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肠痈 某女,40岁.腹痛始于上腹部,随即转移至右下腹天枢穴附近,呈持续性隐痛,故就诊于西医门诊.查血WBC16×109/L,N0.90.诊为急性阑尾炎.予青霉素800万u、甲硝唑250ml,连用3d,症状不减,大便4d未行,故求治于中医门诊. 相似文献
2.
1 中风 患某,男性,68岁,农民,1998年7月25日就诊。家属诉其原有头晕史多年,一直未予治疗。5d前午餐时突感右手无力,右腿疲软,同时言语含混不清,随后病情日渐加重,右侧手脚不能动弹。就诊前1d出现昏迷不醒,小便自遗。刻诊:神识昏迷,颜面潮红,呼吸气粗,喉间痰鸣,牙关紧闭,口角歪斜,躁动不安,大便5d未解,苔黄腻,脉弦滑数。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Ⅰ级,测血压26.7/16.8kPa。四诊合参为中风阳闭,乃肝风痰火夹瘀上逆犯脑,腑气闭塞。急予安宫牛黄丸1粒,水化灌服,每日1次,并予通腑泄热、豁痰开窍法治疗。处方:生大黄… 相似文献
3.
泻下通腑法救治中风急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素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6,10(3):14-14
泻下通腑法救治中风急症广东省番禺市人民医院(511400)徐素红泻下通腑法是中医治疗急症重症的重要方法之一,笔者应用本法治疗中风急症11例,均有舌红、苔黄、脉弦、便秘等证候,分别选用三承气汤加减化裁,以大黄为主药施治,取得满意疗效。周某,男,55岁,... 相似文献
4.
通腑泻下法,在临床上应用甚为广泛,内、外、妇、儿等科无所不及。无论是内伤杂病,疑难杂症,还是急性热病,危笃之证,用之得宜,不仅疗效满意,甚至可转危为安。笔者在临床上应用颇有心得,兹介绍二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6.
通腑泻下法在喘证急性期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喘证急性期属于内科常见危重症之一,祖国医学认为多是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所致。笔者在中医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不通则肺气不降”的指导下,借鉴“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的经验,运用通腑泻下法治疗急性期喘证,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腑法是指通过通下大便而祛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中长期应用本法治疗小儿急症,体会到本法用治一些急危重症,多可获得较好疗效。兹介绍如下。1 中毒性肠麻痹在儿科感染性疾病的急危重症中,晚期常可引起中毒性肠麻痹。例如中毒型菌痢、出血性肠炎、肠伤寒、败血症、乙脑、流脑等引起感染性休克至晚期,临床多出现腹胀如鼓,青筋暴露,肠鸣音消失,呼吸困难等,临床以常规的西医综合疗法抢救,疗效欠佳,死亡率较高。我们借鉴《串雅外编》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拟方:麝香0.5g,冰片1g,大黄6g,芒硝15g,五灵脂9g,田螺7枚,共捣烂如泥,敷于脐部,3~4小时后常 相似文献
8.
通腑法,是指通导腑气,泻下大便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应用甚广,若用之得法,常收良效。笔者就数十年临床治疗体会,应用通腑法治疗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之心得,简介如下,以飨同道。1 1 急性胆囊炎,通腑泄浊痛自安 急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疾病,发病年龄以中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常突然发作。以后胁下疼痛、寒战、发热、恶心、呕吐为主要临 相似文献
9.
喘证急性期属于内科常见危重症之一,祖国医学认为多是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所致。笔者在中医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不通则肺气不降”的指导下,借鉴“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的经验,运用通腑泻下法治疗急性期喘证,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正> 泻下通腑法,一般认为主要用于阳明腑实,燥屎内结之症。由于在一些中医文献中有禁用下法治疗中风的说法,所以至今仍有医者对下法在本病中应用心有余悸。但在临床中发现,在中风急性期中腑气壅滞现象普遍存在,且较为突出,用其它方法往往疗效不佳。受“六脏以通为用”和“降气便是降火”的古训启发,笔者在中风急性期运用泻下通腑法,每获良效值得一议。 相似文献
12.
通腑法具有泻下大便,逐除实邪的作用,是一种专事攻邪的治疗方法。在急症中运用,往往能攻邪治急,保护正气,取得较好的疗效。现选3例,报道如下: (一)肺心病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临床中以通腑泻下法治疗急症 ,疗效颇佳。现举验案数例如下。1 脑血栓形成 周某 ,男 ,63岁 ,1 998年 6月 1 1日诊。以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语言不利 ,神昏 1天入院。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5年余。 1周前因劳累自觉头晕 ,右侧肢体麻木 ,未予重视。发病前一天有生气诱因 ,第 2天晨起则右侧肢体活动失灵 ,语言不利 ,神志恍惚 ,口角歪斜 ,口气臭秽 ,面赤气粗 ,喉间痰鸣。5天未解大便 ,小便不通 ,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数。既往有便秘病史 ,BP2 5/ 1 4 k Pa,神志不清 ,精神差 ,左侧鼻唇沟变浅 ,颈软 ,两肺 (- ) ,心率 86次 /分 ,心界稍向右… 相似文献
14.
陈国凯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22(6):9-10
通腑法首见于《中藏经》,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法,与八法中的下法有意义相同之处.《内经》云:"其在下者,引而竭之".下法适用于实热内结,水饮停滞,瘀血留着,虫积等里实证,由于证型和所用药物不同而分寒下,温下,润下和峻下等.如今之通腑法是在其基础上扩大用途,并非等同于下法. 相似文献
15.
1有机磷农药中毒王某,女性,54岁,1999年6月18日17:00以有机磷农药中毒收住入院。患者因与丈夫争执动怒,自服“敌敌畏”约150ml,被人发现后送入急诊观察室。诊见神志昏迷,口吐白色粘沫,肢体汗出,肌肉震颤,两瞳孔似针尖样,对光反射迟钝,两肺满布湿罗音;查胆碱酯酶活性2000u/L。诊为有机磷农药中毒,急给清水洗胃及解磷定、阿托品等解毒药物;中医辨证属浊邪中阻、蒙蔽清窍,急取生大黄50g,轻煎取汁约100ml,冲入芒硝10g,经洗胃管灌入,约30min后排出秽臭粪便,1h后神志转清,继续治疗5d后痊愈出院。按:有机磷农药中毒属危急重症,死亡率高,其治疗除解… 相似文献
16.
17.
通腑法是祖国医学治疗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前人的经验,我们运用清热通腑,行气通腑,活血通腑,温里通腑等法治疗多种外科急症,取得了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1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在祖国医学中属“肠痈”范畴,多因饮食不节,过食油腻生冷或劳累过度,暴急奔走或... 相似文献
18.
通腑泻下法为主治愈中风一例广东省广州市华南缝纫机零件八厂卫生所(510220)邵鉴权[关键词]中风,中经络,通腑泻下法李某,男,31岁,司机。1989年2月27日初诊。病者在10天前,早上起床准备上班时,突然感到左侧肢体麻痹,继则不能活动,当时神志清... 相似文献
19.
通腑泻下法在哮喘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述喘证的条文颇多 ,有麻黄汤证的风寒束肺而喘 ,有小青龙汤证的外寒引动内饮而喘 ,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的表气不固、外邪引动宿疾而喘 ,有麻杏石甘汤证的里热壅滞、肺气不降而喘。在论述里热壅滞、肺气不降的喘证时 ,仲景提出 ,若里热壅滞在肠而致阳明腑实者 ,宜用大承气汤通腑泻下法治喘。经查阅近 10年的临床研究报道 ,鲜有用泻下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发作的报道。究竟《伤寒论》通腑泻下法在治疗哮喘病中的意义如何 ,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中医理论认为 ,哮喘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痰的产生责之于肺不能布散津液 ,… 相似文献
20.
ICU患者通腑泻下法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1月~ 1 999年 6月 ,本院 ICU室采用中医通腑泻下法治疗患者 41 6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ICU室 41 6例患者 ,在病程中出现腹大胀满、呼吸急促、恶心、呕吐、二便秘结、神识昏蒙等可下之证的有 364例 ,其中男 2 0 1例 ,女 1 63例 ;年龄 3~89岁 ;有机磷农药中毒及安眠药中毒 34例 ,脑血管意外 50例 ,高血压脑病 1 4例 ,急性心梗 1 3例 ,呼吸衰竭 50例 ,哮喘持续状态 2 5例 ,癫痫持续状态 1 2例 ,上消化道大出血 38例 ,急性肾衰竭 40例 ,高渗性昏迷 8例 ,感染性休克 37例 ,毒蛇咬伤 1 4例 ,多脏器功能衰竭 1 5例 ,DIC 1 4例。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