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性,十二岁,因右侧腹部红肿热痛四天,求医于某私人诊昕。当天右侧腹部切开1×0.5cm之切口。排出带臭味稠脓400ml余,次日患者体温有所下降,经换药一周后伤口引流未见脓液,体温波动于38.5~39.5℃之间,诊所医生用卫生纸蘸自制的“拔毒散”(一种带腐蚀性中药未,塞入伤口,次日换药卫生纸断了1/3在伤口内未取出,该医生用探针试探数次,并用血管钳夹取残 相似文献
2.
张祚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88,(1)
患者,女,49岁,农民,住院号52820,1984年10月10入院。一月前始有右髂窝疼痛,发热,逐渐加重,半月后,出现右膝伸膝困难,疼痛剧烈。检查:右髂窝有16×21cm椭圆形包块,明显隆 相似文献
3.
4.
5.
髂腰肌血肿,临床少见。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及临床临床4例分析,指出其形成原因和发病机理有外伤,血管病变,血管侵蚀性病变。血管壁受损。血液性质发迹子宫同膜异位等六个方面。本病症特点为原发病或外伤史,疼痛一般止痛剂无效,除原发疾病表现外,一般实验室检查正常肿物位于髂腰肌内等。其治疗要根据 人的不同病理过程而决定诊疗方法,保守治疗采取治疗和对症处理。手术症为保守治疗无效或加重才;有神经麻痹症状者,同时病人凝 相似文献
6.
7.
荆珏华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3,126(4):795-797
Traumatic iliopsoas hematoma is rare in adolescents.Hematoma within the iliopsoas muscle causes severe pain and dysfunction of the femoral nerve.Surgical treatment is often recommended.Some open surgeries lead to severe trauma and som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ies cannot completely clear the hematoma within the iliopsoas muscle.A new treatment protocol for iliopsoas hematoma is discussed.This report introduces a laparoscopic method as a successful treatment for removing iliopsoas hematomas.Laparoscopic surgery may be a safe and 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open surgery for hematomas with a mixture of blood clots and old liquid blood. 相似文献
8.
人髂腰肌神经的显微解剖和大鼠髂腰肌的复合动作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髂腰肌的神经支配及电生理学特征.方法:在30侧经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进行显微解剖观察与测量,于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剥离神经外膜,分离出神经束,研究髂腰肌神经的走行、分布及其神经纤维的来源,通过逆行追踪观察各分支的神经纤维在神经干内的分布定位的特征;对大鼠髂腰肌神经进行电生理学测定,依次刺激L2~L5神经根,于髂腰肌记录其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观察并计算其运动潜伏期(motor latency)、动作电位的波幅及波幅下面积以判定神经功能的状况,研究各腰神经根对髂腰肌支配的不同效应.结果:支配腰大肌的神经纤维主要来源于L2,其次是L3,肌支纤维在L2神经干的外上侧束走行,部位较恒定.髂肌肌支则在股神经起始处发出,其神经纤维主要来源于L4,其次为L3及L2,一部分集中于L4神经根近侧端(靠近脊神经节)的下内象限,来源于L2、L3的神经纤维在股神经起始处断面的内上象限集中.电生理检测运动传导中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发现对L2、L4神经根刺激后测得波幅下面积分别为 (7.46±2.23)、 (21.48±1.87) mV*ms,与其他神经根所测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大肌的神经纤维来源主要是L2,肌支纤维在L2神经干的外上部走行,部位较恒定;髂肌为L3、L4,并且支配髂肌的神经纤维在股神经起始处集中;各腰神经根对髂腰肌支配效应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陈旧性截瘫患重建屈髋迈步功能,以带血管肋间神经与支配髂腰肌的腰神经根进行束间缝接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例成人标本上对髂肌、腰大肌神经进行解剖和观察。结果:腰大肌支的神经纤维主要来源于L2,其次是L3,肌支纤维在L2神经干的外上部走行,部位较恒定。髂肌支则在股神经合干起始处发出,肌支纤维主要来源于L4,其次为L3及L2。结论:从背侧手术入路将带血管的肋间神经转位与L2神经根前支外上部端侧吻合,或经腹手术入路于股神经起始部与髂肌支吻合,以期髂腰肌重新获得神经支配,可使截瘫患恢复屈髋迈步功能。 相似文献
10.
11.
髂腰肌囊扩张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髂腰肌囊扩张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阅读经穿刺抽吸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髂腰肌囊扩张病人的CT片并记录各种征象。结果 15例病人扩张的髂腰肌囊均为圆形或卵圆 形,内无强化的囊性肿物,位于髋关节囊前方,髂股血管外后方,髂肌内侧。10例表面有厚薄不一的腰大肌肌束覆盖,自上而下逐渐变薄,直至消失,3例沿髋臼或髂骨基底内长侧面向上延伸,并突入髂腰肌内。5例延续到髋臼下方,位于耻骨肌前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髂腰肌囊扩张的CT、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阅读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穿刺抽吸证实的21例髂腰肌囊扩张病人的CT(15例)、MRI(9例)片并记录,分析各种征象。结果21例扩张髂腰肌囊20例发生于单侧,1例发生于双侧。出现于全部或部分髋臼层面上,上下范围2.6-8.5cm,大小为1.0cm×1.2cm~4.2cm×6.3cm,显示为圆形、卵圆形或倒水滴状囊腔,位于髋关节囊前方,髂外或股动静脉外后方和髂腰肌内侧,14例有髂外或股动静脉向前和(或)向内移位,8例髂腰肌内侧有与该囊相应的弧形压迹,12例表面有厚薄不一的肌束覆盖,自上而下逐渐变薄,直至消失,2例沿髋臼向上延伸并突入髂腰肌内,5例延续到髋臼下方,位于耻骨肌前外侧,止于股骨小转子以上。CT扫描均为低密度,CT值为13-42Hu,10例显示薄层囊壁,其余11例囊壁难以显示,6例行CT增强扫描,其中4例囊壁呈细线样轻度强化,9例行MR检查,T1WI呈低信号,T2WI呈水样高信号,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缘锐利,沿髂腰肌上下走行。结论CT、MR扫描对髂腰肌囊扩张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探讨髂腰肌囊扩张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②方法回顾性阅读经穿刺抽吸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髂腰肌囊扩张病人的CT片并记录各种征象。③结果15例病人扩张的髂腰肌囊均为圆形或卵圆形,内无强化的囊性肿物,位于髋关节囊前方,髂股血管外后方,髂肌(和腰大肌)内侧。10例表面有厚薄不一的腰大肌肌束覆盖,自上而下逐渐变薄,直至消失。3例沿髋臼或髂骨基底内侧面向上延伸,并突入髂腰肌内。5例延续到髋臼下方,位于耻骨肌前外侧,止于股骨小转子以上,其中3例为倒水滴状。7例行增强扫描,其中5例囊壁呈细线样轻度强化。④结论CT扫描几乎对所有的髂腰肌囊扩张病人可提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儿童的化脓性腰大肌脓肿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首选治疗是在给予全身抗生素的情况下经皮或手术切开引流。腹腔镜下引流比开腹手术引流的优点在于 相似文献
15.
杨小龙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26(1):39-39
将少腹逐瘀汤加减应用于临床治疗髂腰肌筋膜综合征13例,均取得满意效果,证明只要辨证准确,一些中医方剂可以应用于某一西医疾病,但是要注意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特点,防止西化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髂腰肌囊扩张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B超导引下穿刺抽吸和/或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具有典型MRI表现的13例髂腰肌囊扩张患者的MRI表现。结果:13例扩张髂腰肌囊均发生于单侧,右侧5例,左侧8例,出现于全部或部分髋臼层面上,上下范围最大径线约为7.0cm。为圆形、卵圆形、倒水滴状或不规则分房状囊性肿物,位于髋关节囊前方,髂外或股动静脉外后方和髂腰肌(腱)内侧。MR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水样高信号,T2WI 脂肪抑制呈明显高信号,平扫囊壁难以辨认。13例中,2例为单纯性滑膜炎症,11例伴髋关节病变。结论:MRI扫描为外科医师提供了诊疗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种少见的腹膜后肿瘤——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报告l例腹膜后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侵袭性纤维瘤病是一种纤维增生性交界性肿瘤,生物学上呈局部浸润性和破坏性生长,手术是主要治疗措施。该例患者手术后随访5个月未见复发。结论侵袭性纤维瘤痛是一种少见的纤维增生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髂腰肌囊扩张的CT、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阅读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穿刺抽吸证实的21例髂腰肌囊扩张病人的CT(15例),MRI(9例)片并记录,分析各种征象。结果 21例扩张髂腰肌囊20例发生于单侧,1例发生于双侧。出现于全部或部分髋臼层面上,上下范围2.6—8.5cm,大小为1.0cm×1.2cm~4.2cm×6.3cm,显示为圆形、卵圆形或倒水滴状囊腔,位于髋关节囊前方,髂外或股动静脉外后方和髂腰肌内侧,14例有髂外或股动静脉向前和(或)向内移位,8例髂腰肌内侧有与该裳相应的弧形压迹,12例表面有厚薄不一的肌束覆盖,自上而下逐渐变薄,直至消失,2例沿髋臼向上延伸并突入髂腰肌内,5例延续到髋臼下方,位于耻骨肌前外侧,止于股骨小转子以上。CT扫描均为低密度,CT值为13—42Hu,10例显示薄层囊壁,其余11例囊壁难以显示,6例行CT增强扫描,其中4例囊壁呈细线样轻度强化,9例行MR检查,T1WI呈低信号,T2WI呈水样高信号,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缘锐利,沿髂腰肌上下走行。结论 CT、MR扫描对髂腰肌囊扩张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科临床中,常有屈髋肌功能良好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完全瘫痪的病例。如何利用屈髋肌作为动力肌,来重建股四头肌功能?作者对髂腰肌作为重建股四头肌瘫痪后的功能,进行了尸体比较解剖学和临床解剖学观察。自1984~1985年在临床应用3例,随访效果良好。特作介绍。 相似文献
20.
陈洪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7):688-688
1病历报告患者,男,65岁,主因间断右下腹胀痛2个月于2002年10月21日入院。入院前2个月患者出现右下腹胀痛,大便正常,无发热,伴食欲减退及消瘦,体重下降5kg,于门诊就诊时触及右下腹包块,予抗炎治疗无效。入院前1周查纤维结肠镜提示升结肠距回盲瓣3~5cm处3cm×5cm粘膜隆起,表面糜烂坏死,质脆,活检病理未见肿瘤细胞。查体:右侧腹偏外侧局部腹肌紧张,可触及10cm×7cm边界不清肿物,压痛。入院后行肠道准备,全麻下行经右侧腹直肌探查手术,术中见升结肠起始部侧腹膜外约10cm×10cm肿物,固定,侧腹膜水肿增厚,于升结肠外侧切开侧腹膜向下分离过程中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