.5 mmol/L是儿童重症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儿童重症科医师应密切关注相应指标,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全部患者住院3~30d。68例患者痊愈,9例患者遗留肢体后遗症,3例患者死亡。结论结脑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规范抗结核治疗,有效控制颅内压,合理应用激素。使用激素治疗可减少患者的病死率、残疾率。早期给予激素治疗后,患者颅内压降低、生化指标改善越快,则病程相应较短、合并症少。除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外,均给予鞘内注药治疗,早期应用可预防脑积水的发生和发展。鞘内注射异烟肼和激素可提高脑脊液中局部杀菌浓度及提高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近 10 a收住的 5 4例结核脑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 :其中 2 8例入院时即确诊 ,2 6例误诊 ,误诊率为 48%。通过全程抗痨化疗并结合糖皮质激素以及有效的对症支持治疗。 5 4例患者中 5 1例痊愈 ,其中 11例遗留有视力、听力下降及 (或 )肢体瘫痪 ,3例死亡。死亡及后遗症病例均为未能早期诊断及有效抗痨治者。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全面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 ,而早期诊断、尽快抗痨化疗、合理的糖皮质激素应用及强有力的对症支持治疗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尤为重要 ,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17.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8例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早诊断、早治疗,适当规范使用皮质激素,合理应用降颅压药,尽量避免抗结核药物副作用,精心护理等综合治疗是提高结脑治愈率,避免不良反应,减少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32例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经治疗及临床护理,本组患者临床治愈24例,死亡5例,放弃治疗要求出院3例。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病情变化快,治疗时间长,病死率高,护士要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和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降低病死率。通过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在住院期间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均未发生并发症,表明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例1:患者,女,17岁,学生,因发热,呕吐半月,意识不清1 d,于1996年3月9日入院.患者从1996年元旦始,出现精神不振,感全身乏力,不思饮食,渐消瘦易感冒.于2月24日着凉后出现发热、头痛,体温在38℃左右,3 d后又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每日呕吐3次~10次,呈非喷射性,在家按"上感"治疗,静脉滴注先锋霉素3 d无效,于3月1日头痛加剧并出现胡言乱语,躁动不安,入当地县医院,该院查体:T:38℃,心肺腹部阴性,双眼球外展差,四肢阴性,颈部抵抗(+).  相似文献   

20.
靳蓉  黄莉 《贵州医药》2001,25(11):1022-1023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 ,其发病率近年呈全球性回升 ,估计在未来的十年内还会显著增高[1] ,尤其在特定的人群中。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其病死率、致残率较高 ,且极易误诊 ,故该病的早期诊断 ,治疗及预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我院 1991年 7月至 2 0 0 1年 6月收治的根据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依据[2 ] 确诊为该病的 75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5例患儿中男 4 0例 ,女 35例 ;<1岁 11例 ,1~ 3岁 4 8例 ,>3岁 16例 ;来自农村及流动人口 6 8例 (90 7% ) ,城市 7例 (9 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