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城镇人口中儿童矮小发病率在 2 %左右 ,矮小、厌食、多动症是儿科和儿保门诊的常见病。 1 7年来 ,作者在长江流域长沙、南京等城市对数千例儿童调查摸索 ,包括家族史、体格测量、骨龄测定、胸片和腕片检查和多项生化检查 ,初步认定“少年型甲减”是我国大陆儿童导致矮小的重要原因。根据病儿的临床表现 ,作者提出“少年型甲减”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与预后。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 ,作者提出通过口服甲状腺素片为主的综合疗法 ,经过 2~ 3年 ,病儿身高即可接近或达到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镇人口中儿童矮小发病率在2%左右,矮小、厌食、多动症是儿科和儿保门诊的常见病.17年来,作者在长江流域长沙、南京等城市对数千例儿童调查摸索,包括家族史、体格测量、骨龄测定、胸片和腕片检查和多项生化检查,初步认定"少年型甲减"是我国大陆儿童导致矮小的重要原因.根据病儿的临床表现,作者提出"少年型甲减"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与预后.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作者提出通过口服甲状腺素片为主的综合疗法,经过2~3年,病儿身高即可接近或达到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问:我老伴1994年患甲亢,经服用~(131)碘后痊愈。不料今年又出现便秘、乏力、腹胀、声音低哑等症状,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甲减”。医生让她口服甲状腺片。请问,我老伴患的是“甲减”吗?目前情况是否需要服用甲状腺素片治疗?怎样服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矮小症的病因与治疗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5例儿童矮小症患儿进行生长激素检测及其它辅助检查,并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和其他相关治疗。结果25例矮小症儿童中,生长激素(GH)缺乏性矮小13例,其中2例多垂体激素缺乏,特发性矮小12例,包括2例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家族性矮小2例,宫内发育迟缓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1例,重组生长激素(GH)对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疗效显著,月身高增长1cm,对特发性矮小、家族性矮小、宫内发育迟缓效果满意,甲状腺功能低下者予以甲状腺素片治疗,生长增速。结论儿童矮小原因很多,及时发现病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垂体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特发性矮小症和生长激素缺乏矮小症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行脑垂体MRI检查的矮小症儿童,根据疾病类型分为特发性矮小症组和生长激素缺乏症组,比较两组的垂体大小、上缘形态、垂体信号异常情况。结果 特发性矮小症组的冠状宽径、冠状高径、矢状前后径均高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组,凹陷型占比和垂体信号异常率均低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组(P<0.05)。结论 特发性矮小症和生长激素缺乏矮小症患儿的垂体MRI特点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可根据垂体MRI影像学表现鉴别矮小症类型,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儿童矮小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来矮身材专科就诊的矮小儿童进行分析 ,找出其发出矮小的主要原因 ,旨在指导今后的儿童保健工作 ,减少矮小儿童的发生。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从 1993年 10月~ 1998年 10月到我儿保科矮身材专科就诊的儿童 ,按照WHO推荐的NCHS为参照人群进行评价 ,其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2个标准差之下为矮小症。1.2 方法与内容 每个就诊矮小患者填写矮身材专科病历。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病史询问有母亲妊娠史、孕期用药史、围产期情况 ;婴儿出生体重、身高、有否难产、窒息史、生后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情况、有…  相似文献   

7.
矮小身材儿童全血锌、铜、铁、钙、镁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矮小身材儿童全血锌、铜、铁、钙、镁含量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88例矮小儿童的全血锌、铜、铁、钙、镁含量。结果:矮小儿童的低血锌、低血铜、低血铁、低血钙发生率分别为55.68%、28.41%、51.14%和71.59%,血镁均在正常范围内,未见5种金属元素升高者。低血锌、低血铜、低血铁发生率分别在家族性矮小、GHD、体质性等原因引起的矮小儿中最高,而低血钙率在3组矮小儿间无明显差别。结论:矮小身材儿童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锌、铜、铁、钙缺乏,且低血锌、低血铜、低血铁发生率在不同病因中存在差异,故对矮小儿童要注意适当补充锌、铜、铁、钙等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一些孩子的身高明显较同龄儿童矮小。出现这种情况,家长总认为是生理或遗传的原因。但医学研究证明,情绪不稳定、得不到足够的父母关爱,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称之为“情感缺失性矮小”。  相似文献   

9.
矮小儿童发病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身材矮小的发病因素构成,为矮小儿童的病因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昆明市儿童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矮小儿童,用统一印制的表格登记病史、生长速率、身高、体重、甲状腺功能测定、生长激素(growth hotmone,GH)激发试验、骨龄、头部CT、染色体核型分析、血铅测定等。根据诊断标准,将矮小儿童病因分类。【结果】51例矮小儿童中。GH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ty,GHD)11例,占21.57%;Turner’s综合征6例占11.77%;宫内发育迟缓3例,占5.88%;体质性青春期延迟2例。占3.92%,营养不良性矮小4例,占7.84%;铅中毒8例,占15.69%;原因不明的矮小17例,占33.33%。【结论】51例矮小儿童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原因不明的矮小,其次为GHD。说明下丘脑-垂体-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RH-GH-IGF1)轴仍对儿童矮小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调查8.000名中、小学生中、身高值低于同年龄的同性别组儿童在X—2S以下约占0.63%。50名矮身材学生中的49名作了骨龄检查和发锌测定,29名做了生长激素测定,进行了一般体格检查、第二性征检查,调查出生史、饮食状况、学习成绩。综合评定为家族性矮小者17人,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者3人,属正常生长范围的晚熟儿童28人,1名属生长发育异常儿童需进一步诊断治疗。家族性矮小者骨龄与实际年龄相差一年左右;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者骨龄落后超过一年以上,正常晚熟者骨龄相差不超过2年;生长激素测定属正常范围;以学习成绩估计学生智力情况,大多数学生成绩处于中等水平;19名儿童的发锌测定均值为123ppm,约有10名儿童发锌值低于100ppm以下,经用锌治疗后,除2名家族矮小者外,其余身高达X—2S以内。一名17岁家族性矮小者用激素治疗后有性发育出现。  相似文献   

11.
何玲  邓林 《职业与健康》1999,15(5):45-46
为了探讨微量元素锌、钠、铬与儿童发育的关系,自1992年3月至1998年3月,我们同烟台某医院有关医务人员,共同检测60例发育迟缓儿童和119例健康儿童头发、血清中的锌、铜、铬的含量。为进一步探讨发育迟缓儿童的病因及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1 材料来源 发育迟缓儿童来自山东省烟台某医院门诊患儿。临床检查:个体矮小,与同龄、同性别的健康儿童身高标准相差  相似文献   

12.
X线是诊断儿童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首选检查方法,以往常在透视下动态观察即可明确诊断。由于患儿年龄小表达能力差,就诊时往往产生恐惧感而不能正常合作。使得医生在检查时很难全面观察肺部的X线改变。故临床常要求拍摄胸部平片,以观察异物所在气道内引起的通气障碍和肺部改变X线征象,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资料和依据,为此,作者整理了本院自1986年-2006年间70例儿童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胸部X线平片,根据X线表现,总结并分析了胸部x线在诊断儿童非金属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儿童矮小症是指儿童在生长过程中身高增长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一种疾病。根据国际标准,身高小于同年龄群体中最矮的3%被认为是矮小症的诊断标准。这意味着该儿童的身高低于同年龄群体中的97%的儿童。儿童矮小症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家族遗传、慢性疾病、内分泌问题、营养不良、生长激素缺乏等。每个儿童矮小症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危害程度和影响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4.
衡量儿童是否正常生长,身高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定期测量儿童身高,把矮小儿童及时筛查出来,进行专案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253例生长发育落后的儿童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自1989年12月至1992年9月,到北京市儿童保健所矮小门诊就诊的儿童,按1985年9市城区正常男女童体格的衡量数值进行评价,对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身高均值2个标准差以下的151名矮小儿童和低于均值1~2个标准差,而生长速度减慢的102名生长落后儿童共253例进行分析。建立矮小儿童病例,详细询问病史。对孩子进行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221例身高低于同龄及同性别正常儿童均值减2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数以下儿童进行临床分析。方法统一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各项辅助检查和治疗。结果221例矮小儿童中,生长激素缺乏症75例(33.9%),其中76%(57/75)有难产史,rhGH治疗效果显著;其中体质性生长延迟43例(19.5%)、家族性矮小42例(19%),74%(63/85)有家族史;其中甲状腺功能低下2 l例(9.5%),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矮小儿童中以生长激素缺乏症、体质性生长延迟、家族性矮小等常见,开展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筛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身材矮小儿童睡眠、饮食及行为问题,为矮小症的预防与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110例矮小儿童及正常对照组110例,对受试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生长激素缺乏症62例(56.4%),特发性矮身材48例(43.60%)。矮小男童49人(44.5%),女童61人(55.5%),平均年龄(7.53±2.26)岁。对照组男49人(44.5%),女61人(55.5%),平均年龄(7.33±2.19)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重,目前身高体重及父母身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行为比较过饱响应、进食缓慢、食物喜好、情绪性饮食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层面比较就寝习惯、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焦虑、夜醒、异态睡眠、白天困倦矮小儿童均高于对照组(P<0.05)。行为分析4~5岁矮小组儿童“抑郁”、“体诉”、“社交退缩”、“分裂样”、“攻击”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11岁“抑郁”、“体诉”、“社交退缩”“多动”、“分裂样”、“攻击”、“违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饮食、睡眠及行为问题与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是身材矮小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王豪 《家庭医学》2023,(1):52-53
<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导致全身代谢减低的综合征。按起病年龄分为三型:功能减退始于胎儿或新生儿者称为呆小病;起病于青春发育前儿童者称为幼年型甲减;起病于成年者称为成年型甲减。由于甲状腺本身病变引起的甲减称为原发性甲减,占全部甲减的95%以上;由于下丘脑和垂体病变所致的甲减,称为中枢性甲减或继发性甲减。根据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程度分为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  相似文献   

18.
吴铁牛  肖柏  涂琼 《中国妇幼保健》2023,(19):3748-3752
目的调查赣南地区儿童矮小症发生情况及其病因。方法调查2021年4—10月于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内分泌科、于都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及会昌县人民医院体检的儿童3000例,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计算儿童矮小症检出率,并分析矮小症患儿年龄分布特点、性别分布特点、矮小症病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患矮小症的危险因素。结果3000例就诊儿童中共筛选出180例矮小症,发生率6.00%。180例矮小症患儿病因共10种,排名前3位的病因依次是生长激素神经分泌功能障碍(GHND)(21.11%,38/180)、特发性矮小(18.89%,34/180)、宫内发育迟缓(12.22%,22/180);<5岁13例(7.22%)、6~9岁64例(35.56%)、9~12岁58例(32.22%)、13~16岁45例(25.00%);男性99例(55.00%)、女性81例(45.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GHND、特发性矮小及宫内发育迟缓均为影响矮小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赣南地区儿童矮小症检出率较高,主要病因包括GHND、特发性矮小及宫内发育迟缓。临床需加大儿童早期的生殖激素及体格检查,从根本原因上防治和减少矮小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儿童的身高,改善其长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矮小儿童病因构成及发病情况。方法:对本院矮小病门诊2002年5月~2006年6月就诊的矮小儿童进行相关检查,包括骨龄、内分泌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测定、B超、头颅磁共振、染色体核型分析等,及生长速率监测,以明确病因。结果:来院就诊的240例矮小儿童中,男∶女为1.47∶1,农村∶城市为1.2∶1,确诊生长激素缺乏症(GHD)30例(12.5%),可疑生长激素抵抗(GHI)5例(2.1%),遗传性矮小32例(13.3%),宫内发育迟缓(SCA)23例(9.6%),营养不良性矮小4例(1.7%),体质性生长延迟46例(19.2%),甲状腺功能低下6例(2.5%),Turner综合征3例(1.2%),特发性矮小91例(37.9%)。结论:目前矮小儿童并不少见,已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其中生长激素缺乏、特发性矮小、宫内发育迟滞、甲状腺功能低下仍是较为常见的病因。  相似文献   

20.
矮身材儿童血清锌、铁、铜、钙、镁含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儿童血清锌、铁、铜、钙、镁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测定生长发育迟缓儿血清中锌、铁、铜、钙、镁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儿童比较分析。[结果]矮小儿童组血清锌、铁、铜、钙、镁为(13.0±3.8)、(15.6± 6.2)、(18.0±4.2)、(2141.3±157.6)、(782.6±77.5)μmol/L,除血清铜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外,血清锌、铁、钙、镁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矮小儿童组血清锌、铁、钙低于正常值下限例数的百分率分别为47.1%、 27.5%、39.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高度显著性(P<0.01),矮小儿童组血清铜、血清镁低于正常下限的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锌、铁、钙、镁的含量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对矮小儿童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检测及补充相应的宏量和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