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技术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桡动脉采血新生儿纳入本次研究中,新生儿入院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随后经随机数字表方法将70例新生儿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不进行护理,35例观察组在采血前后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一次成功采血率和血肿或者局部瘀斑发生率分别为91.43%和5.71%,对照组新生儿一次成功采血率和血肿或者局部瘀斑发生率分别为71.43%和25.71%,两组数据经过对比后P <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桡动脉采血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护理可降低血肿或者局部瘀斑比例,提升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采血后有效的止血方法。方法120例小儿采血后分两组,对照组股静脉拔针后按压止血,观察组桡动脉拔针后按压止血,观察止血效果和穿刺部位皮肤情况。结果观察桡动脉拔针后按压2min,针眼止血,无出现皮肤淤斑,对照组15例未止血,9例出现皮肤淤斑,两组均未出现局部血肿。两组止血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动脉采血,小儿易配合,有利于穿刺部位止血,防止出现皮肤淤斑和局部血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不同采血部位的对照分析,探索更适合于新生儿的采血部位。方法:选择新生儿科需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的36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采血,并对其一次穿刺成功率、发生淤血、血肿、误入静脉率及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肱动脉组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发生淤血、血肿、误入静脉及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桡动脉是适合于新生儿采血的部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减轻患儿穿刺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桡动脉采血方法在某院新生儿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难度较大的护理操作技术是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经股静脉穿刺采血法是南宁市江南片妇幼保健院以前采用传统的采血法。自从2001年作者去广西区妇幼新生儿科进修回来以后,即开始在所在院新生儿病房开展了经股静脉采血和桡动脉采血对比研究,以探讨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方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种拔针后止血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00例重症肝炎患者进行桡动脉穿刺抽血,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00例.实验组采用自制小纱块卷沿血管走向直接压迫穿刺点上,用4条长10~12 cm纸胶布横向粘贴固定,24 h后拆除;对照组进行桡动脉穿刺抽血后指导实习护生使用三指并排横向按压局部20 min.结果 与对照组止血效果比较,两组穿刺点局部出血、肿胀及皮下淤斑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小纱块卷用于桡动脉抽血拔针后压迫止血能有效保护了患者血管,减少局部出血、肿胀、淤斑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减少患儿因穿刺造成的伤害及痛苦。方法直接用一次性注射器接头皮针在前臂掌侧桡动脉处进行穿刺。结果100例新生儿使用桡动脉穿刺采血,穿刺成功率高,采血量不受血管充盈程度的限制,创伤小压迫时间短。结论有效的解决了新生儿临床采血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在新生儿患儿抽血监测或监护血气的应用可行性。方法采用1mL注射器,5mL注射器(或最细头皮针)行桡动脉穿刺抽血。结果 7935例新生儿行桡动脉穿刺抽血,7528例一次穿刺抽血成功,成功率为94.87%。结论在新生儿抽血中,采用桡动脉穿刺留取血液标本,具有操作方便、简单,易于在新生儿采血困难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梁雪琴  罗灵 《江西医药》2023,(12):1448-1450
目的 探究评判性思维在桡动脉采血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住院且需做桡动脉采血的6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200例。A组采用常规左手桡动脉穿刺,B组采用常规右手桡动脉穿刺,C组在评判性思维下采用调整改良右手桡动脉穿刺采血。对比三组穿刺成功率、桡动脉穿刺采血一次性成功率及穿刺时间、肿胀直径,另对比三组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C组穿刺成功率及采血一次性成功率均高于A组及B组,且A组穿刺成功率及采血一次性成功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穿刺时间短于A组及B组,肿胀直径小于A组及B组,且A组穿刺时间短于B组,肿胀直径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评判性思维在桡动脉采血操作中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辅助护理人员掌握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操作要点,提升桡动脉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同时利于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缓解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探索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采血方法,采血技术的好坏会造成血液化验误差,影响临床诊断治疗。尤其在儿科,婴幼儿的血标本采集常常比较棘手。自2011年以来,我科采用桡动脉采血术取代传统的静脉采血,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锋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3):101-102
目的观察TRBand止血气囊在经桡动脉为径路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止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本院经桡动脉为径路的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患者122例,术后使用TRBand止血气囊止血,观察桡动脉穿刺点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栓塞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穿刺点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及栓塞,桡动脉均搏动良好。结论TRBand止血气囊疗效确切,且具有操作简单,视觉确认,确保静脉回流等很多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采用两种不同压力及压迫时间进行止血的效果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38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分旧法组(压迫时间长)10例,新法组(压迫时间短)28例。术后用桡动脉止血装置进行止血,分别在术前、术后行右上肢血管彩色多普勒,了解用不同压力及压迫时间进行止血的效果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无出血、血肿、夹层并发症。旧法组术后桡动脉闭塞发生率为50%,新法止血组术后血管闭塞发生率为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桡动脉止血装置进行桡动脉压迫止血时间短的患者,术后血管闭塞发生率比压迫止血时长的患者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梁仲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210-211
新生儿采血在临床实践中一直是一项技术要求高的操作,而检验室指标又是新生儿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一般薪生儿住院需检查肝功、肾功等项目,至少要血标本5~6ml,新生儿外周静脉细小,采血量少,很难抽够5—6ml,故以往临床上采血以股静脉为主,但股静脉采血暴露范围大,易使患儿受凉,加上新生儿易动,易刺伤。再加上现在的父母对护士的技术要求高,要一针见血,给操作的护士造成一定的心里压力,往往导致失败。目前本院儿科病房在广州市医疗援建队的技术指导下,引进新技术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法采取血标本,一次成功率达95%,跟以往在新生儿股静脉处穿刺采血法相比较,桡动脉采血法方便安全,操作时间短,损伤程度轻,穿刺成功率高,患儿家长也易接受,减少了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一种方便、安全、快捷、有效的动脉穿刺采血法。方法 将 40 8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观察 ,分别实施股动脉与桡动脉穿刺采血。结果 股动脉与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无显著差异 (均 P >0 .0 5 )。结论 桡动脉可代替股动脉穿刺采血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桡动脉盲穿采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正确判断新生儿的呼吸功能、血氧代谢及血液的酸碱度,需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动脉血氧分压是早产儿给氧的重要指征,新生儿采集动脉血标本通常选用股动脉穿刺法,由于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本院采用一次性头皮针行桡动脉采血,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检验结果准确,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动脉采集血主要用作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可靠方法,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均有很重要的意义[1]。方法利用动脉血气针进行桡动脉采血。结果能快速准确抽取动脉血,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结论股动脉管腔粗大,搏动感明显,易于采取,临床常选其作为取血部位。但由于股动脉位于腹股沟内,采血时对体位要求较严格;临床中一些不清醒的患者,或因病情不能平卧者,不能有效配合护士采血;其次股动脉易滑动不易固定,所以进行桡动脉采血比股动脉采血方便、快速。从2008年9月开始,我科采用了动脉血气针进行桡动脉采血进行化验1800余例,效果理想方便,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工作中,桡动脉采血是一项常用的护理技术。在给婴儿采血时,如果不能一次性穿刺成功,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而且也增大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和工作量。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笔者于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采用头皮针行桡动脉穿刺采血,并与传统的注射器直接采血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对40例老年患者应用0.55号头皮针经桡动脉穿刺来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取得较高的成功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75~80岁,平均(77.5±2.5)岁。1.2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造影的患者术后出血的止血护理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中,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造影的350例中的100例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及止血护理并分析。结果出血10例,皮下血肿5例,无出血85例。结论加强术后出血观察及止血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出血。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患者舒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