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肾阴虚证和肾阳虚证共同的血浆蛋白差异表达进行研究,挖掘肾虚证的本质。方法 对肾阴虚证、肾阳虚证和健康正常人进行蛋白芯片表达谱的比较研究。结果 选取典型肾阴虚证5例、肾阳虚证5例、正常健康人6例进行蛋白芯片检测,与正常健康人对比,获得2组间共同表达上调的差异蛋白BMP-5。结论 肾阴虚、肾阳虚证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差异蛋白,这可能是2者均有肾虚的表现有关,这为探讨肾虚证的发生机制,特别是在蛋白水平的改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肾虚证动物模型一直是中医证候研究的重点,提供与人类疾病类似的肾虚证动物模型,有助于深入研究肾虚证本质及其治疗。近年来建立了不少肾虚证动物模型,然而不同的肾虚证模型特点也不尽相同。对临床常见肾虚证型,从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虚方面进行概述,并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思考,以期为肾虚证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证候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医辨证论治的标准化、客观化是中医研究领域的热点。笔者查阅了近5年来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客观化指标研究相关类文献,从肾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炎症介质、激素水平、盐敏感性、靶器官损害、基因多态性表达等总结了EH中医证型与客观化指标的相关性,如肾功能指标尿微量白蛋白尿阳性多表现为气虚痰浊证,心功能指标左房前后径及左室后壁厚度增高多表现为阴阳两虚证,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与痰湿体质有关,痰湿壅盛证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证型,血清肌酐值升高多表现为肝肾阴虚证等,可见EH中医证型与客观化指标有密切的联系。提出目前中医证型与客观化指标相关性研究的不足,如:缺乏定量研究、缺乏动态观察、采用辨证分型标准不一、对现有指标研究深度不够、缺乏多因素相关性研究等。笔者认为应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规范科研设计,加强动态观察和定量研究,更深入地探讨EH中医证型的本质及规律,量化制定统一的标准,建立完善的辨证方法乃至新的辨证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药理实验方法建立的中医证候模型,已成为研究中医证候实质、阐释中医药治疗疾病机理的有效途径。肾阴虚证模型已成为公认的中医证候模型。近几十年来,研究者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临床观察到动物实验、从功能到形态、从组织器官到细胞蛋白等对肾阴虚证进行了探索。对肾阴虚证的表征和本质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对肾阴虚证模型的建立和评价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肾阴虚模型建立的方法和肾阴虚的现代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求肾阴虚证的客观化诊断指标。方法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选取慢性肾炎和糖尿病的肾阴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IgG、IgM、IgA和补体C3、C4作为指标,对两病种患者间同种指标进行比较,并分别与正常组相对照。结果A、B组与正常组相对照,血清IgM、IgG、C3升高。A、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异病同证下两组对象血清IgM、IgG、IgM、C3、C4状态呈相近变化。上述测定指标可做为肾阴虚证客观诊断指标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性激素水平与肾虚证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探讨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与不同肾虚证型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诊断依据.选择88例肾虚证PMO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肾气虚组37例,肾阴虚组29例,肾阳虚组22例,另设对照组30例,同步检测骨密度、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计算E2/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MO患者骨密度随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依次下降,其中肾阳虚组较对照组和肾气虚组显著下降(P<0.01);PMO不同肾虚证型组骨密度变化均为Ward>Neck>Troch.与对照组比较,不同肾虚证型组T显著升高(P<0.01),性激素T水平的变化按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逐渐升高,而E2、E2/T则逐渐降低;不同肾虚证型组E2、E2/T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表明①PMO患者骨密度随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依次下降,不同肾虚证型组骨密度变化均为Troch>Neck>Ward;②PMO患者性激素T水平的变化按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逐渐升高,而E2、E2/T则逐渐降低;③骨密度和性激素水平反应了肾虚程度,即依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逐渐加重.④骨密度测定值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作为PMO不同肾虚证型的客观评价指标,并为PMO患者不同肾虚证型的治疗效果的观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10年来,随着讲究科学依据的循证医学的蓬勃发展,传统的以经验医学为特点的中医学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引入自己的领域,努力为中医学的诊疗特点寻找科学依据,实现中医学的现代化.于是,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关注着高血压病中医证的本质研究.传统的中医学认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机理,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病常见的证候之一.现代中医学者应用现代医学的手段,探索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的本质,试图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实验诊断指标及其他科学依据.本人收集了近10年来关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现代研究的文章,以反映这一研究的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炎肾阴虚证患者血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肾炎肾阴虚证患者与血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变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激光衍射的方法研究了慢性肾炎肾虚证患者与血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变之间的相关性 ,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 :慢性肾炎肾阴虚与肾阳虚两组血红细胞变形能力均低于正常人 (均 P<0 .0 1 ) ;肾阴虚证与肾阳虚证两组间比较 ,肾阴虚证偏低 ( P<0 .0 1 )。提示 :肾阴虚证与肾阳虚证患者均有红细胞变形能力损伤  相似文献   

9.
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血清T、LH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肾阴虚证、肾气虚证与睾酮(T)、黄体生成激素(LH)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8例PCOS患者辨证分为3组:肾阴虚证组24例,肾气虚证组20例,非肾虚证组14例;另选取正常对照组19例,检测各组患者T、LH水平,比较组间的差异。结果①T水平:肾阴虚证组>肾气虚证组>非肾虚证组>正常对照组;其中肾阴虚证组与其他三组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其他组两两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②血清LH水平、LH/FSH比值:肾气虚证组>肾阴虚证组>非肾虚证组;肾气虚证组与肾阴虚证组、非肾虚证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肾阴虚证组和非肾虚证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水平增高与PCOS肾阴虚证有关;血清LH水平、LH/FSH比值增高与PCOS肾气虚证有关。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丽萍  刘实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601-2602
骨质疏松症以肾虚为本,由于患者体质差异,阴阳盛衰、气化代谢特点不同而呈现出肾虚为主的基本证候:肾精气亏虚、肾阴虚、肾阳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以及瘀血阻络等证。随病情发展,骨质疏松症后期各证均转为肾虚血瘀的本虚标实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中医肾虚证的客观化指标,以有助于阐明该证的病理生理机制,我们用红细胞变形指数(DI)对比观察了正常人与肾虚证患者的异同,以了解肾虚证与红细胞变形性的关系。共观察207例,正常人组156例,平均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医学古今文献资料的研究,将肾虚血瘀证分为肾精不足兼血瘀证、肾气虚兼血瘀证、肾阳虚兼血瘀证、肾阴虚兼血瘀证、肾不纳气兼血瘀证、肾气不固兼血瘀证、肾虚水泛兼血瘀证、肾虚火旺兼血瘀证、肾虚水毒兼血瘀证、肾经寒湿兼血瘀证等,并阐析了以上10个证型的辨证分型,以求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脾肾虚证与生物膜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十余年来 ,脾肾虚证与生物膜关系的研究进展。脾肾虚弱 ,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抗氧化能力减弱 ,膜流动性下降 ,钠泵活力降低 ,认为应以脾肾相关为切入点 ,积极开展脾肾两脏之间的横向比较研究 ,对脾肾虚证的客观化及抗衰老研究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4.
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实质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实质.方法: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中医临床辩证分型为肾阳虚型、肾阴虚型和非肾虚型.采用回归和判别分析法来研究骨密度、血清激素、血生化、血清微量元素、尿生化等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讨其中医证型的实质.结果: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睾酮(T)、血清降钙素(CT)、铜(Cu)值显著降低;肾阴虚组、肾阳虚组骨钙素(BGP)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非肾虚组;CT值于各组之间差别显著,其中非肾虚组CT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肾阴虚组、肾阳虚组CT值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甲状旁腺激素的羧基端片段(PTH-c)值于各组之间差别显著,肾阴虚组、肾阳虚组PTH-c值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非肾虚组,其中肾阳虚组还显著低于肾阴虚组;雌二醇(E2)值于各组差别显著,其中非肾虚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肾阴虚组、肾阳虚组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钙丢失、骨丢失明显加快,而骨形成并没有加快.肾虚与非肾虚划分的生化基础为T和尿钙/肌酐(Ca/Cr);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与骨代谢生化指标有密切相关,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改变是辩证分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461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老年男子症状量表(AMS)评分,同时测定血清中总睾酮(TT)水平。结果在461例患者中,以肝肾阴虚型占比最高(34.49%),其余依次为肾阳亏虚型、肾虚肝郁型、心脾两虚型和其他型。肝肾阴虚型血管舒缩症状积分高于其他证型,而体能症状积分低于其他证型(P<0.05);肾阳亏虚型性功能症状积分高于其他证型,而血管舒缩症状积分低于其他证型(P<0.05);肾虚肝郁型精神心理症状积分高于其他证型(P<0.05)。肾阳亏虚型、心脾两虚型血清总睾酮(TT)水平低于肝肾阴虚型、肾虚肝郁型(P<0.05)。结论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肾阳亏虚为主,各证型临床症状和睾酮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肝肾阴虚型以血管舒缩症状为主,肾阳亏虚型以性功能症状为主,肾虚肝郁型以精神心理症状为主,心脾两虚型体能症状较其他证型有更为严重的趋势;肾阳亏虚型、心脾两虚型血清总睾酮(TT)水平低于肝肾阴虚型和肾虚肝郁型。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已经从临床研究深入到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水平。辨证的客观化研究就是这个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所谓辨证客观化研究实际就是中医"证"本质的研究。《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医"证"的本质呢?因为辨证论治是比较公认的中医学的核心,是中医学的重要精华。中医的"证"和西医的症是不同的概念。中医的"证"是疾病机体整体的、综合性的、动态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西医的症只是疾病机体上出现的某种疾病的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至天癸颗粒治疗肾阴虚黄体功能不健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其对子宫内膜胞饮突及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肾阴虚黄体功能不健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安慰剂治疗,实验组患者行补肾中药(二至天癸颗粒)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阴虚证候积分变化、黄体期血清水平、子宫内膜HB-EGF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肾阴虚证候积分、血清E2及P水平、HB-EGF平均光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至天癸颗粒能明显改善肾阴虚黄体功能不健患者肾虚症状,促进子宫内膜胞饮突完全发育,提高HB-EGF阳性表达,改善肾阴虚黄体功能不健不孕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文献资料的回顾及中医病机的认识,按肾阳虚型、肾阴虚型、肾虚血瘀型、肾虚痰湿型与肾虚痰瘀型5大证型对中药联合针灸治疗PCOS进行了概述,认为中药联合针灸治疗该病疗效较好,但目前临床运用报道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对321例心脑血管病伴高脂血症患者测定了HDL、Ch、TG及血液流变学检测并结合中医辨证分析,结果发现气滞血淤组及痰湿中阻组HDL值低于肝肾阴虚组及肾应组(P<0.05),说明中医各证型中HDL变化有一定病理基础,而ch、TG值虽比肝肾阴虚组及肾虚组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高脂血症中医分型与血脂增高类型及程度无关;气滞血淤组及痰湿中阻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肝肾阴虚组及肾虚组(P<0.05~0.01),说明不同中医分型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病理生理特点,这些特点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和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更年期潮热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规范本病症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在对2006年—2015年近十年发表的涉及更年期潮热的文献资料进行全面检索,在此基础上,选取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涉及到更年期潮热的证候、证素及症状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分析文献139篇。涉及到更年期潮热的规范化证候38个,出现频率达5%以上的证候为: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肾阴阳两虚证、心肾不交证、肾虚肝郁证、阴虚阳亢证、阴阳失调证、阴虚火旺证、营卫不和证、肾虚证、肝郁气滞证;其中病位类证素以肾、肝、心为主,病性类证素以虚为主。结论 "潮热"作为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表现,临床辨证病位多在肾、肝、心,病性以虚为主,临床从主症出发,规范辨证可为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