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载荷条件对后牙单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力学影响.方法:在后牙单种植体支持式义齿上部结构不同载荷点分别施加载荷,以电阻应变法对种植体颊舌两侧组织进行了应变分析.结果:义齿在中央载荷点及近远中载荷点受到垂直载荷作用时种植体颊舌两侧组织产生的应变无明显差异;在颊舌载荷点受垂直载荷作用时,种植体颊舌两侧组织产生的应变有显著差异;所有载荷点测得应变与载荷呈正相关;在颊舌载荷点距中央点越远应变峰值越大.结论:种植义齿在颊舌载荷点受力时种植体周围组织应变较大,种植义齿的上部结构应适当减小颊舌径,降低牙尖斜度,以减少颊舌载荷受力时对种植体下部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烤瓷熔附金属(PFM)修复体的远期疗效。方法:对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第三门诊部修复科1994年9月-2000年11月期间1056例患者1232件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体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体6年以上修复成功率为90.5%,导致失败主要的原因为松动脱落、瓷崩和基牙病变。结论:为确保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体长远疗效,应从适应症、牙体预备、铸件试合,烤瓷工艺、咬合恢复、医嘱等方面严加注意。  相似文献   

3.
桩冠联体金属舌面板烤瓷冠修复前牙咬合过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东青  朱晓明 《重庆医学》2005,34(12):1854-1855
目的探讨前牙咬合过紧、唇舌径小(冠薄)的烤瓷修复方法和临床满意度。方法56颗患牙采用在金属桩核上直接烤瓷的方法-桩冠联体金属舌面板的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观察其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结果56颗患牙经5年临床观察2年内功能良好,患者满意。3年成功率94.6%,因烤瓷冠瓷层崩脱、基牙松动而失败。4年成功率89.3%,因患者牙根再次根折,再修复困难而失败,5年成功率85.5%。结论桩冠联体金属舌面板烤瓷修复前牙缺损且又咬合过紧的患者,修复后美观、舒适、固位良好,功能恢复好,减少医生椅旁操作时间,患者就诊次数减少。  相似文献   

4.
金属支架设计对后牙金属烤瓷冠抗折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架设计对后牙金瓷冠抗折力的影响。【方法】制作4种支架设计的后牙金瓷冠各10个,共40个。Ⅰ型支架瓷覆盖几乎整个牙冠;Ⅱ型支架瓷覆盖颊面到颊尖的舌侧面一半;Ⅲ型支架瓷覆盖颊面,金属背面放在(牙合)缘;Ⅳ型支架瓷覆盖颊面,但颊尖顶由金属覆盖。测定每个金瓷冠颊尖瓷的抗折力。【结果】抗折力分别是Ⅰ型支架(1132N),Ⅱ型支架(1428N),Ⅲ型支架(806N),Ⅳ型支架(1750N)。【结论】支架设计对金瓷冠抗折力有重要影响。在临床常用的支架设计中,瓷覆盖颊面到颊尖舌侧面约一半(Ⅱ型支架)的金瓷冠比瓷覆盖几乎整个牙冠(Ⅰ型支架)金瓷冠有更高的抗折力。  相似文献   

5.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也称金属烤瓷全冠,是一种由低熔烤瓷真空条件下熔附到铸造金属基底冠上的金—瓷复合结构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在不同载荷下中间种植体基牙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基牙应力分布及位移规律,指导临床义齿制作。 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天然牙及中间种植体受力后的应力分布特点及位移规律。 结果:4种载荷下种植体最大应力值均是天然牙的4~5倍;集中垂直载荷下种植体最大应力值大约是分散垂直载荷下的2倍;斜向集中载荷与斜向分散载荷下种植体最大应力值无明显差异,大约是分散垂直载荷下种植体最大应力值的3倍;分散载荷下天然牙最大应力值均较集中载荷时低。牙合龈向种植体最大位移值远小于天然牙|3位移值,在颊舌向和近远中向两者位移差值较小。 结论:颊舌向力是破坏修复体的主要因素,应降低牙尖斜度;集中载荷比分散载荷破坏作用大,应消除咬合高点,建立分布均匀的多点咬合接触。这种固定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偶联剂对贵金属烤瓷基底瓷剥脱面与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人工模拟金属基底瓷剥脱面试件64个,32个试件使用40%磷酸凝胶酸蚀,32个试件使用9.6%氢氟酸凝胶酸蚀;64个试件分为4组,使用4种不同偶联剂分别对试件表面进行处理,制作粘接试件;试件经37℃恒温水浴24h后,置于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测定金合金-树脂粘接抗剪强度,观察试件粘接断面情况。结果:两种酸蚀条件下,使用的4种偶联剂对金合金-树脂粘接面的抗剪强度无差异(P〉0.05)。结论:偶联剂种类及酸蚀处理方式对金合金-树脂的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口腔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115例烤瓷冠桥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经636个月随访观察,复查的115例患者中,成功105例,占91.3%;失败10例,占8.7%。在修复失败的病例中烤瓷固定桥失败4例,烤瓷桩核冠失败4例,烤瓷全冠失败2例。在失败的病例中瓷崩裂2例,桩核冠脱落2例,基牙折断1例,基牙并发牙髓炎1例,龈缘红肿1例,食物嵌塞1例,龈缘变色1例,色泽不协调1例。分析失败因素主要有崩瓷,修复体松动脱落,基牙病变,牙龈明显红肿,食物嵌塞,美观因素。结论金属烤瓷冠桥能很好地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在使用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牙齿缺损及缺失时,应正确选择适应症,合理进行设计,严格规范临床操作程序,才能进一步可提高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口腔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115例烤瓷冠桥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经6~36个月随访观察,复查的115例患者中,成功105例,占91.3%;失败10例,占8.7%。在修复失败的病例中烤瓷固定桥失败4例,烤瓷桩核冠失败4例,烤瓷全冠失败2例。在失败的病例中瓷崩裂2例,桩核冠脱落2例,基牙折断1例,基牙并发牙髓炎1例,龈缘红肿1例,食物嵌塞1例,龈缘变色1例,色泽不协调1例。分析失败因素主要有崩瓷,修复体松动脱落,基牙病变,牙龈明显红肿,食物嵌塞,美观因素。结论金属烤瓷冠桥能很好地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在使用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牙齿缺损及缺失时,应正确选择适应症,合理进行设计,严格规范临床操作程序,才能进一步可提高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后牙钯合金金属颈环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边缘适合性及其对牙龈健康的影响。方法:对628颗后牙烤瓷熔附金属全冠(单冠或桥的基牙)采用两种边缘设计形式修复,2年后观察其边缘适合性以及牙龈健康状况,分析修复体边缘形式与牙龈病变间的关系。结果:后牙钯合金金属颈环PFM的边缘适合性及牙龈健康状况均好。结论:后牙金钯合金金属颈环PFM是一种较好的设计,建议作为临床常规设计。  相似文献   

11.
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体瓷体崩裂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体瓷体崩裂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330例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体的临床观察,对其瓷体崩裂现象进行原因分析。结果: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体瓷体崩裂的相关因素可归纳为三方面:1.口腔技师因素,2.医师因素,3.患者因素。结论:造成此原因的因素各异,有时是多因素造成的,并与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体的整个制作过程密切相关,因此重新修复时应仔细分析原因,避免再度失败  相似文献   

12.
于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136-137
目的通过与金属烤瓷冠比较,探讨全瓷冠在牙齿修复中的优缺点。方法选择2010年1-6月在我院进行冠桥修复的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采用全瓷冠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金属烤瓷冠进行修复,随访1年并比较两组牙龈颈缘黑线情况、牙周损害情况及牙冠裂瓷和折断情况。结果研究组未出现颈缘黑线情况,对照组有24例患者出现颈缘黑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28例患者牙龈指数0级,5例患者出现裂纹和折裂情况,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全瓷牙在牙齿修复过程中具有对牙周组织损伤小的优点,但是抗裂强度不如金属烤瓷冠,因此在临床上使用全瓷冠进行牙齿修复时应选择合适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张天夫 《吉林医学》2008,29(23):2161-2162
目的:观察桩核加烤瓷冠技术在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峙6i床应用疗效。方法:临床为69例患者81个牙体大面积缺损的患牙行桩核加烤瓷冠修复术,观察1~2年,计算成功率和失败率。结果:81个烤瓷冠中80个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成功率为98.76%。失败1例,失败率为1.25%。结论:桩核加烤瓷冠技术在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翰晦床应用是成熟成功的,挽救了许多以前要拔除的牙体大面积缺损的患牙,临床应用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荣红 《海南医学》2011,22(16):61-62
目的 分析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烤瓷熔附金属全冠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上颌磨牙后对患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于我院就诊行烤瓷全冠修复上颌磨牙的148例患者,其中有48例患者行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62例患者行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38例患者行氧化锆全瓷冠.所有患者定期按时随访,观察修复后1年患...  相似文献   

15.
磨牙纵折保留修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桩核烤瓷冠辅以牙龈切除术或牙冠延长术修复纵折至龈下的磨牙,以提高纵折磨牙保存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56例劈裂至龈下的第一磨牙去除牙折片后采用镍铬合金桩核加3种不同种类烤瓷冠(镍铬合金烤瓷冠、金铂合金烤瓷冠、IPS EmpressⅡ铸瓷冠)进行修复,部分配合牙冠延长术或牙龈切除术,随访观察1年,比较直接修复和配合牙周手术对修复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种类烤瓷冠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纵折磨牙拔除牙折片后采用桩核烤瓷冠直接修复和配合牙冠延长术修复,随诊观察1年后的修复有效率分别为80%和94.4%,后者治疗效果好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修复方法中,失败者均出现在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中。结论:修复劈裂至龈下的纵折磨牙采用桩核烤瓷冠配合牙冠延长术或牙龈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贵金属烤瓷冠和全瓷冠的应用会进一步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比较IPS e. max Press铸瓷全冠?贵金属烤瓷全冠?镍铬合金烤瓷全冠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择IPS e. max Press铸瓷全冠?贵金属烤瓷全冠?镍铬合金烤瓷全冠等3种材料修复上中切牙的患者各90例,参照美国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标准对完成修复后即刻与12个月的修复体进行临床检查和相关评价,内容包括修复体颜色?牙龈边缘着色?继发龋?边缘密合度?牙龈健康状况等?结果:在修复体颜色与牙龈健康状况方面,IPS e. max Press铸瓷全冠与贵金属烤瓷全冠均显著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全冠(P < 0.05);在牙龈边缘着色和边缘密合度方面,IPS e. max Press铸瓷全冠?贵金属烤瓷全冠与镍铬合金烤瓷全冠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IPS e. max Press铸瓷全冠最佳,贵金属烤瓷全冠次之;3组修复体均未发生继发龋?结论:IPS e. max Press铸瓷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优良,贵金属烤瓷全冠次之,均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全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金属烤瓷冠在折断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折断前牙236例391颗牙齿的烤瓷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出现冠脱位占2.3%,色泽不够理想占11.76%,崩瓷占9.97%,牙龈炎占1.53%,疼痛占0.77%,继发龋0%。结论折断前牙的金属烤瓷冠的修复应该注意适应症的选择;根管桩的植入质量以及修复体的形态、功能和颜色是折断前牙金属烤瓷冠修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朱银保 《海南医学》2007,18(12):29-31
目的观察金属烤瓷修复体产生的并发症,总结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将728例共1168件修复体分为两组,对产生的并发症进行比较与分析,产生的并发症分为裂瓷、金属冠脱落、基牙折断、桩冠连桩松脱或折断、烤瓷桥松脱及牙髓、根尖周病变6类。第2组中吸取第1组的经验教训。结果第1组金属烤瓷修复体并发症发生率为6.38%(28例),第2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为1.23%(9例)。结论严格选择适应症,合理设计,死髓牙加强抗力措施,认真制备牙体,根据基牙情况适当采用个性化处理,加强牙髓保护,有制作缺陷的及时返工,可明显降低烤瓷修复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Effect of prosthesis design on occlusal overload and long-term implant stability cannot be overstated. In Porcelain Fused to Metal (PFM) crowns, low cusp inclination and occlusal contacts limited to central fossa ensure axially directed forces on an implant but often pose esthetic and functional challenges. It is theorized that resilient Polyetheretherketone (PEEK) crowns have shock absorption capacity for favorable stress distribution. This study compared two implant crown materials and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cusp inclination and occlusal contact distribution on resultant stresses.MethodsThirty 3D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implant-supported PFM and PEEK crowns, generated using Solidedge 3D CAD solid modeling software (v19, Siemens PLM Software Inc.,U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3 cups inclinations (0°, 15°, 30°) under five load conditions, with 300N force distributed over one, two, or three contact areas and exported to ANSYS (v18.1, ANSYS Inc. Pennsylvania, US) for stress analysis.ResultsMaximum stress in both PFM and PEEK models was at the neck of the implant under Load 3(300N distributed over three contact areas: central fossa, buccal cusp tip, marginal ridge). Minimum stress in all models was under Load 1(300N applied at one contact area in central fossa). Maximum stresses were recorded for 30° cusp inclination in PFM models.ConclusionIn both PFM and PEEK crown models, contact areas placed away from the implant axis generated greater implant and peri-implant stresses and had more effect on resultant stresses than that of increase in cusp inclination. The effect of cusp inclination on the resultant stresses was dependent on the crown mater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