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建立低死亡率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
SD 大鼠动物模型. 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按体重定量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免疫抑制的方法诱导建立PCP动物模型,对照组注射与地塞米松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制作肺印片,经瑞-姬氏复合染色后,检查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制作肺组织病理切片,经HE染色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制作感染大鼠肺组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Pc包囊和滋养体.
结果用地塞米松诱导后,实验组SD大鼠死亡率为0,肺印片阳性率为76.7%(23/30).肺组织出现典型的病理变化,并可观察到Pc包囊.实验组SD大鼠体重下降明显,与对照组体重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电镜下可观察到Pc包囊和滋养体的形态结构.
结论采用按体重定量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可建立低死亡率PCP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卡氏肺孢子虫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检测方法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叙述了卡氏肺孢子虫的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主要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病理学检测方法、免疫检测方法、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卡氏肺孢子虫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检测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卡氏肺孢子虫的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主要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病理学检测方法、免疫检测方法、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免疫抑制昆明小鼠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方法饮水中加入地塞米松(DEX)抑制小鼠免疫功能,通过对小鼠生存情况、肺组织病原学和病理学观察,判断小鼠是否诱发肺孢子虫肺炎;通过比较不同剂量DEX(2.5mg/L、5mg/L、7.5mg/L)对小鼠死亡情况、肺孢子虫感染情况的影响,确定适宜的DEX剂量。结果小鼠免疫抑制第4周查到滋养体,第7周查到包囊,第10周肺组织出现典型的间质性肺炎病理改变;DEx3个剂量组(2.5mg/L、5mg/L、7.5rag/L)均能感染肺孢子虫,但以5mg/L组感染率较高(75%),且小鼠死亡率较低(26.67%)。结论饮水中加入DEX可以建立昆明小鼠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适宜剂量5mg/L。 相似文献
6.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给大鼠高蛋白质食物,皮下注射醋酸考的松及其饮水中加入四环素的方法,建立了卡氏肺孢子虫大鼠模型。与传统方法比较,证明该方法能使动物模型的病死率降低,成活率提高和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7.
大鼠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肺孢子虫肺炎(PCP)的大鼠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将34只雌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7只。实验组采取每周2次每次每只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mg诱导的方法建立PCP动物模型;对照组则注射与地塞米松等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所有大鼠的饮水中加入1g/L盐酸四环素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12周后解剖全部大鼠,并分别制作肺组织印片,姬氏染色,检查肺孢子虫包囊。同时制作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用地塞米松诱导大鼠5周,肺组织印片均查见肺孢子虫包囊,肺组织也出现典型的病理学改变。连续诱导12周,均未见实验鼠死亡。实验组大鼠体重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免疫抑制诱导的方法可成功建立PCP的大鼠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本文通过大鼠高蛋白质食物,皮下注射醋酸考的松及其饮水中加入四环素的方法,建立了卡氏肺包子虫大鼠模型。与传统方法比较,证明该方法能使动物模型的病死离降低,成活率提高和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9.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及虫体体外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孢子虫(Pneumocystis)是一种机会性致病病原体,免疫功能受损的宿主感染后,可引起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或称肺孢子虫病(Pneumocystosis)。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 carinii,Pc)是一种原虫,是引起人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的病原体。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结果证实,它属于真菌。 相似文献
10.
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实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动态观察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不同病程的病理学变化。方法 将 4 0只清洁级 5 0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 ,每周 2次 ,1mg/次 ,共 12周 ;后者皮下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大鼠的发病情况并每隔 3周两组各取 5只动物进行病原学、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大鼠 5周后开始发病 ,肺印片中可查到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及滋养体 ,其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间质性肺炎随诱导时间存在明显病理学改变。实验组大鼠第 6周主要表现为肺泡壁毛细血管轻度充血 ,间质内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第 9至 12周可见间质细胞增生、间质水肿、肺泡内出现粉红色泡沫样渗出物、部分肺组织呈现大片状实变区。对照组大鼠无异常表现 ,病原学检查阴性 ,肺部无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 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以炎症、渗出、细胞浸润、间质细胞增生等为主并随病程存在明显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11.
大蒜素治疗大鼠肺孢子虫肺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肺孢子虫肺炎(PCP)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皮下注射醋酸泼泥松龙的方法建立PCP大鼠模型。将受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未治疗对照组(B)、TMP-SMZ治疗对照组(C)、大蒜素治疗组(D)和青蒿素治疗组(E)。各组从第7周开始灌服相应药物5d,停药后观察1周,用肺重/体重比和肺虫荷量考核疗效。结果PCP大鼠6周内的病死率为16.7%,满6周时抽样进行病原、病理检查,证实均已成功诱导PCP。5组受试大鼠的平均肺重/体重比分别为0.75±0.090、1.05±0.174、0.77±0.091、0.79±0.114和0.85±0.188。B~E组受试大鼠肺虫荷量分别为1490、74、296和219个包囊/mg肺。统计学分析显示,经大蒜素治疗的大鼠平均肺重/体重比、肺虫荷量均显著低于未治疗对照组(P<0.05),与TMP-SMZ治疗对照组和青蒿素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蒜素对大鼠PCP有显著疗效,效果与TMP-SMZ和青蒿素接近。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在实验感染大鼠不同5个肺叶的分布。在大鼠右肺副叶,左肺叶,右肺前叶,右肺中叶包囊数较多,右肺后叶包囊数最少,右肺后叶包囊数与其他4个肺叶相比,差异均具显著性。提示采用病原学方法检查大鼠肺组织时,从右肺副叶,左肺叶,右肺前叶,右肺中叶取材检出包囊的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实验动物肺内肺孢子菌隐性感染情况,为其质量监测及选择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从本校实验动物部培育的3种6个品系普通级实验动物中随机抽取大鼠、小鼠和兔,取肺脏制成印片标本,分别用姬姆萨(Giemsa)和改良的六亚甲基四胺银(GMS)染色,镜检肺孢子菌的包囊型和滋养体型;用PCR方法检测肺孢子菌特异性DNA。结果①大鼠Giem-sa染色和改良的GMS法阳性率分别为22.6%(12/53)和30.2%(16/53);PCR检测阳性率为49.1%(26/53)。②小鼠Giemsa染色检查全为阴性;GMS染色法检查阳性率为8.5%(8/94)。③用Giemsa和GMS染色检查日本大耳白兔,结果全为阴性。④对比3种动物不同品系的肺孢子菌感染率,GMS染色大鼠、小鼠两者差异显著(P<0.05)。Wistar和SD两种品系大鼠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昆明株,BALB/c和C57BL/6三个品系小鼠间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3种检查方法对比:PCR,GMS和Giemsa的阳性率分别为49.1%(26/53),13.6%(24/177)和6.8%(12/177),三者间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孢子菌在普通级实验大鼠及小鼠体内的隐性感染现象较为普遍,其中大鼠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小鼠。PCR灵敏性高于Giemsa和GMS染色法。 相似文献
14.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经苦参合剂治疗后脾脏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sIL-2R水平降低。表明苦参合剂治疗能增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特异、敏感的卡氏肺孢子虫(Pc)DNA探针,用于检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患者临床标本中的PcDNA。方法PCR扩增获得Pc的线粒体核糖体RNA大亚基基因,以其为模板,采用随机引物法制备半抗原地高辛标记的探针。检测探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后,用斑点杂交法检测实验大鼠肺组织和PCP患者临床标本中的PcDNA。结果敏感性检测显示该探针可检出2pg水平的PcDNA,特异性检测显示该探针仅与PcDNA杂交,而不与伯氏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弓形虫、人白细胞及正常大鼠肺组织DNA反应。斑点杂交检测PCP大鼠肺组织中的PcDNA,检出率为73.7%,低于PCR结合斑点杂交的检出率94.7%。用该探针从1例肾移植术并发PCP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检测到PcDNA。结论制备的PcDNA探针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对PcDNA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二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例SLE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31岁,SLE并狼疮肾炎病程分别为4年及7年,并曾使用大剂量泼尼松及环磷酰胺治疗,在诊断PCR时已分别停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6个月及12个月。2例患者均表现为干咳,静息时气促,急性发热及进行性低氧血症,胸部X线表现为弥漫性网状阴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E)均发现卡氏肺孢子虫。使用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片(SMZ)治疗后,1例患者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好转,另1例死亡。结论:必须警惕SLE患者出现快速进行低氧血症及Ⅰ型呼吸衰竭时PCR发生的可能性;SLE并发PCP病死率很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PCP易复发,必须给以足够疗程的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