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与 2 4h脉压的相关性。方法 将 15 3例住院患者分两组 ,A组为单纯高血压病 110例 ;B组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4 3例。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各组患者 2 4h血压及脉压 (PP)。结果 A组的MSBP ,MDBP和PP分别为 (136 72± 13 95 ) ,(79 37± 8 84 )和 (5 7 35± 11 74 )mmHg ,且PP≥ 5 0mmHg百分率 6 8 2 % ;B组的MSBP ,MDBP和PP分别为 (136 38± 12 36 ) ,(76 5 6± 10 13)和 (6 1 83± 8 75 )mmHg ,且PP≥ 5 0mmHg百分率 90 7% ,两组比较 ,MSBP和MDBP差异无显著性 ,但B组PP大于A组 ,且PP≥ 5 0mmHg百分率均高于A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PP较单纯高血压患者大 ,冠心病合并症发生与PP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化对心脑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寻找适合该类患者的血压范围。方法 收集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107例,按照有无高血压病史,分为高血压组59例和非高血压组48例,进行动态心电血压监测,再将血压值按血压水平及定义分为5个亚组:A组:~120/~80mmHg,B组:120~140/80~90mmHg,C组:140~160/90~100mmHg,D组:160~180/100~110mmHg,E组:180~/110~mmHg;缺血事件分4类:心脏缺血、脑缺血、心脑缺血及心脑均无缺血。观察各类缺血事件在各血压亚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高血压组中,心脑均无缺血事件主要分布在收缩压C、D组(=106.158,60.465,P<0.01)和舒张压B、C组(=79.196,55.099,P<0.01);非高血压组中,心脑均无缺血事件主要分布在收缩压B、C组(=56.090,123.131,P<0.01)和舒张压B、C组(=124.196,74.130,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脑均无缺血事件,高血压组的合适血压范围为140~180/80~100mmHg;非高血压组的合适血压范围为120~160/80~100mmHg。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联合降压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 3组 :A组 ,依那普利 10mg/d ;B组 ,吲达帕胺 5mg/d ;C组 ,依那普利 5~ 10mg/d +吲达帕胺 2 .5mg/d。结果 治疗 4周后C组收缩压(SBP) <14 0mmHg和舒张压 (DBP) <90mmHg ,达标率为 5 0 .2 %和 89.5 % ,较A组SBP达标率 15 % ,DBP达标率 80 %和B组SBP达标率 17% ,DBP达标率 60 .2 %高 (P <0 .0 5 ) ;治疗 8周后C组SBP ,DBP达标率明显比A组和B组高 (P <0 .0 5 )。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降压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脉压对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以下简称高血压 )患者 2 4h动态脉压 (APP)与心脏功能的关系 ,对 5 5 5名初诊或停药 2周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男 2 75例 ,女 2 80例 ;年龄 ( 4 7.1± 1 2 .7)岁〕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脉压 (PP) ,将 5 5 5名患者分为 4组 ,A组 :PP≤ 5 .3 2kPa( 4 0mmHg) ;B组 :5 .45kPa( 4 1mmHg)≤PP≤ 6.65kPa( 5 0mmHg) ;C组 :6.78kPa( 5 1mmHg)≤PP≤ 7.98kPa( 60mmHg) ;D组 :PP≥ 8.1 1kPa( 61mmHg)。研究结果显示 :随 2 4hAPP增大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主要表现为心房收缩期与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之比值 (A/E)增加 ,舒张早期充盈时间 (EDFP)延长 ;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提示 :脉压增高导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而对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行全身麻醉手术高血压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麻醉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良好,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0.2μg/kg组(D1组)、右美托咪定0.6μg/kg组(D2组)、右美托咪定1.0μg/kg组(D3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手术结束前10min分别静脉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0.2μg/kg、0.6μg/kg,1.0μg/kg、生理盐水20mL。观察各组间不同时间点心率、血压、唤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并比较各组出现心血管异常反应情况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结果:4组患者麻醉前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D1组、D2组、D3组拔管后1分钟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15.22±13.65 mmHg,106.66±18.87 mmHg,100.76±18.08 mmHg,98.33±14.38 mmHg;C组、D1组、D2组、D3组拔管后1min心率分别为92.35±19.71次/min,83.92±15.56次/min,71.64±15.56次/min,71.88±11.74次/min。D2、D3组拔管后1分钟心率、血压均低于C组(P〈0.05),D1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下降的趋势(P〉0.05)。D3组发生心动过缓12例,高血压16例,低血压12例;C组发生心动过缓3例,心动过速16例,高血压18例;D1组发生心动过缓4例,心动过速8例,高血压4例;D2组发生心动过缓4例,高血压2例,低血压1例。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抑制高血压患者围拔管期心率、血压的异常升高反应,剂量以0.6μg/kg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血压变化与心脑缺血事件的相关性,寻找适合该类患者的血压范围。方法 收集发生急性脑梗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59例,进行动态心电血压监测,将血压值及其对应的缺血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血压值分五个亚组:A组:70~120/40~80mmHg;B组:120~140/80~90mmHg;C组:140~160/90~100mmHg;D组:160~180/100~110mmHg;E组:180~260/110~150mmHg。缺血事件分四类:心脏缺血、脑缺血、心脑缺血及心脑均无缺血。观察各类缺血事件在各血压亚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心脑均无缺血事件主要分布在收缩压C、D组(χ2=106158,60465,P<001)和舒张压B、C组(χ2=79196,55099,P<001);心脑均无缺血事件随着血压的升高,其发生率先升高后降低。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心脑均无缺血事件的适宜血压范围是140~180/80~100mmHg;心脑均无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与血压呈“倒U型”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高血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5例AMI患者按入院前有无高血压病史和入院时有无高血压分为4组:A组145例无高血压病史,且入院时血压<140/90mmHg;B组62例无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140/90mmHg;C组115例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140/90mmHg;D组83例有高血压病史,且入院时血压≥140/90mmHg。回顾性分析4组临床特点。结果:1四组在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心率、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和糖尿病发病率,女性、前壁梗死、多壁梗死、溶栓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2与A组比较,B组、D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高,心率快,LDL-C和Apo B高;B组前壁梗死比例高;C组收缩压、LDL-C高,女性比例高;D组TC高、多壁梗死和溶栓比例低,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3与B组比较,C组、D组收缩压、糖尿病发病率高;C组舒张压、脉压低,女性比例、多壁梗死比例高,前壁梗死比例低;D组脉压高,溶栓比例低,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4与C组比较,D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高,前壁梗死比例高,多壁梗死比例低,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有高血压病史或入院时有高血压的AMI患者具有更多的危险因素,前壁梗死比例高、多壁梗死和溶栓比例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 (美卡素 )对高血压病人 2 4h血压的影响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 0例Ⅰ~Ⅱ级高血压病人 ,入院后停药 2周 ,服美卡素 40mg ,qd ,疗程 12周 ,1个月后血压若未降至 14 0 / 90mmHg以下 ,可加大剂量到 80mg ,qd ,治疗前后复查 2 4h动态血压。以二次给药间距终末时血压下降数除以给药间距中最大血压下降数作为药物降压的谷 /峰比 (T :P) ,以夜间血压均值与白昼血压均值比较时下降 10 %或大于 10mmHg者为夜间血压下降或“杓型者” ,反之为夜间血压不下降者或“非杓型者”。结果 :①替米沙坦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病人的 2 4h平均血压 (mmHg) (SBP :13 5± 13比 112± 5 ,DBP :90± 11比 71± 5 ,P <0 .0 1) ,有效率为 90 1%。②替米沙坦降压的SBP和DBP T :P比率分别为78 7%和 76 3 %。③对夜间血压高于正常值 ( 12 5 / 75mmHg)的高血压患者 ,替米沙坦明显降低夜间血压 (mmHg) (SBP :14 1 4± 3 2降至 114 7± 10 3DBP :90 1± 5 9降至 73 2± 5 71,P <0 .0 1)。对夜间血压已属正常者 ,替米沙坦无进一步降压作用 (SBP :12 0 1± 3 2比 116 7± 6 4,DBP :78 4± 5 9比 74 9± 6 8,P >0 .0 5 ) ,特别对凌晨血压升高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结论 :替米沙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其主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唐海县城镇、农场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方法 按《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总体工作方案》 ,实施营养调查及健康检查。结果  (1)能量及三大宏量营养素、维生素B1和维生素PP充裕 ,维生素A、铁和锌不足 ,维生素B2 、维生素C和常量元素钙严重不足 ,微量元素硒、碘和铜达到摄入标准。 (2 )成人体质指数(BMI)显示 ,正常率 6 6 0 2 % ,超重率 2 4 2 7% ,肥胖率 7 4 4 % ,体重不足率 2 2 7% ;血压 (BP)SBP/DBP <14 0 /90mmHg的占 6 9 19% ,SBP/DBP≥ 14 0 / 90mmHg占 12 0 9% ,单纯SBP≥ 14 0mmHg占 13 0 3% ,单纯DBP≥ 90mmHg的占 5 6 9% ;糖尿病患病率 3 37% ;血红蛋白 (Hb)检查贫血患病率为 4 12 %。结论 食物结构不尽合理 ,能量摄入充裕 ,超重肥胖占较高比例。  相似文献   

10.
曹芳英  朱智明 《广东医学》2012,(21):3265-3266
目的比较患有糖尿病、冠心病合并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差(pulse pressure)、血尿酸(uricacid)水平。方法收集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酸及24 h动态血压检查资料,根据脉压差水平分为两组:脉压差<60 mmHg组(n=46)和脉压差≥60 mmHg组(n=48);根据患者疾病谱分4组:单纯高血压组(A)、高血压+冠心病组(B)、高血压+糖尿病组(C)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组(D)。通过24 h动态血压计算脉压差: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结果 (1)脉压差≥60 mmHg组较脉压差<60 mmHg组尿酸水平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压差≥60 mmHg组与脉压差<60 mmHg组比较,平均年龄增加(P<0.01),合并症明显增加(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A组尿酸水平最高,B组次之,D组尿酸水平最低,A组与B、C组,C组与B、D组之间比较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B组两组间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脉压差最大,A组次之,B组最低,A、B与C组3组间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B、C组之间脉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压差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同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尿酸水平与脉压差之间无明显相关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尿酸水平明显低于高血压非合并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中高危险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12例中高危险度原发性高血压2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 4组,A、B和C组患者,每组各30例,D组患者22例。其中A组患者给予联合服用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B组患者给予联合服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C组患者给予联合服用奥美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D组患者给予安慰剂。定期记录4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超声心动图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患者平均收缩压由172.4 mmHg下降到138.83 mmHg;平均舒张压由106.2 mmHg下降到90.71 mmHg;治疗前后,心率未见明显变化。B组患者平均收缩压由170.6 mmHg下降到124.54 mmHg;平均舒张压由104.4 mmHg下降到84.69 mmHg;治疗前后,心率未见明显变化。C组患者平均收缩压由169.4 mmHg下降到120.08 mmHg;平均舒张压由105.1 mmHg下降到83.2 mmHg;治疗前后,平均心率由72.4次/分下降到64.3次/分。D组患者平均收缩压由171.3 mmHg下降到158mmHg;平均舒张压由105.4 mmHg下降到101.4 mmHg;治疗前后,心率未见明显变化。治疗前后,同组及组间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降压总有效率达87%;B组患者的降压总有效率达93%;C组患者的降压总有效率达97%;D组患者的降压总有效率为55%;各组降压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B、D组患者的左心室肥厚(LVH)相关指标未见明显变化;C组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平均由136.85 g/m~2下降到118.35 g/m~2,下降幅度明显。同组及组间治疗前后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B组为13.33%,C组为6.67%,D组为45.45%,4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较其他治疗方案疗效更好,还有降低心血管危险度及保护靶器官的作用,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及脉压与心肌梗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进 《广西医学》2004,26(1):33-35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及脉压与心肌梗死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 4 1 6例高血压病、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三组 :A组 (n=1 0 6 )为高血压病合并心肌梗死组 ,B组 (n =1 4 3)为单纯心肌梗死组 ,C组 (n =1 6 7)为单纯高血压病组 ,并选取体检人员 96例为对照组D组 ,分析四组人员的脉压水平分布状况、组间血压指标、各年龄分组的脉压水平。结果  (1 )脉压最大分布区域A组 >70mmHg(占 32 1 % ) ,B、D组均在 4 0~ 4 9mmHg(分别占 38 5 %和 39 6 % ) ,C组在 5 0~ 5 9mmHg(占 31 1 % )。 (2 )脉压水平 :A组 >C组 >D组 >B组 ,并以A组 (6 0 38± 1 4 72mmHg)最高 (P <0 0 5 ) ;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A、C组均明显高于B D组 ,以C组最高 (P <0 0 1 ) ;A、C组间 ,C组除脉压外 ,其它血压指标明显高于A组 (P <0 0 1 ) ;B、C组间各项血压指标无差别 (P >0 0 5 )。 (3)各年龄分组的脉压水平 :>6 0岁者A组明显大于B、C组 (P <0 0 5 ) <5 9岁者C组则明显大于B组 (P <0 0 5 )。结论  (1 )只有高血压病者 (尤其老年人 )的脉压独立于其它血压指标与心肌梗死有关 ,且当脉压 >70mmHg时 ,发生心肌梗死的频率明显增加 ;(2 )非高血压病者与高血压病者心肌梗死时 ,脉压范围不同 ,前者的心肌梗死不一定只与血压及脉压有关 ,  相似文献   

13.
黄涛 《广西医学》2004,26(8):1142-1143
目的 评估硝酸甘油与呋塞米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硝酸甘油 2 0mg 5 %葡萄糖 2 5 0ml静脉滴注 ,同时速尿 2 0mg静脉注射。分别记录用药前和用药后 10、30、6 0、90和 12 0min时血压及心率。 结果 用药后 10min血压已明显下降 ,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从用药前 (199 6 8± 11 35 )mmHg和 (12 1 75± 13 6 5 )mmHg降到用药后 (14 9 35± 11 2 5 )mmHg和 (88 2 7± 11 6 4 )mmHg ,治疗 2h后 93 75 % (30 / 32 )患者平均血压下降 15 %~ 2 5 %。结论 硝酸甘油与呋塞米联用治疗高血压急症 ,用药方便 ,显效快 ,疗效可靠 ,易于控制 ,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海港职工高血压患病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化的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调查 10 2 5 6名 18~ 5 4岁青岛港职工 ,男 7795人 ,女 2 461人。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男性 2 6.5 3 % ,女性 10 .3 8% ,均高于 1991年山东省的患病率。男性确诊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 41.2 %、2 2 %及 14 .2 % ;女性分别为61.5 %、47%及 3 0 .0 %。男性吸烟率、饮酒率分别为 65 .9%和 5 8.3 %。体重指数 (BMI)均值男女分别为 2 4.4kg/m2和 2 3 .6kg/m2 ,45~ 5 4岁组男女BMI均值分别为 2 5 .0kg/m2 和 2 5 .3kg/m2 。经多元回归分析示年龄、BMI、腰臀围比值 (WHR)、心率 (HR)、饮酒、高血压家族史与血压均呈显著正相关 ,吸烟与血压呈负相关。BMI对血压影响因素最大。BMI每升高 1个标准差 (男性 3 .2 5kg/m2 ,女性 3 .3 4kg/m2 ) ,收缩压升高男性为 3 .3 8/ 2 .84mmHg、女性 4.2 5 / 3 .0mmHg。舒张压升高男性为 2 .84mmHg ,女性为 3 .0 0mmHg。 结论 :青岛港职工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山东省平均患者率 ,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男性显著性低于女性。BMI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并与芬太尼进行比较.方法:将60例择期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均分成芬太尼10 μg/kg(A)、舒芬太尼1 μg/kg(B)、舒芬太尼1.5 μg/kg(C)与舒芬太尼2 μg/kg(D)四组.分别给予芬太尼10 μg/kg,舒芬太尼1μg/kg、舒芬太尼1.5 μg/kg与舒芬太尼2 μg/kg加咪唑安定、维库溴铵诱导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后1 min(T2)、3 min(T3)、5 min(T4)、10 min(T5)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计算出相应的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于T0、T2、T5各时间点抽血测定血糖.结果:四组病人T0时SBP,DBP,MAP,HR,RPP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1时上述参数与T0比较明显下降(P<0.01),但组间无差异(P>0.05).A组T2,T3时SBP,DBP,MAP较T1有所升高(P<0.01~0.05),但与T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C,D三组SBP,MAP在T2,T3时低于A组(P<0.01~0.05),D组在T4时仍低于A组(P<0.05).A组在T2时HR较T1有所上升(P<0.05),但仍未达到T0水平,B,C,D三组在T2时HR较T1变化不大,T2时D组HR低于A组(P<0.05);T5时A,D组HR明显低于B组(P<0.05).B,C,D三组在T1直至T5时RPP均较T0明显降低(P<0.01),在T2时A组RPP高于B,C,D三组(P<0.01).A,B,C,D四组在诱导插管期间使用阿托品的例数分别为5(33.3%),0(0%),4(26.7%),5(33.3%),B组明显低于A,D两组(P<0.05).A,B,C,D四组各时间点血糖值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剂量舒芬太尼均能有效抑制心脏瓣膜置换病人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其中1 μg/kg组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硝酸甘油和艾司络尔对高血压病全麻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预防作用 ,将 36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12例。于拔管前 2min分别给药 :A组将 0 .0 5 %硝酸甘油按 8μg/kg滴鼻 ;B组将 0 .0 5 %硝酸甘油按 8μg/kg静注 ;C组将 2 %的艾司络尔按 2mg/kg静注。结果A组拔管时收缩压升高 ( P <0 .0 5 ) ,B、C组血压较给药前下降 (P <0 .0 5 ) ;C组的RPP较A、B组明显下降 (P <0 .0 1) ,A组和B组的RPP分别升高和下降不明显 (P >0 .0 5 )。认为静注硝酸甘油或艾司络尔能有效防止高血压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硝酸甘油滴鼻降压效果不稳定 ,应慎用  相似文献   

17.
《河南医学研究》2003,12(2):168-168
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价与治疗联合委员会的第 7次报告发布了高血压预防与治疗的新指南 ,并在 5月 2 1日刊登在JAMA上。该指南提出了新的高血压分类概念 :高血压前期。该指南的主要内容为 :① 5 0岁以上的人收缩压 >14 0mmHg,是比舒张压更重要的心血管疾病 (CVD)危险因素 ;②CVD危险 ,自血压 115 / 75mmHg开始 ,每增加 2 0 / 10mmHg ,CVD危险加倍 ;5 5岁时 ,血压正常的人发生高血压的终生危险为90 % ;③收缩压 12 0~ 13 9mmHg或舒张压 80~ 89mmHg者 ,应考虑为高血压前期 ,需要改变生活方式 ,以预防CVD ;④噻嗪类利尿剂应…  相似文献   

18.
《四川医学》2005,26(9):1040-1041
1.一般情况下肉眼可见发绀时动脉还原血红蛋白已达()A.30g/L B.40g/L C.50g/L D.60g/L2.确诊发绀存在,动脉血PaO2应为()A.<30mmHg B.<40mmHgC.<50mmHg D.<60mmHg3.不是新生儿生理性发绀的原因是()A.生后5min内肺未完全扩张B.出生后环境温度较低C.用力啼哭时D.肺内液体未排出完4.中心性发绀时动脉血()A.SO2↓、PaO2↓B.SO2正常、PaO2↓C.SO2正常、PaO2正常D.PaO2正常、SO2↓5.哪项不是中心性发绀的病因()A.新生儿肺炎B.大血管错位C.颅内出血D.高铁血红蛋白血症6.中心性发绀最早见于()A.四肢末端B.鼻尖C.全身D.口腔粘膜7.…  相似文献   

19.
治疗目标与原则降压目标最新颁布的几个重要指南都建议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的血压应降到〈130/80mmHg;如其尿蛋白排泄量达到lg/24h或以上,血压控制则应低于125/75mmHg。无上述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降到〈140/90mmHg。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2000例体检者在排除了高血压史、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前列腺肥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胃肠炎等疾病及既往史后选取42例,根据其血压状态分为正常血压组(A组,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14例,正常高值组(B组,120mmHg≤收缩压〈140mmHg或80mmHg舒张压〈90mmHg)14例,高血压组(C组,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14例,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值。结果与A组比较,B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则显著增高(P〈0.05);与B组相比,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