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抗原CD3+ /CD2 5 + 、CD3+ /HLA DR+ 和CD3+ /CD6 9+ 的表达。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双色免疫荧光标记术对 4 5例老年肺癌患者上述 3种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抗原表达进行检测 ,并与非老年肺癌组、健康老年对照组和老年良性病变组对比。 结果  4 5例老年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3+ /CD2 5 + 、CD3+ /HLA DR+ 和CD3+ /CD6 9+ 表达 (分别为 7 2 4± 1 85、2 8 4 6± 5 39和 7 78± 2 6 3)低于健康老年对照组(分别为 10 35± 2 5 4、37 16± 5 5 1、11 0 2± 2 18)和良性病变组 (分别为 9 5 3± 3 0 2、35 33± 5 2 3、10 6 7± 2 4 5 ) ,P <0 0 1。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对照组和老年良性病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Ⅲ、Ⅳ期 (分别为 7 15± 1 13、2 5 32±5 2 3、7 14± 2 81)和Ⅰ、Ⅱ期 (分别为 8 0 6± 1 2 1、30 2 7± 6 0 5、8 4 3± 2 6 7)表达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中、高分化程度的肺癌患者其表达 (分别为 8 2 3± 1 2 3、34 0 5± 6 6 1、11 2 5± 3 2 2 )明显高于低分化程度的肺癌 (分别为 7 0 2± 1 35、2 5 31± 5 87、5 31± 3 5 7) ,P <0 0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川芎嗪(LTZ)对大鼠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指数生长大鼠脾淋巴细胞与不同浓度的LTZ共培养,用MTT法观察LTZ对大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无菌分离大鼠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以0.25、0.5、1 mmol/L LTZ预培养60 min后,分别加入刀豆蛋白(ConA)继续培养48 h,以抗大鼠CD3和CD71单抗标记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3+CD71+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LTZ呈浓度依赖性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ConA刺激可显著升高CD3+CD71+表达(均P<0.01),1、0.5 mmol/L LTZ可显著抑制ConA刺激下的CD3+CD71+表达(P<0.01) 0.25 mmol/L作用逐渐减弱,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LTZ可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其作用可能与下调T细胞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减少细胞对铁离子摄入有关.  相似文献   

3.
HLA DR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Ⅱ类分子的主要抗原之一 ,CD2 5是细胞膜上的白介素 2受体 (IL 2R) ,CD69是一种早期激活抗原 ,三者均为T淋巴细胞表面的细胞表型 ,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关系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研究 ,以期探讨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临床意义。对象与方法 对象 :肺癌患者 50例 ,均经手术病理和穿刺活检证实。其中男性 33例 ,女性 1 7例。年龄 35~ 76岁 ,平均 (50 0± 3 5)岁。进行手术的有 2 0例 ,化疗的有 30例。有淋巴结转移者 38例 ,无淋巴结转移者 1 2例。组织学分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免疫应答与T淋巴细胞亚群活化的关系.方法 采集18例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应答者、22例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无应答者、10例未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健康对照者全血.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面标志物CD69、CD4、CD8、CD3等进行检测.计算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并经t检验比较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CD69表达的差异.结果 在应答者中,外周血激活型T辅助淋巴细胞(CD69~+ CD4~+ T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而CD69~+ CD8~+ T淋巴细胞数则明显减少.应答者、无应答者、对照者外周血CD69~+ CD4~+ T淋巴细胞分别占CD4~+ T淋巴细胞的(1.81±1.33)%、(0.64±0.48)%和(0.56±0.39)%,应答者分别与无应答者和对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44、3.940,均P<0.01).应答者、无应答者、对照者外周血CD69~+ CD8~+ T淋巴细胞分别占CD8~+ T淋巴细胞的(0.43±0.25)%、(3.05±1.69)%和(3.11±2.41)%,应答者分别与无应答者和对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97、5.944,均P<0.01).应答者、无应答者、对照者CD3~+ CD4~+ T淋巴细胞占CD3~+ 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和CD3~+ CD8~+ T淋巴细胞占CD3~+ 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无应答与Th细胞早期活化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中国健康成人血液淋巴细胞14种表型的正常参考值,为机体免疫状态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参考范围。方法 用Multi TEST四色特异性T淋巴细胞亚群荧光抗体对82例(17~66岁)河南省健康人血液进行荧光标记,FACSCal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样品,Multiset程序获取数据并分析结果。结果 获得了82例健康正常人外周T淋巴细胞14种表型(CD3,CD4^ CD3^ ,CD8^ CD3^ ,CD45RO^ /CD4^ ,CIM5RA^ /CD4^ ,CD45RA^ CD45RO^ /CD4^ ,CD45RO^ /CD8^ ,CD45RA^ /CD8^ ,CD45RA^ CD45RO^ /CD8^ /CD38^ /CD8^ ,HLA-DR^ /CD8^ ,CD38^ HLA-DR^ /CD8^ ,CD62L^ /CD4^ ,CD62L^ CD45RA^ /CD4^ )绝对计数和百分率的均值和标准差。结论 建立了正常人14种免疫表型的正常值范围,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全面反映细胞免疫状况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6.
吴昊  李钰 《内科》2006,1(1)
目的观察各型慢性乙肝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变化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量化的实验指标。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BV感染后引起的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共128例T淋巴细胞亚群,并和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各型慢性乙肝病人的CD3 和CD4 T淋巴细胞绝对数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t均>2.100,P均<0.05),CD8 T淋巴细胞在慢活肝病人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t=0.728,P>0.05),慢迁肝和肝硬化患者则显著降低(t=2.043和2.862,P均<0.05),CD4 /CD8 在慢活肝和慢迁肝组显著低于正常人(t=0.216和0.223,P均<0.05),而在肝硬化组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t=1.784,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出现明显异常变化,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了解病情和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7.
霉酚酸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MMF、环磷酰胺(CTX)治疗前后SLE患者血清IL-6、IL-8、NTFα、sIL-2R、ANA、A-dsDNA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MMF、CTX对造血系统、肝脏、肾脏功能的影响。结果 SLE患者经MMF治疗3个月后血清IL-6、IL-8、TNF-α、sIL-2R、ANA、A-dsDNA水平显著下降,CD3^ 、CD4^ 、CD4^ 、CD45RA^ 细胞显著增高,CD8^ 、CD4?^ CD45RO^ 、CD86 CD45RA^ 、CD8^ CD45RO^ 细胞显著减少。对造血系统、肝脏、肾脏功能无明显损害。结论 MMF可选择性地抑制T、B淋巴细胞,是一种治疗SLE毒副作用较少的新型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嵌合免疫受体(CIR)用于恶性肿瘤的过继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将已构建好的含人源抗癌胚抗原(CEA)单链抗体(scFv)的嵌合免疫受体CIRZ、CIR1、CIR2、CIR3分别通过电穿孔方法转染人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在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有3种嵌合免疫受体成功表达于T细胞表面,分别为CIR1、CIR2、CIR3,其中CIR3的表达更好。结论 嵌合免疫受体能够在T淋巴细胞的表面有效表达;本研究为CIR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人白细胞-DR抗原的变化,将新鲜的全血或经培养的全血与抗体混合,取有核细胞,加入抗IgG异硫氰酸荧光素和抗IgG藻红蛋白,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CD3抗原阳性细胞无显著改变,CD8抗原阳性细胞和人白细胞-DR抗原阳性细胞显著增高,CD4抗原阳性细胞和CD4/CD8比值显著降低;(2)CD3抗原和DR抗原双阳性细胞和CD4抗原和DR抗原双阳性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A-D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静  周苏明  程蕴琳 《实用老年医学》2007,21(6):378-379,385
目的通过对健康老年人与健康年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和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的比较,探讨HLA-D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与衰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测定20例健康老年人和20例健康年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和CD3、CD4、CD8的水平。结果老年组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稍高于年轻组,但统计学上差异不明显(P>0.05),老年人CD4 T细胞、CD4/CD8低于年轻组,两者之间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或P<0.01)。结论老年组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稍高于年轻组,但功能降低,CD4 T淋巴细胞和CD4/CD8较年轻组下降,是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定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Fas受体的分子数(Fas/T),探讨其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指导作用。方法 36例活动期SLE患者,分别给予泼尼松、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在入院3d内、出院时(平均住院天数为22.6d)和出院后4周复诊时,采集患者外周血,采用Fas定量流式细胞试剂盒荧光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对T淋巴细胞上表达Fas受体分子数(Fas/T)进行检测。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随着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到出院时T细胞表面Fas/T呈明显升高;出院后4剧复诊时T细胞表面Fas/T呈下降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表面Fas/T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l)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治疗前后T细胞表面Fas/T与抗dsDNA抗体、C3和C4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SLE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Fas/T与SLE的活动性呈正相关,可作为一种评价SLE疾病活动性的指标,对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由Fas介导的淋巴细胞凋亡是引起SLE免疫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也是判断狼疮活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D28-T细胞亚群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RA患者45例,取新鲜抗凝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其中15例同时提取关节液单个核细胞( SFMC),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28-T细胞数量及其表面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2 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①与PBMC相比,RA患者SFMC中CD4+CD28+ ICOS+、CD4+CD28-ICOS+、CD8+ CD28+、CD8+ CD28+ ICOS+T细胞明显升高[(36±19)%与(15±8)%,t=-4.234,P<0.01;(2.1±2.2)%与(0.6±1.4)%,t=-3.143,P<0.01;(62±15)%与(47±18)%,t=-2.885,P<0.01;(9±9)%与(3±3)%,t=-2.131,P<0.05];CD8+CD28-T细胞明显降低[(38±15)%与(54±18)%,t=2.975,P<0.01];CD8+ CD28- ICOS+、C1D4+CD28+和CD4+CD28-T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②同一RA患者SFMC与PBMC相比,CD4+CD28+ICOS+、CD8+ CD28+T细胞明显升高[(38±18)%与(16±10)%,t=-4.065,P<0.01;(61±16)%与(41±21)%,t=-2.883,P<0.01];CD8+ CD28-T细胞明显降低[(39±16)%与(59±21)%,t=2.949,P<0.01]。③缓解期与活动期RA患者相比,PBMC中CD4+CD28-、CD8+ CD28-、CD28-ICOS+T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RA患者关节液中CD28-T细胞亚群失衡和ICOS分子表达异常,可能是导致RA关节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测定270例RAU患者(RAU组)和44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RAU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在RAU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CD3单克隆抗体对分离培养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凋亡和自噬及其分泌的代表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p(TGF—β)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尼龙棉柱法分离32例哮喘患者(哮喘组)及30名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磁性细胞分离器分离得到CD4+CD25+T细胞,分别利用电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检测抗CD3单克隆抗体干预72h的细胞凋亡率、自噬率。用EI,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GF-β的水平。结果抗CD3单克隆抗体干预72h后两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凋亡率、自噬率及TGF-β均增加(P值均〈0.01),但哮喘组凋亡率、自噬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1);两组间 TGF-β水平无显著差异(P〉0.01)。哮喘组外周虹CD4+CD25+T调节细胞在CD3单克隆抗体的干预下自噬与TGF-β的分泌呈显著负相关(r=-0.38,P〈0.01)。结论抗CD3单克隆抗体可促进CD4+CD25+T细胞凋亡和自噬及TGF-β分泌。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记忆性(CD4^+CD45RO^+)T淋巴细胞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分离出支气管哮喘病人及健康对照的CD4^+CD45RO^+T淋巴细胞亚群,并将其与各自的B淋巴细胞共同培养,设定刺激组(美洲商陆有丝分裂原)及非刺激组,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gE的含量。结果 哮喘病人自然状态的CD4^+CD45RO^+T淋巴细胞对B淋巴细胞产生IgE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有接受美洲商陆有丝分裂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乙醇注射对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效应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PEI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的肝细胞癌患者各24例。PEI组进行经皮乙醇注射治疗,于术前、术后第4周、术后第8周取外周血,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检测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 PEI治疗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和肿瘤体积均低于对照组,CD4+百分比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乙醇注射是治疗肝细胞癌安全、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改善肝细胞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目的 探讨恶性疟原虫抗原对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法 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体外分别用恶性疟原虫 (P. f) 抗原 (5 μg/ml) 和正常红细胞 (nRBC) 抗原 (5 μg/ml) 进行刺激, 同时给予IL?2维持细 胞增殖, 另外设立只加IL?2的阴性对照组进行培养。培养12 d时, 刺激组细胞再用对应的抗原刺激20 h, 用流式细胞仪 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分泌IL?4和IFN?γ的情况, 并用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 (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 suc? cinimidyl ester, CFSE) 标记法检测T细胞增殖反应。结果 结果 健康人PBMC经P. f抗原刺激扩增后CD4+ T细胞的增殖指数 (PI) 明显高于nRBC抗原刺激组和阴性对照组 (P均<0.05), 但3组γδ T的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 f抗原组 分泌IL?4的CD4+ T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nRBC抗原组和阴性对照组 (P均<0.05), 但3组分泌IFN?γ的CD4+ T细胞百分 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结论 P. f抗原在体外可刺激健康人外周血CD4+ T细胞增殖活化, 后者通过优先分泌 IL?4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CD40配体(CD40L)、血小板P选择素(CD62P)在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分离哮喘患者的血小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前后血小板源性CD40L、CD62P的表达,并与健康人比较。同步测定所有受试者的肺功能,分析与CD40L、CD62P表达的关系。结果①哮喘急性发作组(n=37)、哮喘缓解组(n=22)、健康对照组(n=13)血小板源性CD40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1±7.3)%、(5.2±3.1)%、(4.1±2.2)%,CD62P分别为(46.0±11.1)%、(12.6±4.8)%(、10.0±2.7)%;ADP诱导20分钟后CD40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7±7.6)%(、20.1±5.6)%(、25.4±12.8)%,CD62P分别为(45.5±11.4)%、(45.5±10.5)%(、43.2±15.4)%。与健康对照组、哮喘缓解组相比,哮喘急性发作组CD40L、CD62P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ADP诱导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健康对照组血小板源性CD40L、CD62P的表达在ADP诱导20min时达到最高水平,且CD40L、CD62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③哮喘急性发作组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占FVC百分比(FEV1%)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哮喘患者血小板源性CD40L和CD62P的表达水平与其肺功能成负相关(P<0.05)。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存在外周血血小板源性CD40L、CD62P的表达增高,表达水平与其肺功能成负相关,血小板源性CD40L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霉酚酸对内皮素-1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增殖、收缩和迁移的影响,探讨霉酚酸酯对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划痕实验、Millicell培养小室及测微尺计量的方法观察霉酚酸对内皮素-1诱导PASMCs增殖、迁移和收缩的影响,并了解鸟嘌呤对霉酚酸抑制PASMCs增殖的逆转作用.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内皮素-1组相比,低浓度霉酚酸组平滑肌细胞增殖降低[吸光度(A)值:0.348±0.036与0.447±0.013,t=6.357,P=0.000];高浓度MPA组进一步降低.与低浓度霉酚酸组相比,霉酚酸加鸟嘌呤组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所增加(A值:0.390±0.018与0.348±0.036,t=2.573,P=0.028).霉酚酸组细胞平均迁移距离较内皮素-1组缩短,霉酚酸组平均迁移细胞数较内皮素-1组减少,霉酚酸组平均细胞长度长于内皮素-1组.结论 霉酚酸具有抑制内皮素-1诱导的PASMCs增殖、迁移和收缩的作用,外源性鸟嘌呤可部分逆转霉酚酸抑制PASMCs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