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脉搭桥术治疗动脉夹层分离所致动脉阻塞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血管外科(200032)叶建荣,符伟国因动脉夹层分离所致动脉阻塞,十分罕见。本文报告采用动脉搭桥术治疗动脉夹层分离所致动脉阻塞2例,均取得成功。临床资料例1,男,68岁,因“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相似文献   

2.
动脉-动脉栓塞型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动脉栓塞是以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栓子来源的脑栓塞。目前,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的研究尚少。就近年来有关本病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研究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均高,其预后与治疗及时、处理恰当有密切关系。对此类患者内科保守治疗常采用静脉滴注抗凝,疗效差,并发症多。我院2000~2002年采用超选择动脉内注射尿激酶治疗1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肠系膜动脉阻塞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系膜动脉包括腹腔动脉(celiac artery, CA)、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 IMA)。慢性肠系膜动脉阻塞以高龄患者多见,女性占60%,70%有吸烟病史。尸检发现,>60岁患者CA狭窄发生率为50%、SMA为30%、IMA为20%。  相似文献   

5.
刘云霞  王莹  武珂 《山东医药》2006,46(8):67-67
患者男。72岁,因左下肢麻木2h于2005年7月2日9时收入院。有房颤病史3a,胃溃疡史30a,胃出血3次,初诊为脑梗死。入院后常规给予抗凝、脑保护剂。当日20时突感左下肢麻木。查体:左下肢远端皮肤发白.皮温降低.痛觉减退,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考虑为心房栓子脱落导致下肢动脉栓塞。给予生理盐水200ml加奥扎格雷钠80mg静滴。2次/d。7月4日行彩超示左髂总动脉血栓形成并重度狭窄。7月5日行右股动脉置管造影。见左髂总动脉内有一约5cm充盈缺损,狭窄约90%,  相似文献   

6.
丁璇 《山东医药》2006,46(15):78-78
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约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10%。约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8%。其年中风率约为8%;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年中风率为8%,未经治疗的基底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的病死率为〉70%。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常见部位是;颈内动脉岩段、海绵窦段、虹吸段,大脑中动脉主干,椎动脉远端和基底动脉。  相似文献   

7.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临床上较少见,但病情进展迅速且凶险,病死率高达40%~85%.对于这一疾病的紧急治疗是否应采取动脉溶栓,抑或静脉溶栓,甚至保守治疗,目前尚存在争论.有人认为,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应采取动脉溶栓;也有人认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采用动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目前尚缺乏有力的证据,让患者承担动脉溶栓带来的操作风险和经济负担并不值得.因此主张在有条件的医疗中心开展随机对照试验,以获得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由双侧椎动脉汇合而成,其末端分叉为双侧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属于后循环系统(或称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供应脑干、小脑、丘脑、部分颞叶及枕叶的血流,这些结构大多位于后颅窝,许多影像学检查难以显示,故对后循环病变的认识晚  相似文献   

9.
动脉功能与血压及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压是预测心血管病的重要标志 ,高血压的存在表明有更多心血管事件危险。这不仅由于血压本身可引起不良后果 ,还因高血压常伴有血管的功能与结构异常。作为一个整体 ,心脏与血管系统功能密切相关 ,近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 ,新创某些有效、简便可重复的无创检测 ,大大促进了对血管功能的研究 ,日益认识到血管功能及结构变化对心血管病发生、发展、预后及药物作用具有巨大影响 ,并矫正了多年来临床某些错误认识。本文对近年某些方面的进展 ,简介如下。1 动脉压收缩压 ( SBP)随年龄进行性增加的意义 ,近年才逐步被临床正确认识。过去 SB…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数字减影下肢动脉造影,分析糖尿病性外周动脉病变中股深动脉的形态学特征,以期对糖尿病下肢缺血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提供影像学评估.方法 2型糖尿病(T2DM)患者50例.用分段积分法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所见股深动脉开口部位(A段)、股深动脉开口至旋股外侧动脉(B段)、旋外侧动脉至第二穿支(C段)、第二穿支至远端(D段)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和各段病变发生率;根据股或腘动脉积分分为E(<3分)、F(≥3分)两组,比较两组股深动脉B段的管径.结果 (1)A、B、C、D各段病变率明显不同,分别为3/95(3.1%)、17/94(18.9%)、57/94(60.6%)和74/97(78.7%).(2)A、B、C、D各段血管积分分别为0.13±0.70、0.28±0.77、0.72±0.78和1.24±1.03,除A、B两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E、F组股深动脉B段管径(mm)分别为5.43±0.36和5.40±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结论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病变.多累及旋股外侧动脉开口以远股深动脉分支,较少累及股深动脉开口部和旋股外侧动脉开口以近之血管主干;病变程度上股深动脉远段分支病变积分明显高于近段血管;当股腘动脉出现重度狭窄-闭塞时,股深动脉管径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对某些动脉狭窄或阻塞性病变,许多血管外科医师报道各种解剖外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用以恢复肢体血流,解除症状取得相当良好的效果。解剖外动脉旁路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大多数是通过皮下进行手术;麻醉要求低,可以在浅全麻,甚至在局麻下手术。因此,这种手术特别适用于老年,体弱以及合并有多种重要器官严重病变而不能耐受经胸腹手术的病人。本文就几种常用的解剖外动脉旁路的进展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评价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D)预后的预测因素以及动脉溶栓和支架置人术治疗BAO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BAO患者,在3~48 h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或尿激酶动脉溶栓,溶栓后血管残余狭窄>50%的部分再通者行支架置入术.术前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3个月时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临床资料应用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血管完全再通24例(46.2%),部分再通16例(30.7%),未再通12例(23.1%).mRS评分:转归良好22例(42.3%),生存32例(61.5%),死亡20例(38.5%).BAD预后与NIHSS评分(P<0.01)、治疗时间窗(P<0.05)以及溶栓后血管再通程度(动脉溶栓和支架置入术后)(P<0.01)显著相关;动脉溶栓后血管良好再通与NIHSS评分(P<0.01)和治疗时间窗(P<0.05)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NIHSS评分(P<0.01)和血管再通程度(P<0.01)可独立预测BAO预后.结论:NIHSS评分<14分和血管再通良好是BAO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快速及时地动脉溶栓和支架置人术是治疗BAD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黄旭梅  章耀  林苗  林斌 《山东医药》2007,47(11):3-3
2003-2006年,我们采用动脉导管分段溶栓术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1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1993年1月 ̄1994年12月采用小切口新方法作股Guo动脉搭桥术治疗股Guo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共11例。采用自制顶端带孔的大隐脉圈套器,仅作1 ̄2cm的小切口数个,可取得搭桥所需长度的大隐静。11例手术取得较好疗效:全组切口10例获一期愈合,1例结痂延迟愈合。经1月 ̄2年6月随访,术后9例间歇性跛行消失,2例间歇性跛行仍同术前。术前患肢踝/肱指数平均为0.45,术后踝/肱指数平均为0.  相似文献   

15.
持续性三叉动脉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异常吻合,通常无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脑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后循环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头痛等症状。脑血管造影可确诊,治疗上主张对症治疗。文中介绍该病的历史、胚胎学、病因、解剖学、发生率、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其变异型和三叉动脉瘤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0岁,因“体检发现胰腺占位3 d”于2018年6月18日入本院。入院后查肿瘤指标:CA19-9403.90 U/ml;增强CT提示:胰腺尾部萎缩,体部见结节影,大小约19 mm×28 mm,考虑胰腺癌,侵犯腹腔干(celiac axis,CA)、脾动脉可能(图1)。  相似文献   

17.
脑动脉狭窄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及微栓子形成是脑梗死发病的主要机制,为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与脑梗死发病发展的关系,2000年7月至2002年5月,我们对30例脑动脉狭窄患者的微栓子出现情况进行了24小时动态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视下胃十二指肠动脉逆行肝动脉插管法对动物实验中肝动脉插管的应用.方法:24只兔VX2肝瘤模型及65R正常SD大鼠行胃十二指肠动脉逆行肝动脉插管法,观察其成功率、术后情况等.结果:24只兔VX2肝瘤模型均行开腹胃十二指肠动脉逆行肝动脉插管造影和栓塞术,成功20例,成功率为83.3%.术后肿瘤缩小.肝功能无明显改变.65只正常SD大鼠,其中58只采取相同方法插管成功,成功率为89.3%.结论:经胃十二指肠动脉逆行肝动脉插管法在动物实验中能够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是介入放射学方法在动物实验中的新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我院应用尿激酶动脉灌注加按摩治疗肢体动脉栓塞进行疗效观察,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四肢动脉栓塞共11例(男7,女4),年龄37~58岁,平均52.6岁。均有基础心脏病,其中风心病房颤5例,冠心病3例,肺心病2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动脉栓塞部位:桡动脉3列,胫前动脉5例,胫后动脉1例,腓动脉2例。临床表现 均突然出现肢体疼痛、麻木,皮肤苍白,远端动脉搏动消失或微弱;4例患肢远端关节疼痛;3例患肢抽搐;2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超声检查 11例作肢体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均在病变动脉内探及动脉栓塞,近心端动脉扩张,远端变窄。4例栓塞远端管壁径…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5岁。主因“阵发性头晕,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半个月,加重伴言语不能4.5h”于2009年8月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人院前半个月反复出现阵发性头晕,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伴出汗,无恶心呕吐,无抽搐,症状持续约10min,自行缓解。入院前4.5h患者症状加重,不能自行缓解。急诊查血压140/80mmHg,意识清楚,反应淡漠,不能言语,体检:欠合作,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上肢肌张力低,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Ⅲ级,检查不能配合,右侧病理征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