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综合治疗疗效。方法观察统计综合治疗86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结果。结果临床治愈60例,占69.77%;显效18例,占20.93%;有效6例,占6.98%;无效2例,占2.33%。总有效率97.68%。结论综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病因和致病机制 1994年,在美国召开系统性血管炎命名及分类的国际会议上,本病被划分为血管性血管炎范畴。属血管变态性疾病,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在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挑体炎2周后发病,常见的致病菌为链球菌。  相似文献   

3.
紫癜性肾炎(APN)是具有遗传背景[1]的过敏性紫癜(AP)的重症类型,严重地威胁着患儿的健康成长甚至生命。为此,我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策略,对发生APN的危险因素予以分析研究,旨在遴选出危险因素,给予相应的防治和护理措施,以期改善预后。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我院2002-01~2005-06儿科住院APN和AP患者226例,诊断符合各器官受累标准[2]。其中APN 82例为观察组,男38例,女44例,平均(9.775±2.922)岁;AP 114例为对照组,男68例,女76例,平均(8.472±2.634)岁。1.2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组间危险因素遴选,先用单因素四格表2χ或F isher检验…  相似文献   

4.
孙福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591-7591
目的观察消斑益肾汤结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6例和观察组10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消斑益肾汤,临床观察紫癜消退时间,定期化验尿常规、肾功能和B超检查,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4.03%和44.79%,总有效率分别为94.23%和79.16%,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紫癜继发紫癜性肾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继发紫癜性肾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83例HSP患儿分为继发紫癜性肾炎(HSPN)和未继发紫癜性肾炎(非HSPN)两组,对两组患儿性别、初发年龄、诱因、伴随症状、皮疹持续时间及复发情况、首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抗凝剂的应用进行比较.结果①继发HSPN组患儿男性居多,男女之比为2.171,非HSPN组为1.121;②HSPN组紫癜初发年龄较大平均9.5岁,非HSPN组平均6.0岁;③发病诱因中感染因素HSPN组占61.6%,非HSPN组41.7%;④HSPN组皮疹持续时间平均15.5d,皮疹复发54.0%,非HSPN组分别为8.3d和13.6%;⑤HSPN组均伴随消化道症状(100%),同时伴关节、消化道症状77.3%,非HSPN组分别为36.4%和9.1%;⑥首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HSPN组升高者86.3%,非HSPN组53.6%;⑦口服抗凝剂HSPN组为33.0%,非HSPN组为48.2%.结论①HSP继发HSPN以男性患儿居多;②初发年龄越大越易致肾受累;③发病诱因为感染因素、皮疹持续时间长及出现复发、发病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均易继发HSPN;④白细胞参与了HSP肾脏损害的发病过程;⑤口服抗凝剂可预防HSPN.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 (HSP)继发紫癜性肾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将 183例HSP患儿分为继发紫癜性肾炎 (HSPN)和未继发紫癜性肾炎(非HSPN)两组 ,对两组患儿性别、初发年龄、诱因、伴随症状、皮疹持续时间及复发情况、首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抗凝剂的应用进行比较。结果①继发HSPN组患儿男性居多 ,男女之比为2 .17:1,非HSPN组为 1.12 :1;②HSPN组紫癜初发年龄较大平均 9.5岁 ,非HSPN组平均 6 .0岁 ;③发病诱因中感染因素HSPN组占 6 1.6 % ,非HSPN组 4 1.7% ;④HSPN组皮疹持续时间平均 15 .5d,皮疹复发 5 4 .0 % ,非HSPN组分别为8.3d和 13.6 % ;⑤HSPN组均伴随消化道症状(10 0 % ) ,同时伴关节、消化道症状 77.3% ,非HSPN组分别为 36 .4 %和 9.1% ;⑥首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HSPN组升高者 86 .3% ,非HSPN组5 3.6 % ;⑦口服抗凝剂HSPN组为 33.0 % ,非HSPN组为 4 8.2 %。结论①HSP继发HSPN以男性患儿居多 ;②初发年龄越大越易致肾受累 ;③发病诱因为感染因素、皮疹持续时间长及出现复发、发病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均易继发HSPN ;④白细胞参与了HSP肾脏损害的发病过程 ;⑤口服抗凝剂可预防HSPN。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紫癜继发紫癜性肾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继发性紫癜性肾炎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183例HSP患儿分为继发紫癜性肾炎(HSPN)和未继发紫癜性肾炎(非HSPN)两组,对两组患儿性别、初发年龄、诱因、伴随症状、皮疹持续时间及复杂情况、首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抗凝剂的应用进行比较。结果 ①继发HSPN组患儿男性居多,男女之比为2.17:1,非HSPN组为1.12:1;②HSPN组紫癜初发年龄较大平均9.5岁,非HSPN组平均6.0岁;③发病诱因中感染因素HSNPN组占61.6%,非HSPN组41.7%;④HSPN组皮疹持续时间平均15.5d,皮疹和得发54.0%,非HSPN组分别为8.3d和13.6%;⑤HSPN组均伴随消化道症状(100%),同时佯关节、消化道症状77.3%,非HSPN组分别为36.4%和9.1%;⑥首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HSPN组升高者86.3%,非HPN组53.6%;⑦口服抗凝剂HSPN组为33.0%,非HSPN组为48.2%。结论 ①HSP继发HSPN以男性患儿居多;②初发年龄越大越易致肾受累;③发病诱因为感染因素、皮疹持续时间长及出现复发、发病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均易继发HSPN;④白细胞参与了HSP肾脏损害的发病过程;⑤口服抗凝剂可预防HSPN。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多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998~2005年临床诊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除外单纯性血尿、急进性肾炎型,共53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均采用常规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甙1 mg/(kg.d),分2~3次口服,总疗程12周。【结果】加用雷公藤多甙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疗效高,有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临床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临床判定指标.[方法]对135例HSPN患儿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采用肾脏病理评分法分析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采用双缩脲法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采用ELISA方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β2-微球蛋白(β2-MG)值.分析肾小管间质损害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135例患儿中,轻度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66例,中度损害69例,无一例重度损害.轻度与中度损害尿RBP中位数分别为0.395(0.31~0.58) mg/L、0.81(0.47~2.72)mg/L,尿β2-MG中位数分别为0.435(0.31~0.65) mg/L、1.05(0.48~2.70) mg/L,24 h尿蛋白定量中位数分别为187.5(0.0~940.8) mg/24 h、958.0(123.50~5016.0) mg/24 h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PN患儿24h尿蛋白定量、尿RBP和尿β2-MG水平,可以作为临床判定HSPN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儿童过敏性紫癜及过敏紫癜性肾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紫癜(henoeh-se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之一,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主要累及皮肤、胃肠道、关节、肾脏多个系统,如有肾脏受累表现则称之为过敏紫癜性肾炎(henoeh-se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而肾脏受累的严重程度又往往直接影响到本病的病程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AX2在紫癜性肾炎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30例紫癜性肾炎肾活检组织PAX2的表达情况.【结果】①所有紫癜性肾炎肾病理切片均存在不同程度PAX2再表达,且其中肾远端小管表达明显高于近端小管(P〈0.05),足细胞表达微弱,Ⅲa级和Ⅳa级未见足细胞表达.②表达密集部位的肾小管多呈现明显扩张或结构不完整表现.③PAX2在HSPN不同肾脏病理级别的表达积分,无论在近端小管,还是远端小管,各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紫癜性肾炎患儿肾组织存在PAX2胎儿期回归表达.②紫癜性肾炎PAX2再表达部位主要在肾小管,足细胞表达微弱,其表达程度可能与其病理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及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脏损害中的临床意义,了解尿微量蛋白与不同程度蛋白尿的关系,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本院58例HSPN患儿、38例HSP患儿及30例正常体检儿童的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p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免疫球蛋白G(IgG)、尿微量白蛋白(M-Alb)5种微量蛋白含量,比较3组尿微量蛋白含量之间有无差异;了解HSPN组尿液M-Alb与其他尿微量蛋白有无相关性;将HSPN组按照尿蛋白定性(半定量)实验分为3组,比较少量、中量、大量蛋白尿5种微量蛋白阳性率有无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SPN组尿液5种微量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SP组尿液β2-MG、RB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HSP组相比,HSPN组尿液β2-MG、IgG、MAlb水平显著升高(P〈0.01),NAG也升高(P<0.05);HSPN组尿液M-Alb水平与RBP、NAG、IgG呈正相关,与β2-MG无关;少量蛋白尿组5种尿微量蛋白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X^2=2.914,P〉0.05),与中量、大量蛋白尿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24.252、15.600,P<0.01)。【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可较好的反映肾脏损害程度,有助于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诊断,HSPN患儿伴蛋白尿程度加重时,尿IgG和M-Alb增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刘太彬 《华西医学》2009,(11):2934-2935
目的:探讨肝素在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9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肝素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肝素组给予肝素钠100~150 U加入5%葡萄糖100~200 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5~7天,以后每两周查尿常规1次,至少观察3个月或以上。结果:肝素治疗组发生肾炎3例(6.1%),对照组发生肾炎11例(22.4%),肝素治疗组肾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1〈P≤0.05)。结论:肝素对预防紫癜性肾炎的发生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小剂量肝素预防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97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分为超小剂量肝素治疗组(39例)。小剂量肝素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10d。【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9个月,超小剂量肝素治疗组发生肾炎4例(10.3%),小剂量肝素治疗组发生肾炎3例(10%),对照组发生肾炎9例(32.1%)。肝素治疗组间肾炎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超小剂量组所有病例均朱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超小剂量肝素能预防或降低HSPN的发生。改善HSP的预后,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紫癜性肾炎的肾脏病理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求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在不同年龄与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方法:从1491例肾活检患者中收集紫癜性肾炎病例,要求取材标本的肾小球数目≥10个。分别按年龄分为儿童组(〈16岁)和成人组(≥16岁),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对比分析病理特点。结果:①1491例肾活检患者中共入选紫癜性肾炎57例。②57例紫癜性肾炎患者分为男性组(33例)和女性组(24例),男性组的免疫球蛋白A(≥3+)和纤维蛋白沉积的发生率分别为90%和96.7%,较女性组的66.7%和79.2%高(P〈0.05);其他的病理学指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③57例紫癜性肾炎患者分为儿童组(12例)和成人组(45例),结果显示:肾小球病变中成人组的纤维素样坏死、微血栓和新月体的发生率分别为8.9%、28.9%和48.9%,高于儿童组的0%、8.3%和16.7%(P〈0.05);肾小管-间质病变中成人组的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发生率分别为26.7%和17.8%,较儿童组的0%和0%高,P〈0.05;免疫荧光法检查中免疫球蛋白M(≥2+)沉积在儿童组中的发生率83.3%,高于成人组的47.6%(P〈0.05);补体3沉积在成人组中的发生率76.2%,较儿童组的41.7%高(P〈0.05);其他的病理学指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成人紫癜性肾炎的肾脏病理重于儿童;男性紫癜性肾炎的肾脏病理重于女性。  相似文献   

16.
王大庆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6):1019-1021
【目的】探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和误诊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0-2008年诊断的过敏性紫癜病人60例,根据有无消化道症状分为腹型组及非腹型组,对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比较,分析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误诊情况。【结果】腹型组与非腹型组过敏性紫癜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诱发因素、合并肾脏及关节损害、蛋白尿、血尿等方面均无差异,但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白细胞升高及白蛋白降低更为明显。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表现为皮疹(100%)、腹痛(100%)、消化道出血(72.9%)、呕吐(32.4%)和腹泻(35.1%)等,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率高(51.4%)。【结论】腹型紫癜患者白细胞升高及白蛋白降低较非腹型组更为明显,消化道症状重,而体征轻微,以腹痛为首发表现者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的消化道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12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和内镜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病年龄2~87岁,6—20岁的青少年占62.7%,22%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212例中59.9%伴有消化道症状,主要为腹痛(57.1%)、消化道出血(26.4%)、呕吐(15%)和腹泻(11%)。11.3%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早于典型皮肤紫癜1~20d。胃镜和/或肠镜检查18例,主要表现为出血性红斑、糜烂及溃疡,病变以胃、十二指肠和回肠末端为明显。有消化道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比无消化道症状者外周血WBC增高多见,合并肾和关节损害者多见,多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论:过敏性紫癜半数以上伴有消化道症状,内镜表现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白三烯B4(LTB4)、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两者在过敏性紫癜(HSP)肾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HSP患儿20例,HSPN患儿40例,健康对照者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LTB4水平,流式细胞术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50例单纯性过敏性紫癜(HSP)患儿、54例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和32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免疫球蛋白G(IgG)、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并同期检测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结果】HSP组、HSPN组的尿系列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组与HSPN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三组BUN、C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在过敏性紫癜肾功能早期受损时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