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卒中后抑郁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卒中患者除有各种躯体症状外,还常伴发情感障碍,其中以卒中后抑郁(PSD)最多见.抑郁降低了患者参与康复的欲望及能力,也限制了患者参加社会活动.PSD可直接影响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对PSD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心理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主动活动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理障碍。大约1/3老年卒中患者会出现抑郁。国外研究发现卒中后1个月是PSD发病的高峰期,卒中后1年内发生PSD的患者中有一半是在卒中后1个月内发病的。PSD不仅显著增加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刘迎春 《山东医药》2008,48(46):63-63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研究显示卒中后1个月内PSD的发生率为11%-39%。本文分析首次脑卒中出现抑郁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PSD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故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本文观察用西酞普兰片治疗对PSD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卒中后抑郁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卒中的发生率逐年上升,30%以上的卒中患者合并卒中后抑郁(PSD),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康复,增加了卒中后的致残率。近20余年来,PSD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主要介绍PSD的药物治疗,并简要介绍了电惊厥疗法、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6.
卒中后抑郁与中医体质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卒中后抑郁(PSD)与中风病患者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 对353例卒中患者进行一般资料、中医体质、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等评分.把患者分为卒中后抑郁组与非卒中后抑郁组.对卒中后抑郁与中医体质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SD患者中,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血瘀质、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因素,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与PSD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 中风病患者中气郁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更易伴发P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抑郁是卒中后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与转归不良和病死率增高相关。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推荐应对PSD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文章对PSD的药物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卒中后抑郁——需要更多关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卒中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卒中后伴发的情感障碍已成为严重影响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最为常见的情感障碍,PSD是由于卒中后导致的持续性的情感低落、兴趣减退为核心症状的心境  相似文献   

9.
<正>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PSD)是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是一种继发性抑郁。目前普遍认为,PSD可在卒中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并且持续2周以上。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病率约为33%,慢性期PSD的发病率可高达66%[1-2]。目前对PSD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较多,但关于影像学研究相对匮乏。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卒中后抑郁(PSD)是卒中后最常见且可治疗的精神并发症,可显著影响卒中的预后,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神经发生和突触可塑性起重要作用。BDNF在卒中和抑郁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的研究证实。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开始关注BDNF在PSD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本文综述了BDNF在PSD中的作用机制和治疗现状,以指导个体化和精确化的PSD诊疗。  相似文献   

11.
卒中后抑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卒中的发生率逐年上升,30%以上的卒中患者合并卒中后抑郁(PSD),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康复,增加了卒中后的致残率。近20余年来,PSD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主要介绍PSD的药物治疗,并简要介绍了电惊厥疗法、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2.
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及其对神经功能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肖爽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1):1402-1403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日益重视。我们对PSD患者应用纯植物抗抑郁药物——路优泰治疗,并进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抑郁状态改善情况及副作用的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原因。方法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224例住院卒中患者1个月后的抑郁状态,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结果本组PSD发生率为63.4%(141例)且直接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关。结论 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卒中的抑郁发生率高、程度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率以及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92例住院诊断为脑卒中的老年患者,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SSS)对卒中急性期进行评分,根据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为三组。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随访调查抑郁评分。结果老年PSD的发生率在随访1年期间中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老年PSD的发病率和重度PSD的发生率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老年PSD的程度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而加重。结论PSD是老年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卒中后1年中发病逐渐增加,其严重程度与卒中急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24年,Bleuler就已经认识到卒中患者经常伴有行为和心理障碍,1951年他提出了卒中后抑郁(post-st toke deprission,PSD)情绪可持续数月或更久,但一直末引起足够的重视。1977年Folstein等报道,抑郁是术中后后常见的伴随症状,其发生率为30%~44%。1986年Kimuro等首先报道脑卒中后抑郁后可出现假性痴呆。  相似文献   

16.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常见的卒中并发症,在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30%,其发展与功能预后不良有关,并且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抑郁状况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外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的研究发现卒中后抑郁(PSD)的患病率为20%~41%,国外对医院脑卒中患者的研究发现抑郁的患病率为31%~52%,国内卒中后伴抑郁症发病率的报道为25%~80%。PSD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出现种种不良的心境体验和躯体功能障碍,还影响患者神经及肢体活动功能的康复,且PSD患者的死亡率高于非PSD患者。而非精神科临床医生对PSD识别率不高。因此,研究PSD发病和患病情况,以及其发生因素,对医疗和预防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收住院的183例PSD的发病率,影响因素及药物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目的是提高临床医师及患者对本病的认识,为早期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抑郁是卒中发病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常与残疾和病死率增高相关.文章就卒中后抑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卒中发病后的一种常见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兴趣下降和无价值感,甚至出现自杀倾向,约占所有卒中患者的1/3。PSD会明显影响卒中患者的恢复,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增高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抑郁也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卒中与抑郁之间存在着双向性关系,治疗抑郁症是防治卒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脑血管意外后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SD不仅与脑血管病的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有关,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抗抑郁治疗不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有助于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现就PSD的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