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评价补肾壮骨方药治疗骨转移癌骨质破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实验使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唑来膦酸组和中药组。假手术组大鼠左后肢胫骨的骨髓腔内注射Hank's液,其余各组则在相同部位接种乳腺癌MRMT-1细胞以制成乳腺癌骨转移模型。次日开始对中药组给予补肾壮骨方药灌胃。唑来膦酸组腹腔内注射唑来膦酸。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去离子水。造模后第19天时观察双足负重差值。对胫骨标本用影像学方法进行评分、测定骨密度(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MC)。结果:中药组和唑来膦酸组双足负重差值与TWL均有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唑来膦酸组影像学评分明显改善(P0.01),BMD升高(P0.01或P0.05),BMC亦有升高趋势。结论:补肾壮骨中药可有效治疗骨转移癌疼痛,减轻骨转移所致的溶骨性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止痛方的镇痛作用及对骨癌痛大鼠热缩足潜伏期(PWTL)、骨质破坏程度、骨密度及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1.92 g/ml)、唑来膦酸组(30 μg/kg)、假手术组、模型组,每组各10只。于大鼠左后肢体注射Walker-256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于造模后第5天开始给药,连续21 d。并于造模后第7、14、21天检测PWTL,于造模后第22天采用X线检查各组大鼠骨质破坏程度及骨密度,并提取大鼠脊髓腰膨大处,采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GFAP和p38 MAPK在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行为学评估提示,造模后7、14、21天,中药组及唑来膦酸组PWTL值均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唑来膦酸组及模型组大鼠胫骨出现不同程度骨质破坏,且大鼠胫骨骨密度及骨矿物质水平均较模型组高(P<0.05)。中药组和唑来膦酸组GFAP mRNA、p-p38 MAPK mRNA及相应的蛋白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益肾活血止痛方的止痛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阻断中枢痛觉敏化MAPK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评价中药外用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实验使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唑来膦酸组和中药组。假手术组大鼠左后肢胫骨的骨髓腔内注射Hank’s液,其余各组则在相同部位接种乳腺癌MRMT-1细胞以制成乳腺癌骨转移模型。次日开始对中药组用3%中药浸剂浸泡后肢。唑来膦酸组腹腔内注射唑来膦酸。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浸泡后肢与去离子水,第21天取材,测定肿瘤体积,对胫骨标本胫骨标本用影像学方法进行评分。用免疫组化法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唑来膦酸组影像学评分改善。中药组肿瘤体积减小(P〈0.05),且与PCNA表达的下降趋势相一致。结论:外用中药可有效抑制骨转移肿瘤灶,减轻骨转移所致的溶骨性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淫羊藿对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大鼠肿瘤生长和骨破坏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分为模型组、淫羊藿组、唑来膦酸组和假手术组4组,前3组将大鼠乳腺癌MRMT-1细胞接种在雌性SD大鼠左侧胫骨骨髓腔内造成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代替瘤细胞。次日给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去离子水,淫羊藿组灌胃淫羊藿水煎剂(相等于生药0.5 g/100 g体重.天),唑来膦酸组皮下给予唑来膦酸。在造模20天后观察von Frey纤维刺激的50%缩足阈(50%PWT)、双足负重差异。第21天取材,测定子宫系数、肿瘤体积、左胫骨放射评分、骨密度(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MC)。结果淫羊藿可使乳腺癌骨转移大鼠50%PWT提高(P<0.05),双足负重差异和肿瘤体积减小,左胫骨放射评分减低,BMD和BMC升高(P<0.01和P<0.05),对于子宫系数的影响不明显。结论淫羊藿能减轻大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的骨破坏和骨痛,同时可以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5.
淫羊藿对乳腺癌骨转移大鼠肿瘤生长和骨破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药淫羊藿对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大鼠肿瘤生长和骨破坏的影响.方法 将32只雌性SD大鼠分为模型组、淫羊藿组、唑来膦酸组和假手术组4组,前3组将大鼠乳腺癌MRMT-1细胞接种在雌性SD大鼠左侧胫骨骨髓腔内造成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代替瘤细胞.次日给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去离子水,淫羊藿组灌胃淫羊藿水煎剂(相等于生药0.5g/100g体重·天),唑来膦酸组皮下给予唑来膦酸.在造模20天后观察von Frey纤维刺激的50%缩足阈(50%PWT)、双足负重差异.第21天取材,测定子宫系数、肿瘤体积、左胫骨放射评分、骨密度(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MC).结果 淫羊藿可使乳腺癌骨转移大鼠50%PWT提高(P<0.05),双足负重差异和肿瘤体积减小.左胫骨放射评分减低,BMD和BMC升高(P<0.01和P<0.05),对于子宫系数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淫羊藿能减轻大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的骨破坏和骨痛,同时可以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淫羊藿、补骨脂和骨碎补3种补肾壮骨中药对大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骨痛和骨质破坏的影响。方法:使用雌性SD大鼠进行实验,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淫羊藿组、补骨脂组、骨碎补组和唑来膦酸组,其中后5组为手术组,在左侧胫骨髓腔内注射MRMT-1大鼠乳腺癌细胞建立大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分别给予对应药物。在造模后第20天观察Von Frey纤维刺激的50%缩足阈(50%PWT)及双足负重差异以显示疼痛行为。第21天取材,测定肿瘤体积、左胫骨影像评分、骨矿物质含量(BMC)和骨密度(BMD)。结果:3种补肾壮骨中药均可使乳腺癌骨转移大鼠50%PWT提高(P0.05或P0.01),补骨脂可使双足负重差异减小(P0.01),淫羊藿可使BMC和BMD升高(P0.05和P0.01)。此外,3种中药均有抑制肿瘤生长和减低骨破坏影像评分的趋势,但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淫羊藿等补肾壮骨中药在大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上具有减轻癌性骨痛和骨质破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络散结凝胶外用对骨癌痛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中药组和安慰剂组,每组10只。中药组和安慰剂组采用注射肿瘤细胞方法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假手术组和安慰剂组大鼠造模侧胫骨局部外用空白凝胶,治疗组外用通络散结凝胶。各组均于每日8:00、20:00给药1次,每次1 g,各组均给药21天。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自发性疼痛评分、热痛觉、机械痛觉、患肢承重、胫骨骨密度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安慰剂组和中药组活动逐渐减少,被毛光泽度降低,体质量下降。中药组大鼠体重、热痛觉缩足潜伏期、机械性痛觉50%缩足阈值、患肢承重、胫骨骨密度在第16~21天时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5或P0.01),中药组造模第16~20天自发性疼痛评分低于安慰剂组(P0.01),但造模第10、16、20天自发性疼痛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通络散结凝胶外用能显著改善骨癌痛大鼠一般状况、体重及自发性疼痛、机械痛和热痛觉、患肢承重及骨密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止痛方治疗骨转移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唑来膦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鼠乳腺癌Walker 256细胞悬液3μl缓慢注射于大鼠胫骨骨髓腔内建立骨转移癌模型。于造模后第5天开始给药,唑来膦酸组给予唑来膦酸溶液于第5、7、9、12、14、16、19天腹腔注射,每次30μg/kg;中药组给予益肾活血止痛方0.5 ml(浓度1.92 g/ml)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0.5 ml灌胃,每日1次,连续3周。观察各组大鼠肿瘤体积,X线摄片对骨质破坏程度进行评分,HE染色观察胫骨组织病理形态;检测胫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唑来膦酸组大鼠胫骨肿瘤体积及骨质破坏减少,胫骨组织OPG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RANKL、RANK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中药组和唑来膦酸组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止痛方可抑制大鼠骨转移癌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胫骨组织OPG表达,抑制RANKL和RANK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补骨脂对乳腺癌骨痛大鼠痛行为及肿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补骨脂对大鼠乳腺癌骨痛模型痛行为、骨破坏及肿瘤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乳腺癌细胞MRMT-1株接种在雌性SD大鼠左侧胫骨骨髓腔内制成乳腺癌骨痛模型,观察补骨脂(水煎剂,造模次日开始给药,剂量为生药0.5g·100g体重-1·d-1)的作用,以唑来膦酸作为阳性对照药.造模20d后观察Von Frey纤维刺激的50%缩足阈(50%PWT)、双足负重差异;第21日取材,测定子宫系数和肿瘤体积;用左胫骨放射评分、骨密度(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MC)评价骨破坏程度.结果 补骨脂可使乳腺癌骨转移大鼠50%PWT提高,双足负重差异下降,肿瘤体积减小,放射评分减低,BMD和BMC升高.结论 补肾壮骨中药补骨脂在大鼠乳腺癌骨痛模型上能减轻癌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生长、减轻骨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天南星总黄酮纳米凝胶外用对Walker256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骨结构的影响  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天南星组、唑来膦酸组,每组9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Walker256 大鼠乳腺癌细胞制备大鼠胫骨癌痛的骨癌模型。造模后各组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观察大鼠的机械痛、热痛觉敏感变化及四足承重变化,并取大鼠患侧胫骨行HE染色及MicroCT检测骨容积、骨小梁数目及厚度、骨皮质厚度  结果:Walker256 大鼠乳腺癌细胞制备大鼠胫骨癌痛的模型成功。天南星组、唑来膦酸组机械痛阈值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组、天南星组大鼠热痛敏感时间均较空白组延长(P<0.05)。天南星组、唑来膦酸组右后肢承重比值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天南星组骨小梁数目较空白组增多(P<0.05),但天南星组骨小梁数目较唑来膦酸组减少(P<0.05)  结论:天南星总黄酮纳米凝胶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及护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淫羊藿对大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的疼痛、肿瘤生长及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淫羊藿组和唑来膦酸组,每组16只。胫骨内注射MRMT-1细胞建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各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造模后第19天时观察疼痛行为(机械痛觉超敏、过敏和热痛觉过敏);第21天取材,测定肿瘤体积,核医学方法测定骨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计数破骨细胞。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淫羊藿组机械痛觉超敏、过敏和热痛觉过敏减轻(P<0.01,P<0.05),骨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升高(P<0.05,P<0.01),破骨细胞减少(P<0.05),而肿瘤体积也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淫羊藿可以减轻乳腺癌骨转移大鼠的疼痛,具有减轻骨吸收和保护骨质的作用,抑制破骨细胞过度激活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大鼠Walker-256乳腺癌胫骨癌痛模型,予以通络散结凝胶外用并探讨其镇痛疗效。方法:取雌性Wistar大鼠40只,右后肢胫骨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凝胶组、扶他林乳剂组、通络散结凝胶Ⅰ组、通络散结凝胶Ⅱ组、通络散结凝胶Ⅲ组。每组8只,各组大鼠自造模后第1天开始给药,1 d/1次,连用21天。同时动态观察大鼠体重以及机械痛觉缩足阈值、热痛觉缩足潜伏期和自发痛评分。结果:1造模后第5天,空白凝胶组大鼠体重下降,中药组治疗后体重逐渐增加,其中通络散结凝胶Ⅲ组体重增加最为明显(P<0.001)。2与空白凝胶组比较,通络散结凝胶从第17天开始,能够显著提高大鼠机械痛阈值,以通络散结凝胶Ⅲ组为最佳。3造模后第1820天,与空白凝胶组比较,通络散结凝胶能够提高大鼠热痛觉缩足阈值。4各组大鼠在造模5天后大鼠逐步有跛行现象,造模后第21天,与空白凝胶组比较,通络散结凝胶能够降低大鼠自发痛评分,其中通络散结凝胶Ⅲ组效果较好。结论:通络散结凝胶对骨癌痛具有一定镇痛效果,且药物浓度越高,止痛效果越佳。  相似文献   

13.
化瘀止痛法外用对骨癌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化瘀止痛法外用对骨痛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方法 SD大鼠左后肢胫骨内接种MRMT-1细胞,制成骨转移癌疼痛模型,给予外用化瘀止痛方药治疗.观察大鼠痛行为学改变,包括yon Frey纤维刺激的50%缩足阈(50%PWT)、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WL).对背根神经节标本用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相对于模型组,中药治疗组50%PWT明显延长,TWL延长.病理形态学显示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细胞结构改变减少.神经元胞体胞核固缩减少,多核仁细胞减少.结论 化瘀止痛法外用可有效拮抗外周伤害感受器,抑制骨转移癌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补肾壮骨方药对骨痛疼痛模型痛骨质破坏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左后肢胫骨内接种MRMT-1细胞制成骨转移癌疼痛模型,给予补肾壮骨办约治疗.观察大鼠癌行为学改变,包括von Frey纤维刺激的50%缩足阈(50%PWT)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WL).对胫骨标本用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本研究采用骨癌疼痛模型出现肿瘤生长、骨质破坏和癌性骨痛等表现.相对于模型组,各中药治疗组50%PWT明显延长、TWL延长.病理形态学显示骨质破坏改普,肿瘤增殖减少.结论 补肾壮骨方药可有效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抑制骨转移肿瘤灶,减轻骨转移所致的溶骨性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化瘀止痛方外用对骨转移癌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乳腺癌MRMT-1细胞,按Medhurst方法建立骨转移癌疼痛模型。以唑来膦酸为阳性对照,观察外用药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原癌基因c-FOS蛋白表达、神经胶质细胞胶质细胞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假手术组,各手术组脊髓后角神经元c-FOS蛋白表达明显增高,GFAP染色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生肥大。与模型组比较,脊髓背角c-FOS表达明显降低(P0.05),GFAP表达变化改善。结论:外用中药对骨转移癌疼痛模型有明显镇痛作用,作用机制与拮抗伤害感受器并且抑制痛觉在脊髓水平的放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32只大鼠通过左后肢胫骨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悬液的方法建立骨癌痛模型.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蛇床子素低剂量组、蛇床子素高剂量组及盐酸曲马多组,每组8只.术后第7天开始腹腔注射相应药物,...  相似文献   

17.
康莱特注射液对癌症痛大鼠痛行为和肿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利用癌症痛动物模型,研究和评价康莱特注射液治疗癌症疼痛的疗效。方法根据Medhurst方法,建立大鼠乳腺癌骨痛模型。实验分康莱特组、塞来昔布组、吗啡组、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从造模第8天开始给药,每日2次,连用10d。康莱特组,腹腔注射10mL/kg;塞来昔布组,30mg/kg灌胃;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腹腔注射NS10mL/kg。吗啡组在造模第17天,单次腹腔注射3mg/kg。在末次给药后测量各组大鼠的痛相关行为,包括触诱发痛(大鼠足底皮肤对2gvonFrey纤毛刺激的缩足反应敏感性增强)和机械性痛觉过敏(两侧后肢负重差异)。并将大鼠后肢进行X线摄片,影像学评估肿瘤诱导的骨破坏。结果造模第17天,康莱特组、塞来昔布组、吗啡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左侧足底皮肤对2gvonFrey纤毛刺激的缩足反应百分率分别为53.3%±20.7%、46.7%±20.7%、13.3%±16.3%和90%±16.7%,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康莱特组缩足反应百分率明显下降(P<0.01);两后肢负重差异值康莱特组、塞来昔布组、吗啡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分别为(48.6±28.52)g、(42.95±29.45)g、(25.81±16.99)g和(78.01±19.08)g。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康莱特组两后肢负重差异明显变小(P<0.01)。胫骨X光照片显示,生理盐水组和吗啡组骨质破坏严重,放射学评分范围4-5;康莱特组和塞来昔布组,骨破坏程度较轻,放射学评分下降;假手术组大鼠胫骨未见放射性改变(评分均为0)。结论康莱特注射液在大鼠乳腺癌骨痛模型上有效,能减轻癌性骨痛模型大鼠痛行为,同时骨破坏程度减轻,肿瘤生长受抑。  相似文献   

18.
应用Walker-256细胞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Walker-256细胞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方法:将4×104个W256癌细胞注入SD大鼠胫骨上段骨髓腔内,利用大鼠热板法和足跖加压法分别测量热刺激和机械刺激痛阈的变化,X线摄片进行放射学评估骨质破坏程度,同时,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肿瘤生长和骨结构的破坏情况。结果:造模动物在12天左右开始出现热刺激和机械刺激痛阈明显下降(痛觉过敏),并呈渐进性发展;胫骨X线摄片显示14天即有明显的骨破坏,第21天时出现病理性骨折;组织切片显示骨髓腔内肿瘤生长活跃,向外侵蚀破坏骨皮质。结论:从疼痛行为学、放射学、组织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Walker-256细胞成功建立了大鼠骨癌痛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羌独解肌汤防治唑来膦酸急性期反应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组34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在静滴唑来膦酸后4h及第二天各服1剂羌独解肌汤;对照组未口服中药制剂。结果:观察组发热、疼痛、口服解热止痛药物的患者分别为10例、5例和7例;对照组分别为20例、12例、17例;观察组在发热、疼痛、口服解热止痛药物的数量及程度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羌独解肌汤防治唑来膦酸急性期反应有疗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芳香外敷方对肺癌骨转移癌的作用。方法通过股骨内注射转染绿色荧光蛋白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建立肺癌骨转移癌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中药外敷组[芳香外敷方0.5 g/(kg·d)局部外敷,造模后7~21天每日1次]、唑来膦酸组[造模后7、10、14、19天腹腔注射唑来膦酸注射液30μg/(kg·d)]、模型组(生理盐水局部外涂,0.5 ml/只,每日1次),每组10只,另设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局部外涂,0.5 ml/只,每日1次)10只。于造模当日及造模后第3、7、11、14、17、21天分别测量各组小鼠体质量,并采用FluorVivo成像系统观察小鼠肿瘤面积及转移情况。于造模21天称量瘤体重量。结果各组小鼠不同时间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未出现其他部位和器官的转移。第21天中药外敷组小鼠肿瘤面积为(12.32±6.94)mm^2,小于模型组的(23.91±9.86)mm^2及唑来膦酸组的(17.16±7.37)mm^2(P<0.05),且瘤体重量亦小于模型组(P<0.01)。唑来膦酸组与模型组比较,肿瘤面积与瘤体重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芳香外敷方可抑制肺癌骨转移瘤体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