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世成  宋镇  何海燕 《肿瘤学杂志》2020,26(10):922-925
摘 要:[目的]分析下咽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 nm23-H1和转移相关基因 CD44v6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60例下咽癌(其中30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30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及30例癌旁组织纳入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nm23-H1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Nm23-H1在下咽癌组的表达阳性率为53.33%,较癌旁组织组(90.00%)明显偏低(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下咽癌组(40.00%)、无颈部淋巴结转移下咽癌组(66.67%)及癌旁组织各组间nm23-H1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D44v6在下咽癌组的表达阳性率为76.67%,较癌旁组(56.67%)明显高(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CD44v6阳性率(90.0%)较无转移组(63.33%)明显高(P<0.05)。下咽癌组织中nm23-H1和CD44v6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下咽癌中 nm23-H1表达下调可促使下咽癌发生、推动肿瘤发展及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CD44v6表达上调可使肿瘤的发展及转移加速。两者的表达失衡与下咽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并且可能起协同作用。因此,联合检测nm23-H1和CD44v6对判断下咽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评估肾细胞癌预后因素的指标。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0例肾癌组织中CD44V6 mRNA和nm23-H1 mRNA表达情况。结果 肾癌组织中CD44V6 mNRA和nm23-H1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7%和56.7%。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CD44V6 mRNA高表达和nm23-H1 mRNA低表达有关(P<0.05)。CD44V6 mRNA表达与nm23-H1 mRNA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γ=-0.42)。结论 CD44V6 mRNA高表达和nm23-H1 mRNA低表达对判断肾细胞癌分化程度、预测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D44v6、BRAF和Rasp21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8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LNM)患者、2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但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和50例甲状腺腺瘤(TA)患者组织中的CD44v6、BRAF和Rasp21进行检测。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组(PTC+LNM)的CD44v6、BRAF和Rasp21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TC)和甲状腺腺瘤(TA)组(P〈0.05)。结论CD44v6、BRAF和Rasp21的阳性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较好的转移及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CD44V6、p5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4V6基因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印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2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组织中CD44V6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与甲状腺滤泡性腺瘤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阳性率与无颈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p5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染色阳性率为68.3%(41/60);p53蛋白在甲状腺滤泡性腺瘤染色均阴性。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阳性率与无颈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CD44V6异常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恶性行为有关,CD44V6的检测对于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诊断及转移潜能的判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食管癌组织中nm23-H1、CD44V6蛋白表达与食管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55例食管癌组织中nm23-H1、CD44V6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DNA倍体状态。结果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组nm23-H1蛋白表达低于无转移组,而D44V6蛋白表达高于无转移组(均P<0.05);异倍体率与淋巴结转移及nm23-H1、CD44V6蛋白表达均无关(P>0.05),增殖活性与淋巴结转移及nm23-H1、CD44V6蛋白表达均相关(P<0.05)。食管癌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与CD44V6蛋白表达无关(P>0.05)。结论 nm23和CD44基因在食管癌的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有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肺癌组织中CD44v6和nm2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在5例类癌和4例小细胞肺癌(SCLC)中未见CD44v6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60岁和>60岁组CD44v6的阳性率分别为84.0%和29.4%,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2.79;P<0.01),低分化癌和高中分化癌中CD44v6的阳性率分别为87.0%和31.6%,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13.53,P<0.01);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组CD44v6和的阳性率分别为73.3%和33.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5.82,P<0.05);鳞癌和腺癌中CD44v6的阳性率分别为85.7%和50.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5.05,P<0.05);nm23在腺癌和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4.3%和14.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9.35,P<0.01)。结论CD44v6可反映NSCLC的生物学特性,是预测其侵袭转移潜能和预后的指标。m23能否作为肺癌的预后指标尚待扩大样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m23-H1和CD44V6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52例结肠癌nm23-H1和CD44V6的表达.结果152例结肠癌nm23-H1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P<0.05)、癌组织分化(P<0.01)关系密切;CD44V6表达与Dukes分期(P<0.01)、肿瘤浸润深度(P<0.01)、癌组织分化(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1)密切相关;nm23-H1和CD44V6表达,两者呈负相关(P<0.01),CD44V6阳性nm23-H1阴性表达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CD44V6阴性nm23-H1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nm23-H1和CD44V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CD44V6和nm23-H1表达在结肠癌转移中起协调作用,可成为临床估计肿瘤转移潜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nm23—H1,PCNA,CD15表达与肺癌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47例原发性肺癌手术标本中nm23-H1,PCNA,CD15的表达及其与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原发性肺癌中nm23-H1,PC-NA,CD15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1.06%,65.96%,51.06%。其中nm23-H1在鳞癌中阳性表达43.3%(13/30),腺癌64.71%(11/17),腺瘤表达较鳞癌高。在鳞癌中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者阳性62.50%(10/16),有转移者阳性21.41%(3/14)(P<0.01),显示nm23-H1表达与鳞癌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在PCNA表达中,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为82.6%(19/23),无淋巴结转移为54.16(13/24)(P<0.01),低分化癌阳性表达88.8%(8/9),明显高于高分化癌43.75%(7/16),(P<0.01)。在CD15表达中,有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为78.26%(18/23),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25%(P<0.01)。而nm23-H1,PCNA,CD15表达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提示nm23-H1,PCNA,CD15的表达对肺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讨VEGF-C和CD44V6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免疫化学SP法检测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组织的VEGF-C和CD44V6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其中伴有颈淋巴结转移(N+)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8例,不伴颈淋巴结转移(N-)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2例。结果 颈淋巴结转移组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标本VEGF-C和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84%和81.58%,不伴颈淋巴结转移组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标本VEGF-C和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9%和52.38% ,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和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5,P<0.01);结论VEGF-C和CD44V6在甲状腺癌淋巴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VEGF-C和CD44V6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孙莎莎  邱杰  赵涵 《肿瘤学杂志》2018,24(4):303-307
摘 要:[目的] 探讨 ZNF703和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ZNF703和CD44v6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40例)、配对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40例)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30例)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ZNF703和CD44v6在甲癌组(67.5%、75.0%)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7.5%、10.0%)和结甲组(30.0%、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甲状腺癌组织中ZNF703和CD44v6的表达与肿瘤分期(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ZNF703和CD44v6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ZNF703表达与肿瘤直径有关(P<0.05),直径>1cm组较直径≤1cm组的表达阳性率高;CD44v6表达与肿瘤直径无关(P>0.05)。(3)ZNF703和CD44v6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r=0.462,P<0.05)。[结论] ZNF703和CD44v6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癌变、肿瘤分期和淋巴转移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可能对甲状腺癌的诊疗和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