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量输血有时可发生心脏停搏,原先是用高钾血症来解释,理由是输入血液的细胞外钾浓度过高.以后证实大量输血后,血钾往往低于输血之前,因此认为大量输血伴有高钾血症不多见.作者曾遇到一例输35单位含CPD(柠檬酸-磷酸盐-葡萄糖)保养液的库存血后,病人发生严重高钾血症,导致心脏骤停.作者回顾分析了41例大量输血(超过10个单位)病人的资料,其中21例经反复测定血钾和酸碱平衡状态.病人在输血前的血钾均在正常范围(平均4.4±0.6mmol),输血过程中11例发生高钾血症(超过6mmol),其中5例超过7mmol.这组病人的血钾最高均值为6.0±1.3mmol,与输血前对比差异显著(p<0.001).输血之后,血钾略低于输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用药导致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过高引起高钾血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对肾移植术后服用抗真菌药物致FK506血药浓度过高而引起的高钾血症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术后1~2个月内出现肺部感染或肺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等,对症选用相应剂量的复方磺胺甲唑、米卡芬净、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莫西沙星等药物进行抗真菌感染治疗。经过降钾治疗及停用抗真菌药物、调整FK506剂量(部分病例更换为环孢素)后,10例患者血钾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同时FK506血药浓度也在正常范围,之后未采取任何降血钾措施,未再发生高血钾现象。结论肾移植术后用药易导致FK506血药浓度过高,引起高钾血症,治疗上应采用降钾、停用相关药物、调整免疫抑制剂,避免产生有害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移植受者术后高钾血症的发生情况,探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与高钾血症的关系及其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肝移植术后发生高血钾症的6例患者资料,了解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诊断等一般情况和首次发生高血钾症时血钾浓度、血钠浓度、肾功能、血气分析、CNI血药浓度等相关情况。结果本中心肝移植受者术后高钾血症的发生率为2.4%(6/254)。6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45~64岁,供肝均来源于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均采用CNI+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其中4例采用他克莫司,2例采用环孢素。6例患者肝移植术后首次发生高血钾症的时间为术后70~729 d,血钾浓度为5.72~6.70 mmol/L。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均升高,5例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CNI血药浓度和血钠浓度在正常范围。治疗给予静脉滴注碳酸氢钠、葡萄糖加胰岛素(按4∶1比例)及口服呋塞米、聚苯乙烯磺酸钙,同时尽量减少CNI剂量。其中2例患者将环孢素转换为他克莫司,并增加吗替麦考酚酯剂量。6例患者均长期规律随访,其中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5例截至2015年12月仍存活;有2例患者仍反复发作高钾血症,住院次数3次。结论肝移植术后采用CNI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需要关注CNI相关性肾小管损伤导致的高钾血症,建议减少CNI剂量或将其更换为西罗莫司。  相似文献   

4.
体内98%的钾存于细胞内,其浓度为150mEq/L,而细胞外液钾浓度仅约为4mEq/L。通常这种钾的跨细胞浓度梯度是相当恒定的,它对于细胞传递电冲动的功能,有重要的作用。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超过5.5mEq/L,细胞外液的钾浓度增加,会显著地改变钾的跨细胞梯度,可导致细胞功能的障碍。病因学高钾血症常发生于下述情况:①钾的摄入超出了肾排泌能力。如常见于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由于严重的失水和创伤所导致之严重少尿。②细胞  相似文献   

5.
高钾血症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尽管医学如此发达,监测手段如此先进,但仍时常有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严重高血钾的案例,即使在三甲医院也如此。目前,离真正做好高钾血症的防治,还有相当大的努力空间。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就慢性肾衰竭高血钾症的防治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1例18岁男性患者, 因四肢乏力伴低钾血症6个月入院。CT检查示左肾上腺腺瘤。术前实验室检查示低钾血症、高醛固酮血症。予补钾、降血压治疗后行后腹腔镜左肾上腺腺瘤切除术, 术后2 h内并发严重高钾血症, 血钾7.02 mmol/L。予高渗透糖+胰岛素+阳离子交换树脂治疗, 术后12 h血钾恢复正常。术后随访5个月, 血浆醛固酮、血钾、血压恢复正常。对于肾上腺醛固酮瘤切除术后患者应警惕高钾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高钾血症是临床常见的离子代谢紊乱之一, 国内外指南将血钾高于5.0 mmol/L定义为高钾血症。急性重度高钾血症可引起弛缓性麻痹、致死性心律失常, 甚至心脏停搏等严重后果。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保钾利尿剂的应用, 低钠高钾饮食以及相关合并症的存在均增加了高钾血症的发生。临床各科室均存在高钾血症风险人群, 但缺乏医院多科室合作管理模式。为此, 国内多位肾内科、心内科等领域专家讨论高钾血症医院多科室防治模式, 制定了院内评估、预警、诊疗及管理规范流程, 从而促进各科室更有效地参与院内高钾血症的诊疗以及慢性高钾血症的长期管理, 提高全院高钾血症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手术后第一天补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后第一天补钾问题的探讨吴聿洪一般认为,外伤或手术后,钾虽处于负平衡状态,但血钾并不降低,甚至还稍高于正常。因钾离子大量从细胞内进入细胞外液,尚未被肾脏排出。此时如给予大量钾,可使血钾过高而出现中毒现象[1]。因此,临床医师于术后第一天一般不给患者...  相似文献   

9.
身体中钾总量的98%在细胞内液,2%在细胞外液。血钾只代表在细胞外液的浓度。临床没有办法测定细胞内液中钾的浓度。正常人血钾浓度为3.5~5.5mmol/L,低于3.5mmol/L 即为低钾血症。血钾受身体钾总量的影响。后者又受出入量的影响。身体的钾来自食物,从消化道吸收,几乎完全由肾脏排出,粪便和汗液中含钾很少。肾脏保留钾的能力很差,停止入钾后最初几天肾脏照样每日排出钾40mmol/L,以后至少每日排出10mmol/L,2周内机体就缺钾。所以完全靠静脉补液维持营养的病人必须从补液中给钾。  相似文献   

10.
餐前餐后采血对血钾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餐前餐后采血对血钾值的影响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内科蔡再同钾是生命必需的矿物质之一,人体中血清钾的高低对机体的影响较大,尤其对心肌收缩运动的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血清钾的浓度过高对心肌有抑制作用。如钾浓度增加三倍时可使心脏停跳在舒张期,血清钾浓度过低则常...  相似文献   

11.
高钾血症是原位肝移植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而新肝再灌注即刻血钾可高达7-8mmol/L以上,尤其在病人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临床表现更凶险,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跳骤停。因此,防治再灌注后高钾血症对于肝移植麻醉管理尤为重要。胰岛素复合葡萄糖能降低健康人和肾衰病人的血钾水平,但肝功能失代偿的病人常有“胰岛素抵抗”,而且胰岛素能否控制新肝再灌注后的高钾血症尚无定论。本研究拟通过观察无肝期预先应用胰岛素和葡萄糖对新肝再灌注后血钾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钾血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重要合并症之一,严重高钾血症可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对非终末期肾衰竭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合并高钾血症的临床分析,旨在提高认识,加强对非终末期肾衰竭CKD患者血钾的管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血钾紊乱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简称MH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时甚至危及生命。MHD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病率约为10%,高钾血症相关死亡率大约为每年3.1/1000,约1/4患者因高钾血症需要紧急救治。而MHD患者也常并发低钾血症,但却很少得到关注。低钾MH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长期影响也少见报道。研究发现钾缺乏对高血压发病及相关死亡有重要影响。还有研究发现钾的摄取量与患者收缩期及舒张期血压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嗜铬细胞瘤又称儿茶酚胺症,是肾上腺髓质的一种肿瘤.由于具有分泌功能,促使体内产生过多的儿茶酚胺,导致高血钾及肾上腺髓质机能亢进的一系列症状.其症状以血压升高为主,代谢紊乱,葡萄糖耐量低.  相似文献   

15.
对40只家兔于术中进行补钾观察,探讨了围术期钾代谢的动态变化与不同浓度含钾液对血钾的影响。结果表明,围术期是低钾发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给予适应补钾有助于纠正低钾,改善机体缺钾现象,但过多补钾则不宜。围术期补钾浓度以含钾20 ̄25mmol/L的平衡液10ml·kg^-1·h^-1的速度输入为宜,达到或超过50mmol/L将有引起高钾血症的危险。围术期低钾还与钾向骨骼肌与肝细胞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5·12汶川地震挤压伤患者高钾血症的救治情况、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更好地指导类似灾害事件的救治工作.[方法]地震发生后1周内,本院收治挤压伤患者66例,根据患者伤情分3组:(1)单纯挤压伤,无挤压综合征;(2)挤压综合征,血钾浓度正常;(3)挤压综合征,高钾血症.针对性给予补液、利尿及碱化尿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血液透析、防治感染及支持治疗.探讨挤压时间、挤压部位与高钾血症发生的关系.[结果]66例患者中49例发生了挤压综合征,39例患者合并高钾血症.随着受累肢体的增加和受压时间的延长,患者发生挤压综合征、高钾血症的风险显著上升.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全部高钾血症患者均在入院后1 d内得以控制,3 d内完全纠正高钾.截止至2008年11月28日,66例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灾害现场救治时,通过患者挤压时间及受累部位可以迅速判断患者伤情,预测挤压综合征、高钾血症的发生,尽早采取措施.对于挤压综合征、高钾血症的治疗,应及时快速补液、利尿及碱化尿液、血液透析,适时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截肢或关节离断,遵循抢救生命、挽留肢体、促进康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高钾血症是临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可引起乏力、痉挛、肌肉抽搐、心电图改变等,严重可至心律紊乱、猝死。肾脏是K +排泄的主要器官,高钾血症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很少发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在透析间期常出现高钾血症,可出现严重并发症。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对高钾血症的研究进展,先简要回顾正常血钾的调节过程,然后...  相似文献   

18.
1952年Simpson等从肾上腺皮质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了具有保钠排钾活性的醛固酮。195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Conn收治了1例有7年间歇性肌肉麻痹和手足抽搐交替症状,伴有尿频和夜尿增多,并有4年高血压病史,实验室检查发现低血钾、高血钠,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怀疑系。肾上腺保钠排钾的激素醛固酮分泌增多所致。血、尿醛固酮的测定证实了患者体内醛固酮活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9.
小儿腹部手术后,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代谢,传统观念认为手术中大量组织细胞破坏、库存血输入等因素可使血清钾升高,强调术后3日内不补钾,以免发生高钾血症。自1998年4月—2003年3月,我们监测手术患儿术前、术后血清钾,观察血钾的变化规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尿毒症患者高血铝引起多系统损害。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骨骼和红细胞。通常高血铝是透析液浓度过高引起,少数认为铝基质与磷酸盐的络合。此外,胃肠渗透性增加、甲旁亢和其它微量元素的失调。尿毒症病人对铝中毒的五种主要预防、治疗探讨:1)透析液铝减至最低浓度。2)不断地测定病人血浆铝含量。3)使用铝和磷酸的络合剂。4)用去铁草酰胺试验(去铁敏DFO)测定高血铝出现临床症状之前。5)应用DFO调整和去除高血铝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164例病人经过常规透析治疗。其中124例醋酸盐血透(HD),10例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