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淑杰  王瑞兰程军 《现代护理》2007,13(26):2542-2543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在静脉麻醉下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对10例癫痫患者DSA进行.结果 10例患者成功完成DSA.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结论 加强病情监测,术后正确处理并预防并发症,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血管疾病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的结果,探讨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65例脑血管病患者DSA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观察病症与血管病变的关系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结果 65例DSA检查结果显示:颅内外血管异常58例,阳性检出率为89.23%;其中穿刺部位血肿、皮下出血1例、血管痉挛1例、癫痫样发作1例、小脑梗死1例.结论 DSA检查在脑血管的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项有创但相对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DSA)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124例DSA术后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制定相应的观察项目和护理措施.结果经精心护理,全部痊愈出院.结论术后护理是DSA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动脉导管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例施行DSA动脉导管溶栓术的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血管再通16例,未通4例,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3例,穿刺伤口出血1例,未有1例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对施行DSA动脉导管溶栓术患者术后进行严密周到的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i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60例拟行DSA患者实施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160例患者造影成功率为100%,且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DSA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明显提高造影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将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术后患者2种压迫止血方法 做对比,观察其止血效果(卧床时间)及不良反应(腰背部酸痛、尿潴留、穿刺处皮下渗血、血肿等并发症).方法 将125例DSA术后患者分为动脉压迫止血器60例为观察组,使用传统绷带或自粘弹力绷带法65例为对照组,分为不同时间不同制动方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6~8 h,解除压迫后患者主诉腰背部酸痛0例、尿潴留0例、穿刺处皮下渗血2例、血肿0例,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12~24 h,解除压迫患者主诉腰背部酸痛48例、尿潴留16例、穿刺处皮下渗血10例、血肿5例,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压迫止血器在DSA术后使用效果良好,深受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97例额叶癫痫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97例确诊为额叶癫痫的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常规检查与SPECT、长程视频脑电图(Video-EEG)监测等特殊检查;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是否发生颅内出血、颅内感染、偏瘫、失语等并发症.结果 14例患者术后出现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一过性偏瘫7例,癫痫持续状态1例,颅内感染1例,缄默1例,抗癫痫药物过量1例,严重高颅压1例,经对症治疗护理后均恢复;遗留偏瘫1例,未能恢复.结论 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额叶癫痫患者的术后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ICU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在显微镜下经前颞叶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并分析150例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过,总结此类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癫痫发作完全消失103例,癫痫发作减少75%以上35例,癫痫发作减少50%以上7例,无改善5例。10例术后出现心理障碍,其中8例表现为抑郁,2例呈烦躁状态,经心理护理后恢复良好;13例术后出现癫痫发作,及时得到控制;4例精神障碍患者出现攻击行为,出院时恢复正常;2例不全性失语患者改善明显。结论:注重术后心理护理,对术后较特异并发症(癫痫发作、精神障碍、语言障碍)进行相应护理及强调抗癫痫药的专项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有利于长期控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难治性癫痫患者行颅内电极埋藏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实施颅内电极埋藏术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颅内电极埋藏监测,埋藏电极无移位,颅内无感染,无出血,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完善各项护理准备、仔细观察病情变化,能够避免颅内电极埋藏并发症的发生,为癫痫手术提供准确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相关问题及处理.方法 回顾2003 年1 月至2010 年10 解放军107 医院完成的168 例肝脏移植患者中并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3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68 例原位肝移植患者中30 例并发神经系统并发症(17.8%),28 例并发移植后脑病,2 例并发移植后癫痫.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的并发症高于肝癌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评分)20 分以上患者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的并发症高于APACHE 评分20 分以下的.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存在、免疫抑制药物的毒性、代谢紊乱、感染及其他一些药物等均可能导致肝脏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是取得原位肝移植术后预后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行大脑半球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顽固性癫痫行大脑半球切除术患者给予精心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中有1例行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9例行改良性大脑半球切除。经随访,9例无癫痫发作1,例偶有发作,无一例发生肢体瘫痪。结论:加强顽固性癫痫行大脑半球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缺血患者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结果,探讨术后其并发症预防.[方法]收集92例DSA的结果,分析疾病与血管病变及术中并发症的关系.[结果]92例DSA显示:颅内外血管内斑块形成、血管闭塞、次全闭塞、血管狭窄等72例,阳性检出率78.3%.其中3例术后出现穿刺部位血肿,皮下淤血,1例出现造影剂过敏致可逆性失明.[结论]DSA对于脑血管疾病是一项较为安全、灵敏的检查方法;对脑缺血性事件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判断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124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DSA)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124例DSA术后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制定相应的观察项目和护理措施。结果:经精心护理,全部痊愈出院。结论:术后护理是DSA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联合微创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对10例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DSA检查为阶段性狭窄并行球囊扩张并支架植入介入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护理进行探讨.结果 10例糖尿病足患者通过DSA联合微创介入治疗及密切的护理配合,治疗大动脉3支,即刻复查造影全部成功;中动脉5支,即刻复查造影成功4支;小动脉16支,即刻复查造影成功12支.介入治疗后大、中动脉扩张成功率为87.5%;小动脉扩展成功率为75%;介入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10例患者ABI值与治疗前比较均上升(P<0.05);10例患者中3例出现一过性下肢疼痛反应,所有病例均无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DSA检查可以准确了解血管狭窄部位及程度,DSA联合微创介入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狭窄引起的下肢血供障碍,从护理方面予以密切的配合对减少该治疗方法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脑电图功能磁共振l司步联合的方法,用于局灶性癫痫患者的术前定位.方法 11例局灶性癫痫患者,术前行脑电图功能磁共振同步联合检查,观察癫痫发作间期,痫样放电所致的腩活动情况,并结合同步EEG检查结果、术后病理及定期随访的情况对fMRI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0 例(10/11)患者均在颅内原有病灶周围发现明显的 fMRI信号激活区,并与同步EEG检查的痫样放电脑区基本一致.术后病理证实病灶周围存在导致癫痫发作的病理性改变,术后随访证实11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讨论局灶性癫痫间期痫样放电引起的血氧水平依赖性效应可用于癫痫灶的定位,脑电图功能磁共振同步联合的检查技术结合,可用于局灶性癫痫的术前定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DSA)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6例烟雾病DSA术后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观察项目,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经精心护理,6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术后护理是DSA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耐心周到的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安全有效的用药护理,体贴入微的心理护理是DSA术后护理的关键。正确的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安全性,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改良保存自体颅骨修补的方法、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保存自体颅骨、改良保存自体颅骨、高分子聚合材料、钛金属板进行修补的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保存自体颅骨修补45例中:26例皮下积液,4例感染,2癫痫;改良保存自体颅骨修补50例中:12例皮下积液,0例感染,1例癫痫;高分子聚合材料修补30例中:15例皮下积液,10例感染,5例癫痫;钛金属板修补30例中:11例皮下积液,3例感染,4例癫痫。结论:颅骨修补术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手术,术后常有并发症出现,但保存改良自体颅骨修补可减少并发症,获得较好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35例癫痫患者致痫灶切除手术前后头皮脑电图癫痫样波的变化及术后3个月头皮脑电图癫痫样渡和术后3个月内发作与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3年35例癫痫患者致痫灶切除手术前后头皮脑电图癫痫样波的数量及术后发作情况和术后头皮脑电图癫痫样坡数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26例术后头皮脑电图癫痫样放电较术前明显减少或消失(74.3%),9例患者术后头皮脑电图癫痫样波未见明显减少(25.7%).术后3个月内无发作30例(85.7%),其中24例(80%)术后脑电图癫痫样波明显减少或消失,6例(20%)术后头皮脑电图癫痫样渡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3个月内有发作5例(14.3%),其中2例(40%)术后头皮脑电图癫痫样波较术前减少,3例(60%)术后脑电图癫痫样波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癫痫患者致痫灶切除手术可使头皮脑电图癫痫样放电明显减少,术后无发作的患者中头皮脑电图癫痫样放电减少或消失的比例高于术后有发作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49例鞍区肿瘤患者的资料.结果 手术全切除35例,大部分切除12例,术后死亡2例.术后并发症中尿崩症12例,电解质紊乱11例,脑脊液鼻漏4例,癫痫3例,垂体功能低下3例,意识障碍2例.结论 鞍区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是护理重点.了解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术后密切观察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5例围术期合并癫痫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围术期合并癫痫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癫痫发作3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5例患者头部CT检查中3例发现脑梗死病灶,2例无阳性发现;3例术后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出院时无神经系统缺陷,随访3个月~2年,无晚期死亡病例.结论:对于术前即有癫痫病史的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系统检查、制定有效的癫痫发作控制方案,围术期不中断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可有助于患者平稳渡过围术期;对于术后新发癫痫患者,尽早进行头部CT检查,可有助于发现可治疗性脑部病变,针对病变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