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防治体会(附3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系表现为子宫脱垂等盆底器官膨出和压力性尿失禁(SUI)等一系疾病.盆腔脏器脱垂(POP),是当盆底组织退化、创伤,先天发育不良或某些因素引起损伤,张力减低导致其支持功能减弱,使女性生殖器官和相邻脏器向下移位,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和子宫脱垂.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对生活质量的日益重视,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病、预防和修复逐渐受到重视,现就本院2005年3月~2009年7月收治的女性盆腔脏器脱垂39例的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在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 100 例女性盆 腔脏器脱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综合干预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取盆底康复仪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并向患者进行 常规健康宣教,综合干预组患者采取盆底康复仪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针对性的盆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依从 率,复发率和盆腔脱垂程度。结果 综合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综合干预组盆腔脱垂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实施盆底康复仪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针 对性的盆底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满意度和降低复发率,有效的改善了患者脏器脱垂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中期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0例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女性患者进行全盆底重建术的临床资料,根据主诉及妇科检查对手术前后脱垂情况进行评估,观察疗效,定期随访。结果30例患者手术全部经阴道完成,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盆腔脏器脱垂症状得到纠正,平均随访(4543±7.14)个月,网片侵蚀发生率10%,复发率6.67%。结论全盆底重建术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一种微创而又有效的手术方式,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4.
吴迪  路潞 《全科护理》2011,9(21):1934-1935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是一组以盆腔脏器脱垂(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UI)为主的妇科疾病。中老年妇女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保留子宫的盆底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对22例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进行全盆底悬吊术,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同时行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根据子宫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评价手术效果。结果22例患者的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及尿失禁等症状全部得到纠正,术后随防1-14个月患者的盆底结构基本正常,均无阴道肿物脱出,增加腹压时无小便溢出。结论保留子宫的全盆底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微创、安全、有效,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DF)又称为盆底缺陷(Pelvic Floor Defects)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Relaxation of Pelvic Supports),表现为子宫脱垂等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ree,SUI)等疾病。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与功能障碍造成的主要后果就是盆腔器官脱垂即POP,它与压力性尿失禁也有密切关系,对POP的诊治是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URPS)的基本内容。近年来关于盆底解剖、修复和重建的新概念、新技术的提出和发展是对传统认识和手术的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7.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又称为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ance,SUI)等疾病,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而引  相似文献   

8.
何静  吴晓丽  何南  陶倩 《妇幼护理》2023,3(13):3096-3098
目的 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应用 WAFF 女性盆腹力整体运动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 2022 年 6 月至 2022 年 10 月 我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家庭盆 底肌训练干预;研究组采用家庭盆底肌训练+针对性 WAFF 女性盆腹力整体运动。分析对比两组的盆底肌力、尿失禁以及脏器 脱垂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的盆底肌力康复效果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的尿失禁及脏器脱垂的发生率均 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应用采用家庭盆底 肌训练+针对性 WAFF 女性盆腹力整体运动,能够明显恢复患者的盆底肌力,降低尿失禁以及脏器脱垂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庄秋英  刘佳 《护理研究》2012,26(27):2571-2572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疾病包括一组因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以盆腔器官脱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生殖道损伤为常见问题[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日益受到关注。多年来应用传统的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高。近年兴起的盆底重建术采用聚丙烯网片替代薄弱受损的盆底筋膜组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中应  相似文献   

10.
盆腔脏器脱垂是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女性盆底解剖和功能损伤。近几年,盆底超声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研究盆底组织结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针对女性盆底超声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emale pelvic floor disorders,FPFD)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病,是盆底肌肉创伤、卵巢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等多种病因引起盆底组织退化、损伤、发育不良所致的盆底结构改变及功能障碍[1-2]。主要表现为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慢性盆腔疼痛、性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病,是盆底支持组织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一系列疾病,主要表现为尿失禁(SUI)、盆腔脏器脱垂(POP)及性功能障碍等[1]。妊娠和分娩导致女性盆底结构和功能损伤,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因素[2]。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重要的预防作用。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更加注重性的心理感受,追求性的和谐与美满,也就是更关注性生活的质量。国外调查[3-5]显示,26%~47%的女性SUI 患者合并性功能障碍,25%的SUI患者在性交过程中有漏尿[6],并导致性欲减退等。马乐等[7]对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438例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性生活调查后发现,接受调查的251例患者中,84.5%的患者自觉尿失禁对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探讨仿生物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辅以各种场景下的反馈训练以及Kegel锻炼等联合进行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动态MRI评价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鑫  王文艳  有慧  刘冬  朱兰  冯逢 《磁共振成像》2010,1(3):204-207
目的评价动态MRI的检查技术对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诊断为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行正中矢状位的动态MRI检查,在患者行Valsalva动作时应用单次激发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成像,按HMO分度系统做出MRI诊断及测量,其中22例患者在行盆底修复手术后又进行了同样检查,因此对共计46例盆腔动态MRI检查测量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学分析。结果在46例盆底动态MRI中,43例MRI诊断与临床诊断一致,经Kappa检验,κ=0.862。动态盆腔MRI检查与临床测量对盆底前部、顶部器官脱垂的测量值相关性较好(Spearman相关系数r分别为0.650,0.520);对盆底后部器官脱垂的测量值相关性较差(r=0.290)。结论动态盆腔MRI可以全面评价盆腔脏器的脱垂情况,可作为临床有效的盆底功能评价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由于分娩等因素导致的盆底损伤和机能退化造成的盆底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包括膀胱及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及阴道脱垂、阴道后壁及直肠膨出,成为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严重影响中老年女性的健康和生活,因妨碍女性的工作和社交活动,POP 甚至被称为“社交癌”。近年来随着对盆底解剖研究认识的深入、手术器械的改进以及修补材料的发明应用,盆底修补和重建手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治疗效果也在不断提高[1]。本院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采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8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观察盆底器官脱垂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探讨三维超声技术评估盆底器官脱垂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例盆底器官脱垂女性;同期选择30例未孕、未产的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各组妇女的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组成及大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盆膈裂孔形态和结构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盆膈裂孔明显增大,形态由正常的菱形变为类圆形,盆膈裂孔中轴线偏移,裂孔内器官排列有异常,裂孔内结缔组织有缺损表现。结论 三维超声能够有效地对女性盆底结构进行观察,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存在盆膈裂孔形态和结构的异常。  相似文献   

16.
两种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盆底重建术的疗效。方法将盆腔脏器脱垂Ⅱ-Ⅳ度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盆底重建组60例,Prolift组42例,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疗效。结果改良盆底重建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小于Prolif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盆底重建组及Prolift组术后脱垂复发率分别为3.33%、4.76%,网片侵蚀发生率分别为3.33%、7.14%。结论两种盆底重建术均是治疗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盆腔脏器脱垂是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与功能障碍而脱离其正常解剖位置所致,常见疾病有子宫脱垂、膀胱及直肠膨出、阴道壁膨出等,绝经后妇女发生率为60%[1].此病常为多脏器脱垂,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盆底组织重建术是通过使用无张力阴道吊带或补片对过于松弛的组织进行悬吊、支撑、修补,重建盆底组织结构,提升并承托盆腔脏器,达到盆底解剖及功能恢复的目的[2].  相似文献   

18.
<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粪失禁(FI)和女性性功能障碍,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最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又称盆底肌力,它是盆底组织功能状态的反映,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密切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rolift补片用于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术中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9月对12例女性盆腔脏器脱患者行Prolift补片盆底重建术的术中护理。包括手术前访视及手术后随访。结果:1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平均时间为8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10 mL,术后近期盆腔脏器脱垂症状全部得到纠正,围手术期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Prolift补片用于盆底重建术是一种比较新的手术方式。手术护士应重视术前访视,减轻患者忧虑,术中应密切而熟练的配合,术后对患者进行跟踪和随访,以此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盆腔脏器脱垂是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与功能障碍所致,常见疾病有: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绝经后妇女的发生率为60%。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常规手术采用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近年来,随着各种修补网片材料的发明及应用,盆底修补和重建术有了较大的进展,女性盆底重建外科正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