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分析牙体牙髓病患者接受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9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期间我院接诊的7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其中12例有牙源性上颌窦炎,另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全部病例分为对照组(行多次法根管治疗,纳入37例)、研究组(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纳入37例),对组间牙齿咀嚼情况、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研究组牙齿咬合力、牙龈指数(GI)、牙龈出血指数(SBI)在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97.29%)优于对照组(78.38%),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改善牙体牙髓病患者牙齿咀嚼功能、临床症状有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炫齿白专业强效牙齿美白剂的使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口腔门诊治疗的牙齿色泽不良患者70例,均采用炫齿白专业强效牙齿美白剂治疗。结果与干预前进行对比,本研究70例患者干预后显效患者39例,有效患者28例,无效患者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71%。本组患者干预前颜色等级评分为(15.31±3.62)分,干预后颜色等级评分为(9.51±2.33)分,干预后患者牙齿颜色发生明显得改变,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炫齿白专业强效牙齿美白剂在临床上使用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牙齿颜色等级,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牙齿病变引起上颌窦炎症已众所周知,相反,上颌窦病变导致牙齿病变报道极少。文章报道5例,男4例,女1例。其中因急性上颌窦炎所致牙齿病变2例,术后性上颌囊肿引起3例。2例上颌窦炎保守治疗未改善,牙齿病变又引起反复继发性上颌窦炎,治疗上颌窦柯-陆氏手术1例,经鼻内窥镜下手术1例。3例术后性囊肿牙齿病变,1例柯-陆氏手术引流,2例经鼻内窥镜下手术引流。5例牙齿病变均发生于上颌第一磨牙或第二磨牙,口内所见牙冠部无病变,出现持续顽固性牙齿和颊部疼痛,病牙叩痛。治疗上5例病牙全部拔除。肉眼所见由急性上颌窦炎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前牙区与前磨牙区根尖囊肿摘除后行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的骨形成情况;方法本次研究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前牙区与前磨牙区根尖囊肿患者为治疗观察对象,对患者先行囊肿摘除术后,再行GBR技术,术后6个月行二期手术,并于8个月行骨再生术,治疗后为期9个月时间随访调查,观察患者牙齿稳定性和变化状况,并对该方式在前牙区与前磨牙区根尖位置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1例存在牙体松动外,其余全部Ⅰ期愈合,Ⅱ期术后2周拍摄X线片,牙齿骨骼结合良好。为期9个月随访,并进行X线片检查,患者牙齿骨吸收量均低于1.2 mm,牙齿恢复状况良好,完成全部治疗过程后总成功率为95.0%,患者骨形成效果明显。结论对患者前牙区与前磨牙区根尖囊肿摘除后,采用GBR技术引导骨再生,利于降低骨吸收程度,保证成骨细胞和相应血管生长,可促使快速形成新骨,对患者的牙齿状况改善明显,已经成为临床中常用治疗方式,具有较高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喉镜或其他金属内窥镜检查中可能对上下颌牙齿产生压力导致牙齿的损伤。其预防措施是在内窥镜检查中常规使用成品牙齿保护器。然而,当所用的保护器与患者牙弓形态并不是完全一致时,就不能达到足够的保护。为此需要制作与个体牙弓相符合的保护器,即用软塑料制作成全牙列咬合垫,厚度为3.81mm,边缘不要压迫牙龈组织,以最小压力加于牙齿上,并且不妨碍内窥镜操作,一个保护器的制作大约要2小时。患者欣然接受准备牙齿保护器所需的额外时间和费用,因为这比牙齿损伤后所做的各种治疗和修复的花费要少得多。在2年中采用专制牙齿保护器,…  相似文献   

6.
喉气管狭窄分期的研究对于比较治疗效果,选择手术方案,预测拔管可能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本回顾了分期方法研究的历史,并对几种主要分期法及其优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1例鼻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前鼻镜或鼻内镜下对所有患者进行揭盖法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3 1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者。结论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方法设治疗组108例,对照组108例,治疗组用中医清热养阴法治疗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常规抗菌药物及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15%。对照组总有效率89.81%。结论清热养阴法提高了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微波组织凝固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微波组织凝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我们用微波组织凝固法治疗我科在1998-2000年间收治的94例患者。利用微波产生的热能凝固中鼻甲、对应鼻中隔粘膜以及下鼻甲前端等筛前神经支配区域,阻断神经传导,治疗变应性鼻炎。对微波在不同条件下的治疗效果做了仔细的观察。结果 微波的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微波凝固法是一种治疗变应性鼻炎较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arbecue法、Gufoni法联合强迫长时间侧卧位法(FPP)序贯治疗在水平半规管管结石症和壶腹嵴帽结石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0—02—2012—08期间确诊为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弦晕的42例患者,确诊为管结石症者首先行Barbecue法复位,嵴帽结石症患者则先行Gufoni法转换眼震后行Barbecue法复位。对无效和不能耐受Barbecue复位者联合FPP。结果:42例患者中,首次手法复位成功率为76.2%(32/42)。首次治疗后无效、复发和不能耐受者共16例,经Barbecue复位法和(或)Gufoni法联合FPP序贯治疗后有效率为87.5%(14/16)。结论:Barbecue法、Gufoni法联合FPP序贯法是治疗不能耐受反复Barbecue复位、无效以及复发性水平半规管结石症患者的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顶舌法联合刮舌法对舌系带过短患儿术后舌尖音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50例舌系带过短术后仅有舌尖音发音障碍的患儿(4~8岁)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在常规语音训练的基础上配合顶舌刮舌法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语音训练,分别测试两组患儿在语音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的语音清晰度,比较两组结果。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患儿治疗前的语音清晰度分别约为37.91%、37.69%,治疗后分别为87.69%、72.99%,两组患儿治疗前语音清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6,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语音清晰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且实验组患儿语音清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顶舌法联合刮舌法可以促进舌系带过短患儿术后仅有舌尖音发音障碍患儿语音清晰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夹层法鼓膜成形术治疗鼓膜穿孔53耳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一步探讨夹层法鼓膜成形术治疗鼓膜穿孔的疗效。方法;以夹层法鼓膜成形订治疗53耳鼓膜穿孔,并与同时期行内植法治疗的168耳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夹层法组穿孔愈合率为96.2%,内植法组为85.7%;夹层法组听力恢复明显优于内植法组,且术后咽鼓管功能保持良好,在保持鼓膜前下锐角和锥形方面,夹层法亦优于内植法。结论:夹层法彭膜成形术是治疗鼓膜穿孔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360°滚转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明确在后半规管平面360&#176;旋转患者对治疗典型的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否有效。方法回顾分析了46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其中25例采用三维滚轮360&#176;滚转复位法进行复位治疗,21例采用Epley手法复位治疗,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三维滚轮360。滚转复位法治疗的患者中第一次治疗后有23例患者(92%)治愈,2例患者经过第二次治疗治愈;采用Epley手法复位的患者中第一次治疗后有19例患者(91.5%)治愈,2例患者经过第二次治疗治愈。应用X^2检验(α=0.05,X^2=0.1173,P=0.7319)二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滚轮360&#176;滚转复位法能有效的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其成功率及效果与Epley法一致,且操作简便、舒适度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4.
顾瑞金(1985)报告,变应性鼻炎单用非特异性脱敏疗效极差(16%),临床表明,常规特异性脱敏虽然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因疗程长,患者难以接受,本文对改良快速脱敏法与常规脱敏法,特异加组胺脱敏法和特异脱敏法的疗效进行比较,旨在探讨一种起效快、疗效高、疗程短、方法简便、患者乐于接受的变应性鼻炎治疗方案。现将在我院门诊坚持脱敏治疗1年以上、资料完整的16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颗粒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 评价颗粒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对1996年7月-1998年6月间治疗的31一半规管性良性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地规管耳右症假说,患者接受1次颗粒复位法治疗。治疗结束2周后复查并评价疗效。结果 21例患者的眩晕和眼一立刻或在1-2周内逐渐消失。6例改善,4例无效。总有效率87.1%。结论 颗粒复位法对大多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有效,推荐作为治疗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对100例BPPV患者行耳石复位法治疗,其中后上半规管型患者80例采用Epley复位法治疗,水平半规管型患者20例采用Barbecue翻滚法治疗,治疗2周后复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80例一次性治愈,10例经2~3次治愈,5例改善,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95/100)。结论 Epley法和Barbecue翻滚法治疗BPPV效果好,操作简单,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剥离法与挤切法相结合实施成人扁桃体手术临床效果。方法 慢性扁桃体炎成人患者238例,130例采用剥离与挤切相结合(治疗组)的手术方法,108例采用传统的剥离法(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原发性出血病例,对照组2例原发性出血病例;两组均无继发性出血病例。结论 采用剥离与挤切相结合的方法切除成人扁桃体,简便易行,术中出血少,术时短,痛苦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的效果。方法 应用Epley管石复位法、Semont管石解脱法及Barbecue翻滚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2例予以治疗。结果 32例中经耳石复位法治愈27例(84.4%),有效 3例(9.4%),复位失败2例(6.3%),后经前庭功能训练治愈。结论 耳石复位法是BPPV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复位失败的患者前庭功能训练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改进灼烙法对慢性扁桃体炎临床及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90例,随访6月评定疗效.治疗前及随访结束时分别检测患者T细胞亚群,评定其变化趋势.结果本组病例总有效率97.78%,治疗后T细胞亚群数明显提高.结论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有效,并可提高患者T细胞亚群数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在临床中应用一次法根管诊治根尖周病和牙髓病的疗效显著。方法本文主要选取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就诊的110例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患者,在采用随机抽选的方法后将这些患者分为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的治疗方法为一次法根管治疗术;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多次法根管治疗术。结果观察组无论是从疼痛评分方面还是在疼痛率方法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时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其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