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深圳市南山区2007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和特点,为制定食物中毒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南山区2007年发生的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深圳市南山区2007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0起,中毒91人,无死亡病例;中毒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共9起,中毒人数64人,占总人数的70.33%;中毒季节主要是第3季度,共6起52人,占总人数的57.14%;中毒的责任单位主要是饮食服务业,共6起,中毒49人,占总人数的53.85%.食物中毒主要集中在蛇口区域,共6起.结论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的防控工作,是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2006-2008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对深圳市2006-2008年所有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8年深圳市共发生135起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1 358人,死亡0人;事件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5-10月。致病因素中细菌性食物中毒为99起,植物性13起,化学性为11起,原因不明9起和动物性3起。结论食物中毒事件中,细菌性(尤其是副溶血性弧菌)和四季豆所导致的食物中毒是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加强集体食堂和饮食单位的卫生监督监测是减少食物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深圳市2006~2010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及其分布规律,探讨防止食物中毒发生的对策和措施.方法 对深圳市2006~2010年所有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深圳市2006~2010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85起,中毒人数1 875人,无死亡病例;食物中毒集中发生在5~9月份,共发生133起,占总起数的71.89%;以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发生食物中毒最多,占总起数的80.00%;微生物为主要致病因素,占总起数的74.05%.结论 深圳市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大多集中在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今后食物中毒防治工作重点是加强对食物中毒高发季节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重点是预防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1991~2000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深圳市1991—2000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了解深圳市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及分布特点,以便在今后的卫生监督工作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1资料来源与方法 食物中毒资料来自深圳市1991~2000年食物中毒统计年报表。人口资料由深圳市统计局提供。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2006—2010年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深圳市2006—2010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了解食物中毒发生规律与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2006—2010年食物中毒的发生时间、发生场所、中毒原因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深圳市2006—2010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85起,中毒人数1 875人,无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5-9月份,共发生133起,占总起数的71.89%;以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发生食物中毒最多,占总起数的80.00%;微生物为主要致病因素,占总起数的74.05%。结论应加强食物中毒高发季节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把食物中毒防治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上,并加强食品安全饮食卫生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2010-2012年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深圳市2010-2012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了解食物中毒发生规律与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2010-2012年食物中毒的发生时间、发生场所、中毒原因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深圳市2010-2012年共发生食物中毒54起,中毒人数610人,无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二、三季度,共发生38起,占总起数的70.37%。以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发生食物中毒最多,占总起数的88.89%。微生物为主要致病因素,占总起数的59.26%。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起数最多,占75.0%。结论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应加强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把食物中毒防治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上,并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龙岗区1993~2004年食物中毒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建区十二年来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收集全区1993~2004年上报食物中毒统计报表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年间共上报食物中毒51起,中毒人数2 066人,无死亡;年平均4起,中毒人数172人;12年间全区上报重大食物中毒13起,占25%,中毒人数1 142人,平均每起中毒人数88人,主要发生在1993~1997年。中毒食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占56.9%;农药及微生物是导致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中毒发生场所仍然以集体食堂为主,占总起数的90.2%。结论十二年来龙岗区发生的食物中毒仍以集体食堂发生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主。加强卫生监督和宣传教育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3~2007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孙健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9):3702-3703
[目的]分析深圳市南山区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菌谱、特征,为预防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深圳市南山区2003~2007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样品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5年共274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中依次以副溶血性弧菌(26.3%)、金黄色葡萄球菌(14.2%)、变形杆菌(8.0%)、蜡样芽胞杆菌(2.6%)、沙门氏菌(1.5%)为主要致病菌,发生率最高在第3季度(42.3%). [结论]本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病原菌,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规律性,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桂林市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流行特点,为预防和处理食物中毒事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桂林市2008-2010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资料进行统计,从食物中毒发生的时间、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桂林市共发生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24起,以4-10月为高发期;主要致病菌是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占检出致病菌的41.67%;肛拭子样品检出率最高达30.07%。结论桂林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有着明显的旅游时段及季节性分布特点,卫生监督部门更应在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和旅游旺季里加强对饮食和食品行业的卫生督查和监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衡阳市近两年来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及特征,为控制和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衡阳市2003~2004年食物中毒报表及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年来共发生食物中毒32起,中毒人数1147人,死亡5人。农药及有毒化学物、细菌为主要致病因素,引起食物中毒原因为食物变质及农药污染,集体食堂和家庭为食物中毒高发场所。[结论]加强对农药及有毒化学物的管理,做好预防食物中毒的知识宣传教育,重点做好集体食堂、餐饮业及农村婚、丧、喜宴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邹启荣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493-1494
目的 了解梅州市近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特点,探讨对策.方法 根据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食物中毒检测资料、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2001~2004年,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40起,中毒人数1 167人,死亡人数2人,食物中毒事件有上升趋势.微生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集体食堂是发生食物中毒的主要场所.结论 加强基层检测机构技术力量、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和宣传教育,是预防控制食物中毒的关健.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深圳特区学校集体食堂卫生现状,维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防止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于2000年3~4月对深圳市南山区28所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校的食堂卫生管理状况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深圳市南山区辖区内28所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的食堂。1.2方法采取现场查看、卫生知识提问和填写调查表的方法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卫生管理、基本卫生设施及卫生状况和食具、食品抽检情况。2结果2.1基本情况南山区共有38所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校,在校人数35957人,设…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海口市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防制和有效处理该类食物中毒事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海口市1995~2008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5~2003年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逐年增长,2004~2008年则有减少下降的趋势。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第三季度为高发期。发病场所主要是酒店,其次是学校和单位食堂。主要发病人群为旅客、学生和单位职工。主要致病菌是副溶血性弧菌,占36.8%;变形杆菌,占15.1%。[结论]卫生监督部门应以酒店、学校和单位食堂作为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监控单位。而有效预防副溶血性弧菌和变形杆菌所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张冠峰  林海  曹瞬珊 《职业与健康》2009,25(21):2289-2291
目的分析中山市近5年食物中毒流行特点,为防控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中山市2004--2008年食物中毒流行情况。结果中山市2004--2008年共发生食物中毒69起,中毒人数1532人。该市食物中毒发生以5--10月发生的中毒事件最多,占总发生数的76.8%。中毒发生行业以集体食堂最多,共有41起,占中毒起数的59.4%。中毒的致病因素以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最多,共有21起,占中毒起数的30.5%;变形杆菌次之,有12起,占中毒总数的17.5%。结论近年来,中山市每年均有食物中毒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行业性等特点,集体饮食行业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场所,以夏秋季发病最高。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力度和宣传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2年深圳市食物中毒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深圳市食物中毒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深圳市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15起,中毒病例167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1.28/10万。中毒事件主要集中在5-6月和10-12月,共报告12起(占80.00%),涉及中毒病例132例(占79.04%)。多发生在集体食堂及饮食单位,共13起(占86.67%),涉及161例中毒病例(占96.41%);中毒食品以肉与肉制品、水产品为主,共计7起(占46.67%),涉及110例中毒病例(占65.87%)。中毒原因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6起、99例),以沙门菌食物中毒最多(3起、61例)。结论应加强对市民、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宣教,加大监督、监管力度,提高处置能力,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梁浩  王舟  谭唯  潘柳波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5):1477-1478
目的通过对2001-2005年深圳市食物中毒情况的分析,揭示其分布、原因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各区、镇卫生监督部门上报的食物中毒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学、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05年全市共报告食物中毒146起,从中毒起数看,深圳市食物中毒多发生在集体食堂,占69.2%,中毒人数占70.7%,公共饮食业和家庭次之。而引起食物中毒占首位的食品为肉及肉制品,占39.0%,其次是豆及豆制品和果蔬类。结论提高食物中毒事故的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将深圳市食物中毒的发生控制在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湛江市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预防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湛江市2004-2006年细菌性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湛江市3年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20起,中毒303人.5~8月发生14起、中毒179人;集体食堂10起;中毒食物中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占65.0%;主要原因是原料污染和加工方法不当.副溶血性弧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其次是沙门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结论]加强对集体食堂和重点食物的监督和监测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和食品加工水平是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旺苍县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与规律。方法收集旺苍县2004—2007年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旺苍县2004-2007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7起,中毒人数151人,死亡1人。年均发生中毒4起,起均中毒人数4~5人。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近年中毒场所以农村家庭为主,占58.82%。以住宿制学校的集体食堂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59.60%。沙门菌和有毒野生蕈为主要致病因素。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为肉及卤制品、皮蛋和野生草。结论加强住宿制学校集体食堂的卫生监督监测和农村家庭食物中毒的预防是减少食物是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近几年南宁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预防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8年南宁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监测资料按照中毒发生季节、发生场所、中毒食物种类、中毒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8年南宁市共发生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42起,年均发生1~12起,中毒人数518人,死亡4人,中毒死亡人数占同期食物中毒死亡人数的26.67%;97.62%的中毒为植物性食物中毒;中毒食物主要为四季豆和桐油,共发生16起,占38.1%;中毒发生场所主要在家庭和集体食堂;少年儿童及农民工为高发人群;钩吻及毒蘑菇中毒是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南宁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以少年儿童及农民工为高发人群,集体食堂为高发场所,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宣教,加强卫生监管,以提高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20.
预防控制食物中毒历来是公共卫生重点之一.本文通过对2004年度浙江省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析2004年食物中毒发生发展特点,探讨预防控制食物中毒措施,为明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