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农本草经》云:"药有君臣佐使,子母兄弟……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时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显然,这里七情是作为药物配伍原则提出来的,其内容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恶、相畏、相反、相杀七方面。  相似文献   

2.
“药对”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的“七情和合”理论始于《神农本草经》。经文曰 :药“有单行者 ,有相须者 ,有相使者 ,有相畏者 ,有相恶者 ,有相反者 ,有相杀者 ,凡此七情 ,和合视之 ,当用相须 ,相使者良 ,勿用相恶 ,相反者 ,若有毒宜制 ,可用相畏、相杀者 ,不尔 ,勿合用也”。前人根据长时期观察积累的实践经验 ,认为除单行外 ,药物的相须、相使、相畏、相杀作用是有利的积极的一面 ,是医生经常配伍使用的 ,而相反、相恶是不利的、会发生毒副作用的一面 ,应当作为配伍禁忌 ,这不仅是临床医生必不可违的 ,也告诫我们药剂人员对处方有相反、相恶者不要轻易配方 ,这一原…  相似文献   

3.
中药配伍 ,是中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 ,也是基本形式。它是中药向方剂过渡的一个桥梁 ,中药配伍之后 ,再确定恰当的剂量和剂型 ,既成为方剂。中药配伍应用 ,可以适应复杂的病情 ,或者增强药物的作用 ,改变药物的作用方向 ,还可以减轻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中药“七情”配伍理论的记载 ,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序例云 :“药……有单行者 ,有相须者 ,有相使者 ,有相畏者 ,有相恶者 ,有相反者 ,有相杀者。凡此七情 ,合和视之。”并曰 :“当用相须相使者良 ,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 ,可用相畏相杀者 ,不尔 ,勿合用也。”至今 ,现行“中药…  相似文献   

4.
握瑜 《家庭中医药》2006,13(10):15-16
三、相杀、相畏、相恶 最有争议的是对相杀、相畏、相恶配伍的认识。这三类配伍都属于制约性配伍,但如何制约甲制约什么?历代医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不统一。《神农本草经》将前二者并提:“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就是说相杀相畏的配伍可以使药物的毒性受到制约之意,如“半夏有毒,用之必须生姜,此是取其所畏,以相制耳”。  相似文献   

5.
<正> 配伍是中医用药的特色之一。由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经配伍组成的复方,呈现的已不再是单味药物的独特性能,也不仅是各药性效相加之和。正如徐灵胎所说:复方“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医学源流论》)。说明药物间客观存在一定的配伍关系。《神农本草经》最早将药物的配伍关系总结为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六种,连同单行的用药形式,合称为药性“七情”。同时还明确提出:“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  相似文献   

6.
试论药对的配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宪龄 《河南中医》2002,22(2):64-65
药对配伍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内容 ,千百年来 ,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早在《内经》中就有制半夏配秫米治失眠 ,乌贼骨配茹 治血枯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一书更是从不同角度对两药配伍进行了论述 ,并将之归纳于“七情和合”中。《神农本草·名例》即言药“有单行者 ,有相须者 ,有相使者 ,有相畏者 ,有相恶者 ,有相反者 ,有相杀者 ,凡此七情 ,合和视之 ;当用相须、相使者良 ,勿用相恶、相反者 ;若有毒宜制 ,可用相畏、相杀者 ,不尔 ,勿合用也。”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药对的内容 ,并有著述传世 ,春秋战国时代有《雷公药对》四卷 ,北齐医家徐…  相似文献   

7.
中药“七情”出《神农本草》至今被公认为药物配伍关系的总结,极少有人提出异议。而笔者未敢盲从,尤对相畏、相杀更有难解之处,故提出自己的拙见,以供商榷。所谓“相畏、“相杀”,《本草纲目》中记:“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杀者,制  相似文献   

8.
传统中药减毒配伍理论主要是七情和君臣佐使.七情中相畏相杀是两味药之间最基本的减毒配伍形式;君臣佐使理论中佐制药是复方配伍减毒的核心,也是相畏相杀的具体运用和扩展.早在相畏相杀和佐制配伍中即蕴含将不同性质类别的中药配伍以减毒,即"异类相制"的思想,"异类相制"在相畏相杀和佐制基础上提炼而来,是对传统中药减毒配伍理论的进一...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在中药炮制学上强调“相畏”与“相杀”,即是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其它有害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抑制或消除。如生半夏有毒性,可以用生姜来消除它的毒性,制成姜半夏;防风能解砒霜毒,绿豆能减轻巴豆毒性等。所谓“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笔者积数年学习与工作经验浅析如下。1.如药的成份极其复杂,有效成份和有毒成份同时存在,故以一些药物必须经过炮制后才能应用,使有毒成份消除减少,这也属于“相畏”、“相杀”配伍。即李时珍云“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2.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中药因配伍不同,也…  相似文献   

10.
漫谈中药配伍李风琪张子英山东省东明县医院(274500)关键词:中药/配伍临床为了提高疗效,减少和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就必须对药物的相互作用即中药的配伍问题加以研究。《神农本草经》就有关于七情的记载,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配伍原...  相似文献   

11.
中药七情配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七情配伍探析周祯祥,柯新桥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将用药的基本情况总结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即为"七情"。其中单行是指单味药物治病,"不与诸药共剂"(《本草蒙筌》),故不屈配伍的内容。其余六者,都是说明药物配伍关系的...  相似文献   

12.
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的实践中,将用药的基本情况总结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为七个方面,即为七情,其中单行是指单味药物治病,不与诸药共剂,故不属配伍的内容,其余六者,都说明有药物配伍关系的,是临床遗药组方必须遵循的原则。本文拟就中药七情配伍的有关内容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伤寒杂病论》麻黄煎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瑞震 《河南中医》2009,29(10):937-940
《伤寒杂病论》之用麻黄,其先煎与否,非常灵活机动,要视病情、体质和用量大小及其配伍情况而定。一般而言:欲大汗猛汗者,则不必先煎去沫;欲缓发慢散,务去邪以尽者,必当先煎去沫;体质弱或用量小者,必须先煎去沫;而体质壮实,用量较大者,则勿须先煎去沫;配伍单纯,不相互牵制者,应予先煎去沫;而配伍复杂,有相畏、相杀、相恶者,则不必先煎去沫。  相似文献   

14.
浅析茯苓与桂枝药对在仲景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仲景方中药对的使用,是仲景常用的一种特定药物组配和方剂组成.药对即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的配伍组合,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由经验积累而逐步形成的.<神农本草经>提出"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中药的相互作用与配伍变化杨国珍①祖国医学在长期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把药物的组成与配伍概括为:单行、相须、相使、相恶、相畏、相杀、相反七种形式。药物配伍后,有的可相互促进提高疗效,有的可以相互抑制,降低某些不良反应,也有的可能降低疗效或发生较大的副作...  相似文献   

16.
李保杰  于小五  王宏彬 《光明中医》2009,24(10):1986-1986
中药的配伍是指有目的的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为"七情"."七情"的提法首见于<神农本草经>[1].其序例云:"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其中首先谈到"单行".  相似文献   

17.
在中药药性理论中,载有七情配伍的内容。七情配伍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对其中的“单行”,自古至今有不同的看法,且分  相似文献   

18.
从药理实验看中药配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有单行、相须、相使、相恶、相畏、相杀、相反等作为配伍依据.用现代药理学观点来看,这些配伍法度是否有其道理,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临床应用中药治疗疾病,除了单味使用一即“单方不用辅”外,更多见的是将药物配伍起来应用,或取“相须”“相使”或取“相杀”“相畏”。相须相使可以使药物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相杀相畏能减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及其它有害作用,以利于保护机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及医疗实践中,总结出许多临床物配伍的宝贵经验,这是需要我们很好地继承与发扬的。一味中药大都具备多种药效,而这多种药效,常常因为配伍不同的药物而使某一方面的药效有所加强,使另一方面药效受到抑制或减弱,以至消除。因此,临床应用中药  相似文献   

20.
对中药十八反原始及存弃的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沿革影响清·张隐庵说:“药之相须相使、相恶相反,出北齐徐之才《药对》、非上古之论也。”此说不符史实。就现存文献考察,最早记载药物配伍关系的,是《神农本草经》。原著虽已早佚,但据清代孙星衍等所辑《本经》看,则不仅有药物配伍禁忌理论,而且还有配伍禁忌的具体内容。如《本经·卷三》云:“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时(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并在同卷《附诸药制使》下,援引宋·唐慎微的“《本经》相使,正(止)各一种,冀以《药对》参之,乃有两三”语后,分别列出了“甘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