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利用肌电图检查评估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普通面神经炎及面神经炎并发糖尿病或疱疹病毒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面神经炎患者115例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58例,其中并发糖尿病13例,并发疱疹9例,给予常规治疗;生长因子组57例,其中并发糖尿病14例,并发疱疹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疗程均28d。治疗前后运用肌电图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的面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波幅及瞬目反射R1潜伏期。结果:生长因子组患者的CMAP波幅恢复及R1潜伏期的缩短均较普通治疗组明显(P<0.05),这种优势在并发糖尿病及疱疹的患者中仍然明显(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面神经炎有效,特别是对面神经炎并发糖尿病及疱疹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13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肌电图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治疗后,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瞬目反射R1潜伏期较治疗前显著缩短,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瞬目反射R1潜伏期短于对照组,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肌电图,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92例面神经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肌电图指标[瞬目反射R1潜伏期、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神经传导速度]、面神经功能与面神经运动恢复时间、面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R1潜伏期低于对照组,cMAP、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面神经功能和运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isch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面神经炎效果更优,可有效恢复面神经功能,改善R1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外伤性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肌电图结果进行分析。方法2007年1月~2013年1月,将本院160例外伤性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患者分为新法治疗组(n=80)和常规治疗组(n=80)。两组均常规予药物治疗,新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疗程36 d。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治疗前后的肌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新法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χ~27.657,P0.001);新法治疗组面神经运动潜伏期较常规治疗组缩短(t2.214,P0.05),面神经M波波幅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t3.116,P0.01),相关募集电位数较常规治疗组增加(χ~2=9.76,P0.05),运动单位电位电压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升高(t5.45,P0.001)。结论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可提高外伤性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赵玉英 《大医生》2024,(6):104-107
目的 研究针灸联合白脉软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民勤县中医院收治的1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白脉软膏治疗)和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白脉软膏治疗),各98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H-B)分级、中医证候积分、面神经功能评分、瞬目反射(R1)潜伏期、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神经因子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口角歪斜、露睛流泪、头痛鼻塞、畏风恶寒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CMAP波幅均较治疗前上升,R1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且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CMAP波幅均高于对照组,R1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  相似文献   

6.
王婧蕾  陈国旗  李艳 《中国康复》2022,37(7):405-409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PF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面神经功能、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PFP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评价2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面神经功能、红细胞免疫功能、SOD的影响。结果:疗程结束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7.33%、77.3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瞬目反射(BR)潜伏期、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明显降低(P<0.05),面神经指数、面神经功能评分、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及SOD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2组比较,联合组BR潜伏期、CMAP波幅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指数、面神经功能评分、RBC-ICR及SO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可显著改善PFP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和增强机体对抗自由基损伤能力,提高PFP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甘露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强的松口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露醇联合强的松口服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肌电图改变。结果:治疗7 d时,治疗组总有效率78.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时,治疗组总有效率90.33%,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2组CMAP波幅均较前恢复,R1潜伏期均较前缩短,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效果更快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神经节苷脂及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IFP患者随机分为神经节苷脂组、甲钴胺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及针灸治疗,神经节苷脂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甲钴胺组在常规及针灸治疗基础上辅以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联合组采用神经节苷脂及甲钴胺进行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14d。观察治疗前、后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量化评分、患侧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及R1潜伏期。 结果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高于神经节苷脂组(90.0%)及甲钴胺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侧CMAP波幅较神经节苷脂组及甲钴胺组有所改善,治疗后联合组R1潜伏期较神经节苷脂组及甲钴胺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联合神经节苷脂钠及甲钴胺注射液治疗IFP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IFP患者的临床症状、患侧CMAP波幅及R1潜伏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常规方案(泼尼松+泛昔洛韦+维生素B1+甲钴胺)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抽取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常规方案(泼尼松+泛昔洛韦+维生素B1+甲钴胺),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前列地尔治疗,综合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45%vs 66.03%,P0.05)。实验组治疗后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2.54±0.53 mv,瞬目反射R1潜伏期(1.44±0.32 ms,对照组治疗后CMAP波幅1.98±0.53 mv,瞬目反射R1潜伏期1.90±0.43 ms,组间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在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发挥作用,对于此类患者推荐常规治疗联合前列地尔。  相似文献   

10.
面神经电图和瞬目反射在面神经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面神经电图和瞬目反射对面神经炎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42例面神经炎患者在发病10 d内进行面神经电图和瞬目反射的检测,并在治疗3个月后对24例患者进行复查。结果:瞬目反射患侧R1、R2和R2’缺如12例,R1、R2和R2’潜伏期延长30例,异常率100%。患侧面神经运动潜伏期延长及波幅降低28例,缺如1例,异常率为69.1%。瞬目反射异常率明显高于面神经电图(P<0.01)。复查时,R1瞬目反射各波缺如的8例患者中2例可检出波形,好转率为25%;原来R1延长的16例患者中10例恢复正常,好转率为62.5%;后一类患者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前一类患者(P<0.05)。结论:瞬目反射可以作为面神经炎早期诊断的客观指标,对判断面神经受损程度和预后评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对重度脑挫裂伤患者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 SE)、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36例和西药对照组33例。两组基础药物相同,治疗组采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N SE、ET的变化。结果:HBO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和72.7%,N SE、ET下降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通过增加供氧、调节血管功能、减轻脑水肿来保护神经细胞,降低患者N SE、ET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hl7细胞(CD4+ IL-17+T细胞)与Treg细胞(CD4+ CD25+T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74例UC患者,随机分为柳氮磺胺吡啶组(对照组)38例和高压氧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组(高压氧组)40例.治疗4周后,比较2组总有效率,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CD4+ IL-17+T细胞与CD4+CD25+T细胞的表达百分比.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外周血Thl7细胞所占比例、Treg细胞所占比例、Th17/Treg细胞的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47,0 149,0 091,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Thl7细胞所占比例均明显下降(t=14.679,17.486,P<0.01),Treg细胞所占比例均明显升高(t=9.85,13.042,P<0.01),而Th17/Treg细胞的比值则下降(t=12.5,9.09,P<0.01).高压氧组Thl7细胞所占比例下降程度、Treg细胞所占比例升高程度以及Th17/Treg细胞的比值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t=9.076,8.638,2.227,P<0.05).结论 Th17/Treg失衡可能参与UC的发生发展,而HBO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正是通过调节Th17/Treg的失衡关系,改善免疫抑制功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来达到抗炎-促炎平衡的治疗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UC的免疫调节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治疗脑梗死后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维脑路通及美多巴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后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经高压氧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脑梗死后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而精心、细致的护理则是保证高压氧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肝损伤病人早期采用加压氧综合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收治的12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加压氧组52例和对照组7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加压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和加压氧治疗2个疗程后的格拉斯评分(GC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8-19.60,P〈0.05);加压氧组病人治疗后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2.61-16.83,P〈0.05)。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678、36.199,P〈0.05);加压氧组病人治疗后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压氧综合治疗可以促进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HBO)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型脑外伤后NO、ET的变化,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例符合标准的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随机抽取符合标准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并予依达拉奉静滴,30 mg/d,共用28 d,于伤后1 d、4 d、14 d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NO-1、ET结果的变化。伤后3个月行预后判断GOS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 d、14 d,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患者GO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血清NO、ET的数值,改善颅脑外伤的血液流变,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压氧加常规治疗对62例PVS患者进行治疗。(1)高压氧治疗:采用高压氧气舱,空气加压0.18~0.20MPa。用面罩接氧气呼吸器后吸氧30rain、共2次,中间休息1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平均4~6疗程。(2)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在高压氧治疗的同时均给予药物治疗,包括止血、脱水、抗感染、神经细胞营养剂、促醒剂及对症支持疗法。按病程长短分为A组(26~59d)26例、B组(60~119d)24例和C组(120—268d)12例共3组,观察分析不同病程与高压氧疗效的关系。结果经高压氧加常规治疗后,PVS患者基本痊愈27例(43.5%),明显好转18例(29.0%),好转8例(12.9%),无效9例(14.5%),总有效率达85.5%(53/62)。高压氧加常规治疗的疗效与患者的病程长短有关,3组不同病程患者疗效(A组96.2%,B组为62.5%,C组41.7%)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4.83,P〈0.01),PVS患者病程越短疗效越好。结论高压氧加常规治疗能促进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苏醒和生命功能的维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疗效。方法将42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1)和高压氧组(n=21),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经颅彩色多普勒(TCD)、事件相关电位(ERP)、常规脑电图(EEG)、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资料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HBO组MMSE评分、P300潜伏期及波幅、EEG、头颅MRI的Abaron-Peretz分级优于治疗前,也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O组TCD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可显著减轻DEACMP患者的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背景: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局部皮肤缺损、骨髓炎等是跟骨扩大外侧手术入路常见并发症,处理困难.高压氧治疗在严重挤压伤、慢性骨髓炎、慢性皮肤缺损溃疡等骨科疾病领域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运用高压氧治疗可能是跟骨骨折固定后切口并发症是一种有效方法.目的:探索高压氧辅助治疗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手固定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采用扩大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80例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高压氧治疗组患者在固定后24 h后开始接受高压氧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高压空气.结果与结论:高压氧治疗组3例,对照组4例由于不能耐受高压氧治疗而退出,其余73例患者至少获得2年以上的完整随访.两组患者人口学统计学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组有1例(3%)浅表感染,对照组固定后切口感染3例(8%);高压氧治疗组总的并发症4例(1 1%),对照组12例(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0).固定后6个月两组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SF-36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固定后2年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高压氧辅助治疗可以预防并降低跟骨骨折经扩大外侧入路手固定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比率,高压氧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跟骨骨折固定后近期的临床疗效,但对随访2年后的临床效果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康复治疗结合面肌运动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结合面肌运动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7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A组35例和B组38例,均给以常规药物、理疗和针刺治疗。A组同时结合面肌运动训练。结果:治疗21d后,Sunnybrook神经功能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2组间比较,A组提高幅度高于B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A组痊愈显效率明显高于B组(65.8%与51.4%,P0.05)。结论:康复结合面肌运动训练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肌运动功能的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对Bell氏麻痹面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Bell氏麻痹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ouse-Brackmann(H-B)分级、徒手肌力检查、简易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治愈时间等评定.结果:治疗20d后,2组H-B分级、肌力及简易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0.01);2组平均治愈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可显著增加Bell氏麻痹患者面肌肌力,改善其主动运动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