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nm23-H1基因蛋白在膀胱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nm23-H1在膀胱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及3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nm23-H1的表达.结果nm23-H1在正常膀胱组织、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15/18),44.7%(17/38).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nm23-H1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分期、临床分级、肿瘤大小及是否转移有密切关系.结论nm23-H1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对抑制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膀胱癌患者预测转移和预后及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郑凯  张绍增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1,22(3):251-252,F00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23例癌旁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MMP-9表达与侵袭程度成正相关(P<0.01),预后不良组膀胱移行细胞癌MMP-9表达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结论:MMP-9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有关,是膀胱移行细胞癌侵袭、转移较好的分子标志,可用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庞栋  肖序仁  王红霞  池海燕 《武警医学》2009,20(10):879-882
 目的 研究Id-1(分化抑制因子1)mRNA在正常膀胱黏膜和不同阶段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膀胱癌的浸润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 RT-PCR方法检测30例人BTCC和12例正常膀胱组织Id-1表达.结果 在mRNA水平,膀胱癌Id-1表达阳性率约73.3%,其中浅表性膀胱癌阳性率为66.7%,浸润性膀胱癌阳性率为83.3%,正常膀胱黏膜无表达.正常膀胱黏膜与BTCC的Id-1 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浅表性和浸润性膀胱癌Id-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浸润性膀胱癌Id-1 mRNA高表达,膀胱癌的侵袭性和复发与Id-1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CD44v6,E-cad在周围型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CT表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D44v6,E-cad在周围型非小细胞性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CT表现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NSCLC中CD44v6,E-cad蛋白的表达强度,并分析其与CT表现的相关性。结果:周围型NSCLC组织中CD44v6,E-ca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和43.9%。、CD44v6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分叶征、毛刺征、胸膜浸润和纵隔淋巴结增大呈正相关(P<0.01或0.05)。E-cad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分叶征、毛刺征、胸膜浸润,纵隔淋巴结增大以及肿瘤大小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0.05)。肺癌组织中的CD44v6阳性与E-cad阴性表达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肺癌组织中的CD44v6高表达与E-cad失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有一定关系。有分叶征、毛刺征、胸膜浸润和纵隔淋巴结增大的肺癌CD44v6高表达而E-cad失表达,提示具有较强的侵袭转移潜能,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切除术(附3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比较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切除术(A组),并与同期29例开放手术病例(B组)进行对比.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止痛剂使用量和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患者进行4~3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的生存率、膀胱肿瘤复发情况等.结果 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无死亡病例,A组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A组手术时间(156±28min)略长于B组(138±19 min,P<0.05),而术中出血量(120±30ml)、术后止痛药物用量(38.6±15.1mg)均少于B组(分别为180±29ml、50.9±19.7mg,P<0.05).两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6.7±8.2、37.2±7.2h)、术后住院天数(8.7±1.3、9.2±1.8d)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4~36个月,两组术后膀胱癌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切除标本完全、恢复快、符合肿瘤根治外科学原则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C-myc、Ha-ras癌基因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和临床特性的关系,作者应用Dig标记的cDNA探针对5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进行C-myc,Ha-fas mRNA的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C-myc mRNA阳性表达率为62.75%(32/51),Ha-ras为70.56%(36/51)。二者的阳性率和阳性强度随肿瘤的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在临床分期较高的肿瘤中二者的阳性率亦明显增高。作者认为,C-myc、Ha-ras癌基因在人移行细胞癌中表达增强,其作用涉及癌基因的协同机制,参与移行细胞癌的恶性转化过程。癌基因异常表达,可能与膀胱癌的恶性程度及其肿瘤临床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60在膀胱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热休克蛋白60在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和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热休克蛋白60阳性表达率在膀胱癌和正常膀胱黏膜分别为62%和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膀胱癌中热休克蛋白60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休克蛋白60在膀胱癌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它的表达与膀胱癌细胞分化,肿瘤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nm23-H1在膀胱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及3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nm23-H1的表达。结果:nm23-H1在正常膀胱组织,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15/18),44.7%(17/38),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nm23-H1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分期,临床分级,肿瘤大小及是否转移有密切关系,结论:nm23-H1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对抑制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膀胱癌患者预测转移和预后及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肿瘤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联合瘤标对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检测,比较其肿瘤复发诊断的特异性.方法 对67例BTCC和作为对照的10例正常膀胱上皮石蜡标本分别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的表达.结果 两者在正常膀胱上皮中不表达,在BTCC中均不同程度表达,67例BTCC组织中,hTERT强阳性表达28例, 其中有肿瘤复发的18例(64.3%),VEGF表达为强阳性共51例,其中有肿瘤复发的30例(58.8%) ,联合瘤标均强阳性例数为21,有肿瘤复发的18例(85.7%),其特异性与单一瘤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把针对肿瘤生物学行为不同阶段的瘤标联合,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度,有希望作为预测BTCC预后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Survivin表达与AKT1和Caspase3蛋白活性及转录水平的关系。方法:4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新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进行Survivin表达检测,RT-PCR和WB法进行AKT1和Caspase3蛋白活性及转录水平检测。结果:4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29例Survivin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0.7%(29/41)。Survivin表达阳性组AKT1蛋白活性及转录阳性率显著高于Survivin表达阴性组,Caspase3蛋白活性及转录阳性率显著低于阴性组。Survivin表达与AKT1显著相关,与Caspase3显著负相关。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Survivin表达与AKT1及Caspase3表达显著相关,三者均参与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组织金属蛋白抑制剂-2(TIMP-2)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方法检测6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23例癌旁组织MMP-2、TIMP-2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显示,膀胱移行细胞组织MMP-2和TIMP-2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且与侵袭程度成正相关(P<0.01)。提示MMP-2和TIMP-2是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侵袭、转移较较好的分子标志,可用于膀胱移行细胞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CT表现及分期与E-cadherin(E-cad)和P-selectin(P-sel)表达的相关性.方法:62例术前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标本中E-cad和P-sel 的表达,分析E-cad和P-sel表达与CT分期、病理分,E-cad和P-sel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及32.3%.随大肠癌CT分期增加,E-cad阳性表达百分率逐渐降低,P-sel阳性表达百分率逐渐增加.E-cad和P-sel表达在大肠癌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E-cad阳性表达率在Ⅱ期、Ⅳ期之间及Ⅰ期、Ⅳ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P-sel阳性表达率在Ⅰ期、Ⅳ期之间,Ⅱ期、Ⅲ期之间及Ⅱ期、Ⅳ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E-cad和P-sel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肉眼形态、强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与Ducks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E-cad和P-sel在大肠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术前CT影像表现,对患者预后的判断及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β环连蛋白(β-caten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β-cat的表达.结果72例中β-cat的异常表达率为73.6%.β-cat在G1、G2、G3级肿瘤中的异常表达率为44.4%,70.8%,93.3%;在Ta~T1、T2~4肿瘤中的异常表达率为40.0%,91.5%.其异常表达率在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β-cat的异常表达在膀胱肿瘤的恶性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管抑素的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及尿液中血管抑素含量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展、转移、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赖氨酸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Lysine -ELISA)法检测 6 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及尿液中血管抑素 (angiostatin)的水平 ,以及治疗后血清中血管抑素的水平。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及尿液中血管抑素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并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分级及有无远处转移密切相关。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治疗后 2 4h血清中血管抑素的水平并无显著降低 (P >0 .0 5 ) ,治疗后 1周血管抑素水平明显降低 ,与治疗前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和尿液中血管抑素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展及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5.
Bcl-2在膀胱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bcl- 2蛋白在人膀胱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取 5 7例经病理证实的膀胱肿瘤标本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石蜡包埋在组织切片中bcl- 2的表达。结果 :正常膀胱粘膜组织bcl- 2蛋白呈阴性。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 15例 ,阳性率13 .3 % ;Ⅱ级 16例 ,阳性率 6 .2 % ;Ⅲ级 18例 ,阳性率 5 0 .0 %。膀胱横纹肌肉瘤阳性 1例 ,葡萄状肉瘤阳性 1例 ,内胚窦瘤阳性1例。结论 :凋亡抑制基因bcl- 2蛋白在人膀胱不同细胞类型的肿瘤中有表达 ,在移行细胞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级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细胞肝癌和周围型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肝癌患者30例和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20例,均行b值为800 s/mm2的DWI检查,比较两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瘤/肝值之间的差异,以及肿瘤与邻近肝实质之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DWI对肝细胞肝癌和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诊断效能及二者鉴别的最佳ADC值和瘤/肝值临界值.结果 50例患者共54个肿瘤,所有肿瘤在DWI像上呈高信号,ADC图像呈低信号.肝细胞肝癌和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平均ADC值分别为(0.89 ±0.15)×10-3mm2/s和(1.05 ±0.14)×10-3mm2/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5,P<0.01),二者ADC值均低于邻近肝实质.肝细胞肝癌瘤/肝值低于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瘤/肝值,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0,P<0.01);ROC曲线确定ADC值和瘤/肝值诊断肝细胞肝癌和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临界值分别为0.94×10-3mm2/s和0.8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0%和85%、60%,曲线下面积为0.783和0.732.结论 DWI对肝细胞肝癌和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精氨酸/丝氨酸丰富剪接因子1(SRSF1)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10例正常膀胱尿路上皮中SRSF1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以及分析SRSF1与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复发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 SRSF1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阳性表达率为83(34/41),而对照组的阳性率为10.0%(1/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RSF1的阳性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初发和复发、是否转移显著相关(P<0.05);但在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肿瘤数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SRSF1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表达明显上调,并且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复发及转移密切相关,SRSF1可能通过与肿瘤基因相互作用,调控细胞周期及凋亡等多途径,参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SRSF1可用于膀胱上皮细胞癌早期诊断和复发、转移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及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组织(清甲)后复发时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的特点及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的表达.方法 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DTC、清甲治疗后患者173例,术前均行99Tcm-MIBI双时相甲状腺局部静态显像,图像由3位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师集体阅片,计算99Tcm-IBI显像早期(10 min)、延迟(120 min)肿瘤/正常组织放射性(T/NT)比值及洗脱率,术后4-6周行清甲.3年内复发9例为复发组,单纯随机抽样法选择未复发病例9例为无复发组.选取术后癌组织保存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P-gP的表达.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软件,行t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DTC复发组早期、延迟相T/NT比值及洗脱率分别为1.18±0.28,1.16±0.24和(17.00±2.91)%,无复发组分别为1.54±0.26,1.65±0.26和(7.130±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35,4.152,6.924,P均<0.01);DTC组织中P-gp的阳性细胞数比率复发组为(43.00±8.21)%,明显高于无复发组的(26.00±6.91)%(t=4.753,P<0.01),不同病理类型间阳性细胞数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6,P>0.05);DTC组织中P-gp的基因表达量复发组为0.60±0.12,明显高于无复发组的0.31±0.19(t=3.871,P<0.01),不同病理类型DTC的P-gp基因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7,P>0.05).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结果均提示:DTC患者癌组织中的P-gp表达与99Tcm-MIBI显像洗脱率之间均存在直线正相关(r=0.84和0.79,P均<0.05).结论 99Tm-MIBI显像早期、延迟T/NT比值及洗脱率与DTC清甲后复发关系密切,DTC原发灶清除99Tcm-MIBI的能力可在体反映P-gp的活性,原发灶99Tcm-MIBI的洗脱率可以预测其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人端粒酶mRNA(hTR)在各级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分级及预后的关系。作者回顾性分析了6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对照组的正常膀胱上皮、膀胱良性病变各10例,对石蜡标本用地高辛标记的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hTRET)寡核苷酸作为RNA探针,原位检测端粒酶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显示,标本的端粒酶mRNA表达强度与膀胱TCC分级、预后显著相关(P<0.01)。提示hTR可能成为判断膀胱TCC的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缺氧状态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中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培养大鼠PASMC,采用RT-PCR分别检测HIF-1α激动剂(CoCl2、DFX)、HIF-1α抑制剂(FAS)、代谢抑制剂(CBZ-LLL)、反义寡核苷酸等作用后及缺氧条件下HIF-1α、TERT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 缺氧4h条件下HIF-1α、TERT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59±0.07、0.60±0.06)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11±0.02、0.10±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加入DFX后,HIF-1α、TERT mRNA表达量(分别为0.52±0.06、0.45±0.04)明显升高(P<0.05);加入CoCl2后,HIF-1α、TERT mRNA表达量(分别为0.99±0.08、0.72±0.07)也明显升高(P<0.05).加入FAS后,HIF-1α、TERT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0.09±0.01、0.13±0.01)较缺氧组(分别为0.65±0.06、0.52±0.04)明显降低(P<0.05).加入CBZ-LLL后,HIF-1α mRNA表达量(0.09±0.01)与对照组(0.06±0.0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TERT mRNA表达量(0.82±0.07)较对照组(0.08±0.01)明显升高(P<0.05).加入CoCl2和CBZ-LLL后,HIF-1α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2.0±1.1、9.0±0.8)较对照组(1.0±0.1)明显升高(P<0.05).缺氧条件下,加入反义寡核苷酸后TERT mRNA表达量(0.20±0.01)较缺氧组(0.75±0.06)明显降低(P<0.05),但加入错配寡核苷酸的TERT mRNA表达量(0.70±0.06)与缺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常氧条件下,同时加入反义寡核苷酸、CoCl2后PASMC的TERT mRNA表达量(0.45±0.04)较CoCl2组(0.95±0.08)明显降低(P<0.05).结论 HIF-1α对缺氧状态下大鼠PASMC中TERT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